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华夏风采] 不是只有牛肉拉面!八一八你不知道的甘肃,中国最多元最包罗万象的省份 ...

[复制链接] 0
回复
998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9 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0 g( g' ?9 |/ `! I4 O% L
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甘肃能让人记住的只有兰州拉面?才不是,其实这里还有全球极致风光,也是中国最多元最包罗万象的省份今天给大家分享那些你不知道的甘肃。

ps :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金融八卦女增刊“八妹咖啡时间”的原创文章《“全世界只有2%的人能做到的事,余文乐如何在10个月里做到的?》
: p6 `% _! e4 `4 S$ E
文:星球研究所
来源:星球研究所(ID:gonglulvxing)

& K, B8 m! o. j1 G
很多人的印象中
甘肃是一个偏远的西部省份
有着大片干旱的土地、漫天的风沙
以及荒凉肃杀的边关
从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上看
它似乎正在努力向西方延伸
渐渐远离东方腹地
3 C7 a$ m. L* x# ?: p7 K
▼(图片源自维基百科,仅用于展示甘肃在中国的位置,不代表我们认同图中的国界)

9 a7 W5 V/ c4 q
除此之外
你一定还有一个印象( E# \* g' |8 Y( [# }$ i
就是所有关于甘肃的旅行指南都会浓墨重彩地介绍
如何才能吃到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 T6 X* x, t, I0 |
7 @: C& d; ]1 `: N% S& Q$ u6 @
从1915年回族人马保子制作出第一碗面算起
1 o8 S# l: p2 S: E
兰州牛肉面不过刚刚百年
推荐牛肉面的文章却早已经浩如烟海
相比之下
能深入全面解读甘肃的文章则寥寥无几
因为从庞杂的信息中梳理脉络并深入思考是非常困难的
但不加思考的惯性思维
以及制作不加思考罗列信息的指南却很容易
大众眼中的甘肃
一个偏远荒凉的拉面省
就这样形成了+ D5 y  S* m3 `: v+ {) z6 J3 H8 u

$ E3 F, |6 l7 s% E% [1 Q& M

! P+ S5 M, S. P4 @6 b: ?
9 S3 ?5 u, @0 b; m
而在我看来
甘肃是中国最多元最包罗万象的省份
各种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
水火不融的动植物都在这里汇集
各种历史、文化、民族、宗教
也都在这里交汇、冲突、融合
而且愈多元愈美丽
' Y: r/ W  b6 _# Z( r& u

" g0 C7 F; P2 \$ I( R
这一切都要从甘肃的形成说起
按照地理分区
甘肃可以分成四个区域
这每一区域的形成
都源自地理与历史共同织就的史诗

! t6 T2 J. b& ?% G7 ?; I7 V; u. X: H
. c& H4 {6 ^( y  u1 S, @
公元前1960年前后

$ X' u+ I# D) S  E; {6 A3 x3 `% T6 v& ~/ L
周人的先祖不窋(bù zhú)因夏朝朝政混乱
“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他率领周部落避开混乱的中原
来到当时被视为戎狄之地的甘肃庆阳耕织繁衍
甘肃的第1个地理区域
陇东、陇中黄土高原1 q: h3 |; q/ Z: f# B; S$ j% m; y
出场了
7 }; @  F$ A, K" G) Z

; H( k0 L7 P) {$ J8 y% H
▼(中国国家地理制图)

+ t/ J( P/ b5 F0 r7 ^6 N
这片黄土高原包含了4 V' U- G) D9 b7 N% U: B
今天的兰州、定西、庆阳等诸多地方
陇山在它的中部崛起
把这片高原分割成陇东、陇中等更小块的区域
这里虽然也有我们常见的流水冲刷形成的千沟万壑
但其顶部却是广阔的平地
这种独特的地貌又被分别称为
“塬”、“墚”、“峁”
; o. b1 W, w8 c0 H7 {; a
3 u' u. o% Q$ j
典型的如位于庆阳的
董志塬
虽然水土流失导致它的面积不断缩小
但直到今天依然高达700多平方公里
它因此被称为“天下黄土第一塬”
加上平均厚度超过170米的易耕种黄土
这里很早就成了“沃野弥望”的良田
从空中俯瞰
一块块田地如人的指纹整齐地印在高原的顶部
" u. C; d" q, W- F- C- i
7 n- T7 \0 |8 r+ Q
▼(摄影师任永华)
* t, n5 x; @! e& W

5 g) ]0 S/ y8 M. ], J; q
又如南方梯田般
蜿蜒连绵、色彩缤纷
* C! M- u. n5 c+ A; }4 l

; g1 k) Z, D. N7 B3 V) d
▼(摄影师任永华)

$ E0 S2 {$ V; S. h# `) |5 r! X( ^# {4 ]/ ~# U: y6 ~- Y0 }7 d* G+ D
哪怕是一块巴掌大的山头
也可以是一亩良田
# _2 d4 v! a1 [! ^/ l1 q( b9 {

0 \9 X( h' _! k
▼(摄影师郭文奎)
/ H0 C$ H( R0 E0 V% l
海拔800到2000多米的陇山
阻挡了东来的水汽
让这里获得相对较多的降水
黄土高原
居然没了黄土
全然被浓浓的绿意覆盖
2 y: m7 z5 V- h, K) J# G

& X+ G9 e1 g) S. X& t# p- ^
▼(摄影师张润国)
/ I, n# R8 y# E2 Y$ d5 i" ]

4 c9 o8 t! M9 e; v8 q# @
6 \# X* ]  Q4 j+ V
迁移至此的周部落
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正好在大塬上获得了用武之地
周部落也得以逐步发展壮大
先是从庆阳扩展到陕西歧山
之后又从渭河流域开启了武王伐纣的序幕
最终羽翼丰满的周部落
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
周朝

- D0 q5 C6 B) z, o
9 ~7 N* `8 C' o$ T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上演
边缘征服中心的王朝更替
然而甘肃的机会不止一次
5 K& ?, g0 _/ U
# k% a# m4 d. I3 [- q
公元前890年前后
( ]/ I+ n8 u0 p# j4 ^3 z& L/ C/ {
+ W* E) B  c9 F% u' J) J
嬴氏部落的首领嬴非子
因养马能力出众
被周孝王分封到“秦”
专门负责在“秦”给王室养马
当时的“秦”并非陕西
而是位于今天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境内

" I; I2 L% V9 G# P0 k! _% d( Y& ~3 T$ e/ l+ u0 y& e
至此
甘肃的第2个地理区域
陇南山地
9 I6 x& m1 q" }6 V& {3 P
出场了
& p( A& w# w/ ]% {

7 Y' G# Z; F' X

- i( V# I7 i4 _% J0 Y8 G& i; c1 j2 J
它大致包括渭水以南
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
覆盖陇南市以及天水市和甘南市的部分区域
在这里秦岭由东而来
岷山山脉由南而来
大山交汇、重峦叠嶂、山高谷深
今天这块并不大的区域里就有
3个国家级、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
  U1 c9 e/ ?' I1 C) p: j4 Y; s

; G* Z) ^$ N, R- F; ]
▼(官鹅沟瀑布,摄影师叫我M好了)
# w  Z0 Y! w9 n9 t7 p6 n% m& m$ v

7 c% ~6 e5 |& ^4 _; ~
绿山对峙,溪流急荡
峰锐坡陡,五岭逶迤,恰似江南风光
% }; i+ l( W* u8 `* {
  ?+ M3 I4 t2 z. r2 W. x
▼(官鹅沟,摄影师孙建军)

+ o; Q& x2 G2 U- `: E3 Y# i, ]! l" C5 e& {# t9 R$ P; L- h* J& P9 ?8 B
降雨充沛、植被极其丰富
美丽的白龙江
作为嘉陵江的一级支流
在甘肃境内流淌了450公里
成为陇南的母亲河
4 B8 H  Q! L2 c/ u
" H1 j; H" b! Z/ E% _
▼(摄影师刘红石); W  x7 o' v7 L( b& {! j' J/ O4 Y

  [0 X/ z0 ~" A& G; H& j- `' k
, [0 D2 e1 ]) S

0 G- u9 d4 m1 i) C) C$ d# Q2 _
而陇南另一条重要的河流
西汉水
却把一对秦人情侣分隔两岸
秦人在它的河畔吟出了那首著名的古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w# q# ~' P$ }9 B% @0 B- j5 S  d' E/ t5 ]
▼(摄影师梦的影子)
! m( T5 X7 v9 G; t2 s" b3 w6 D  T
" [# O; R4 u' v6 ~
* V- b/ c. e& a4 e
这些河流冲出大山
在河谷两侧以及山峦的平缓处
滋养出茂盛的牧草
秦人的牧场在这里可以饲养出良马
而良马又可以装备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再加上秦人长期与西戎争战& j$ g( Z5 G, n4 C
逐渐形成比中原地区战斗力更强的武装力量
& p- e0 g/ F) X7 U: M6 y

& n0 J2 I" y$ t) L7 _* e4 i" `3 }+ ~
另一方面
陇南山地还盛产食盐
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食盐可以为秦国提供极大的财富
正是依靠陇南山地的哺育
秦人在其后的600余年间
逐渐扩大领地
直至扫灭六合
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

: z2 H' ^% H5 m& w0 J/ s: I
7 I" v8 ]% b- @$ D* _; u
▼(秦国疆域变化图,中国国家地理制图)

9 Y% g. ?; |" X* t; v8 s  n0 o' S2 ~9 a2 w1 w5 ~
秦建立了中华帝国的雏形
而继承秦朝疆域的汉
却一直面临西北强邻匈奴的骚扰
经过几代帝王的韬光养晦$ a. ^) ^% k9 N/ q
实力渐强的汉帝国开始着手攻灭匈奴
此时汉武帝从俘虏处得知
匈奴在西域有一个不共戴天的敌国
大月氏(dà ròu zhī)
他决定召募勇士前往西域联合大月氏
“断匈奴右臂”(以坐北朝南的视角,西域地处匈奴之右)

1 ]+ N7 R% ]0 V2 ~
; l+ B# j4 P$ f) K2 \# @, D
公元前139年

9 C! R( t9 w1 M- V7 \/ G
3 h0 G9 `% P( y3 c) n( U
张骞应召前往
但当时西域对于汉朝人有如一块严实的墙壁
没有人知道墙壁之外的情况
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称为
“凿空西域”
( R' O# @1 f4 R* d

1 q" D7 H) q6 s$ ^( c/ k6 u1 ?0 K7 k! X  `( j
于是甘肃的第3个地理区域
河西走廊
& h' c7 ^$ q! Z+ U2 Q( y3 p* N
出场了
- @, {8 g* Z3 l8 \& U0 z( @

$ m2 [, j# Y( {+ m* h. p, `+ o+ Y
: R# q& V0 @6 c! Y, j
它位于黄河以西
被祁连山、合黎山、龙首山等南北夹峙
形成一条宽度从数公里到近百公里不等的狭窄走廊
并因此得名
除了高山夹峙
它的北侧还有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
南侧则是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干旱的柴达木盆地
当时除了这条窄窄的走廊1 Q% L6 ^) ~/ q3 U
去往西域几乎无路可选
: N, a/ e" z! f2 Y& G
: ^# ^! p9 d: L) s& ^: [. Q
▼(河西走廊图,可点击放大查看,中国国家地理制图)

5 P% j5 l8 S( c
; E6 N1 Z; W8 P; X* G
但这条走廊却是降雨稀少、非常干旱
从飞机上航拍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与山脚下河西走廊的干旱形成显著对比
& u5 _6 P8 W. n. F; s
+ o& @# Z1 ?4 J% r; H) _
▼(摄影师吕岛)

$ H5 f+ I) v; `, ^

' @) v, g$ P! i" |  S6 R- m, w. f' J4 I9 O, ?9 U
从嘉峪关进入祁连山腹地的山口
雪山飘浮在云端
而画面之外嘉裕关离山脚只有不到20公里
6 g) y8 I$ n4 v% w9 c% L

! Z. m" P. G. w
▼(摄影师邱建军)
, \; ^0 ^4 T4 f9 H: s2 j

2 j  M1 d' N; }6 F9 G  j; s$ F( T4 C( }# p& N8 \- n. Z1 O# d
不过幸运的是
祁连山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高大的山体截住了富含水汽的云团
它的东段降雨丰富
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形成多个国家森林公园
0 `0 l4 F  N- d/ h0 N
) F) t' b7 [0 I& r- U
▼(焉支山森林公园,摄影师李春)

! |% e: q3 B6 D2 I) p2 a
+ \3 M2 N; p4 J
% ]# e" w5 n+ o! c
祁连山的北麓
还拥有总面积高达2.4万平方公里的
祁连山草原
从肃南县境内的康乐草原远望
远处的祁连山雪峰高耸
脚下的草原却是野花遍地
有如田园牧歌
" z) X: d6 j* q/ m$ o
! ]" ~" w4 `2 ], Z
▼(摄影师无由无乐)

+ E* P& ?2 ?7 |- }
9 E7 m+ Z" V- {3 b, z
, `' ?$ `4 u, U1 [
这里还有着
世界第一大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
自西汉起这里就已经是规模巨大的军马基地

; O" k  x7 S) J7 Q0 [0 m0 o
2 X: q3 a  |- ~' v! h
为争夺这处宝地
历史上曾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战争
战败的匈奴被迫放弃祁连山草原
+ J9 r' M* }4 Q" j! T, b1 f
匈奴人的歌中唱道:
' b( N; L7 K0 g! `8 n, y

8 G9 P. ~( x( L0 u; H& D' O! i. R. r$ G! |3 C: @% v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C" a: _6 _* x4 l6 n- s

; [# [! ]! @+ _! Z' C; ]0 @  M7 c9 j+ y; \9 T) ]
而夏日塔拉草原
更被认为是草原中的“黄金牧场”
其水草丰美程度令古人赞它
“塞外绝无,内地仅有”
1 e6 x6 V+ w" k* U5 ]* ^2 ^; i

& ?( t% ^! z, i  o
▼(摄影师魅力光影)

8 M8 F, V( E2 G  U
3 {/ [& }6 F% {" Z) A- v2 a
& f. h% @$ Y3 Y- O! o& C( h+ `# E" k
祁连山山谷中还发育出众多的冰川
目前我们已知的冰川就超过3000条
储水量约1320亿立方米
相当于100个北京的密云水库
其中最大的山谷冰川
是位于甘肃肃北县境内的
透明梦柯冰川
蒙古语意为高大、宽广

* ?# h! t2 Q0 t1 ]" n  C- L6 r9 F5 u2 u( m
▼(摄影师王杰)

7 I- Z2 I; G; ~; o+ X" C. `: D$ j6 D: _& j
其冰面景象丰富、雪峰高大险峻
- R! h6 Y5 ^! H: e& O, |$ x5 E
还有宽大的粒雪积累区
辽阔的雪原一望无际
目光所及到处都是纯净透明的世界

& T; b" ?8 x9 [, Z) f7 |1 K
  Q5 J5 v1 w  z' [9 S- R4 K
冰川融水加上山区降雨在山谷间汇集成河
形成了流向河西走廊的多个水系
包括疏勒河、党河、黑河等等
其中黑河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
仅次于塔里木河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
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弱水三千”
) `  O" ^4 |) x' U+ [
它从祁连山中孕育而生
坚强地穿越绿洲、戈壁、盐泽、沙漠
成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
最终流入内蒙古额济纳的居延海
所以也被称为额济纳河
' {& ]! ]. R* c/ U
2 K1 u) L$ B* Z; f! h+ L
▼(摄影师南京虎哥)
6 [4 P. `" ~+ h/ k+ H) H, f
+ n, n) I! {2 w$ H' n
疏勒河是灌溉敦煌平原的唯一河流
没有它就没有敦煌文化的存在
4 p8 D' y- r$ q* m9 e

: a' Y) p% a: B! n+ i$ E
▼下图为疏勒河上游的昌马水库

; I( G# \. k" g& Q9 l
% @- ^/ `6 V- s/ u% y: z

: y/ }$ o7 l0 i, C  I) F6 V
位于山丹军马场的
西大河水库
可以眺望祁连山冷龙岭北麓
雪山、湖水、草原交相辉映
变幻出迷人的美丽风光
0 y3 U; j; L8 @% j) H% O

7 ^( C% |1 \7 z" l( p! T
▼(摄影师胡建成)
! s) W- Y3 g3 X

& V6 m" g6 d0 c$ V' P) D
* U4 n$ p* R2 [2 i1 ]
这些河流流向河西走廊
在干旱的土地上滋养出一连串的绿洲
从下面这张Google卫星图上可以看出
祁连山北麓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
正是建立在一个个绿洲之上
3 |5 h$ P; p8 X' c9 l

1 v' o9 X& T. e) P1 K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
6 u0 o* d7 c' g! b  K- J" X2 w4 ~7 z- }

$ e  {8 ?5 z9 S, S6 R  z
一连串的绿洲的存在+ Z/ v* ?/ B3 {- m4 p: d5 }; ?, k
让张骞以及后来者可以沿着绿洲进入西域
汉武帝也正是在这些绿洲中
设置了河西四郡
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
绿洲也为这些郡县提供了农耕文明的生存基础
在南北两侧游牧民族的长期夹击下
河西四郡长期被中原王朝牢牢控制
与这一点关联十分密切
; j( n% O3 q/ f2 O/ f& H

* R/ f/ q9 e' P+ M
打通了河西走廊
中原王朝不再蜷缩一隅
/ y3 g$ a9 C( h1 c
开始与广阔的外部世界密切交流
这种交流在唐代达到了顶峰
也带动了河西走廊经济的发展
当时的凉州(武威)一跃成为河西最大的城市
整个河西地区的存粮甚至占到全国的1/3
富甲全国
& R; _- L" b. B; H

' M7 R8 {# N" W' g7 p- F( y

3 D( h9 n0 Q: R& k7 P" D$ p

5 z& L8 L% w6 D6 x; l% U  S
0 `$ a. \5 |1 ^) ^; |% D' m
一个开放的大国
创造了绚烂的文明
这时的河西走廊
不是边关而是通衢
不是荒芜之地而是帝国的雄心壮志

& t/ l4 z  B% ?% s5 P) n4 A8 h. `+ d
  [$ E) B' V% h) i9 R8 v3 T
又过了数百年
时间到了元朝建立的前夜
窝阔台次子阔端从三面兵临吐蕃
6 Z7 x7 H" \' p' w. p) L9 X* u- O

4 Y) f& P1 V( M/ y9 W9 g
公元1247年7 Q" }% l* u; d5 `8 Z1 p

5 p7 z$ d! x6 Q4 @3 `9 W9 W
1 k) ~5 j' e) p/ w5 N/ b- O
阔端邀请西藏活佛萨迦·班智达来到凉州
经过会谈双方约定吐蕃归附蒙古
* X9 M8 Z) j* G" V  V6 m
作为交换
阔端皈依藏传佛教
此后藏传佛教得以走出青藏高原
开始向蒙古高原乃至全国扩张
这次会盟被称为
“凉州会盟”

; M0 N) ]9 _" h! X% o& g' o& N( n
这时
甘肃的第4个地理区域
甘南高原: N$ n/ M! y+ w: Q
出场了
$ u. r! F+ g& b) S. O3 [+ H
( y0 O4 N7 V7 X, P' ], G4 ^* I5 }/ ]
# p  ~3 p, j4 [6 [2 [5 q

: _& m2 {2 o' _9 C8 a/ a
甘南高原属于青藏高原的边缘
汉唐时它的一部分就已纳入中原王朝的郡县
但直到元朝
它才被整体纳入中央政府管辖

) n; Z5 v) l8 q" D  f) I
& d9 u& p& c9 T! Z8 q7 i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的交界
三条山脉
岷山、西倾山、积石山贯穿全境
最高峰为海拔4920米的措美峰
同时也是广义上秦岭山脉的最高峰(非太白山)

% y8 a  {6 ^# \1 k  G- D
# C, T0 \1 L# n( ]4 N( b% K2 |. O
甘南的舟曲、迭部
属于西秦岭、岷山山系
山高峡深、气候温润、森林密布
这里还隐藏着一处有如世外桃源的小村落
扎尕那

0 ^- D$ C+ i3 ?& L6 K
& C: B$ R: q7 r+ P& E& ~
▼(摄影师卢范经)
; n( h( }$ n+ I5 Z0 g
1 |+ L! j# d& u' F* P. L& O

8 c6 Y( K  U6 ?3 Z( X; u* ?) l2 p7 W
甘南的碌曲、玛曲
则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
气候高寒、草原广阔
玛曲意为黄河
草原上的河曲
曲折缠绕、留连忘返
# U6 |; o' ^1 l' L! o, D9 k# K7 ^$ H

) m0 K+ f3 W" y! ]! e* v
▼(玛曲县阿万仓乡,摄影师陈建贞)
- t( H' |' Q4 v0 s6 h+ J
! z5 q# |% a- G* ]' B. F& t
! p; {9 X9 ?4 P: f7 {/ \
元朝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之名建立7 h8 J$ |- B0 U" d5 ?( U" [
甘肃行省
甘南则在清代正式划入甘肃
其后甘肃的行政区域
虽然经历过非常复杂的变迁
但主体基本成形
% B9 w* a% c/ ?. O  h/ Z

+ V; N# P  ^0 C  e" _1 s
黄土高原、陇南山地
河西走廊、甘南高原
四大区域正式构成了今天的甘肃
如果我们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甘肃
那么它在中国的独特性将一目了然

  o+ Y1 U5 T! r" T! t
5 v% I/ P& i9 x/ R( ^
这种独特性就在于
博大的中国里面有着非常多的不同点
0 {' e5 V( ?+ P0 E7 q
而这些不同点都在甘肃交汇、碰撞、融合
甘肃已经完全不是偏远的西部省份
而是一颗通达四方的“中国之心”
比如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划在甘肃交汇共存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5 _  u7 h, v' G$ J

. S" L3 _( h: z3 v# V; v) `4 Q6 z  H  p
) ~& r6 u( p: Q+ ^! T9 q2 f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四大温度带也在甘肃交汇共存
+ t9 b4 y9 T  `6 D/ ]# e+ @

2 t% w% A6 E. |3 ^- T
; y& c# r7 H# B* c/ N" u
五大植被区划也在甘肃交汇共存

4 x& J: C' G$ f4 B! ]0 N

  j! Q) ?% ~( v2 n  K; F/ d7 H  U0 n: |
从祁连山下金色的胡杨林

7 w. `, ^$ @8 h
9 n% {) b! q8 F' Q9 j
# w# x4 I/ }$ U% W0 L
到祁连山中绿色的冷杉云杉
  t8 L6 ^! y6 h+ F2 O
从水源边高大的乔木
0 S$ t7 W' V$ A1 V  ]& _" ^

4 E, s' ^3 C( F) S# ?7 a/ k7 X" {9 `0 J: g3 L2 h" k, p8 Z
到古边关外沙漠里低矮的草丛
+ X! ^6 S. D. K, O/ q& i

& C3 D& o' `( V: t* G- W, j
2 H/ g9 I) n2 {) q& [
四大动物区划也在甘肃交汇共存

, }( D! e* k( X$ J# E/ W& t- g& S
▼(中国国家地理制图)

' a$ x% R" U7 E# W2 K- K& `+ ]7 ?( a3 H3 W$ }
5 {$ G! s) h0 p

( ?# g- I) G: X
甚至人们印象中“干旱荒凉”的甘肃
其南部山区还生活着国宝大熊猫
分布在7个自然保护区
包括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和尖山大熊猫保护区

  d: M" {. u  ?0 d: ]
6 A2 u7 p4 e" k1 Q& M
▼(图片源自甘肃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
8 J6 i- S# C" P1 H+ A9 B+ k6 I" n

" Q+ _0 R4 M  [9 f
各种自然区划的交汇
让极其丰富的地貌在甘肃融合共存

% f3 i5 _0 y# _# @& D1 `
( n& m2 R1 H) ~  |7 ~* p; ?: u
▼(中国国家地理制图)

. M; U+ J; r# b
- n! x  d6 r+ i3 x2 H( T
从单调的敦煌雅丹

5 m& y# g. M7 v5 i3 k+ D' U
, O" i/ \8 K6 W' h- ^
到绚烂的张掖丹霞- U' X7 o9 e, I5 F# c

1 n% a9 k  h7 \! x! a3 L( y& v! g1 b0 z# }) O
▼(摄影师应立中)
4 R7 ^4 w; e9 n+ @7 I; A% W- R

: E/ A  b# @+ P' F( u% ~/ L+ x' f
张掖丹霞远方的
上府寺山
云卷云舒

8 D2 N" \* s. o' B( V) s
; y% z; q/ U- d, }9 L* `. D" [
▼(摄影师应立中)
2 ]! m6 q  k3 \2 Y8 I# F3 {5 ?

+ J# `8 @2 n. D3 V) W
从空中俯拍甘肃的大地
更能展现地貌的丰富多元

+ H  i5 q; K) g5 [* J) N0 B) B2 A: t7 s7 e+ @, R
丰富的地理环境
连接四方的通道
也让甘肃成为一个民族大走廊
不同生活方式
不同风俗的多个民族
也能在甘肃的土地上融合共存
! i0 P5 b) Y1 |( p9 a
1 k! q( Z5 b/ @% J2 f$ ^
▼(中国国家地理制图)

- p2 F+ X) e+ x$ q6 t1 ]# L+ u1 {* C1 `* M5 M+ U* W6 a
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
多宗教也同样融合共存
同时这里又不存在一个优势宗教
也让各门各派都获得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 s0 z, t% {1 f

& e- ^1 r( x- c% F( H- ~. Q
▼(中国国家地理制图)

; [' O8 ^+ \! C3 T, N
, J, n- E6 ]: O5 |
这里既有道教第一圣地
崆峒山

9 }0 h9 f2 u+ I; J
& H. m! g0 ^4 B; z$ \. _- _0 g  E9 f
▼(摄影师东升SXW)
- `- P& R- f- F

( W+ C! h4 q7 A# w! u+ d7 F9 |, F4 ~% m# }
也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
拉卜楞寺

$ w: b* x$ F$ U7 B$ y& y2 q2 I6 i' N
▼(摄影师冯兴龙)

3 j- |6 @* K4 d3 h5 D* l6 W  w0 G7 N* a  ~
还有遍布甘肃各地的佛教石窟
可以用密密麻麻来形容

/ k0 x  A" }7 m. ], y7 K( V& A7 u" J9 y0 ]. t

% K, q2 c# C4 p/ @3 _
' J& @) K- P- w5 z7 F/ ]" [( s
也许正是这么多的神灵和人类一起
创造了多元的甘肃

. h* L& y* a2 C' n
4 T& B6 p& O/ g, N; i. l$ A
然而
从宋代开始
中原王朝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
西方不亮东方亮
航海技术在此时飞速进步
一条伟大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
并逐步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此后的各朝都对陆上丝绸之路失去了兴趣
6 ]) P( g3 G$ d( ]3 h$ _$ ?1 P

5 F+ ], P/ v8 p
到了明代
不仅荒费了业已建成的海上丝绸之路
还在包括甘肃的广大北方建造了“豪华版”长城
其人力财力耗费之大远非汉唐可比
然而越是强大的长城
越是在极力证明国家的衰弱
甘肃已经不再是通衢/ m4 E- X/ {! w- O0 c6 x7 c
而是肃杀的边关
中央之国也已经日薄西山
2 m3 |7 u! ]4 {% a# A4 b' f/ p/ v
* C; c9 e/ q% _  c
▼(摄影师黑色素)

, d6 F% G5 ]+ _$ e$ E& z

7 `! \+ P) G, h8 w% h. r8 e3 {: l" H3 H! q
甘肃逐渐远离了开放的大舞台
曾经在开放时代富甲全国的甘肃
陷入落后、贫穷
直到近现代
欧州人从海上袭来
中国的海洋文明重新开启
甘肃这个内陆省份则完全与此无缘
最新的人均GDP数据显示
甘肃在全国省份排名中垫底
( W. o9 U+ E4 O( k- p: E8 H

0 L* R3 \- {5 i7 N) y
那么甘肃的未来在哪里呢?
我想正是
一带一路的大机遇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
愈向西愈美丽
愈开放愈美丽
愈多元愈美丽
5 i* C! e9 H8 M6 n5 r+ h. @

' i# S  w/ s  R* j
$ B) G5 E' K- `# G7 G6 R
来源简介:星球研究所(ID:gonglulvxing),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

2 B* }: f. u; b; Z6 R5 i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0484-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