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g1sJwTJrBMgw9l6KXUbAAw作者:枫叶君, 前新华社资深编辑,驻外记者,所著长篇小说《移民》在精致小号(ID: lovejzxh)连载。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在位于纽约的著名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表演说,对中国对美政策全力开火。美国政界、学界、媒体对彭斯此次谈话非常重视,认为,这是中美打毛衣数月后,特朗普政府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判断以及未来对华政策的定调。国际媒体对彭斯此番讲话也高度重视。 美国之音:彭斯副总统就美中关系发表演说 谴责中国多项行为。 英国广播公司:“干预”美国民主——彭斯对华政策尖锐讲话背后,是“LZ”前奏还是转移视线?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美国对中国不抱希望了? 《华盛顿邮报》:中国试图削弱特朗普,因为它“想要一个不同的美国总统”。 《纽约时报》:彭斯关于中国的讲话被视为“新LZ”的预兆。 不管报道标题如何,在文章中,这些媒体都感觉到了些许“冷战”的味道。而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从前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全面对峙。 有些时事评论人士的感觉比上述文章更甚,诸如,彭斯的对华政策演说是一份“全面LZ”的宣言书;彭斯重磅讲话表明,美国将开启“新”中国政策;彭斯全方位抨击中国,白宫“正面对战”北京;10月4日起,中国正式成为美国的“敌对国家”。 毛衣越打越大,几番升级,加之两国之间频繁的相互指责,中断高官访问,军舰海上角力,有了这些因素,彭斯在哈德逊研究所的讲话也就毫不奇怪了。 如人们所料,彭斯的讲话迅速遭到中国方面的反驳。在彭斯发表讲话几小时后,北京5日上午发表声明拒绝接受美方批评。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会上指责彭斯“对中国内外政策进行种种无端指责”,称,美方所说的中方干涉美国内政和选举“纯属捕风捉影、混淆是非、无中生有。” 不管人们如何看待,中美关系走到现在这一步,是一件糟糕和令人沮丧的事情,对中国、美国以及世界都是如此。 现在,中美官方在拉扯,角力,民间的情绪也在随之波动。但是,如果冷静一下,我们或许会回忆起这两个伟大国家,在太平洋的两边,曾经有过很多共同的甜蜜回忆。 1949年,一位年轻的美国海军军官随潜艇来到中国,那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国家。10月1日,当新中国宣告成立的那天,他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25岁生日。27年后,这个喜欢木匠活的美国人以民主党候选人身份赢得大选,成为第39任美国总统。他,就是吉米·卡特。 1978年7月10日凌晨3时,卡特在睡梦中被电话铃声吵醒。电话是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佩雷斯博士从北京打来的。 “总统先生,我实在不愿意打扰你休息。”普雷斯说。 “肯定是发生了危机。”卡特判断道。 “不是,我正和邓小平副总理会见,他问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 “当然可以。” “他问能不能派5000人。” “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人。” 1978年的中国,虽然文革已结束两年,但是,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市场供应不丰富,人们穿着朴素的衣服,还有很多人依然背着因政治错误带来的包袱。 彼时的中国,还只是世界都市之外一个边缘的乡村。
|
作者:枫叶君, 前新华社资深编辑,驻外记者,所著长篇小说《移民》
(特朗普确认,将于北京时间7月6日中午12:01分,对340亿美元的中国商
周立波微博发文回应唐爽挑衅“推出唐爽做挡箭牌,可怜可悲可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