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复古] 女人买口红从古代就开始了,祖先们说不定色号集得比你还齐!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1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10 0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p9 N" y+ A% I+ V* X   这两年口红这个议题引领了一时风骚。从一开始半玩笑的姨妈色,到后来的斩男妆,再到男友送女友的全套星光YSL,甚至连拥有几支口红都有了级别区分。然而对于中国女人而言,多收几只口红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8 @- i6 C& k. \! U" Y$ k' E3 N$ [
  
$ a7 J1 j; G: P8 N% q' k& ^   @洛梅笙 自由撰稿人
; Z) X( P# C. H$ T* z8 S& h+ e' e   尤其关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7 i9 t( C- k9 c1 M  a1 S   与西方时装史 ) X9 R- I9 u( |/ m5 l" K
  挚爱明朝及民国服饰 / [- a0 v3 J7 i4 n% V
  以及新艺术主义和Art Deco风格
; E- B7 C% X  v1 q- w   
, G4 ?: U4 ^4 m   豆沙色、星星色、姨妈色的口红你都收集齐了吗3 d/ S$ F8 n! Y1 a3 ^
  古代中国把唇膏类的化妆品称为 口脂或唇脂。汉代《急就篇》“脂”条中,即解释“脂谓面脂及唇脂,皆以柔滑腻理也”。套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说:脂分指面霜和润唇膏。当时脂的成分主要是从牛髓等动物脂肪中提炼,并结合如丁香、苏合香、霍香等香料所制。所以汉字中会使用“脂”来指代此类化妆品,而口脂中则还要加入朱砂等成份。 3 a9 E. F" Z' x% x0 U
  ( w$ v) p/ e* s" U5 Y
  清康熙 月曼清游图册局部梳妆的场景
2 j" G( Y3 U1 T   口脂兴于秦汉,而盛于唐朝,那时口红就已经有不同的颜色了。比如在《外台秘要方》中就谈到,当时的口红分成紫口脂、肉色口脂以及朱色口脂,就跟今天口红中不同色系相似。口脂盛放的方法有两类:一种是管状的,著名的《莺莺传》中就提到,张生从京城给莺莺捎来礼物,其中有一样是口脂五寸。其实男生给女生送口红讨其欢心这种事,很久很久以前就发生了。
( K" a8 `6 L2 Q) z9 v   另一类则是盛在盒子里。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蛤贝壳,这种贝壳在古代被认为是可以用来放置化妆品的天然容器,唐代甚至还有使用金银制作的蛤形脂胭盒,蛤蜊油应该算是这类化妆品在中国的最后形态。而日本传统化妆中的京红,还有放置在蛤贝当中的。还有的则放在各种材质的盒子里,比如磁盒或玉盒当中。像《红楼梦》中有一个细节说,平儿挨凤姐骂哭花了脸妆,然后宝玉让她到怡红院去补补妆,而使用的胭脂便是放在白玉盒子里用花露蒸过的,鲜艳异常又甜香满颊。
' F1 T" S$ d: f   
# ?& Z; k, S8 P# C9 h   唐代 银质贝盒
. f/ o% ~' C: }: `, A% m   + M, o% W! H- C( f1 \8 d. o
  唐代 金质贝盒
9 T3 @; o; m/ M% d* M( V8 T   
, P- X2 k- M( @4 w, l1 o- D   日本 当代的京红
( b$ P4 g9 `4 W) G9 P   5 E1 I0 ^- s5 |  j
  日本 当代的京红 4 g! z* E$ X. q4 D/ u4 f
  9 v7 R3 b  h5 L) h# d/ x
  清代 金质龙纹胭脂盒 + R: s: K" F2 E2 i
  5 G, k: t1 l# r4 E
  清晚期 珐琅瓜形胭脂盒" a8 _6 ?% A( b  V+ e
  从实物图像上看,汉代的唇妆显的自然又饱满。而且即便在古代,口脂事实上也同时作为腮红在使用。所以前面讲的平儿补妆,其实是用簪子挑胭脂膏子,点在唇上抹开,然后将膏子放在手心处打腮红。但看起来,汉代的时候,女人是不打腮红的。' C+ J  t/ S& Y5 s0 a& a9 Q
  2 d  r# Y) W# G( Z' D) m
  西汉早期 女俑的脸部妆容
4 A7 E5 x  ?4 K* \% H9 ^' Y   而到了唐代,女人对于红妆的热爱则达到了顶点。她们往脸上涂的胭脂的浓艳,足以与法国大革命前的波旁王朝相毗美了。唐代女性喜欢将嘴唇画的看上去非常小,所谓“朱唇一点桃花殷”,口脂都集中在中间的位置。在唐代早期,两腮通向眼睑处打一层较为淡薄的胭脂,这种情况应该一直持续到了中宗时代。而到了玄宗时代,不仅唇形的部分画的更加小且丰满,象盛开的花瓣,两腮的胭脂也打的又多又浓,几乎铺陈了整个脸蛋。当时女性因为涂抹大量的胭脂,以至于汗流出来都是红色的。比如说杨贵妃,当时人颇为风雅的称之为“红汗”。中晚唐以后,涂抹大量胭脂的风气不再,当时的化妆似乎与乱世的氛围特别吻合,元和时代一度流行乌唇八字眉,即今天的棕色系妆容。+ r, @& I+ z  Q+ }
  
2 }" a, K( ?" @8 y2 {) n   高宗到武周时代 阿斯塔那帛画中的女子的化妆,唇形画的小而集中
' m6 L9 ?" L4 v% r3 ~   . W/ q  S6 s8 n1 ~6 ?9 o1 o9 S
  开元天宝时代的化妆
( E) v' @8 [' a* K6 C: F3 o   宋代流行的是较为清淡的妆容,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明代以及清代早期。在这些时期并不提倡过份醒目的妆容风格,而唇妆也同时转为某种较为自然的状态。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女子开始流行一种只画下唇的唇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原来下唇涂满,到了晚清以后则越涂越小,最后只剩下唇中央的一点红了。' }! Y" O; ~5 C2 X: ~
  
, e! S, V1 C& B* F! G   唐寅 嫦娥执桂图局部女性面妆
' i5 {) K7 Z7 t" X- A: P7 q& Z   
) e3 a( c5 L7 |% R& W# ~   清雍正时代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之捻珠观猫局部 女子的妆容代表了从晚明到早清时期的化妆趋势——清浅又不失娇媚的唇妆
! C6 }2 i( B: c# R3 ?   * h: G8 u" o+ f4 |
  清乾隆 乾隆妃梳妆图局部 只涂下唇的形式 3 ^9 X; e! m: {8 u
  8 t) c. k2 K; _$ p- u
  晚清时代 一点红的唇式 6 A1 _8 V3 O) E# j+ t# q
  
! R2 E, R9 L/ [& e   清晚期 唇妆呈现上宽下窄 + m( C. \. p; I! @& l- w
  传统的口脂与唇妆在民国随着西方时尚的冲击,日渐萎缩。其实回头看中国人对唇妆的热爱并不逊于西方。据《清异谷》所说,晚唐时代根据唇形的不同,色彩的不同,唇妆也有着各种不同的称谓,如石榴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洛儿殷、小朱龙、格双唐,猩猩晕等等。如果今天有人用这些称谓做一系列口红,应该也是很有趣的。6 Y+ z8 T) E& L5 e4 g# P
  更多中国服饰文化相关阅读,请戳?3 [' y  u. ]) a; C$ g0 C
, \6 R9 @0 D& F. K

    ( d: C* J/ r5 ]) h
  • 中国服饰专栏 | 萧皇后的凤冠
    - N% O- H1 j, F8 F. F1 v
    / g% Q+ M4 R% a1 g  e
  • 中国服饰专栏| PRADA的袄裤,中国女性早就穿上了
    8 H- R3 G: E3 b( c6 M* I
    - W# c+ }1 d; Y  Q# G1 u
  
. @" M# ?( p2 S2 `# [, {   
/ e0 B0 r. u5 f" [0 `   7 ^6 a7 m1 R3 S
  
% |. g8 L& W) M' e   - m8 M7 w  g7 ^. m8 ^, h
+ ^: V; e" m/ E& P' N! c8 M
, t5 G6 ?, G) _- D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 C8 Z5 }% }$ F8 T$ }& N$ h) v
; \) |7 }! s& @- l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5460-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