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56民族水墨舞蹈图,各具风韵!

[复制链接] 0
回复
125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5 0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i/ _: N: l' a, U$ A* |% @7 `! `' p* m1 e+ `9 Q5 r
月光下的凤尾竹Pure Music - 云南情 巴乌与葫芦丝
, G$ x- Q- v. a0 R# j
& E) \8 i1 W# E! S4 A  G下面这组56民族水墨舞蹈图是陈玉先的代表作之一,其对各民族的舞姿惟妙惟肖地描绘,展现了中华民族艺术博大与包容胸襟,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6 f; v4 T, Z& n
$ R7 \% `' {; @朝鲜族! R! O+ ?0 t% Z" T* ?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朝鲜族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著名的朝鲜族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5 ~! s1 K* ]5 F: R  T

# [& M- Y& S. |; G' r阿昌族
! p0 q7 i7 Y0 {. ]( L( _: X" b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流行于德宏一带。舞蹈形式多样、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动作古朴、易学易跳、是一种具有少数民族风格浓郁的自娱性舞蹈。阿昌族舞蹈多以祭祀、婚嫁、节日的方式表示,其中“蹬窝罗”是最具典型的舞蹈。9 n0 G% F2 m% T/ n" u' @

2 S$ U  o4 F. d; _白族
. ?( t1 u) Y7 l9 n- p白族舞蹈通过动作的大小,节奏强弱的对比,表演人员由少到多的处理(最多时36人),队形收与放的变化,独道的梗、摆等舞蹈动作及有棱角的舞姿等一系列艺术处理,鲜活的塑造了白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对生活充满着激情的民族形象。
) t9 {0 K, E3 V  b* M% ]. f, E  S& x$ e2 n  \- I5 q6 A' p
保安族! l) l2 Q3 U3 e0 X
保安族舞蹈融蒙古族、藏族、汉族、回族等民族舞蹈的长处,又具有本民族舞蹈的独特风格,节奏明快,舞步轻盈。跳时,以简单的乐器伴奏,边歌边舞,表现了保安族人民乐观豪迈、热情、开朗的性格诙谐的情趣。
5 N9 z/ O- N# a! E* ~+ @
3 A+ G! W2 H) Q3 B布朗族; j0 p' y; q3 e3 Z* z" B, v
布朗族舞蹈丰富多姿,几乎老幼都能会跳舞。舞蹈的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布朗族称“跳摆”,保山、临沧地区的布朗族称“打歌”,思茅地区的布朗族称 “跳歌”。汉书文献中统称为“踏歌”。布朗族舞蹈的特征是把歌、舞和谐地融合为一体。
1 U% e5 X' Z' e' m9 ]) X# G3 m+ ^+ J3 @# b# x9 A, Y. Z7 L
布依族
- p1 w+ \, ?( w  k布依族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以人体运动为表现方式,以人的主观情感通过人体内在本能的自然表现形态,以美的线条、美的律动、美的韵味、美的姿态造型等动作,辅以美的音乐、美的服饰、美的环境来表达和反映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爱性等情态。根据舞蹈不同特点而区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三种,而民间舞则流传广泛,不可消亡,并且她有存在的价值。
5 t+ P0 }1 Q- ?8 K% e8 U7 D
$ d1 @; f' N; j5 U& j; N  w藏族+ {4 Q% s+ V: D$ j" A" K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在舞蹈的动律上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9 d: _6 ]- m, Q7 p4 e1 @) T- P6 g1 w/ k9 D
达斡尔族
( {, v! L2 \7 A4 b# G( _! p达斡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鲁日格勒”以群舞为主,多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表演时舞者上身和手臂的动作较为丰富,脚下以侧滑步为基本步伐,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舞者随着歌声轻柔地舞动起来。
& [& [( P7 T9 l$ y8 F9 L" j% O
! x$ L& G" D  F- x2 H, r傣族5 h; X* e: M- ?) {7 z$ }: O/ ^
“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特征。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从膝部到胯部,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是三道弯。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这种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颇有关系。体态的婀娜优美在曼妙的葫芦丝和巴乌中淋漓尽现。
3 A# p0 c4 o; X. M2 H
) P9 f. }) I, G  \9 ^3 g4 H* V德昂族7 M& \- k9 w$ L( b& T+ t! x/ H4 k
德昂族的舞蹈,广为流传的是象脚鼓舞。由敲鼓,打着铓、钹的男子带头,其他男女老少跟在后面,按一定步法,手势绕圈而舞。也有男女分成两圈,男子组成外圈,女子组成内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带头击鼓,其他男子跟随,提起大裤脚,露出腿上所剌花纹,绕场欢舞。妇女组成的内圈,排头的女青年击铓锣,与击鼓男青年配合,跟随的妇女亦与男子并排而舞。
: A; R  Y) `& @4 R2 I( E
+ ]& K8 v) `- H3 i4 n& i东乡族- Q" v, B7 ?* t) X+ o
东乡族妇女在气质上比较含蓄端庄,这些在舞蹈动律上即形成了富有弹性和梗劲的腿部屈伸动作特点,以及轻快的上身左右摆动的舞步和点头、摇头的特色。另外,根据本地传说,东乡族祖先是十二世纪从中亚细亚一带的撒尔塔迁徙来的,所以在东乡族民间舞蹈中明显地带有中亚一些民族舞蹈刚健、豪放、挺拔的特点。
# S' C  C: \1 F1 d' {' H0 n" U; J0 v  l" i! o% h  a/ P  B
侗族
2 z) y! K7 y4 ]4 n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中一种应用打击节奏伴奏的舞蹈形式在侗乡广泛流传,节奏形态与舞蹈动作特点突出,有着极强的表现效果,充分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侗族个性、审美习俗方式以及侗族文化观念。
; y9 E3 o5 Q" }. P  `# E) O3 Z% L1 t# U
独龙族
8 @3 F0 m' Z7 n2 Z7 {5 w- m0 k% [' y: V独龙族舞蹈,多为祭把性舞蹈,均为集体舞和“纳目萨”跳的单人舞,队形只有两横排交叉行进和逆时针方向圆舞两种。. ?. {$ }. H! f- b' L

* \" H& o9 a7 ^/ L. L% K鄂伦春族
. \, d( r& p9 E0 `0 ~鄂伦春族是东北地区的土著族,居住在大小兴安岭地区,逐兽游猎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生存的山林环境养育了鄂伦春族人淳朴、勇敢、豪爽的性格,鄂伦春族人的舞蹈反映了狩猎生活。
7 F/ l* z/ ~+ `8 M0 h1 f4 |: L2 z- y
俄罗斯族* l# k4 t( A/ C3 c
俄罗斯族的长相和俄罗斯的人差不多,跳起舞来有独舞、双人舞等,十分热闹。踢踏舞是俄罗斯族的民间舞蹈,踢踏舞根据有规律的踢踏,响出了踢踏声。
( K. v( D  x. ^, _7 Y+ d
; ?0 v: j: i4 Y鄂温克族
1 q8 `, N) U* e鄂温克族歌舞艺术一直流传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民歌的曲调悠长而豪放,富有草原和森林生活的气息。4 j; b3 v9 f. J
8 P0 x+ U: f8 n6 X
高山族
& w# j8 p4 S' J! n5 d& I- o高山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是形式简朴,风格古拙,舞者在表演中率直地抒发真挚之情。舞蹈形式以歌舞为主,所唱多是传统民歌,参加者“携手歌舞”是普遍的舞蹈形式。此形式在民间并无统一名称,只依据活动的目的与不同的唱词而定。
) o, U/ s" L5 y; U* K9 T8 G4 W
仡佬族
+ P0 @% G2 P! Y9 W仡佬族的传统舞蹈有《踩堂舞》和《酒礼舞》。《踩堂舞》是丧葬仪式中举行的舞蹈。《酒礼舞》在传统婚礼时跳。领舞者执手帕领众人在屋前场地上围成圈,沿逆时针方向边唱边跳。一领众合,气氛热烈。舞蹈动作简朴。特点是顺手顺脚,屈膝向右顶腾。步伐为起伏的横垫步,有时向前走跳。仡佬族群众性的娱乐舞蹈有龙舞、狮舞等。当代的一些舞蹈工作者也根据仡佬族的传统舞蹈编演了一些舞蹈,丰富了仡佬族舞蹈艺术。8 j( S( ?' ~( k5 e/ f% u# Q% \

* ^7 d8 U4 N  G) p% {! @哈尼族
4 f% f& T2 Y5 W% R* b哈尼族历史悠久、支系很多,在不少民歌中都带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此外有边歌边舞的自娱性舞蹈《罗索》、《得波措》和民间《扭鼓舞》、表演性的《棕扇舞》等。
) [  k/ \% B1 _% C. \8 V
. e. f9 p# [9 ~9 M哈萨克族
* L& g3 p* g4 a% P, b* m哈萨克族的舞蹈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生动地反映了哈萨克人们的生活风貌,具有浓厚的牧业生产的各种特点。哈萨克人大多都喜欢跳舞。他们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内心的哀乐。
% y5 b, T5 f3 ]
+ r9 e4 y) g7 P7 M' C! r2 W汉族5 Y3 \, k2 m/ x+ }7 ^' D/ [
汉族舞蹈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即使是相同种类的歌舞,因地区的不同,也会在风格、装扮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汉舞的原貌已无从考据。现在大致包括现在舞蹈界所划分的汉唐古典舞(踏歌,相和歌等等)和汉族民间舞(如山东秧歌,胶州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等等)。
; ^8 C. v1 ?9 A. J- o* b. f# m; o- V
赫哲族, V9 D& r* R+ L& [5 k
赫哲人的先民能歌善舞,其民间舞蹈质朴、欢快、节奏鲜明,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赫哲族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幅员辽阔的三江平原和绵延神秘的完达山,以及传统的渔猎生活,赋予了赫哲族人民舞蹈的灵性。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赫哲人创造了有自己的鲜明特色的民间舞蹈。# N0 J" X8 M0 m! S

' O5 M8 t6 Z1 i8 O6 k回族
2 A" x$ D5 H0 o0 y( j, c  a1 T回族舞蹈不仅感人,而且很富有回族生活的真实性,使回族人民的真实生活以及精神面貌得以体现。舞蹈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符合回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因而也得到了全国回族人民的承认。
5 X; J% k/ T* G) V& b  @5 E# G3 j  b- q
基诺族
8 \/ n6 s7 G/ q6 y3 f( R* ^基诺族的传统舞蹈有大鼓舞和儿童舞等。
# t) h# E3 Q9 M) N2 A
# h" o1 q7 _. G" m0 r4 b" d3 l京族6 }6 n. K* h' Z& H
京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跳竹杠”、“跳天灯”、“跳乐”和“花棍舞”等,其中有些源于民间宗教舞蹈,有些是京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具有明显的娱神或娱人的文化功能。
9 m( l8 e5 W9 B/ o* {$ U. t  W; e3 x8 b, b0 v$ N: v
景颇族
$ Q1 ?( q' {$ E, H' a0 A; q景颇族的舞蹈,根据表演时间、地点和内容形式可分为祭祀、狩猎、军事、生产、欢庆等五类,舞蹈形式多属于环舞、巡回舞、曲折行舞等。
! W6 t5 J" o! I1 b1 p
  t% ?6 Y) w+ x3 h柯尔克孜族# K. F  L! X; w- K4 Z/ [6 F
柯尔克孜族的舞蹈艺术,是紧紧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通过优美的舞姿,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种种姿势就展现在世人面前了。柯尔克孜族把舞蹈称为"比依",主要是反映柯尔克孜族人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特点。
) P: w+ A4 K+ q
7 J& i$ ]5 ?; h1 a拉祜族
; H5 `, `  Q% B拉祜族民间舞蹈种类很多,与生产、生活内容有关,富有很浓的生活气息。有表现动物动作的白鹇舞、小米雀舞、鸡喝水舞、青蛙舞;有表现生产活动的栽秧舞、打谷舞、丰收舞、伐木舞;也有表现生活情趣的老人舞、手巾舞、三脚歌、抬脚歌等。$ [; |8 W+ W# b, w/ x- j( g5 _8 d
" b; k, \. n8 p1 F
黎族
% T* |2 M- I8 P$ D4 P1 l在黎族传统舞蹈中,所反映的内容和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有祈神求福、驱魔祛病、生产劳动、社交娱乐、婚恋生育、丰收节庆、英勇斗争等,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从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性质看,黎族传统舞蹈可以分为五大类型:宗教祭祀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娱乐喜庆舞蹈、生产劳动舞蹈和英勇斗争舞蹈。: j! p/ a& s2 t/ H( D; G

2 s6 Q# z& p7 F3 P* H5 W0 H傈傈族
9 ^" t0 n% ~* V" o" S: H* c傈僳族舞蹈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模仿动物行动的舞蹈,如鸟王舞、鸡吃食舞、猴抓虱舞,趣味幽默诙谐。二是生产生活舞,傈僳族人民将生活中的动作姿态,如收小米、开火山、狩猎、洗衣等赋予艺术的韵味,表演起来活泼多变,热情奔放。三是表现战斗的舞,这种舞蹈表现勇猛无畏的精神,体现了男子的阳刚之美。
+ f  k) T+ i; }& ?8 |) z# X" B- t0 s( ?( v9 G
珞巴族
+ G+ j7 v9 V6 |4 b7 _3 ?( {  Q1 r1 [/ L珞巴族的舞蹈,植根于生活实践,其动作多以模拟动物鸟兽的形态和动作以及人们捕捉、驯养动物的欢快场面。" W9 ]4 N/ A) C+ `* K
6 P/ k! _- h' f" e* n
满族& m: p/ K- G7 P* ?% b4 W! B1 b
满族是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满族歌舞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按种类可分为祭祀歌舞和筵宴喜庆歌舞;按规模性质则可分为宫廷与民间歌舞两种。
' y9 u5 }* B0 A
1 r  z" j. Z: ^) I0 }毛南族
( B* q4 d  }, ^9 ?毛南族木面舞原是一种傩舞,它是在民间祭祀乐舞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傩舞的神韵。
4 L" b+ A; X, b: k6 O% ?* S+ E5 V- ?. j8 I! p
门巴族6 [5 d" D, S  H; \6 n( H% L# W4 X
在民间流传的门巴舞蹈有两类:宗教舞蹈和习俗舞蹈。宗教舞蹈,门巴语称“巴羌”,意为跳神舞。习俗舞蹈,大部分渊源于宗教祭礼舞蹈。在后来的发展中,人性的需要逐渐取代对神性的痴迷,世俗感情逐渐冲淡对宗教的热情。% b% v. v& f4 S4 g( u8 k
- k5 z; A, s" c# J/ }. \
蒙古族
1 w. n$ O+ s( A蒙古族人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生活,表达牧人的美好情感,有了高兴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9 `% X# o; I" e9 w, X
& I& ^" u" k6 J4 [/ V9 l
苗族
: Y* `! v! {$ ~9 S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跳舞,几千年来,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
( Z- d! B  s" L: r# ~+ p* \: d; `# |7 Z; p2 E, x. N+ g# h' s
仫佬族
7 q# J- Q" q' k- T3 w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崇尚自然,每到重大节日,全族人员进行集会,唱歌跳舞庆祝节日。9 n- W6 g5 F3 P, F5 t, M+ m

: q+ ^" M9 F8 m' `; G纳西族/ k5 f5 o. o1 o9 _+ v
东巴纳西族舞蹈多是纳西族东巴在各类宗教仪式中所跳的舞蹈,它是纳西族传统古典乐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W* S0 r: E; I! l& f$ \) ^

9 a- e% N1 N' i; O0 a怒族+ G6 Q, D7 `2 D4 @& D0 }
怒族的舞蹈,因各地居住环境的不同,先祖来源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风貌;怒族的舞蹈,又因其历史、社会、自然、宗教等方面的原因,仍保留着较多的古文化特征。
, G1 M( r" Q. f) b2 `: `0 w! c$ _8 {2 w
普米族3 }; c0 ~! A7 l, K
普米族的音乐与歌舞有着密切的联系,诗、歌、舞不可分割,普米族的诗歌几乎没有不用于演唱的,普米族的民歌演唱则大多伴有舞蹈。
0 h! l4 u% i. }! @3 Z/ L5 e
9 r* i3 ?/ y% Z& D3 y# a羌族
/ Y5 M- x5 j  X* A! S. Q羌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他们在祭祀时以舞蹈娱神。在各种类型的祭祀舞蹈中又都以巫为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统归为巫舞。
" [4 ?0 }, M+ ]$ Q# w- \
3 |) W: W  @+ r撒拉族8 A+ ~4 @% o8 [" D6 n+ w( l
撒拉族最流行的舞蹈,是四人“骆驼舞”,一般在举行婚礼时表演,动作简单,节奏平缓。撤拉族唯一的乐器是“口弦”,一般用铜或银制,形似马蹄,为撒拉族妇女所钟爱。6 T3 z3 _/ e$ E' ~9 R% n  r9 z3 _: |
! c, r9 {. `* M- H  `& `
畲族; \* U. b$ Z3 f4 q" z' J5 G/ I
畲族舞蹈成为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民族各种重大祭典礼仪活动中留传下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和所发现的畲族民间舞蹈几乎无不与宗教祭奠、祭祀仪式浑然一体,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s) u8 r6 N& P( k/ K& K
6 W9 m! Z. x! }" e
水族
9 w% ^, y2 h' r! N7 R: f水族人民能歌善舞,流传至今的民间舞蹈比较有影响的有铜鼓舞、芦笙舞、斗角舞等几种。铜鼓舞历史最久,芦笙舞是向苗族学的,斗角舞影响最大。! y0 j) c- d* H+ y0 C% |
  ], T0 s8 k5 j$ V" V$ v6 d
塔吉克族$ o) q2 W0 j9 j" z
塔吉克族舞蹈可以说是塔吉克人生活的一部分,塔吉克人能歌善舞,无论是牧民或是农民,都喜欢跳舞,其舞蹈动作丰富多彩,极富美感。- f' O( S5 R) r! \0 N  c7 }

" W& T, W- m( [, W9 b9 Z塔塔尔族! D. J: x; E$ Z7 e- N/ \( f
塔塔尔族能歌善舞。多少世代以来,塔塔尔族在欢乐的节日、劳动的余闲、迎接贵宾的盛典都要载歌载舞。
" N) ~( |5 A, T# v* I5 m3 K2 v. ?2 Z) U% Q+ m0 c2 N
土家族
; g- k  N6 z! g9 q& l6 |% e2 y- S土家族舞蹈元素的美学造型主要是三类:首先是展示不同情境和情思的寄善宣意的造型;其次是寓意生灵的造型,再次是美观实用的造型。这些美学造型特点,体现着历经多重文化洗礼的丰厚的艺术精神积淀。% @3 W  @1 b+ m0 s
* q8 @- o$ g4 s" ?3 ?0 [
土族. v. o+ t% z7 Z* Y% b
土族的特色舞蹈主要有"安昭""会手""杀虎将""庄稼其"和"嘎尔"等,大都旋律舒展、风格豪放。
2 a: c+ Y6 U3 G# q- ^. ^% a0 M, y# q- J. j& n4 Y
佤族. X. y" z3 Y# F0 q' D9 m5 W
舂碓舞是在佤族中流传最广、最为普及、几乎每个村寨都会跳的舞蹈。解放后,《舂碓舞》经加工、整理后已搬上了艺术舞台、上银幕、电视。敲木鼓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村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当工匠把木鼓制作好后试敲满意了,就把抬入木鼓房上架,接着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挥槌敲打,狂欢起舞。9 B3 G4 C# j: g2 }
, \' m3 X  M) S- i9 a7 M
维吾尔族  K* M2 G3 W' Q/ C4 L; m( `8 }6 f
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l& m0 m% n% e0 p. K  ?: o' n/ H% [  _7 u; A7 W
乌孜别克族
$ n3 M5 Z* H: Z  {8 k8 i+ a8 i# W舞蹈形式多样,较有民族特色的有"木那佳提"、"小帽舞"、"哈拉缯"等。木那佳提是传统民间舞蹈,舞者手腕、脚腕及肩部皆系铜铃。舞时铜铃叮当作响,气氛热烈。常用步法有单脚移步、单脚跺步和单脚蹲步等,手部动作尤为丰富,多为一人表演。
* a: L- D0 {* E9 P5 `3 X6 e+ n8 C7 D  U
锡伯族# {1 |2 J6 k) F6 W% y4 T
锡伯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民族习惯、地理环境、语言文字、音乐美术等分不开,它是通过宗教活动、音乐、诗歌、服饰、雕塑、喜庆的联欢等形式记载下来的。锡伯族舞蹈可分为古典类和贝伦类。
' }% c+ l* k( ~1 f# D& Z. O) z: p6 {+ l1 C2 b
瑶族; \9 b/ H" I9 `& q& A1 M
瑶族的舞蹈与狩猎、农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瑶族传统的鼓、歌、舞又常常融为一体,即鼓之、歌之、舞之。主要有长鼓舞、铜鼓舞和陶鼓舞等。( p  C3 O5 o1 E0 K1 W3 `
3 i6 z. i" n$ S; j& C
彝族/ W" ]% o& _# {* z
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丰富多彩,多数是模仿生产劳动时的动作而成。古老的舞蹈有模拟动物形象的"斗鸡"、"斗羊",象征战争的"跳钗"、"刀舞",庆丰收的"大鼓舞"等。
. r' }' d! s3 a4 w
. V8 O" I) d6 u2 g7 C8 \' ~裕固族, O  N3 L& r: E5 j) d* }

: B* D, t$ h. q+ m5 d1 Z壮族* ?4 {& @% d' T' y$ d$ U
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壮族舞蹈的花山壁画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1 x. y3 a( n8 n1 F  z6 m% r+ M  K: l8 L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壹号收藏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4240-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