开启左侧

耕读世家——李鸿章

[复制链接] 0
回复
223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7-26 0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 / 嘉非
说起李鸿章,可谓无人不识,无人不晓,他是晚清名臣中对中国政治、军事、外交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近代以来,世人对其评价摇摆在“杰出的外交家”和“卖国贼”之间。尊敬他的人称他为“李中堂”、“李合肥”、“李傅相”,一般民众称呼他为“李大架子”,鄙视他的人称之为“李二先生”、“汉奸”。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曾评说李鸿章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他被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俾斯麦”。史海沉钩,向前回溯,李鸿章就和他处的时代一样复杂难解。穿越历史迷雾,我们今天把真实的李鸿章娓娓道来。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授编修。咸丰间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军。同治时先后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开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成为洋务派首领并建立北洋海军。卒谥文忠,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进士家族背后的“宅男”和一口井
李鸿章的祖父叫李殿华,他屡试不第,在家耕读,“自给有余”,这是典型的耕读之家,比曾国藩、左宗棠家条件要略好一点。用现在的话说,李殿华叫作“宅男”,居然50年不进城,这也应该和他科举不如意有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李鸿章也是“草根”出身,只是到了父亲李文安考中进士做官了之后才有所好转。他小时候吃苦颇多,在后来在写给弟弟的信中,李鸿章也说:我们祖父当年非常穷,过年的时候来要账的络绎不绝,祖父没有办法就只好和亲友借钱,慢慢的亲戚也厌烦了,不愿借钱给我们。如今,很多传记中都说李鸿章出身于“地主”家庭,其实晚清的“地主”并不全是财大气粗,有的仅是能自给自足,比一般农民稍微富裕一点而已。但也正是因为自己的仕途不通,李殿华对子女的督导更加严格。
在望子成龙的心态之下,李殿华对最小的儿子李文安十分严格。中国古时的教育观在此可见一斑,如果自己不成器,或科举仕途不如意,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虽然天资一般,自号愚荃,但李文安“刚方厚重”,“事亲至孝”,为人比较宽厚,待父母特别孝顺。为了出人头地,长长父辈们的“威风”,李文安一面自己苦读,一面开馆授徒。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家自李文安后出了一共三位进士,他自己,长子李瀚章、次子李鸿章。“一门两代三进士”的辉煌经历,在李殿华这个“宅男”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下得以实现。

李鸿章与家人合照
除了李殿华这个“宅男”教子有方,李家的成功传说中还有一口神秘的井。在李家村子里的这口井,据说是明代一个姓熊的官员开凿的,叫做“熊砖井”。有人说,正是这口井给李家带来了鸿运。自李文安后,李家人才辈出,这口井也抹上了神秘色彩。

不仅要拼爹,还要拼爹的哥们儿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李家发迹过程中一个关键性人物。李文安1834年中举,1838年考中了进士,后来在刑部任职,官至督捕司郎中。他的主要工作是管理监狱,我们看“监狱风云”系列电影,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好玩儿的地方,监狱长也大多是凶神恶煞。然而李文安不一样,他是个“人人点赞”的监狱长。他刚直不阿,清正廉洁,还是个工作狂,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生怕冤枉一个好人。他对囚犯特别好,不仅严禁狱卒肆意殴打囚犯,还亲自到监狱里看囚犯的伙食情况,严禁缺斤少两。除了工作严谨认真外,李文安更是一个心底善良的人。犯人生了病,他总会及时让人诊治。因为工作认真负责,他在任期间,监狱里没发生过一例意外死亡的恶性事件。

李鸿章和家人
值得一提的是,李文安与晚清名臣之一的曾国藩还是“同年”,他在1838年和曾国藩一起考中了进士。晚晴官场,除了亲缘、地缘关系,也就是亲戚、老乡关系外,最重要的就是“同年”关系,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同学+老铁。那时全国一届考上进士的也不过只有200多人,因此大家关系都很好,结成紧密的关系网络。除了同年之外,这俩人个性也很像。李文安将心思都用在工作上了,没有时间去巴结领导,而且十分较真,领导不喜欢,提拔的也慢。曾国藩和他差不多,俩人都有点认死理,一根筋,工作很认真,都不算天资聪颖,但都很勤奋,这些原因让两个人特别投缘。后来李文安让儿子李鸿章拜“铁哥们儿”曾国藩为师。曾国藩“北漂”时期收的弟子很少,而李文安的儿子李鸿章是个特例。这说明了什么呢?至少有这么几点:1、李文安很有眼光,看得出曾国藩日后要有大的成就,当时曾国藩只是个中下级的京官,做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还没有做到部级高官;2、李文安和曾国藩关系不一般;3、曾国藩也很有眼光,看得出李鸿章是个可造之材。用现在的话说,李鸿章时代也是个“拼爹”的时代,李文安外表木讷,实际上是大智如愚,他的超前眼光和提前布局成就了儿子的辉煌人生。

李中堂“背后的女人”李鸿章还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他的母亲出身贫寒,是李殿华从路边捡回来的。当时李殿华外出办事,看到路旁有一个被遗弃的姓沈的女孩,这个女孩当时患了天花,就把他带了回来。因为李殿华懂医术(晚清的很多士大夫都懂医术),就给这个女孩诊治,后来果然治好了,只不过脸上留下了许多麻点。后来,这个女孩成为李家一员,在李家打杂,她没有像大家闺秀一样缠小脚,脸上还有麻点,长得很一般。李文安心底很善良,很关心这个无亲无故的女孩,两个人日久生情,就结为夫妻。表面上,这看上去与中国传统的门第观念相违背,但事实说明,李文安的选择是非常英明的。这个女人非常能持家,而且为他生了六男二女(六男: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可谓门丁兴盛。她还很长寿,活到了83岁,随着儿子的官运亨通,她也享尽了荣华富贵,去世后被追封为一品侯夫人。

这个老太太不仅能持家,而且还非常有福气,生养的儿子们大多十分有出息。老太太的二儿子李鸿章本在湖广总督府衙,突然有天接到调任,要到直隶做总督。辗转迁移,千里迢迢,老太太年事已高,受不了颠簸之苦啊。正在难受之时,新任湖广总督走了进来,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说:母亲大人,你不用去直隶啦,继续留在武昌好了,我来给您尽孝。定睛一看,居然是自己的大儿子李瀚章。原来朝廷任命的新任湖广总督是李瀚章。周围邻居听说这件事都羡慕的不得了,说:“人家李家是总督换防而老太太不用换防”。李鸿章和母亲感情也很深,后来到了京师以后,经常给母亲写信报告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学习情况。

从“小天才”到晚清名臣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谥号“文忠”,因其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又被人称为“李二先生”。他本名章桐,后来为什么改名呢?是因为他的父亲后来对他有很高的期望,想让他“鸿图大展,文章经国”,所以改名为鸿章。李鸿章果然以后能大展宏图,施展自己的才华,经国济民。至于他字“少荃”,我们知道,他的父亲字“愚荃”,可见他很仰慕自己的父亲。其实弟兄几个都很崇拜自己的父亲,所以李瀚章号“筱泉”,李鹤章号“季泉”,都是从自己父亲的号引申出来的。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 少年李鸿章就显得天资聪颖。话说李鸿章5、6岁这年,有一次他在池塘边玩耍,学堂一位姓周的老师恰好来洗澡,顺手把衣服挂在树杈上,随口吟到:“千年古树为衣架”,李鸿章听到后马上接了一句:“万里长江做浴盆”。可见李鸿章从小就思维敏捷,才华横溢。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20岁的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 首,以抒发胸怀。其一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首诗气度不凡。左宗棠有封侯梦,其实李鸿章也有“封侯”的梦想。他的封侯道路相对于左宗棠要平坦一些,不过也付出了很多艰辛。根据专家的推算,李鸿章的身高大概是1米83左右,可谓身材魁梧,1米83在晚清普遍营养不良的人群算得上是鹤立鸡群了。因此李鸿章有一个绰号:“李大架子”,当然既是指李鸿章身材魁梧,也是说他架子较大。在外国人的描述中,李鸿章的身材要比一般中国人高大。

李鸿章的家乡安徽庐州是一个小地方。因为安徽设省是在是在康熙年间,庐州商业不发达,读书的风气也不是很浓厚。但是从李鸿章之后,这个地方开始批量产出大量人才,很多成为晚晴民国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商人等等。“淮军”和“淮系”成为左右中国政坛的重要力量。1874年,李鸿章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位居大学士之首,清代不设宰相,文华殿大学士已是事实上的宰相。清代乾隆之后,只有两个汉人享此殊荣。一个是徐桐,另一个就是李鸿章。封侯梦想终于成真。他动情地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已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朝中已没有人比自己更尊贵了,只有父母面前自己还是个孩子。李鸿章终于可以告慰自己老实厚道的父亲和勤劳耐苦的母亲了。

李鸿章故居雕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采编自微信头条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2062-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