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切换风格

北美生活网(镜像备份站点)

首页

王国维 |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017-5-19 01:25| 发布者: 涨姿势了| 查看: 38| 评论: 0

摘要: 他像火腿般老实,却是中国士人最后的体面 1927年,他在清华研究院办完事后,问人借了钱,雇了辆黄包车,前往他每天都经过,却从未游玩过的颐和园。他行至昆明湖,独立于前,点了一根烟,默默吸完。纵身一跃,就去了 ...


他像火腿般老实,却是中国士人最后的体面

1927年,

他在清华研究院办完事后,

问人借了钱,雇了辆黄包车,

前往他每天都经过,却从未游玩过的颐和园。

他行至昆明湖,独立于前,

点了一根烟,默默吸完。

纵身一跃,就去了,

一位大师,就没了,

人间再无观堂先生,

他,就是王国维。

颐和园.jpg

其实昆明湖的湖水很浅,

颐和园的园丁也很快将大师救起,

他的内衣甚至都没有湿透。

然而水浅难灭欲死心,

先生头朝下而扎入水中,

因此口鼻都被淤泥堵住。

园丁、巡警也无急救之法,

先生还是随着他的愿去了。

8.jpg

鲁迅一辈子骂过无数人,

可对王国维,他最多是辛辣地点评:

“老实得像一个火腿。”

更是由衷地赞美:

“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梁启超更是赞言:

“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陈寅恪更是在追悼会上身着袍子马褂,跪拜行三叩古礼。

王国维故居.jpg
王国维故居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出身于家学渊源的海宁王氏,

自幼受到的就是正统的旧式教育,

这也注定了王国维骨肉里就是传统的文化。

王国维年少便有才名,曾被公推为“海宁四才子”之首。

1894年,甲午战争发生且清军以失败告终,

尚未弱冠的王国维始知世有新学。

1898年初,

在父亲的帮助下,王国维北上上海,

就职于《时务报》。

看似是为了谋生,但事实是为了追星。

所追的,是当时名声大噪的梁启超——

其主笔的《时务报》是当时中国新学的前沿阵地。

但王国维与梁启超的缘分未到,

因党派纷争,梁启超此前已挂笔离去。

同时,由于所遇非人,使得璞玉蒙尘,

他仅被安排做抄写、校对等书记之工作。

但王国维未拂袖而去,一是为生计迫,

二则是在报馆旁找到一个学习日文的所在——

东文学社。


在征得老板同意后,

王国维得以进入东文学社“每日学三点钟”。

每日琐事缠身,王国维却乐在苦中。

他以此为发轫,从国学一脚踏入西学,

数次东渡日本,或游学,或避祸,

不但通晓日文,德文和英文也信手拈来,

并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读康德、叔本华原著的人。

其时,“西学救国”深入人心,

已渐成西风压倒东风之势。

若乘此大势,王国维大可求闻名天下。

但令人意外的是,王国维并未以此为进身之阶。

在日本期间,王国维曾拒绝加入任何政治派别。

这是因为王国维一心向学,别无他念,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是旧时文人的基本观念,

可王国维的眼中,显然只有天涯路:

“故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

在人们热闹地清谈何以救国,

并纷纷站队选边之时,

王国维一头扎进了哲学的海洋。


何为哲学?

清末名臣张之洞曾说:有害无益之学。

1903年7月,王国维发表《哲学辨惑》,

反击张之洞,阐述哲学的无用之用。

王国维认为,

中国之所以在技术层面上落后于西方,

正是中国缺乏哲学传统,凡事皆太重实用所致;

若想对这样的国民性做根本之改良,

就必须以哲学来纠偏补弊。

一言以蔽之,中国传统太注重功利性的实用主义。

即便时至今日,不还存在一种U盘式的拿来主义:

只要即插即“有用”就是好的。

在无用之路上,王国维一路狂奔。

王国维最开始走入哲学,

是因为受人生问题的困扰,

希冀能够摆脱人生的痛苦,明白人生的真理。

然而人生岂是几本书籍能够道尽的?

先生后感叹道:

“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想要找到心灵安慰的先生又将注意力转向了文学,

不过叔本华的哲学已融入了先生的根骨里。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手稿

1904年,王国维以叔本华哲学为根底撰写《红楼梦评论》。

这前一脚,

让中国文学迈进现代,开创了中国现代美学。

1908-1909年,王国维又融汇中国传统哲学,写出《人间词话》。

这后一脚,

返回古代,终结了中国传统古典美学。

这两部作品的出世,震惊了学界。

“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傅雷说。

4.jpg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

为安心向学,王国维东渡,侨居日本四年有余。

期间著作良多,“成书之多,为一生冠”。

所著《宋元戏曲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戏曲历史的书籍,

是戏曲史研究上一部总结性的巨著。

《流沙坠简考释》被鲁迅誉为真正研究国学的书。

对甲骨学、古史学,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开拓地将甲骨文字与古史放至一起研究。

以至后来提出了“二重证据法”,

他是将甲骨学由文字学演进到史学的第一人,

是新史学的开山之人。

郭沫若对王国维赞言曰:

“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

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

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

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宋元戏曲史.jpg

到了1916年,王国维即将要步入不惑之年。

而经过五年的潜心向学,

先生似乎对许多问题都有了一些答案与安慰,

决定归国。

回国后,先生在上海主持《学术丛编》,

继续安安心心地做他的学问,

甚至两辞北京大学的教授聘请。

一次,北京大学邀请王国维到校参观,

预先布置好夹道欢迎以示隆重,

被王国维一口回绝。

理由让时任校长的蔡元培哭笑不得:

欢迎者有各式人等,

中间免不了有道不相同话不投机者,

不能接受他们的欢迎。

直到1922年,才允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

但先生又言:无事而食,深所不安。

以此为由而未受酬金,

王国维不求名利之心,可见一斑。

5.jpg

1923年,溥仪于海内选硕学之士以任“南书房行走”。

这是个什么职位呢?

其实这不是官,但它可能也比官大,

这相当于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天子近臣是也。

按惯例,这位置应是由进士、翰林以上之人担任,

王国维虽为布衣,却出于才识之卓越,一样被溥仪破格任用。

担任了这个旧时象征着文人最高荣耀之一的职位,

王国维内心应该是欢喜的吧。

哪怕先生不慕名利,

但得到了最高的认可,

相信先生内心一定是很畅快的。

冯玉祥.jpeg
冯玉祥(左一)

可惜,好景不长。

次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

将溥仪逐出皇宫,

自此,再无清廷皇室。

身为“南书房行走”的先生感到尤其侮辱,

甚至愤而打算投河殉清,

受家人阻止而未果。

在此不仅哀叹,先生最后还是以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6.jpg

之后,王国维被胡适等推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先生辞而不就,仅任教职。

其中故事是这样的,

吴宓事先研究了一番,做了周密准备,

带上聘书来到王国维家中。

进得厅堂,二话没说,“扑通”一声趴在地下,

先行三叩首大礼,然后起身落座,

再慢慢提及聘请之事。

如此一招,令王国维大感意外又深受感动,当场答应下来。

在研究院期间,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被称为“四大导师”,

而赵以后学自居,陈待先生为长辈,

梁对先生极为尊敬佩服,事事推让,

因此四人中隐以先生为首。

四大导师.jpg
从左至右: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

先生在教学如他治学的风格一样,

极为严谨,一丝不苟。

在课堂上碰到某些存疑的问题之时,

他一样会对学生说“这个我不懂”。

哪是先生不懂啊,

只不过是先生出于严谨,不欲下定论罢了。

而且他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

必须做到六不:

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

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

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

这“六不”对于今日学者学生而言,

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书法.jpg

王国维一生向学,

涉猎广泛而所涉者皆有成就。

但为人性格淡泊,很少与人交往,

知己唯有两三者而已。

他一贯严肃冷峻的表情也是为人熟知,

赵元任太太杨步伟是个直爽的大嗓门,

但见了王国维却总是噤不出声。

王国维五十寿诞时,清华大学的同事办了三桌酒席祝寿,

赵太太硬是避让着不和王国维同桌:

“不!不!我不跟王先生一桌。”

果然,赵太太坐的那一桌,欢声笑语,

而先生所在的一桌,却是沉默寡言。

先生不喜应酬,更别提娱乐了。

他在戏曲史有着那么深厚的研究,

却从来没有真正地看过一场戏。

7.jpg

1927年,

正是王国维的知天命之年。

这本应是在高峰而往上探索星空的时候,

先生却选择了自戕。

不过,或许也正是先生已然知命,

方才决然地去了吧。

2.jpg

王国维一直留着小辫,

哪怕溥仪都完全剪掉了,

他依然没有。

在清华园里,

是显得那么的“腐朽”。

然而先生哪会在意这些,

先生学贯中西,心境广阔高远,

思想和精神光辉熠熠。

身上留着的小辫,

于先生而言,只是他的曾经罢了。

和腐朽有什么关系呢?

正如先生之知己——陈寅恪先生后书: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历千万纪,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先生远去了,但境界长存!


今日看点







高兴

感动

握手

鲜花

漂亮

同情

鸡蛋

难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