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周三晚上,规模为3.0的地震再袭东湾,地震说又兴起

[复制链接] 0
回复
899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3-10 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美西北岸大断层活跃+湾区两大断层连通 北加9级大地震恐在所难逃! 1 C0 U) i0 f+ G" H' r0 G- u

1 J, y) @: p% r% o/ B周三晚上,规模为3.0的地震再袭东湾,震中位于Livermore东南4 miles附近。9 z, M2 N$ K2 b% N
3 ^4 f8 h9 {: ~+ }. B: V
美国西北部太平洋岸地区多年来一直笼罩发生“大地震”的阴影,这次再添新的铁证,科学家警告,新的电脑模拟显示,由北加州延伸至加拿大卑诗省的卡斯卡迪亚断层活跃,可能发生九级大地震,加拿大也将受到波及,引发的海啸恐将越洋袭击日本。5 d8 y1 Q* @+ m$ }$ G
9 z- D' u* i8 F/ k* r& W& ?; F3 i
卡斯卡迪亚断层 九级地震随时爆发
每日邮报网站(MailOnline)报导,位于美加边境,长度近1000公里的卡斯卡迪亚断层(Cascadia Subduction Zone)1700年据信曾发生规模9.2大地震,当时天摇地动,由北加州到华盛顿州的海岸地带突然下陷约2公尺,导致海水淹没沿岸,强震并引发海啸。据报这场海啸成越洋从美国扑向日本。
6 t' P( n3 ~* P5 a  ~; V) y

) H( {. j& n' Y# w- Z+ L6 J7 t4 _
专家表示,像这样的大地震大约400至600年可能发生一次,现在则断层已经到了活跃期,已经到了再出现类似强震的时间,而这种毁灭性地震可能造成成千上万人丧生或流离失所。

; k5 a' R" y0 E# |3 c; S9 P  d0 `
如果真发生这种强震,最糟的模拟状况显示,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可能有上千桥梁崩塌或受损,无法再使用。西雅图、波特兰等大城市也可能出现重大灾情。
( X3 N  D7 v# f* @4 V7 Q3 h
科学家推估,由北加州延伸至加拿大卑诗省的卡斯卡迪亚断层发生规模9级的大地震可能性很大,摇晃时间恐持续长达3到5分钟。
9 b0 l. ^' w0 r  ]1 U1 M
两危险断层连通 强震几率百分百
除此以外,前不久科学家发现,已有足够证据表明,旧金山湾区位于东湾的两条最危险的断层——海沃断层(Hayward Fault)罗杰溪断层(Rodgers Creek Fault)已经连接在了一起。而且,一条断层平均每150年发生一次强震。海沃断层上次强震是1868年,多年来不断挤压聚积的能量,现在又到了随时爆发的时机。
' f- b& A( q' C8 O3 Z

- l. n  k% @. o  g& W
美国地质勘查局(USGS)地球物理学家瓦特(Janet Watt)在圣帕伯洛湾中放置了水下声学探测仪器,试图找出相关数据证实这一结论。瓦特说:“我们现在已经找到的证据表明,在海湾里这些断层彼此更加靠近,甚至可能已经有了直接的连接。如果地震发生在断层之间,将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这会是一次超强的地震。”

  C, ]3 U& c$ F$ Q* Q2 G: z
分析指出,这两条位于东湾的断层如果同时断裂,将可能引发7.3级大地震。这比1989年的洛玛普利塔(Loma Prieta)地震(震级为7.1级)还要强。两条断层之间原有2.5英里的距离。长达60英里的海沃断层从圣帕伯洛湾延伸至阿伦石(Alum Rock),39英里的罗杰溪则是从圣帕伯洛湾蔓延到希尔兹堡(Healdsburg),现在两者可能直接连成了一条线。
- C. X4 Z: M6 @  J8 L1 a# R1 r2 N
南加圣安德里斯断层活跃也已到爆发期
北加的小伙伴生活在“摇摇欲坠”的惶恐中,南加的小伙伴也好不了多少。虽然南加大地质系教授郦永刚表示卡斯卡迪亚断层(Cascadia Subdution Zone)距离南加很较远,地震波几乎不会传到南加陆地上。
+ L9 V  B- @# D5 y" l, a" b
( `- K: ]& Y4 j$ s5 }( M( `
南加应该注意圣安德里斯断层(San Andreas Fault)更危险,它不但位于陆地上,而且已经到了活跃期,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高,南加民众应该提高警惕。

1 T+ N% S. n. G+ {6 k% X; J4 B
在1月底发生的两次地震都位于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最近较为活跃,已经发生多次中小型地震。圣安德列斯断层贯穿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分为三部分,即北加、中加和南加三部分,全长810里,伸 入地面以下约16千米,处于向西北运动的北美洲和向西南运动的太平洋板块边沿,系交错挤压形成的转换断层型边界,其存在的时间已经超过二千万年,为两大构 造板块之间的断裂线。断层的南部起于索尔顿湖附近,一直向北延伸,然后折向西部与圣贝纳迪诺山交汇,洛杉矶就是在这一断层带的最大的城市。而且1906年发生的加州大地震就是这条断层。
  B) f( _: N: `9 I: R6 ]
根据美国地质勘察局利用最新数据展开的调查显示
加州未来30年内发生
6级以上强震的概率几乎达到100%
7.5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概率亦高达50%

: l, w9 c: C1 S* n2 ?& k; H

6 d9 `: q1 {0 T/ l) G& z: t

3 b5 m5 G* D5 u) W: r  C! B! T7 z: e防震必读那些事儿
种种研究和迹象表明,加州地震已经是无可避免的近在眼前,而且一旦发生,将是毁灭性的,尽管现在的科技水平已经是非常发达,但在大地震面前,在强大的科技也是无异于事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的避免过大的损失,做好抗震的准备。

4 I1 C. j. c$ ]4 A7 ~" \# p' [# G
一、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在家中养一些对地震敏感的小动物,如狗,鱼,猫等,这些小动物在家中可以充当宠物养,地震时对地震的感觉也是非常敏锐的。

' e" f  F& l" w: r2 i% V
二、家庭防震准备
一旦发生地震,可能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交通瘫痪等,所以在家中要准备一些必须用品,比如最重要的水,食物(压缩食品和脱水食品,可以长时间保存),医药包(抗生素等,如果受伤或者生病的时候会是救命药),衣物,小刀(防身用),灯光物品(打防水火机,手电筒等),还有一些现金(虽然到时候可能完全没用,但是离开地震区后便很有用)。而且最好多准备一些,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和家中最安全的地方(逃跑或者躲藏时用得着)。
2 a( l" U3 Q3 ^% H0 I: s5 o
三、如果发生了地震怎样保护自己呢?
一旦发生了地震,若是在外边,千万不要靠近楼房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树木,要远离桥梁、立交桥等。如果在家中,能跑赶紧跑,跑不了的话就躲到家中安全的地方,如地下室,或者墙角三角地带。

# N( L. L" X6 e2 W# f: Z回顾近30年来的大地震11906年地震
1906年4月18日清晨5点12分左右,芮氏规模为7.8级,震中位于接近旧金山的圣安地列斯断层上。保守估计死亡人数在3,000人以上,更有人估计高达6,000人。大部分的伤亡集中在旧金山,而湾区其他地区则约有189人死亡。圣塔罗莎、圣荷西以及斯坦福大学也都遭受到严重的损害。

6 G5 b% {) q0 A, @8 ^
当时的地震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市长担心有人因为恐慌而对别人实行抢劫等违法行为,而下达了允许警察对违法分子开枪的命令。

) W* @0 X& s" j$ G& c" ]+ b9 W
21989年旧金山大地震
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发生大地震,震级里氏6.9级,死亡逾270人。这是20世纪美国大陆经历的第二次最大地震,仅次于1906年闻名全球的旧金山7.8级大地震。据测定,震中位于太平洋边缘的圣克鲁斯以北16公里。地震波及加利福尼亚州从旧金山到萨克拉门托的大部地区。* [4 t/ `: S, p, @

4 ^$ l& e% v# J5 D( t: ?8 @) i5 ?; k
32014年加州海域地震
2014年3月10日13时18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岸海域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由于地震震中距加利福尼亚州尤里卡市81公里,因此没有这些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2 P" c0 i4 G6 g6 B! Q

4 Y% ]7 K1 x8 @0 Y- B' w6 e+ _
42014年旧金山北部地震
2014年8月2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国旧金山北部地区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8公里,美国地质调查局称,这是1989年洛马普利塔(Loma Prieta)地区发生6.9级地震以来,旧金山湾区发生的最强烈地震。远至旧金山、萨克拉门托和圣克鲁斯都感受到震动。' R: W; h* v8 R# p

9 w3 b/ K1 x9 R7 j; t! {3 j& P
微信,旧金山湾区之声
8 u/ W5 Q1 ^, ?+ M+ j" D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6482-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