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s+ ^! j) l% _) w$ i摄影既要考虑传达,又要考虑构成。
" [. G! [9 S; r2 F& S一切艺术莫不如此,设计、绘画、音乐……重要的是,摄影也是。因为摄影是“超写实”的具象艺术,它所面对的材料多数不具备天然的抽象性。( T9 z2 {" D& F/ g, T7 C
但人类天然具有抽象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这是审美的身体性。两个黄鹂鸣翠柳,翠柳之间的黄色来自生存意义上的自然选择。- Q, P, ]: |3 \/ v/ J3 A" q
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排队飞行是群体性的“涌现”。 天地有大美而无言,自然界的和谐从来不是从美的立场出发,能感知色彩和线条的人类才使其具有美学的意义。" H. f' G; w5 U8 y5 N1 M
所谓具象艺术,在构成的意义上,就是在具象中考虑点线面的构成关系。% g$ X# U% t9 W3 Q9 F+ a& F
▼
* R% h4 ]/ v+ q2 b$ G(拉菲尔《草地上的圣母》是圣母的大三角形嵌套圣母圣子视线和头部构成的小三角形)( A( _ u$ y4 W3 O
所谓抽象艺术,在构成的意义上,就是在抽象中考虑点线面的构成关系。
; \7 L" X- [- ?% ^▼
. s/ J9 K+ K" K* W) Z, h5 {
' \) {$ S& k( n(蒙德里安的格子画,把绘画材料限制在直线、方形和色彩并以此来结构世界。); T9 U) {9 e4 M2 y4 \. e p' N
人体内悬挂着愉悦的钟,使之震荡并共鸣的构成方法,只有两点:1、对比。2、相似。 a$ t* O' f7 G2 p' f% [& R
即设计中所谓的“ABA”原则——AB为对比,AA为相似。我的某位写作朋友创作谈所谓“对峙与均衡”,简要方法是每一个自然段后,要用下一个自然段与之对峙(口吻、调性、节奏、松紧),并用其后的自然段完成“均衡”。) c+ U) L [# B
我不同意按照任何分类的方法,把构图分为什么“S形”或者“交叉式”构图,这种教条式的分类也许对于培养初学者的感觉有启发意义,但阻碍了人去发现构图更为本质的秘密。4 @$ q) o2 A" y
我也不同意参考国内任何所谓摄影专家对于任何所谓摄影大师的、传播学意义上的介绍分析,他们普遍素质很低,无非是靠制造光环和比拼谁离光环更近来售卖二手教材和畅销书。最佳的方法是购买大师的画册,或者到网上搜索他们的作品,没有任何先见的观看。
8 X" A) U) o# S$ z( \2 N$ _我不相信这些所谓专家,是发现从他们身上不能获取任何有益的营养(净介绍安塞尔亚当斯这种二流人物),相反,凭借自己的本能和实践,所收获的远比他们介绍得多。比如构图,我就从来没见过靠谱的定义,如果让我根据我的经验和理性来总结一个,我以为:
' V2 A5 T0 H7 N1 l5 t" Z5 j( M! z构图是线条、几何图形与裁剪框图形之间的形式关系。- ], a; V5 l. G- y/ k3 [
1 q( k4 ?: \, T% R/ m+ X! Y- 裁剪框图形:: d- ?1 c0 T* L0 z
! x O% _- r+ y
* e6 O) ?4 ?, A3 Q" q# Y- 横线、竖线与裁剪框图形的形式关系(所谓的九宫格构图):: T9 c3 t0 v- P# f& }
# B, E3 }7 z: L8 R' ~) B
* ]6 Q: o7 @" f1 l0 u$ v) |
- 对角线、三角形与裁剪框图形的形式关系:
/ c& @. Y% }& O6 {$ F3 T 我是拍人像的,具体说是拍时尚人像的,所以更愿意找我熟悉的例子来参照上述定义——
0 V( A) Q2 A6 v: P3 h. [( |
0 X4 B0 ^4 h4 N, g; V& Y- l$ T5 z其中,左图的三人的竖线以及裁剪框的边线构成了相似和对比关系,右图的垂直线和对角线构成了对比关系。
! s8 x4 A) M/ e+ t9 o但我不认为发现这些关系是理性原则指导下的结果,有经验的摄影者都清楚,在按下快门的瞬间,这种形式关系的把握多半是直觉式的,理性当然可以参与其中,但感性往往要快于理性,眼睛和手指要快于脑子。) r4 R/ `; S. r# c4 U* l2 r
我强调要拿起相机多看多拍,是因为眼睛要习惯于取景框的存在。3 @; `' s. a- r2 ?) |9 j
让相机成为身体的感官,或者说,让身体被相机改造,后者的说法尤其适用于不同焦段,每一种焦段就是一种新的观看方式,对于构图的影响是本质性的。鉴于此,我打算多谈一点焦段与构图的关系,并让三个时尚人像摄影师来以他们各自的构图风格现身说法。) G) w% i3 t% y! y( I0 Q
3 x; e# v P" k4 Z4 L1/ s, x8 R" i \( X5 \% a- }9 }- @
广角(Anni Leibovitz). R; C/ f, A6 _# \* d1 j% o/ I5 Y H8 h
广角的透视会让构图强调线条的汇聚和几何图形的构成。7 m1 P/ f' H0 s$ @: ^0 J
请注意下列图片中三角形、对角线,多人人头构成的连线。5 G5 H9 y" w9 f; k R7 Y
( j4 ?& Z8 `5 T$ q; v, j# A( ~
; V2 B( G5 D# ]. S) E0 \' n
' Q- F& f: c( e2 ]
( z" }, o$ X: g3 W/ C2 L; v7 P& V$ u/ c
, @* a4 v0 @0 [! ^$ a- D
" t2 x C% ~/ n! i" P5 M: b8 c# @8 q3 R
3 ]* q; `8 V$ N2
6 H G0 n$ J* y: d0 Q7 L( W长焦(Peter Lindeberg)7 b2 h7 N V- _
同样是拍Vogue群像,Anni和Peter是个有趣的对比。7 J3 Z1 @7 u8 G0 I( U1 s: Z ~! Q) U
前者强调高低的构成关系,后者的画面内根本放不下那么大的景别。
1 l2 V# a) ]& T& H. ~+ K+ z7 x4 M, } J1 d) }# c
& W8 B0 j& d1 p* Q/ B" J% l7 P
让我再延伸开来,这是Patrick Demarchelier拍摄的Vogue China创刊封面,我记得刚面市时很多读者觉得姿势普通构图平庸,但我觉得很恰当,因为长焦的透视有利于表达上海主题(背景更近、更大,容易看见,但又足够的虚来避免干扰主体。)
( Q! O, I3 e0 t9 B
; t& A. ]9 N" |, ~ G! ?长焦的透视会让构图弱化线条,并转向前后景和主体的虚实与明暗关系。
, [0 e( u3 m: P; F5 N; e在Peter Lindeberg的世界里,虚化的前景(墙角、窗框甚至用纸巾塑料布等临时物体部分遮挡镜头)是必要的构成元素,它与清晰的主题构成对比关系并平衡了画面。; D2 p9 ^+ T/ n3 @9 K
! p, ]! s7 x# \) ]4 z8 S6 L/ [3 V& i; y) T- Y, b8 t% U
1 A, W* n; t" y. e; G' ?1 c
4 q* M. L: V/ |; O: _4 N
3 N# m d! N }0 E. H3 R
" W% L, V* v7 `2 s V5 ^
3
9 T0 C, n& h3 b; s$ d中焦(Mario Testino); B: g- e2 `) O( M
中焦的透视会让构图同时获得并不强烈的线条汇聚和虚实关系。
, ?* x- o/ f9 z+ }$ i) p我有阵子在固定使用85定焦(Testino用哈苏645,焦段应该是120)的时候,强烈的感受就是“甜蜜”,因为一切都是刚刚好,不极端,但又什么都有。85被称作“人像头”不是没有道理,比较适合拍摄女性。
% U) Z, f/ m# M1 C
$ O! Y# p+ g7 y0 w) i6 F8 J
. N) ~' A( K' k" }最后以我发过的一条微博作结:英国雕刻家亨利莫尔说:“对设计敏感的观察者应该把形状就简单地看成是形状,而不是看成一种描绘或理念。比如,他必须把鸡蛋看成一个简单的固体形状,撇开它作为食物的意义或它将变成一只小鸡的想法。”──我觉得摄影也是,摄影首先是平面构成。 作者:马骥' p1 n$ t, W; ]1 T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13705/answer/177278663 o2 B7 L% |: c1 g" L j9 x
编辑:佳琦
- W f3 k1 @4 ~: _之前分享预设收到了影友们的支持% F4 r0 b- z. t: O7 \: @
作为资深资源党,影像君这次决定拿出珍藏多年的...
/ A/ }/ G3 s8 n' R3 D
0 `$ Z8 p: V4 I0 O* {$ }8 Q
# G. { {' L) E" P. i/ G3 P使用方法请参考
; a9 L' b3 u) n' {9 j S▼: r3 M# y3 N' d
5 N) ^; @ Y. G' v1 T
( i+ c4 e" {% g+ b6 T8 h6 m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6 ]' [2 X. x4 U. h9 G0 r
5 ^% e( G! w- G+ N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3060-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