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古语今说] 八句话道破中国哲学精髓!

[复制链接] 0
回复
62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5 0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H2 u  N/ M0 _+ W) {% s
1、天人合一9 w& {% u) ?- e' K6 X8 y5 a. V) v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6 D0 M( F2 M3 ~5 }. Q
5 u8 ~% ~% M8 Q; ]3 }
哲学意义: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物质与人以及物质之间是和谐统一的。
% c, [) {8 h5 N5 u$ r1 V' o2、白马非马. L% t- M: C# w) Q/ O, e( w, m0 M
战国时一城有令马匹不得出城。有一天,赵国平原君的食客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正要出城,守门的士兵对他说:“马匹一概不得出城。”公孙龙心生一计,公孙龙说:“白马并不是马,因为白马有两个特征,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马的外形,但马只有一个特征,就是只具有马的外形。具有两个特征的白马怎会是只具有一个特征的马呢?所以说白马根本就不是马。”愚鲁的士兵因无法应对,唯有放行。
" Y. P* d: Y1 A5 b* ^( U9 Y6 Z3 e( e
- D9 s; o0 Z; c  P- `- s' a1 P9 \* p哲学意义:“白马非马”的命题问题出在何处呢?从根本上说是割裂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马是普遍性、共性、一般、抽象;白马是特殊、个性、个别、具体。普遍不等于整体,特殊也不等于部分,这是不同性质的范畴。
, j$ |% o2 t! {. @3、庄周梦蝶8 a9 C+ ^0 o4 X* E4 {8 _, N# m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 q6 t/ l' W' X. ?  ^0 D
8 p# ^' f  C* ~' u- R哲学意义:其探讨的哲学课题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究竟能不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 k0 n; q; N( _! n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 k' T% M2 C' ?9 p- w3 B  Z" l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要选择继承人,特命每个弟子作一首诗,以考察对佛家教义的理解。开始时,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动笔。只有神秀思考数日之后,写下这样四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诗以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道成佛的传说为据,表示要使自己象菩提树、明镜台那样洁净,一尘不染。当时有一个挑水打杂的和尚看了这首诗后,很不满意,于是在旁边又写了四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位和尚认为他这个人根本就不是“物”,也无身可修,只有佛家信念。广而言之,世界上“本无一物”,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也无什么尘埃,亦无所谓污染。弘忍认为这个和尚对佛家教义心领神会,掌握得好,于是决定把衣钵传给他,他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和尚。) C; U$ y- |, d4 w- `! c

6 b2 R+ a2 F$ ^4 F8 [, G哲学意义:慧能和尚否认物质的存在,认为“万事皆空”、“四大皆空,”而只有佛家信念的存在,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 y5 n: L2 n1 {& e# }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2 x/ ~, z" `7 o$ s" E" a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王阳明的这一观点像极了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也就是说,“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
. O3 G. t5 G" `) [  l. r9 Z0 j+ t4 d3 g% `$ y0 x3 R9 V; ~  @
哲学意义:王阳明认为心,亦即实质上的人的主观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以至草木瓦石都是“人心一点灵明”的体现,心之外没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一种较为彻底的主观唯心义、唯我论。
* g. }- H1 ]) `1 Y9 z6、格物致知
7 z6 M  P% c0 x1 Z“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这段话后来被朱熹简约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段话述说了认识的过程和认识的功效,而整个认识过程的基础是“格物”。
7 Y2 B; \4 g9 P3 a0 u& j. C
- ]) l( ?7 X/ h) ~! L3 L, l哲学意义:这段话把认识的过程描述得多么透彻,多么合情合理:这世间的事物的存在以及变化是有其道理的,人也是具有认知能力的,因此,只要从实际出发,从已有的知识出发,经过长期的用功,就能真正地认识事物,到那个时候自己的心灵也会豁然开朗。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J! _0 _" V/ B- V+ h: G7 h
7、天下万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
; Q$ j+ f, e: A* \2 p魏晋时期王弼在注《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本”指天下万物生存的根据。任何事物都要以某种属性为其存在的条件,但其所具有的属性都以没有任何规定性为前提的。王弼不是通过肯定万物的同一性,而是通过否定其差异性,而找到“无”作为万物之本的。王弼“以无为本”的思想与《老子》“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老子》“有生于无”所讲的是过程,指万物生生不已的因果之链。万物都产生于道,不复归于道,以至无穷,王弼“以无为本”所讨论的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任何个别事物都有局限性,只有“无”才是无限的、绝对的、永恒的。
6 A9 x5 r! }2 s$ w
8 e$ N! U# q+ U5 H哲学意义:这句话中“无”生出有形有象的万物,万物最后又复归于无,而这种“无”的本体,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化的精神。王弼把这种精神看作是万物特别是人生的归宿,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m  [1 H3 K$ S& H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F8 ^4 Z1 X6 H7 |6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出自《荀子天论》。意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 H8 r) [! Q1 ?# }; C: I- _
% S/ p3 Z) M7 {) K% C7 X( L1 ?4 Z
哲学意义:属于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419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