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B3 K* a9 `0 a- Y, k
* J) \9 i: D- D! J( i0 t
- @% h2 }5 G8 R1 p
* K4 ?9 E: E' A, I8 t+ \/ L9 S美国白宫永远失去了一道“风景”。
" ]5 \- P; a) Z4 N% Z. R F! \. m
* V. u$ J+ s0 v2 f, V有着“总统邻居”和“白宫守望者”称号的老太太,美国历史上坚持最久的政治请愿者、反战人士康塞普西翁-皮克切特(Concepcion Picciotto)去世了。她第一次参加抗议活动时,里根刚刚宣誓就职,至今白宫已经换了5个主人。6 V( |" e; f. s! T- ?
; X8 u; u7 @8 R) ~: M2 z* A
康塞普西翁(人们更习惯叫她“康妮”)的住处就在白宫对面:一把老旧的遮阳伞,搭着白色塑料布。两侧分别摆着一块巨大的宣传板,上面用大写字母写着标语,大意分别是:“禁止所有核武器,否则末日将至。”“靠炸弹活着,必将死于炸弹。”反战、禁止核武器是她的终生使命。
/ y$ h0 s6 p' F6 W' o* m5 X+ _9 p
1 d: F$ [7 F& \$ z/ I6 Z2016年1月25日,这位已经成为了美国和平抗议标志性人物的老太太在华盛顿的一间收容所离开人世。
* T; Y- P+ ]1 p5 M+ X# _$ @1 g3 l" F% G( M J8 q
据收容所管理人员称,康妮前几天不小心摔倒了,但是什么原因导致她突然死亡尚不清楚。( B9 \6 j9 v5 v3 c+ U( ]
& ^4 k4 }& E) _, y. Z
康妮在白宫对面和平抗议了三十多年。导游把她当成景点,教育界把她当成教材。她还曾出现在2004年摩尔那部极具争议的纪录片《华氏911》中。2013年,《华盛顿邮报》曾经采访过她。她当时说:“我只想阻止这世界走向毁灭。”
T8 T7 B8 d2 u: w/ F; P( ~5 ?5 `7 R
她希望她的存在能提醒其他人采取行动,反对暴力,停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 B5 A2 G0 i' k1 M- d6 a
' X, g1 s* u+ S康妮个头矮小,有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皮肤晒成褐色,嘴唇线条鲜明,说话或微笑时露出稀疏的牙齿。因头部受过伤,所以整天戴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头盔。
* M6 O* o& [# C6 A; c2 g! q. M0 H1 A D
她的追随者认为她是英雄一般的人物。而批评者和一些驻足观看的行人认为她的行为非常愚蠢,简直是有病。康妮说,她被捕了几十次,受到了多次政治迫害,这导致她患有多种身体疾病。/ v& S8 I, m2 x- k. A9 q) m
: F8 x/ k" j9 ^+ H& |. w5 s1 K2009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康妮曾说过美国总统“他们全都是一个样。” 她指的是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都不支援和平。因为和平跟他们所做的一切——侵略、占领、战争——相悖。”30年来,她在风雨中迎来送往了5位总统,但是没有一位出来和她握个手,说句话。
: w- S1 F# f r% ~ u% p( [ w$ z4 E: x3 M
康妮于1960年从西班牙移民到美国纽约,在西班牙大使馆做秘书。1969年,康妮与一名意大利男子结婚,由于不能够生育,夫妻二人收养了一个小女婴。但这是一场失败的婚姻,康妮因为这场婚姻失去了工作,房子和孩子。
! W5 J% Q' s9 i: i0 i# U# H/ o; I. Y. i$ @. T# Z
7 A) C. X) c) K- u
2 i/ v2 ]1 _ O$ N6 U1 R) h" n; b康妮年青的时候
( e% @8 D6 V d; n N- {1 ~ ~- W
% [0 T' {2 K; E/ F1 c) {她说,丈夫和律师迫使她和孩子分开,并想把她送到医院。“他说我有精神病。”康妮被强制送到精神病院。幸而在一位美国修女的帮助下,她重获了自由。
5 L7 U; b$ A) y! t& E D' A2 g- |2 Y5 ~; G) g+ ?
康妮的丈夫以康妮患精神病为由,拒绝让康妮与孩子见面。1979年,她来到华盛顿,希望政府能帮助她把孩子要回来,但失败了。1 N5 d4 E! h% E6 U. z- M$ A
, l3 g `* ?( h* Y1 x$ `, ]“我最后一次看到我的孩子,她还是个呀呀学语的小女孩。现在她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她说。+ C8 ^% I( F, a, z! F& I
- y2 `. y% o' j. M1 k
康妮放弃了与女儿见面的念头。1981年,她在白宫门口遇见了自己未来生命中亲密无间的伙伴,威廉-托马斯。6 I+ [1 l- Q, ]; Y5 l* r; h
; \& B2 h2 Z1 d6 L8 ]6 ?2 k
1981年6月3日,示威者威廉-托马斯在白宫大门外扎营,举着手写的标语牌“追求—智慧和诚实”。康妮加入他的示威。
) u( p U; K: A/ h% X! Y# }. @6 E, L3 {: h
“我看得出,他对自己在做的事情很真诚。”康妮说。, W3 ~+ O1 [; S2 F6 C
, {9 Z/ n) U9 j2 n. T: N& _' x
从那之后,两人在白宫对面开始了马拉松式不分昼夜的和平抗议。后来托马斯的妻子埃伦也加入其中。三十多年来,三人就在这里对抗着严寒、酷暑、狂风、暴雨以及警察时不时的骚扰。! Y4 c) u) |, b w' m/ Y
( l }( U( L% \- `
他们支持所有的和平请愿,并专注于反核运动。托马斯和埃伦将他们的行动取名为“一号运动”,目标相当远大:实现全球裁军。
7 \/ a$ S( ~4 Q; h( }% j( }4 E( K$ n
; L" ]! O+ ^1 V/ {0 P. [2 v1993年,该行动取得了最大成功。他们发起的呼吁裁军的请愿得到区议员埃莉诺-诺顿的支持。诺顿与他们共同起草了一份反对核扩散的草案。这份草案几经修改,先后10次在国会讨论。“他们希望让公众了解核扩散问题及其潜在的可怕后果。”诺顿说。
' w6 o4 T2 L& v$ N( t* j. J
8 U# L0 a8 x2 A1999年,托马斯的母亲去世,留下了九万美元的遗产。埃伦劝托马斯用这笔钱买一栋小房子。他们总算有了一个像样的家。他们称之为“和平之家”。6 H& a' k1 t- r+ {
. g5 i( E) M: w
“和平之家”成了漂荡不定的行动主义者的庇护所。2 o1 _1 H5 y: {
& T2 y4 z. F$ {0 v9 c; O K5 s+ Z
托马斯于2009年去世以后,康妮发誓为了他要将请愿继续下去。2012年,康妮骑自行车时被一台出租车撞倒在地,从那时起,“占领运动”的数十名支持者轮流到白宫门前值守,让康妮休息。
: `5 H W" W9 S% c, X8 n- R% P
/ }/ }" @! O% c2 }9 \- Y& T. a去年,和平之家被卖掉了,康妮住进了华盛顿一件收容所,距离她的抗议点步行就能到达。/ \0 X# U# M/ f& ?
7 g, F/ b$ T$ l |9 C
“我必须在这儿,这就是我的生活。”她说。
/ j; J- a% l6 S& K3 l7 ]6 T! p. O3 S' Z, Q, C, u$ J6 _6 q; P
康妮去世后,美国各界纷纷悼念这位有着不寻常一生的传奇奶奶。诸多媒体刊文缅怀。( s+ V$ a4 w( t1 i1 u/ h3 s! f: T
+ E. o! X9 m1 R# s) }很多人在网上表达了对康妮的尊敬,认为她的离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0 ~7 G& b/ G) b x3 {4 p
I8 T, @ F! }, ^& @, e
“愿你安息,康妮。你是言论自由的象征,你将永远成为华盛顿和美国历史的一部分。”- ~9 }- j( N* W% J' V& O1 h
, S# Z9 Q, X! E6 t- f; I, ?“不管你是否同意康妮的理论,这确实是华盛顿一个时代的结束。”! a4 v- ?8 J/ m4 z9 I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912-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