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修仙 于 2016-2-7 21:34 编辑 T$ m5 Y* _3 s: J1 j
$ V+ W, ^! b h1 I北京人过年吃什么?有哪些过年必备美食?快来看看吧!
: M) v" V1 W2 ^* X7 d/ y! A6 B7 h
0 z0 C& t( J6 y0 f- U2 E9 u/ y5 T7 p豆儿酱
, }& e" O$ K) t, S& Y
% F& N# g1 k+ u% q7 B1 U
8 H* V ^, }) [- N& l
豆儿酱是老北京传统小菜,其实它就是升级版的皮冻。在过去,它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地道下酒菜,有冰箱以后,炎炎夏日也能吃上下酒美容消暑的缤纷小皮冻了。
4 H. R, T6 f5 }$ {( ~$ j t炸丸子9 K9 c7 ]' p# O8 G8 z9 G& x
& P9 D, y% k1 g% G1 N
- Y. t0 u6 z8 { 年夜饭上必有丸子,因为丸子象征了合家团圆。以前春节期间,各家总要拜年或者接待拜年的人,吃饭时间不固定,也没有很多时间炒菜。事先准备好丸子,端上来就能吃。
& x' N4 `" Z+ `" Q2 m
7 {. Z. M! i. M! y2 @" U! j糖瓜 @6 ~1 K, c0 |7 e
2 t: V) _2 w( b; j9 ` Y- R5 k% A9 z5 S9 U* v E8 s* D6 [
北京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 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 甜香酥,别有风味。, |; W2 @& [* c: ?3 }
0 b* ?- d3 R) M5 Q3 l) K卤炸豆腐
2 I6 |9 T, g( h) C5 H% g: H5 O
$ T- n% L) h5 F! P
~* d' C" |3 L+ K/ K& S 卤炸豆腐是一道老北京有名的清真小吃。豆腐嫩滑,汤汁鲜美深受百姓喜欢。自“豆腐”传到北京,那吃法就越来越多,并得到了南北结合口味提升,经数百年的演 变,形成了北京自己的特色。尤其到了明代的中晚期,京城的“六必居”开张以后,调味品更加丰富,又出现了“卤炸豆腐”这一小吃,经过不断改良传至今日。+ Q7 B0 L Z5 u/ l7 X, j
- Q4 y) L0 g( j+ i- S$ p- M
萨其马
! F# S; Q9 `: b, h" z3 e1 ~
* Z3 C7 `) ~+ |, Y: G7 i
* ~9 a+ Z) Y8 r* g: d# N! _ 萨其马是老北京传统糕点,前身是一种满族的传统饽饽——搓条饽饽。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缠”,更名为萨其玛。
: y: e4 o* I3 n+ x( ^
# r. j/ i% Z# T8 G食鲤鱼 S: @% e2 y, r0 C' M
. E7 r; C7 w. R E
% k" R1 S. ?; d/ f4 D& t( c( Z 老北京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 [; r+ p+ s/ |* ?4 v3 U- k . ^& L, U5 q9 l! D# U
饺子
B+ w+ Z) d% n% ]) e% {
, y; ]8 O+ x. P# i0 @# g9 g
) `. s/ O4 t( K; u8 P9 ?. {
老北京的满、蒙旗人管饺子叫“煮饽饽”。无论是富裕人家还是穷苦人家,饺子是一定要吃的。按传统的老北京习俗,并非大年三十这天吃饺子,老北京讲究吃的是 “五更饺子”,即初一早上吃。大年三十吃大鱼大肉,年夜饭吃完开始剁馅、包饺子,过了零点则不能再动刀。过年包饺子要全家人一起,体现一家人的团结和睦, 齐心协力。饺子里不光有馅料,还会放一些洗净的硬币和枣,图个吉利。
7 Q A+ w2 ~4 B4 o% g2 z/ S
7 z, i6 m8 m ?# @* L9 R 到了五更天,素馅饺子煮熟之后先上供。仪式过后,全家人到院子里燃放鞭炮。回到屋里小孩给老人磕头,拿压岁钱。之后,全家人就可以聚在一起吃热气腾腾的“新年头一口儿”了。
- e! e$ P* w: b# d- F0 t- l 3 Y5 i/ |; n3 C# j
蜜供
( o% `. _ H6 b9 r
g" S& c5 Q6 @+ q) X$ D# `
- ^/ N; [. {# \' l: @& O) q% o$ C
蜜供亦叫“蜜供尖”,是敬奉佛祖的佛堂里,码得似小塔式的、下方上尖祭祀专用的面食品,大小不一,高矮不等,不论斤,论“堂”卖。这种蜜供尖顶端像个小金字塔状,塔尖上插有福、寿、禄、喜、财带花的字签子。
* W' U1 t' u/ o' x! d0 ]% ]* X 2 ?+ { b8 j" I4 W
芥末墩儿
% _) b, P- D. g/ M
- M; k' B. t$ B# G
4 O7 \3 j# _5 @. `! b
芥末墩儿是老北京汉族传统风味小菜。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存了下来,一是这道菜太有特点了,二是因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 茉墩儿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讲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儿。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茉墩最好不过了,清爽、利 口,颇受老北京人喜爱。
* k! F) E L+ F9 x/ W ; c( C, M. n' W
年糕3 {" C0 F1 s) S5 @+ d
1 X+ ?- k6 S0 e, }, [* P3 V5 u9 z x; ^; |; l! X
年糕——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 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作方法。明、清时,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老北京的年糕由清真回民小吃店在春节时大 量供应,是满族拜神用的祭品,满族名字叫飞石黑阿峰。 Q& {, W# [5 y4 Q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5270-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