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3 n5 h" A: N1 ^
黄庭坚 《诸上座帖》(局部) 草书 N. c) _$ i8 d8 f% L L
综观宋代书法,尚意之风为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书不是简单否定唐人,也不是简单回归晋人,禅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响了宋人的书法观念,而诗人、词人的加入,又给书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强调意趣的前提下,宋代书法家重视自身的修养,胸次高,读书多,见识广,诗词、音乐方面的功力也为前人所不及。
! d- \& e( d) e: E苏轼
- Y+ q0 D- [2 H3 F9 e8 p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 h' Y! N. I: \; e1 z M# m) f! e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T5 [) {( t3 f! r! e
& C: U3 o, B2 r0 j$ G5 l/ k$ V! b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1 Z: D+ e8 `. m y1 V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他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还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其主要作品有:黄州寒食诗帖、罗池庙碑、赤壁赋、丰乐亭记。6 M6 z/ a2 G: h7 A" L7 v4 o+ W
黄州寒食诗帖
* @$ W" u) o, x- {7 `
% X& `) V: y# N: w/ Y5 ]+ H' e U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 c$ u: v; ]1 w) c- r0 H# f1 G1 i5 [) N( Z# z* k
《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 {# n9 N5 R( [0 K& E
罗池庙碑. f! Z' h5 u, B3 K7 _+ n5 s- }9 J
; w1 b: B& d6 L* n+ R2 m
行楷。罗池庙,原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庙内立有韩愈撰写, 沈传师书写的《罗池庙碑》,其石久佚。此碑据苏轼所书原碑文末篇的“ 迎享送神诗”真迹上石,刻于宋嘉定十年(1217)。楷书十行,字大四寸。 ' ~: N0 p5 Z8 S7 B
, v: s' ]- I1 U$ I- X2 z清人书:“《罗池庙》健极,本唐人法而变其方整,本晋人韵而偏侧取势, 摆宕有姿,大小长短,随其结体。此碑笔力扛鼎,结体雄健,似乎从颜鲁 公《东方画赞》化出,肥而不肿,厚而不软,实为苏字大字之冠。”* ?! A% m- U, ]2 X7 b
赤壁赋
# Z C m0 U* P" J+ A) o
2 `! r2 g+ {: |7 M( y, ?* p: W苏轼真迹精品的代表作。纸本,行楷书。其书法丰腴劲秀。明董其昌对它评价很高,认为此卷书法“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嗟乎!世人且不知有笔法,况墨法乎。”
5 N4 {" y g* Y' x+ B4 C$ O( \7 L5 S
这正是由于他的文学修养深厚,书法传统功底坚实。结字在方整中有流动的气势, 特别是用墨虽浓,而灵活不滞,看去平平正正,但令人玩味无穷,被称为“宋代第一”,并不为过誉。
9 V1 O' l P/ Y' ? v丰乐亭记碑" M8 [* s0 k3 _0 Z5 ]2 @
' _, r7 e% v, W, [楷书。《丰乐亭记碑》欧阳修撰文,原石刻于北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 已佚。明嘉靖年间重刻。此碑是苏轼晚年书法力作之一。2 G' C% u6 Y; n6 a% X$ @
; T# o, h) b# D
前人称“体度庄安,气象雍俗”,确为恰当,字体楷中稍见行意,有“笔圆而韵胜”的特点。明人王世贞评论他“自颜真卿,徐浩,结体虽小散缓而遒伟俊迈”, 在此碑中可以得到印证。
9 ?& F( T/ G. J9 U. q黄庭坚
: b2 E1 }" C4 X4 Q' b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 Y; e7 x# Y* H9 m3 O* f, H' d0 S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后世称他黄山谷。《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
5 z, `& T4 w n0 N
7 X; L# p$ ]' j( D黄庭坚 《杜甫寄贺兰铦诗》1 r+ ]( a0 G7 D
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頫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我们看他的《花气诗》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诸上座帖》“笔势飘动隽逸”更是稀世佳作。其主要作品有: 花气熏人帖、黄州寒食诗卷跋、李白忆旧游诗卷。. i' Z2 Q7 ]' ?. t# M6 a# F3 {
花气熏人帖. a/ Z) z$ m- V- P- Y5 t( y3 j
, [1 C, k, H( n, e) H: T% m8 P草书,纸本。黄庭坚的草书在“宋四家”当中应该说是水平最高。他“学草书三十余年”,从张旭、怀素处窥到了笔法的堂奥。后人评价他的草书高于他的行楷书。
+ r- h4 p/ I& u4 n) Q/ F# E, m. l# n
7 }& b9 P3 g' G: D; u" s+ I此帖第二行还斤斤于行草之间,似觉拘谨,从第三行开始便洋洋洒洒,一任自然,于点画亦不大注意,而极得天然之妙。
& E' Q& P3 C0 Y! H; l' m1 K* d5 e6 q黄州寒食诗卷跋6 {) U" S: N7 N: g
" a/ A. c0 B& }1 n* ^
黄州寒食诗卷跋是他在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后写的一段跋语,此跋历来为人们所珍视, 与原帖合称“双璧”。《寒食帖跋》表现了“黄书”的基本艺术特点。《跋文》用笔锋利爽,截而富有弹性。其字写得藏锋护尾,纵横奇崛,其长笔画波势比较明显。由于黄庭坚善于把握字的松紧,因此形成了中宫收缩而四周放射的特殊形式感,人们也称其为“辐射式书体”。5 Q4 X8 b6 j b
: `- a3 s9 m' \$ C1 B: Z4 z: {在布局上,《跋文》常从欹侧中求平衡,于倾斜中见稳定,因此变化无穷,曲尽其妙。从局部看,一行字忽左忽右,但从整体看,呼应对比,浑成一体。此跋给人以神情饱满,气势贯通的感受,决无荒率之病,达到了艺术的化境,所以他在最后不无得意地说:“他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5 `' F' u2 M5 t
李白忆旧游诗卷
1 }2 v# p! a4 ?" B/ {4 P. V7 @. i4 ~. F) n$ y9 \8 @
草书墨迹。洋洋洒洒五十二行,三百四十余字。据明代书画家沈周考定此卷为黄庭坚在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8年)被贬黔中后所书,是他晚年的草书代表作。正如沈周在诗卷的题跋中所说:“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
% Y8 f$ Y" H5 w7 n& v
9 C- ~2 J: I) g" O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祝允明评论此帖说:“此卷驰骤藏真,殆有夺胎之妙。”此诗书法,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 而又具有自己的风格。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为黄庭坚草书之代表作。
3 s- k6 n7 m0 A! \" R+ x- c5 |6 v" E米芾
; s+ ^7 h+ ?: @1 o: w) z4 F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
( F! Z; q! O" j( o" k) q米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又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宣和书谱》说他:“大抵书效羲之,诗追李白,篆宗史箍,隶法师宜官;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识者然之。方芾书时,其寸纸数字人争售之,以为珍玩。”$ a$ Y% g3 j( e7 ~- I, S
. s. O' }: T' D5 f
米芾 《彦和帖》
; N. W0 K. A) Z他在继承“二王”书法传统上下过苦功,能够登堂入室。真、草、隶、篆、行都能写,而尤以行草书见长。他自称“刷字”,是指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追求“刷”的韵味、气魄、力量,追求自然。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快刀利剑的气势。其主要作品有: 蜀素帖、紫金砚帖、论书帖、多景楼诗册帖、珊瑚帖、研山铭帖、三帖卷、向太后挽词、寒光帖等。& j0 `% G3 i8 R' u) @/ @6 P; J6 u
蜀素帖- q4 n- T+ N- y; ]" e7 F
% X; p/ ?; o) N6 W米芾作。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 蜀素”是四川造的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此卷相传为邵氏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 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而米南宫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般。
8 `7 t; O% m; T5 P8 G" M" T/ R
) w; ?1 h! L, H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米芾用笔如画竹,喜“八面出 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 刷字”的独特风格。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 动态的美感。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q4 r. d9 [+ ~
紫金砚帖1 @# _/ P5 X% Y( w* n0 U
/ A: I. u- {/ a' J0 x8 k
米芾作。行书。此帖书法飘逸灵动,看似漫不经意,而更得浑然天成之神韵,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趣。这是米芾书法功力至深的成果。
0 @1 Q! X, a( i论书帖* O5 i. o; I% F5 ~
* [5 `! B0 J$ q0 _" f) R+ {+ S0 {2 W米芾草书墨迹。米芾的草书虽不如他的行书那样气势开张,但也不同凡响。 这与他的为人学识有重要的联系。此幅草书,基本上是取法晋人,字里行间流露出米芾书法颠放舒展的独特风格,从这幅草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米芾在学习古人书法方面所下的功夫。
$ t! O. S" k8 b8 i多景楼诗册4 a- W9 E, ^! _9 d. G0 b
3 z3 z9 k3 V+ u. M& A9 @米芾书。极为豪放,笔力雄伟,神采奕奕。诚如宋赵秉文所盛赞的:“此册最为豪放,偃然如枯松之卧涧壑,截然如快剑之斩蛟龙,奋然如龙蛇之起陆,矫然如雕鹗之盘空,乌获之扛鼎,不足以比其雄且壮也,养由基之贯七札,不足以比其沉着痛快也。”见此册,可以使人想象出米芾当时挥毫时“神游八极,眼空四海”的惊人气魄。
, K) y2 ?( x% O' S& C1 f珊瑚帖: @ |1 N) P/ j, F' ?: R5 p- H
' K8 }- U" H0 G8 b. m9 ~行书。为其晚年所书。据帖后施光远跋,此帖为米书中铭心绝品。
4 k, D7 ]) h6 I9 G1 d研山铭帖! D) }- u- j4 L* L) d6 G! F
, K" H1 z# O3 I2 W" Q纸本,行书,是米芾真迹精品中的代表作。米芾的行书成就最高。此帖下笔倜傥纵横,跌宕多姿,不受前人成法的制约,抒发性情天趣,在他的大字墨迹中,应推为上品。
* a3 p( {& W7 k( I向太后挽词
7 I, W7 f* H: |8 U/ r& q2 c6 \6 l
小字行楷。纸本。是其五十一岁时所书。其结字介于行楷之间,笔法精炼, 正如前人所说:“研笔如铁,而秀媚之气奕奕行间,风华类得大令(王献之)之神,是南宫得意笔。”米芾这样精致的小楷是极为少见的。6 }, H3 |* o% `" p! |" b
蔡襄; G. z. ^8 i0 d4 c9 i3 F
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
0 I" C+ ]3 |+ T%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宋史·列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由爱之。”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他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浑厚端庄,雄伟遒丽。
/ _2 O3 D/ g. p( u" j& l" D
! h' r8 v9 i+ |! R5 ]) d4 h蔡襄 《纡问帖》
+ w, A' {" {: y1 M* n* a) }3 T' R1 k苏东坡说:“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得鲁公笔法而修于鲁公书,可为楷则。沈括说他善于“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这说明蔡襄这位稍欠改革精神的书法家还不是泥古不化的,他也在追求古趣,力创新意。& k" B3 J) k# x) r% a9 o
谢郎帖
+ b2 f( G. i" z) ~7 @# \ b+ X# m2 _; V
《谢郎帖》,纵26.5厘米,横29.1厘米,行书9行70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与书者“谢郎”,是蔡襄长婿谢仲规,这是封在正月十日写给他的信。由内容看,蔡襄染恙,体况不佳,言语上并不投入。从书法看,字形上有褚遂良的体势,下笔柔软,结字偏零碎,似秋叶离落寒枝。蔡襄信中自谓“眼昏不作书”,可能这也是该札落笔不准的客观原因。大大的一个“药”字十分传神,想远方的女婿透过这些文字就可理解亡子丧妻的岳父此刻的心绪。 & J, ^8 a: B7 |" }( x [! a3 @
郊燔帖
" K/ K& s/ w5 T E+ p, Z
. `% i4 G# p7 `6 W; h0 d6 B" |: |行草书札的代表作。笔画浑雄敦厚,婉转有致,运笔飞动自如。此帖取法于《伯远帖》,又参以章草笔法,使之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蔡襄独特的草书风格。
" n, d$ B K* @- X! I蒙惠帖0 u4 z1 p- V# p) e( P6 W9 l5 b; U2 y
1 A8 h. C. r1 _7 ?1 j0 W' i0 T _行楷作品。取法《兰亭序》而又参以颜鲁公敦厚沉稳的成分,继而宏大了 宋代行书尺牍书法的艺术内涵,使书法艺术发展到一个新时期。" C" A# t$ f [
陶生帖
# f/ e% k; `2 g. ?, f3 p# D' F* t8 [$ q4 O z) `" L$ S( x; P2 I8 D2 b
草书翰札。潇洒劲逸。结体欹正大小,重轻疏密,随心所至,一气呵成。 黄庭坚说:“君谟真行简札甚秀丽,能入永兴(虞世南)之室”是很正确的。0 x; b* w1 { I' g$ n) k7 R
赵佶(宋徽宗)
: B1 \0 l* e( X: I: c史上最会写书法的皇帝
: [( `9 M7 Y. i9 t4 d5 S# i( o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他政治上昏庸,生活上荒唐,艺术上聪颖。他是个天份极高的书画家,也是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2 v" {, x( K( J+ d! p$ g1 o& q
" E2 H% p, p5 |+ U. [4 B赵佶 《秾芳诗帖》(局部)
, b. x) d& `" d# H他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其代表作品有:草书团扇、牡丹诗册。$ s8 N! {& h& d* m a
草书团扇
% N- }' p5 J$ ~7 l% V9 g+ t" X1 t
* I: n4 T0 G7 ~0 A3 W( C赵佶 草书 《掠水燕翎纨扇》 绢本 直径28.4cm 上海博物馆藏
+ n& y& Z+ l7 K1 b; [- T: F' A0 f7 d赵佶草书纨扇,是一件非常罕见的团扇书法作品,该作品线条细瘦刚劲,同其“瘦金体”楷书一脉相承,但比其用笔更为爽快、洒脱,笔势圆转流畅,打破了楷书那种匀称整齐的单字排列组合方式,从而越发显得活泼。 8 f' d3 D6 B5 `8 {8 J8 Y
牡丹诗帖1 v0 c; g% y) L2 d% O7 T# h" H
. t$ i5 C# K6 w: ^4 E) o赵佶 《牡丹诗帖》 纸本 34.8cm×5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4 e& v2 }& y) B" g
此作华丽富贵,疏密自然,用笔洒脱,线条粗细有致,笔势圆转流畅,书写时以手腕为轴心,少了点刚硬,多了些柔和,充分表现出了瘦金书体的婀娜之美,可能原先配有一幅双色牡丹图,作品参差错落,一气呵成,表现出了作者高度的艺术修养。
! ~. \& O5 h% A& K( `祥龙石图卷
3 X8 a) u4 Z; l& v2 ~
& N% ~1 L/ z# [0 y0 m
4 }- O- b; ~: }3 |0 r7 B6 ?, o赵佶 《祥龙石图卷》 绢布53.9x12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y0 D' C- l9 K8 N* Y+ k* t此卷为原《宣和睿览集册》中的一页。款署“御制御画并书”,钤“御书”印,并有“天下一人”花押,钤“宣和殿宝”印。徽宗为了一己之好,曾命搜罗天下奇石异卉,图中描绘的很可能是御苑“艮岳”中的实物。湖石玲珑剔透,凹凸有致。细线钩描与淡墨渲染巧妙融合,起伏变幻,精妍秀丽。: q: t B! t! s
瑞鹤图
) u1 q7 x- u2 D9 ~: w, ? }6 E# p
赵佶 《瑞鹤图》 绢本设色 纵138cm 横51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 L" _3 M% v2 T9 b/ G该字画作品是宋徽宗赵佶30岁时作品,构思别致,只描绘了宫殿的屋顶,画面两侧亦露出宫殿一角,祥云缭绕,可以想像宫殿的繁多雄伟。晴空上有20只丹顶鹤在上下飞舞,有两只立于殿脊的鸱吻上,一鹤稳立、另一鹤则立足未稳,众鹤呼应而生动。属于赵佶书画中的一件神品。5 q% C S/ g7 X
壹号收藏官方合作电话:400-60-51580
! R/ G U; o4 d客服☞ 微信号/QQ:2509559040 k i1 L# J6 H5 L' U; `! @9 k
% y7 I3 h R2 i
《毛泽东父子书法手迹,珍贵!》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3901-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