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艺术品扫盲] 唐三彩受国外古董商青睐 鉴定有妙招

[复制链接] 0
回复
256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22 1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E; P1 [; a" N* ^
唐三彩作为陪葬冥器,在过去数百年里一直被民间收藏者所忌讳。自上世纪80年代初被国外藏家关注后,唐三彩收藏在国内才逐渐兴起,尤其是唐三彩珍品在国际拍坛上价格迭创新高后,国内艺术市场才真正出现了唐三彩收藏热,此后不少早年流出国外的唐三彩珍品也悄然回流国内。
; \7 g# \# p! ^$ M产生于盛唐% o, n2 J7 l: N2 d
唐代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昌盛,文化艺术群芳争艳。而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逼真、色彩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着称。& m" E6 Z0 N4 D; ?' `9 g$ O( d
“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某三种颜色。唐三彩烧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次烧成,多运用于结构复杂、体型较大的器物,即先在1050至1100摄氏度的窑内素烧,上釉后在800至900摄氏度的炉中再烧。另一种是做好坯后直接上釉,在9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烧成。后者器物的胎质不如前者坚固,用手指甲就可划出痕迹。
5 q) i+ t# b2 R. z# P! Q8 Z烧制唐三彩的窑口,主要有河南巩县、洛阳和西安附近的黄堡窑等。唐三彩的诞生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釉色有蓝、绿、黄、白、赭、褐、黑等多种,也有单彩的。根据目前墓室出土的器物看,唐三彩的釉光大多柔和温润。它的造型大致可以分为生活用具类、模型类、人物类、动物类等几种,其中又以天王、女子、骆驼、马最常见。唐三彩的造型既是鉴定唐代文物的标准器,又可从中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比如,唐三彩女俑中的眉毛有多种式样,有一种眉毛只是一个小黑点,就被称为“垂珠”的一种眉形。
( [' t$ e7 c- u9 U% C$ j! b2 Y% }国外古董商青睐% ^& P+ j$ e$ u4 {  m
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唐三彩的记载,最早有记载的是在民国初期。1905年至1909年修筑陇海铁路期间,在洛阳北邙山一带因筑路而毁损了一批唐代墓葬,施工者发现里面有许多带彩釉的陶马、陶骆驼和陶俑,由于这些陶器上大多带有黄、绿、白或黄、绿、褐三种颜色,于是人们就称之“唐三彩”。
" m% y4 Z. N5 B* r& k5 I( j7 w8 g不过,唐三彩命运多舛,在发现之初许多人认为是不吉利之器,大量的唐三彩出土后就被砸碎,以避邪气。后来,国外古董商发现了唐三彩的潜在价值并大量搜集,这才逐步在国内受到重视,从此唐三彩声名鹊起,并在世界各地拍卖会上广受追捧。
, J$ w0 _3 a# k5 q. p3 z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唐三彩在国外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之一。1989年,一件唐三彩黑马曾在英国伦敦一场拍卖会上以495.5万英镑成交,创下当时唐三彩最高拍卖纪录。近年来,唐三彩拍卖行情依然十分火爆,在2013年3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唐三彩马以1298.9万港元拍出;在2014年3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又一件唐三彩马更是以2029.9万港元高价成交。; M; B4 z+ W# |- g$ n. p! E
辨别仿品有窍门
9 W, K& I5 I  y( }6 X0 W随着唐三彩走俏国内外艺术市场,各种仿品也开始充斥其间。唐三彩仿品主要有三种:一是清末仿品,二是民国仿品,三是1949年以后的当代仿品。3 G: J) k& I: X% y' D* M( e% [  A3 Q' T
一般情况下,唐三彩的仿品与真品有以下一些区别:第一,真品系手工制作,同一产品的尺寸并不相同;仿品则多用注浆模制,产品大都规范统一,同类产品尺寸相同。第二,在真品中,各种人俑的头部和足部、动物俑的足部及底盘均露胎不施釉;仿品则画蛇添足,大多施满釉。第三,真品的上釉方法为刷、淋、点,不注重满釉,讲究自然流淌的艺术效果,有的部位甚至有意露胎;仿品则多用喷釉,釉色均匀,缺少自然流畅的潇洒感。第四,真品具有一种陈旧感,且富有层次并深入肌里。如在不显眼处轻敲一两处胎表,就可发现陈旧感是由外向里渗透的;而仿品的胎一般是做旧处理,虽有陈旧感,但绝无自然感,其做旧仅在胎表而不入肌里,新的痕迹依稀可辨。2 |5 E$ {5 c9 c. y* A0 m" g
唐三彩加蓝人面陶镇墓兽
) M" l% Z2 J( F9 ~5 D5 |& s, ]
) q! B' X$ O# t: N三彩白马2 ?" ?3 Q5 [! R0 ~: n7 c
7 ]+ @4 a& e) H, N
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胡人俑# s4 `( W1 v, c8 M5 O/ U

! n. H. Q# X5 }/ u% r6 I# S唐代挂蓝的三彩花浇& Q- w4 s& V+ F7 B
唐三彩作为陪葬冥器,在过去数百年里,一直为民间收藏者所忌讳。自上世纪80年代初由国外藏家关注后,唐三彩收藏在国内才逐渐兴起,尤其是唐三彩珍品在国际拍卖市场迭创新高后,国内艺术市场也出现了唐三彩收藏热,不少早年流出国外的唐三彩珍品也开始回流国内。
7 a6 i* Z  F3 g1 [$ c唐代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的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某三种颜色。唐三彩烧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次烧成,多运用于结构复杂、器型较大的器物,即先在1050℃至1100℃的窑内素烧,上釉后,于800℃至900℃的炉中再烧;另一种是做好坯后直接上釉,在900℃左右的温度下烧成。后者器物的胎质不如前者坚固,用手指甲就可以划出痕迹。烧制唐三彩的窑口主要有河南巩县、洛阳和西安附近的黄堡窑等。唐三彩的诞生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釉色有蓝(最为名贵)、绿、黄、白、赭、褐、黑等多种,也有单彩的。
, H# h7 g0 C& U$ `8 c5 w+ Q在历史上的古代文献中,并没有唐三彩的记载。最早记载唐三彩的是在民国初期,1905年至1909年修筑陇海铁路期间,在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修建而毁损了一批唐代墓葬,施工者发现许多带彩釉的陶马、陶骆驼和陶俑,由于这些陶器上大多数带有黄、绿、白或黄、绿、褐三种颜色,于是人们就给了它们一个形象的名字──唐三彩。不过唐三彩命运多舛,在发现之初许多人认为是不吉利之器,大量的唐三彩在出土后被就地砸碎,以避邪气。后来,国外古董商发现了唐三彩的潜在价值,开始大量搜集,才逐步在国内受到重视,从此唐三彩声名鹊起,并在世界各地拍卖会上广受追捧,唐三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如早在1989年,一匹非常漂亮的唐三彩黑马曾在英国伦敦以495.5万英镑拍卖价成交,该价格创造了当时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近年来,唐三彩拍卖行情依然十分强势,在2013年3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唐三彩马以1298.9万港元拍出;在2014年3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又一件唐三彩马更是以2029.9万港元的高价成交。
2 S5 E" ]" c$ X9 W唐三彩走俏国内外艺术市场,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仿品也逐步充斥其间。唐三彩仿品主要有三种:一是清末仿品,二是民国仿品,三是1949年解放以后至今的当代仿品。一般情况下,仿品与真品有以下一些区别:第一,真品系手工制作,同一产品,尺寸并不尽相同;仿品则多用注浆模制,产品大都规范统一,同类产品尺寸相同。第二,真品各种人俑的头部和足部、动物俑的足部及其底盘,均露胎不施釉;仿品则画蛇添足,多施满釉。第三,真品的上釉方法为刷、淋、点,不注重满釉,讲究自然流淌的艺术效果,有的部位甚至还有露胎的地方;仿品则多用喷釉,釉色均匀,缺少自然流畅的潇洒感。第四,真品陈旧感自然,富有层次并深入肌里。如有可能可在不显眼处轻轻敲击一两处胎表,就可发现陈旧感是由胎表向里渗透的。仿品的胎,经做旧处理虽有陈旧感,但绝无真品胎经岁月侵蚀而显露出累累沧桑的自然感,其旧仅在胎表不入肌里,新的感觉依稀可辨。9 b$ N  k$ x0 Y7 N1 W4 s$ H
专业鉴定,评估,交易 13695653093

$ r+ `3 H" ~- |" h* W, q

" J7 s7 r/ c' A% t
$ p7 c+ t; M$ p# T! N'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798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