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F: s6 I4 ^$ ]: c; p" @" T' M5 O1 r
- t8 A/ a! D# Y/ [
3 J! A5 l& b' i: G9 p
$ K+ B* N5 r( @# ]6 B7 X! W0 s
* j/ @0 f, \' _( h$ Q( {
~0 ~6 C% S, ]: U
| 2009年8月,「美洲臺灣客家懇親會」在加拿大多倫多隆重舉行,主題為「客家本色,創藝風華」,共有來自歐美、亞太地區及臺灣等全球各地400多位客家鄉親與會,堪稱是有史以來最盛大、成功的客家海外聚會。
0 @, _ D$ I6 m) f; _4 ?/ S
+ v4 e9 E* v* f/ ]+ p( P0 z主辦這場客家盛會的過程極其艱辛,因為整個籌劃過程,恰逢全球經濟風暴之際,多倫多客家鄉親面臨比以往更加困難的經費籌措困境,當時自動挺身而出負責此項艱鉅任務的,便是來來花卉中心的老闆廖修範。 - e/ w+ y: @$ l, J9 E5 ~
, K, ?1 y; k* l2 g# W他一方面忙碌於自己的花卉事業,一方面分別與多倫多所有的臺籍企業家聯繫;「我們都來自臺灣」的理念與熱誠深深打動人心,因此成功地說服大家共同參與這場客家人的活動,也順利募得超過新臺幣 100 萬元的資金。 - x) P; P( i' j& E% Z `
6 a6 y1 b2 A7 N8 Y; Z+ z& }
在這個中小企業紛紛叫苦連天,經濟前景惶惶不可知之際,募款能有這番成績確實難能可貴,而廖修範在多倫多頗負眾望的聲名也可見一斑。
0 {! i1 O$ W" a1 h3 U4 J8 @! s# q3 M勇於實現移民夢「大英百科全書對『客家人』的定義為:『客家男人是天生的冒險家,客家女人是強健的勞動者。』也許我的客家血液中,就保有冒險的基因吧!」這番話完全展現廖修範身為客家人的驕傲與豪氣,因此當他接續說著,從小就很喜歡閱讀有關國外地理、風土民情的資訊,看著世界地圖每每愛不釋手,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到國外看看之類的話語時,也是理所當然了。 p/ D% Z' K) A2 a8 A4 m( \5 V3 c6 e
1 t m6 [7 ^- Q7 I) Q: X
有夢最美,築夢踏實, 1970年廖修範已經移民至巴西聖保羅約 6 、 7 年的堂兄返臺省親,他緊緊把握此一難得機會,向堂兄詢問海外生活的林林總總,經過徹夜長談,堂兄鼓勵他移民巴西:「巴西物產豐富、氣候溫和、人民友善又知足常樂,很容易討生活。」讓原本就心存移民夢的廖修範,更加堅定了要出去闖一闖的決心。 ( }: P9 q+ Q) {" a6 D/ n
* k* |1 n0 i; X4 d, W. g/ F, b
既然下定決心,接著便是如火如荼的展開各項準備工作。當時廖修範擔任公職,時間較易掌握,便利用下班後的時間,晚上到臺北車站附近的補習班學葡萄牙語;但此時,排山倒海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所有的家人都反對我移民,因為當時我捧著法務部公務人員的鐵飯碗,也深得長官器重,放棄此一大好前程而去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豈不冒險?」工作崗位的長官及同事也加入勸阻他的行列 ,但他說:「心意已決,破釜沉舟,不再回頭。」客家硬頸精神於焉浮現。
- ?( [) }. J2 I% D+ O l巴西 海外移民的第一步1973年,原本打算自己先出去闖一闖,待安頓下來再將妻兒接過去;但老婆的娘家堅持須全家同行,所以在太太與小孩均尚未取得巴西簽證的情況下,舉家匆忙啟程前往巴西。 6 g/ P. P4 T/ W9 u! i
' u' b: y$ q: F4 C" [7 a
沒有簽證如何進入巴西?一趟輾轉顛簸之路開啟了他移民生活的序章。因為太太、小孩只有巴拉圭簽證,廖修範一家人從臺北起飛,經過大阪、東京、洛杉磯到巴拉圭的首都亞松森,之後再從亞松森搭7小時的長途巴士到巴西的邊境,「很幸運的,邊界海關只檢查我個人的護照簽證,便放行我們全家進入巴西境內,再從邊界處輾轉換車到巴西的最大工商業中心-聖保羅市。」廖修範現今說來輕描淡寫,但當時舟車勞頓之苦卻非一般人可以想像,到巴西後不到一個月,二女兒就誕生了。 . w/ {, g0 ~1 d4 v
6 D$ N4 ~* E1 J
4 Q* d; s& \8 x! e | 人生的每一段路似乎都有其意義,在從亞松森到巴西的路上,廖修範認識了一位從中壢移民巴西的人,他邀廖修範一起去聖保羅南部四百多公里處的一個小鎮做生意,廖修範心想反正也不知從何開始,便與他一同前去開舶來禮品店。「 整個鎮上除了我們兩家人之外,無任何華人,任何東方食物都得千里迢迢到聖保羅購買。一年多後,雖然生意還過得去,但思鄉、思親之苦太濃烈,且寂寞難耐,就與太太商量搬回聖保羅市。」 4 k% Y9 v0 y& Y" e; g3 }
0 h. Q. v& v5 E% e7 H4 u
回聖保羅後,在偶然的機會中,他發現有一文具書店要頂讓,在仔細觀察該店的周遭環境後,發現附近有許多中小學,心想做此生意應屬可行,便頂下那家店,而生意也一如預期般的順利。不過,此時廖修範也發現自己常聽不懂客人在說些什麼,而要做好生意,語言最重要,於是就和太太利用時間進修葡萄牙語;幾年下來,廖修範的葡萄牙語越來越流利,生意也愈做愈好,不斷擴大營業,從零售到批發文具、書本,又兼賣舶來禮品,每逢開學期間或聖誕節前夕,都忙碌不已。
P& O1 j( G9 a' g, y
, ^: h8 {1 e, R9 n9 P9 `( m, L然而,自1979年起,巴西的經濟開始惡化,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一個夜晚,突然有三個年輕巴西人,持長短槍到店裡搶劫;雖然只損失了一些財物,但那個令人心驚膽顫的不愉快經驗,使他萌生了離開巴西的念頭。再者,環顧四周的中學生,抽菸、喝酒、玩樂樣樣來,更強化廖修範要讓自己的小孩到已開發國家接受教育的念頭, 在收集相關資訊後,便決定再度舉家移民加拿大。 ! h4 b* F6 U R/ \% [& u7 o
多倫多另起爐灶1981年夏天,他們全家搬到了多倫多,原本打算從事熟悉的文具圖書行業,卻發現加拿大的中小學書本都是學校免費提供,而文具用品也被大型的文具用品量販店壟斷,小型文具圖書店難有生存空間,只好打消念頭。 在朋友介紹下,開始買賣股票、期貨套利,忙碌地殺進殺出,有時日賺1、20萬加幣,隔日卻如一場夢般又賠了幾十萬加幣,4、5年下來非但沒有獲利,反而把從巴西賺來的資本幾乎賠光。
( v# O( G" Y8 T6 I) `
: A+ K7 \# f7 H+ b' X這一打擊讓他的發財夢醒了,「我告訴自己,為了家庭與小孩,一定要再站起來,踏踏實實的做生意才是根本。」有一天,他與太太在住家附近散步,看到一家小型的蔬果雜貨店要頂讓,兩人商量後決定頂下來經營。 - D# j3 Y, R" o2 S* X
. a. W) Z+ g' c0 `6 F然而,對於蔬果的經營畢竟外行,而且此店以前的經營狀況極差,廖修範彷彿又將自己推進一個無底的錢坑,所幸經營一陣子之後,發現鮮花生意是唯一賺錢的品項,來買菜的人都會順便買些鮮花回去,當下便立刻更改經營策略—逐漸增加 鮮花的款式與數量。 7 `* {; q* g6 g
) N& W0 X% e# d3 E# z- b; q
兩年之後,他決定全力投入鮮花生意,以高級花卉店的定位重新出發,並更名為「來來花卉中心」。只是,人生很奇妙,成功之前總要經過一段「事與願違」的驚心動魄歷程;當花卉店改裝後,老顧客卻不再上門,原因是價格變貴了。舊顧客離去,新客戶不來,左手採購批入的鮮花,右手便須任其枯萎而丟棄。 4 n. A3 A- f2 p. a
# q1 @* H8 g7 {2 D3 l! w& j
廖修範心想不能坐以待斃,於是四處看展覽,參觀其他花卉店,大量閱讀有關插花和花藝設計的書籍,最後訂定了未來的經營策略:目標客戶—加拿大白人、銷售品項—最頂級的花卉。破釜沉舟終得見明月,苦撐半年後,生意漸漸有了起色,客戶愈來愈多,透過口耳相傳,來來花卉中心的名聲不脛而走。之後,花卉店的經營漸上軌道,生意也愈做愈大。 , j$ _1 u( i% g7 a* w- |, R" }- B
, B: u$ j; C! u: b" L8 l- S
4 l3 m8 J* k+ @8 Z- X兩個女兒自商學研究所畢業後,相繼加入經營團隊,更令來來花卉中心如虎添翼,一位負責花卉設計、另一位負責客戶接洽。營業範圍從個別顧客的零售,拓展至提供企業、宴會、飯店,以及婚喪喜慶會場的花飾服務;同時,不只供應鮮花或絲花的花材,還規劃花飾的造型及擺設。1998年,來來花卉中心更拿下多倫多四季飯店(Four Seasons Hotel Toronto)大廳的花飾供應權,每週固定為飯店大廳更換不同花飾,花藝設計的功力備受肯定。 未曾忘卻客家和所有移民一樣,初至異鄉總是先求溫飽,無暇他顧;待生活穩定、事業成功,思鄉之情便會日益濃烈。廖修範一路走來感恩又知足,行有餘力,他都會主動關心同胞在社區的發展,聯絡鄉親的情感,每年固定邀請大家到他家裡聚會,更主動、積極參加客家活動,投入客家事務,並曾擔任多倫多臺灣信用合作社董事長,於8年服務期間造福鄉親同胞,略盡棉薄之力。
. a7 [9 H/ `. C, D
3 u2 o' a+ ]* w/ r% w/ e2 L2 B話說每年在廖修範家中舉行的聚會,總是充滿了歡樂的聲音。身為主人,他像陀螺一般轉來轉去,與每位客人打招呼;廖太太則在廚房忙進忙出,張羅所有的餐點,1、20盤精緻美味的臺灣料理四周都擺飾著花卉。大女兒Christine說:「這是我父母的心願,每年都會盛大舉辦一次家庭聚會,邀請臺灣的同鄉來家裡聚餐,同時閒話家常。」此舉無形中也告訴了下一代:永遠不能忘記自己從哪裡來!
7 p. L* g$ [) U3 ]. v9 S. {; e
: D' K7 F" o4 V E* J; [' X除了定期與鄉親團聚話家常,廖修範也積極在多倫多推廣客家文化。1999年,他擔任多倫多臺灣客家同鄉會會長期間,就特地爭取邀請了客家戲曲專家-時任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校長的鄭榮興博士,率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40多人前來多倫多表演;這是多倫多有史以來最大的活動,音樂會場1,500個位子座無虛席,全場爆滿,演出獲得一致好評,使得當地媒體大幅報導,成功地推廣了客家文化。
4 G) @2 L- p# o3 v! f& ?
7 {1 W. e4 c: y# I/ S& z就在移民家庭為求盡快融入主流社會,均以英文為優先學習項目與日常生活會話的情況下,客家語言在海外面臨著逐漸流失的危機,廖修範有感於「客家文化的傳承首重語言,客語的消失等於是客家文化的消失」,因而更加積極的以舉辦活動,增加客家文化和語言能見度等方式,在多倫多推展客家文化。 * z9 P$ Z# ^0 k& ~/ D
9 C5 z) p) A% ~
「客家文化的復興和薪傳,要靠每一位海內外客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延續及發揚光大。」廖修範表示,他與很多鄉親雖然已在加拿大落地生根,但內心深處思思念念的還是故鄉,「我們生活在加國,要入境隨俗,但不能忘本。」
% ]/ i$ n9 _0 b) q" Y + l/ K2 R" V2 n$ ]; e7 I
在廖修範家中每年一度的鄉親聚會當中,美食佳餚芳香地串起了思念故鄉的滋味,鄉音互動織起了懷念故鄉的網絡;在這裡,大家彼此打氣、互相鼓勵,也反覆提醒—莫忘客家。 $ ?: M% Q2 s4 E# d" {; K
http://www.randl.com.tw/
9 l/ W; u- w& t | ( e" P1 @1 o% Q( t! u2 u/ p0 y
3 j ~' U2 X |0 A" \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69-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