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E+ Q f+ b; h/ T5 z8 c北京时间2017年2月27日中午某刻,第89届奥斯卡揭晓,原本以为没有了陪跑多年的小李,看点都会集中在鸡毛、呆萌、大本、大本弟弟,这条相爱相杀链上。
4 o \; N* q% y( n' X没想到,他们全部被好莱坞最强大情圣老爷爷拿错一个信封,抢去了风头▼▼▼ 最佳影片不是拉拉蓝的,而是月光男孩▼▼▼
$ b# X6 J; r- _+ _, |' ~) p![]()
, n0 V% b: v4 A ! U/ a: _4 R9 Y& M1 M' M: ]
这个大乌龙,让无数抢头条的公众号心碎一地▼▼▼$ t& ` w2 z1 y! ^/ V: ^
0 X1 z/ k4 ^! \3 Z% e
' T$ ^5 t3 E. ?! x' [% [8 X$ v而除了“乌龙事件”的这两位主角外,还有一部电影也格外受到中国人瞩目,就是张艺谋导演的《长城》。 1 Y& ]$ l1 A! | J T6 f, A
) ]! Z& b& o& a5 w% O奥斯卡一开场,主持人吉米鸡就开怼“马特呆萌”,调侃他为了出演赔了8千万美元的《长城》而放弃了《海边的曼彻斯特》,网友笑侃《长城》被黑出新高度。9 p9 G. |7 `: J# K5 f* L
4 R# j7 |' o( g( @! v
2 F) n- b5 c+ h- R) z+ R
吉米鸡开怼呆萌躺枪视频 ↓↓↓
# O. C/ ^9 p) V" `
1 z+ D( }$ q0 ~3 }8 i+ L, ~# W5 `, j
% t. g q- r& z
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吉米·坎摩尔与马特·达蒙维持“鸡萌大战”人设,早在奥斯卡颁奖礼前的红毯就开始互相伤害。
( s( D: w) U3 t3 n# |吉米鸡在后台默默关注着达蒙,发ins说“Dead man walking the red carpet.” ; k/ ?: t* S) |- N7 T# K
0 Z* N& ~' E. W达蒙则对着镜头表示:尽管吉米鸡是个毫无才华(“talentless”)的人,但他背后有很多出色的编剧为他撑腰。
) l# Y2 I" @& }$ J当地时间2月26日晚,第89届奥斯卡颁奖礼刚一开场,作为主持人的吉米鸡瞄准马特达蒙吐了个槽:“我和达蒙很早之前就认识了,那时候我比他肥。”
2 E/ I E9 N8 S+ _" V4 e5 O; l( \0 [7 Y) b N/ T
达蒙尴尬脸1.0。
6 F2 G/ j1 K/ e# o. y
0 c% `8 x: w. \1 f吉米鸡接着说:“达蒙这人有点自私,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但最近,他做了件无私的事,我觉得应该给他发朵小红花。”
0 P! y% {0 Q+ a% i: O+ O. I$ J1 `$ I( U* y
他说,达蒙讲真可以出演《海边的曼彻斯特》争夺最佳男主角的,但他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童年好伙伴卡西·阿弗莱克,而自己却接了个“扎着小辫儿的中国电影(Chinese pony-tailed movie)”。 9 K% b0 d! E8 h! K" C- @
! w! m! ~' n; f) Z. V
达蒙尴尬脸2.0。
4 ^! m# ?/ G' Z+ v6 I. L
% o: Z( o4 k3 I& D吉米鸡还没怼完:“然后,那部电影《长城》,最后赔了8000万美元。” $ _% E- p/ e; Y! j+ R3 i9 K* l
5 ?4 N5 e/ `/ i4 \6 H
达蒙尴尬脸3.0。 , S2 r. y8 i' p, H9 B+ ` p
# d6 }/ }) u6 [0 S
“吉米鸡”首杀成功,一开场就完成达蒙+《长城》双怼,引得中国网友热议。有网友乐见其成,期待吉米鸡达蒙的新一集,有网友笑侃“《长城》被黑出了新高度”。 9 V. S$ M" o. Q; C: H
就国产电影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实力来看,还很难进入到好莱坞的核心领域,更不用说在奥斯卡上斩获“小金人”了。而奥斯卡对于中国观众的意义,只是一次“别人家”的颁奖礼,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通过媒体报道去长长见识就好了。 1 o W3 J4 }" W. ~! n; h
言语中可以看出,《长城》这部电影,在好莱坞式的审美中,是不受青睐的。2月17日,《长城》正式在北美3326家影院和观众见面,正赶上美国“总统日”三天长周末,这样的时机算是给《长城》创造了“天时”。 ; C, j5 _! m- N, F+ w
同时,好莱坞制作团队及主创的加持,又让《长城》在北美的上映有一种“本土化”的感觉。 2 z9 D( z; e, D' s8 u8 s5 h' r8 d
然而,天时地利却并没有为《长城》带来理想的票房成绩。截至上周末,长城在北美的总票房为870万美元,这对于投资高达1.5亿美元的影片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 `; ]/ O* l Z* f" I5 G
9 E# H" p" c+ U8 B- A3 R! z" w T/ S+ w( [$ }# `- Y
而张艺谋用《长城》这样一部震撼的商业大片试水好莱坞,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
0 O5 b6 {5 _6 h$ M7 a3 x2 L提到《长城》在北美影市的失利,有人将原因归结于它是一部“伪好莱坞”电影。也就是说,披着好莱坞制作的外衣,用中国的故事剧情填充,最终再拿回好莱坞“圈钱”,本身就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
& |& F% R6 x3 V8 ?而事实上,有着“中式内核”的《长城》,在中国市场又表现如何呢?
7 [1 h1 Y7 p+ C1 W3 W3 K# |11.74亿票房,5.0的豆瓣评分,还在去年引发了轰动一时的“豆瓣约谈”事件。但不管怎么折腾,《长城》都没能将成本收回来,正如奥斯卡主持人讲的,《长城》是赔钱的。 # l: x& Z3 ?1 V+ L
不仅像奥斯卡这类的国际奖项,连中国内地的金鸡百花、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这几年也对剧情文艺片格外偏爱。要问观众去年最值得关注的电影,相信很多人的答案会是《七月与安生》。 1 J7 ?8 S$ o1 N D
这部小成本的剧情片在一众大制作、强阵容的影片中杀出一条血路,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首次诞下“双黄蛋”,在去年整体遇冷的电影大盘中,《七月与安生》在口碑上完爆一众大制作影片,口碑爆棚,成为“国产青春片中的一股清流”。 + _; U J2 H$ K1 ? I3 C ~% R
: M: r% l- \8 T" S
' W2 Y1 b1 F* v而为什么大成本大制作的商业片越来越不受大奖的待见呢?或许是观众对于电影的要求层次提高了。
" j8 L7 u) e( S0 S7 f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观众更注重电影本身所传递的情感。其实,通过这几年商业大片儿的发展,很多人发觉,这种片子逐渐变得冰冷,没有温度,当中的确有很多炫酷的特效、震撼的打斗场面、宏大的场景…… 7 R* p2 Q ^( H1 D7 s
然而这些却仅仅停留在了技术层面,电影在剧情方面弱化了。一场电影下来,观众只记得有几次的特效会让自己目瞪口呆,却记不住电影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要向观众传达怎样的情感。 # C5 G( T" ~9 M* l( y3 U+ I
虽然在当今的中国影市中,还是这些所谓的“大片儿”在拉动着整体票房的增长,创造着中国电影的奇迹。但是它们的票房大多数还是和成本成正比的。 ) T" E7 M+ Z9 ?, y+ ]4 a9 d
反而最近几年相对小众的剧情片,越来越多地上演着逆袭的故事。无论是当年的《失恋33天》还是最近的《七月与安生》,都在像电影行业传递着一个讯号:剧情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而并非特效。
# v' C' a) i, o5 s9 E$ b3 m7 e; y4 X
* o0 |! j8 i0 v5 t) VMTV News:《长城》向历史竖了中指 7 M2 B. T% ?& g, y$ `8 q
作为张艺谋的好莱坞大片,作为象征意义和资本实力的集合体,一路吸引着美国各大主流和非主流媒体的关注。
8 ]4 A8 w- C! K8 B9 h! ~* h" m+ F虽然大部分媒体的专业影评人给的评价不高,上映之初对该片各种冷嘲热讽,但是上映后真正走入影院的普通民众也有不少人给予了相当正面的赞扬。
3 S E; v5 @4 e4 `" I6 P从IMDb网站看,基于16024位用户的评分为6.3分(满分10分),这个评分并不算特别糟糕。 7 W! s# O; |" q+ U" U
实际上,自《卧虎藏龙》以来,已经很少有中国传统背景的影片在美国引起如此铺天盖地的讨论。这些批评的声音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这部大片何以遭遇群嘲。 ; ^- P0 V* w* @' x' @
NPR:《长城》为乱七八糟的特效树立了一座丰碑
* b/ k: Z; t/ h( ]
# @+ P: e' Y. n5 M5 T7 T# {1 \$ q# m! e5 r' y% r: n
文化符号识别的不足
! D; t2 [& L+ i* _6 ]' M) J3 i+ R3 a/ J! L8 _" J
, z$ j) O* I) W2 d1 r2 L8 q2 Q长城所代表的泱泱中华文明的意志和传承,对华人不言而喻。保家卫国这件事情和长城之间的意义联结是理解电影的必要知识背景,然而对于试图理解这种氛围的美国观影者来说,电影显然没有做充足的铺垫或者说明。
9 ^/ {' @% N0 O让美国人对长城有任何的情感寄托那一定是天方夜谭。把长城这样的意象放到一个连民族国家都难以称得上的美国,可能引起无感,困惑,甚至敌意。敌意这件事我们放到后文接着说。 9 h8 E4 g) |4 f+ S: A, \2 @1 b/ h O
“饕餮”的来历和其所代表的涵义对批评家观影者来说,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不用提击败饕餮的象征意义了。 + g/ W1 H! H1 J, o- _6 k
以电影开场15分钟就一切准就绪准备杀饕餮的进度,详细剖析饕餮的前世今生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多篇评论中写Tao Tei的有,写Tei Tao的有,写Tao Tie的也有,足见一时间要让美国观众在电影里吸收新知识不是件简单的事。 5 L' o' @$ q3 T/ j {7 m' f
还有执着而充满疑惑的批评家如Alonso Duralde提问,饕餮六十年进攻一次,是说这是他们第三次进攻吗?同时他嫌弃饕餮长相没特色。这些疑问也算是好学的评论家唯一能追究的了。 : @% V M1 J. L' M3 q0 H# }
3 U* X) g7 O/ _$ \7 |3 G6 @ G文化符号是《长城》必行的一着棋,只是相比于日本文化在美国大众流行文化中一些已经固化的形象,如易逝的樱花,坚韧的武士道,禅意的茶道等,中华文化在美国文化中得以正面阐释并被社会所认同的形象还很少,对《长城》的接受造成难度的一方面原因在此。显然除了反省文化影响力不够之外,我们也可以说,毕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 B% K% U9 |4 S6 L* L- u4 P2 M8 c& C* k: [
人物和剧情建设的薄弱
) s$ Y) |# A$ @; _+ j% U! e& F7 d$ }6 E* Z _& c; G8 t% g
9 l$ Q5 x) Q* F. J! b9 S5 \
大多数评论认为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单薄得像纸一样,两个本来要偷火药的雇佣兵被抓了,被感化了,加入了打饕餮的大军,然后几乎就没剩下什么情节了。 4 u- g2 J* J$ o; c3 q h- M% a4 F
很多细节根本缺乏军事逻辑,比如花了六十年想出的打怪兽方法略显愚蠢——把自己栓到一条绳上扔下去。总之《长城》的故事本身有很大的缺陷,设计平庸,逻辑不通,人物立不起来,细节交代不清楚,这些是被多数影评人诟病的地方。
, A6 f3 R4 k' y& C1 E9 ]
( u3 D7 h- @1 I/ B" d) L/ H虽然张的所有非基于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都有些许空洞的趋势,但这次的锅背得确实够惨。《长城》的故事框架来自Max Brooks,Edward Zwick,和Marshal Herskovitz。剧本改编由Carlo Bernard,Doug Miro和Tony Gilroy合作完成。 " N- Y' i. `% ^) t! F
其中Tony Gilroy是《谍影重重》系列编剧之一,而据称张艺谋想要修改任何剧本内容都要打报告申请。但几乎很少有评论家提及这个事实:《长城》这故事根本就是美国人捣鼓出来的。 }2 m1 @+ R1 x9 z
% u {) r) ]& s3 v4 ?* n- D4 v
演员表现难如人意( b: p, n7 p8 z* g2 [3 R( D0 y- N3 ^+ D' v
/ [% |+ E5 d8 J: c) d
' R+ E; L8 U; m7 C" b; Z" G《长城》在美国的宣传几乎是铺天盖地的,纽约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宣传海报,但几乎所有海报上,主角都是马特·达蒙。可见他对该片承担了相当大的票房号召力。
$ B; f' j* `" d# }) ^0 E+ {很多观众毋庸置疑都是冲着马特·达蒙买票进影院的。媒体对演员的评价自然都集中在他身上,不少评论认为他的表演相当不如人意。
# z& \+ ?+ [2 j7 m7 x6 Gboston.com: 马特·达蒙电影生涯口碑最烂的作品之一
& X3 g% O9 P v6 {5 T( O9 a$ ] q9 p其中,对于台词的不适感,是很多评论家共有的。他们抱怨台词听上去像是从普通话翻译过来的,没有生活气息,过于不接地气。 1 z( f( v' j7 X1 X
说到台词,马特·达蒙时而苏格兰,时而英式,时而爱尔兰式的发音也被众多影评人笑话。
* q0 `8 ^/ f( O7 W8 {/ B语音的前后不一致的确非常影响观影感受,这个真称不上挑剔,虽然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点并不会太在意。
5 j! h8 w1 R) Q- `) Y
( Y& H1 q1 }. H. {! {1 w, L视觉手段运用大于故事情节
# o4 Z0 l% R4 F( R, c* R2 O# c: x; A' n, u7 t* j
四平八稳不出岔子地讲完一个故事,是一部电影的天职。演员、台词、拍摄手法都应该为这个故事服务。
1 M+ h1 Z4 j3 y& O) u" B2 G5 ^( \- y大部分影评人对张艺谋是比较认可的,他们承认张艺谋的艺术天才,尤其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令不少美国人印象深刻。
5 y( e; B# ^/ k {' G4 C但在故事本身气虚体弱的情况下,强行灌下刺激视神经的猛药,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主次颠倒的不快感。
3 _" [4 E1 F* `- o% t所以尽管电影的画面设计,色彩处理,拍摄手法都极其震撼,这也成了被批评的一个部分。影片花了过多的画面讲述如何备战,所以战争场面上的着墨冗长容易让人开小差。 6 Z0 n" ?8 I$ P9 i3 ]* a7 v2 r3 t
这样的视觉的冲击足够强大绵长,但也不免令人疲惫。这同样是故事的虚弱所造成的短板。不过对《长城》魔幻游戏般的大场面,不少普通观众评论,搭配爆米花无脑地看看场景,也着实挺不错。 ) X1 u! `# e5 M2 V
7 Z8 Y( P4 Y6 L; D/ A8 t3 m* ~" n2 C
“洗白片”的标签化
* d j8 ^" w- n9 H; \! u7 G7 o7 x' p- N- q; H, O& T$ M
, H, o2 h1 ~5 ^0 E/ L$ w电影上映前美国关于《长城》的最大新闻点莫过于《长城》是一部“洗白片”(whitewashing movie)。所谓洗白,是指电影的故事场景设置在非白色人种地区时,仍旧采用白人演员出演本该由当地人出演的角色。 , ]! W6 `( }1 y4 t
如2010年的《波斯之王:时之刃》,预计2017年上映的《攻壳机动队》。洗掉自己的白色肤色出演,洗不掉的是白色肤色的优越感。
* N: _# Z% Y* C$ r6 @利用肤色来取悦观众,这样的批评也鞭笞到《长城》身上。张艺谋不得不出面专门解释马特·达蒙的角色设计打根儿上起就是白人,不存在用白人扮演中国人一说。 : w& C- p; p5 @5 V' y: m3 d
另一桩和肤色有关的事儿是白人救世主(white savior)。所谓白人救世主,是指白人经常扮演男性气质强烈,孔武有力,习惯性力挽狂澜,救美人救人类于水火的套路。 + h9 g- H& _1 |
有少数评论家仍然判断这是一部白人救世主片子,但大多数人都是清醒的,他们指出这只是宣传造成的错觉:“电影的宣传手段聪明得值得肯定,宣传片和海报重点突出了白人救世主的形象,但电影内容变成了鬼佬归化记,不光归化了,还愿意上战场与中国士兵并肩奋战。”
( C5 j3 R0 I0 X2 C7 i7 |更有人开起了玩笑说,打败饕餮都是磁铁的功劳,怎么也算不到这个白人雇佣兵的头上。
3 [' L. B- Z" n7 P在种族主义教育深入到头发丝儿的美国,想拍部政治正确的电影,必须经得起各方检验。 1 F! ]( {, {3 K" F, W4 W+ i& `
但最终,《长城》没有经受住,逃得过白色,逃不过黄色——《长城》被不少人认为有政治宣传的意味。 9 y9 [0 }" F% k+ b5 y& c" R
故事背后一定会有故事,电影的气韵一定有它身后的哲学土壤,像李安的电影被认为在道家范畴内自成一体。然而对于《长城》这个既不深沉也不奥妙的故事,敏感多情的批评家们竟然也可以找到它背后的深意,并加以发挥,呵呵了。
7 i n: T7 a5 R8 g比如,有人说《长城》唯一的逻辑除了视觉效果,就是宣传,如无影禁军的相互信任和无私奉献。
# @8 a5 r# Q1 n/ n另一些人则看图说话,认为《长城》 除了稍稍说些有关双边合作有利这样宣传式的蠢话外,剩下的重点就是大规模的移动,蜂拥的躯体——人和兽,数码制作或真实的——潮起潮落,像中国军队的盛会。
0 A, z* F9 s* K) D, e! E“躯体被抽象为更大的几何形状,人们被转化为集体的大型装饰物。这样的转化,像在被纳粹宣传手段所采用,有了邪恶的含义,如同《意志的胜利》所显示的那样。” & ]- y! N, ]3 }) U d& d
还有脑洞更大的人,把“great wall”与川普宣布在墨西哥建墙的新闻结合起来联想,建议总统应该进电影院看看中国人如何修墙抵御外敌。
4 Z, `) J/ i5 L, H当然,在看似众口一词的批评里,也有影评人在孜孜不倦挖掘这部电影的闪光点。 3 o7 @* X9 F" T/ T {5 \4 D
比如,《长城》有时感觉上是把西部片英雄放到了波澜壮阔的大制作动作片里。 & _* x# `+ n4 Z5 o d
但西部片里害怕触及的无私的集体主义,在《长城》中光明正大地作为现代中国的文化标记展现出来。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廉被无私奉献的精神力所感召,浪子回头,是一个重要主题。 + h: r5 B2 V. e+ i" W
不少普通观众表示3D看得很爽,故事棒呆。忍受不了过多差评的观众甚至说,对于这么部好电影,你们应该像里面演员说的那样,去“信任”!
, F; a+ d0 j9 P所以,不要问为什么马特·达蒙饰演的威廉作为本来要在影片中扮演神气的个人主义英雄的白人,要转变,要合作,要牺牲,要成为东方集体主义中的一员。
# M! O* o* T# K6 l2 [ V% b这跟安排一众鲜肉吸引粉丝群体为电影买单一个道理,是要利用白色肤色吸引更多美国观众,利用马特·达蒙号召全球市场。《长城》只想安心赚好各国电影市场的钞票,默默尽到作为一部豪华商业片的本分,却也未能避免理解的错位、文明的冲突。 # V$ J3 ~% E* M! G% {/ {3 M, d. L
, {* g( a7 U4 m0 |. I+ L, _
对一些人来说浅薄简单,对另一些人却有刺激危险想象的能量。看惯了好莱坞的中国观众,对洋洋洒洒的西方普世价值可能早已不太有感觉,对国师人山人海的磅礴气势也泰然处之,不曾想美国人阶级斗争的这根弦却没怎么放松。 ' |6 T0 `; P' m; H4 Z1 d
这样可能跟政治有关,与美国主流媒体对于中国的长期非正面报道有关,与对文化的熟悉程度有关,这些都是影响对电影的友好程度和接受度的重要因素。
q( O( I3 P$ D" G1 i' ?" U; e0 @《长城》不是展露异域和他者风情的艺术片,不是动作和幽默套路结合的功夫片,它试图做成一部以中国姿态争取普世欢迎的商业大片。 / ^' u3 C l! u R
这样的大片虽然没有成功抵消各种敌意,但在强化本国文化符号,定义更多元普世价值方面,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 b+ d/ h4 C2 S( d6 e
有人说,“真正的跨界合作电影的秘方,需要包括在东西半球均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明星,对自己的肤色自信的多元化角色群体,有意思的一句话配角,然后再加上一个好故事。
) r1 z5 Q+ T- b这个秘方的另一个名字,是《速度与激情7》”。在好莱坞,如何编故事讲故事的确是门需要雕琢的手艺。如果把好莱坞大片简单的理解为打怪兽就可以获得成功,那我们就太小看好莱坞了。
- \0 G& r) G, g
$ ?* l( E+ O! U; V另外,中国元素、中国资本涌入美国电影市场,不是所有人都抱有像中国观众对美国大片那样的热望。除了市场分割,对他者和异文化的敌意是人类学告诉我们的属于人的正常反应。
3 I3 x) Z l( U) ]2 R所以即便缺点多到像《长城》,依然需要不断尝试。看得多了,批评家们一定就可以把拼音写对了。
- B s( Y0 b$ z/ h; J3 A4 ]1 @; z( m
) m o) J" C: e' J/ T. E$ V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4176-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