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留学低龄潮折射中国教育困境

[复制链接] 1
回复
111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5-27 1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I: x4 r. _% y6 p) A7 E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公布的《2011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已经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随着出国热日益升温,低龄出国汇成了一股浪潮。从2009年起,在美就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直线上升,中国已在2011年超过韩国成为美国高中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中国成为全球低龄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低龄出国潮体现了中国教育、社会和政治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整体系统出问题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中国社会问题的外部化、国际化。
$ z: I: B7 K: x7 w* e5 M0 p- m2 `* P. N/ H4 v

- D/ |% b  u, N* d3 |
+ T" ^$ N, n5 d1 \+ o" l. J; b- O
4 ^  O4 J- s* z小留学生的六大关口; c; J6 H% h9 @+ Y

+ Y9 {. Q( ^* k$ s: I
美国国土安全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至2006学年,内地仅有65名中学生持因私护照去美国读中学;到了2010至2011学年,有6725人到美国去读中学——5年增长了100倍。
: h, t9 U: i' C: E5 H2 ^6 l) U

5 ?) e, ~  K( t& R4 k/ y5 k
飞速的增长,导致的结果是中国留学生申请海外名校成功的比例大大下降,有94%的人申请不到美国名校。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小留学生在海外真实的处境是什么样的?

  G& f0 Y# N6 f, x$ W; u3 e( q8 R- o7 p7 s) o8 b
《2016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根据在美国期间对小留学生的观察和访谈发现,小留学生的学习和生存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诸多关口。

0 T3 r( G9 Y# V3 A: p. O  T& D2 @/ G, n& g8 p6 {3 y' n
第一,寄宿家庭是小留学生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普遍,遇到一个好的寄宿家庭在留美学生家长群里就像中彩票一样稀罕,有些留美学生家长在孩子赴美第一年一直在处理这个问题。美国寄宿家庭大多是低收入家庭,自身素质不高,对小留学生缺乏关爱,甚至自私、苛刻,对有些小留学生的身心造成长远伤害。

) S" u4 d/ T8 {0 g( \# L: ]6 v- |9 u$ `
第二,语言与文化融入问题严重。很多家长以为让孩子早一点留学,会更容易融入当地的生活和文化。然而,事实并非如家长所期望的那样。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他们往往很难融入,甚至干脆选择不融入。

  ]5 I: R- @3 ]4 f/ j
9 b; L' ^4 m$ E8 {4 J' R' `
第三,缺乏归属感,情感处于空白状态,这种孤独感甚至持续到上班工作以后。一位留学生告诉我,她的一个同学每天开车两个小时去上班,不是因为工作的地方房租贵,只是为了和朋友住在一起。也有一些高级留学儿童的圈子,有钱、任性、乖张。很多家长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但是一个孩子的价值观、品性、学习习惯等这些属于家庭教育的部分都不是美国的学校可以负责的。
7 v3 }0 ~# W5 ]+ o5 P% `) b

7 m" t6 J2 z+ ]1 c( Y4 x5 a2 ?
第四关是选课关,很多小留学生的选课建议都来自中介人,第一年很多人选健康、修车、绘画这样容易拿高分的课程,这样中介向家长交待时比较好听,但实际上这些课程对于留学生今后在美国上大学并没有多大帮助。

) F! m+ C; W( W0 q) s% S. H: f% X" M7 N2 y! N, Z+ X
第五是升学问题。在升学上的亚裔配额制度导致中国留学生的竞争对手仍然是华裔,目前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SAT分数越来越高,很多留学生甚至回国参加SAT培训班,通过刷分申请美国大学,这样一来,中国学生仍然处于应试状态,后遗症就是很多高分学生到了美国大学后退学或转学到社区大学。

; s+ s( K2 W* r0 n+ R0 Q9 S2 K; J
第六关是毕业后的就业关。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在美国就业,因为就业以后能够把学费抵清,但因为每年工作签证名额有限,留学生需要参与抽签,一般本科毕业生的中签率已经跌破20%,大部分留学生还是得回国工作。
. O- N6 a4 O7 s5 k0 W2 s; L
7 {. T6 v, j: a' e/ _' S
西方教育神话的迷思' q6 W- }) S' V# @

4 x- E3 a0 c- p$ l/ D1 r1 t* O
低龄出国潮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f5 [1 F$ c7 f+ @

  W. D6 w, t5 n' f3 J/ W$ C
首先,中国教育制度的劣势与西方教育制度的优势共同作用于中国家庭。劣势指的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单一分数评价使学生承受高度的应试压力,在不断的排名中心理和人格受到损毁,大多数学生因此被考试制度淘汰;优势指的是西方教育更加人性化,在多元评价中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天赋才能和各项社会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
& {% u$ d; b; a5 m' M7 W
4 M/ y3 r4 @" [& ]1 ?; h
第二是资本化,西方国家全面对外开放的留学政策,大量留学生拉动了留学国的经济发展,很多国家包括英国等国家都纷纷出台了扩大招收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中国留学生对留学国的经济贡献是非常巨大的。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美、英、加、澳等国早就已经倾销他们的教育。中国学生需要他们的一张学位证书,而他们需要我们填补经济漏洞。所谓搭建中美文化桥梁、为学生提供国际视野,以一种义正辞严的方式来表述,但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立院校需要资金来维持正常运转。具体到中西教育制度的优劣,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教育制度嵌入文化和政治因素之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分析和改革,但是目前中国由西方教育神话主导的留学潮实际上屏蔽了对不同教育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分析,单方面唱衰中国教育来以此鼓励留学,其实是教育资本的冲动。
* Q% R) \. F3 D9 `7 b4 ~
  ?3 j! f0 d/ \1 u
第三是面子,是家长和学生对留学神话的自愿服从和想象。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的留学意愿来自于面子,周围亲朋好友子女的留学催生了自身留学投资意愿,孩子不再是国内的差生、而是镀金的留学生的想象使父母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留学投资。而且,我们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人回国以后不敢讲真话,留学中不好的那一面不好意思说,因为出国留学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如果讲出去会很没有面子,所以只能夸大其词说一些有意义的话。中国家长和孩子对中国教育劣势的体会和中国媒体盲目神话西方教育的优势,共同助长了家长对西方教育的美好期待。
$ P+ z7 |- M/ ^  D; X$ j; _

8 y! ?6 r/ V' g
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加强了这种趋势。总之,留学低龄化,意味着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与中产阶级家庭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教育资源不平等趋势的加大,促使中产阶级家庭向海外教育寻求出路。这种教育压力实际上是经济社会结构失衡在教育上的反映。

! X' w& N/ |1 t6 z" k( m) F0 Q1 S# s# m  H* Y2 q
美国教育无法拯救中国教育8 y7 F; ?+ |7 i" Q5 x5 M4 e

( a, d: B+ g4 {/ K
与一百年前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相比,就会发现今日中国留学生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不是对教育本身的追求,恰恰相反,是一种“反教育”行为,就是通过追求洋学历更好地向上流动,这种趋势内生于中国教育的制度劣势,外生于中外教育资本。
" g3 x8 u1 a3 C$ n4 f  B( @
; s2 N4 |7 Z* m; G' ~, n4 V
低龄留学潮和小留学生问题暴露的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是更深刻的中国社会矛盾的反映。留学生在海外各国遭遇的语言、文化、升学问题,就业瓶颈以及回国低薪就业都表明留学生的向上流动和升迁有很多障碍。留学本身不会解决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危机,它只是给我们推动中国本身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另一种动力。
/ W) y( O5 ^0 O1 W5 p' T
0 X7 _! M3 Z$ w6 q0 b- z
内地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可以说是“重复学习”和“机械学习”。基础教育的重复训练会降低脑神经的可塑性,也不能培养出现代公民。现在这种应试教育制度是延续了传统的科举考试的制度,严格意义上不是教育制度,而是选拔制度。为什么这样说?从中考来看,淘汰率达到一半以上,导致中产阶级家庭没有办法忍受。很多中产阶级家庭为什么把孩子送出国?他说我孩子很聪明,很有想法,但是上不了普高,只能上职高。这时候他要拯救自己的孩子,只有把孩子送出国。
, a) f. r" q. G) n. a6 x

6 G* _- M: Q7 J1 z$ f- Q, K8 R
西方教育神话是受压迫者的自我拯救。在中国教育制度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几乎成了在教育中失望和失败的家长及学生的唯一盼望。但如果把教育不当成教育,不能理解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在中国寻找优质教育资源还是去美国寻找都会失败,因为很多家长对外界是封闭和不了解的。美国教育对美国来说是挺好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美国教育不是来拯救中国教育的。

$ u$ T) v& t" e4 D+ ~( z7 B, U* _" {/ a. d4 f- S' d1 x
从对小留学生的调查和研究来看,需要从根本上改革中国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一是改变应试教育的单一评价方式,真正减轻大多数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通过尊重教育规律实现教育本身的分层;二是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估上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人才的国内培养,减轻家长的教育投资;三是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分配机制,实现人人平等的资源分配环境,这有利于实现宽松的教育环境。
' m5 @3 d0 ]" t, c! e- V# D
$ D4 m: W' m, d8 H$ h
《凤凰周刊》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12737-1-1.html 谢谢
沙发
发表于 2016-5-27 15:44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是民族之魂,不是打谁脸,是问责民族罪人的大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