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 R2 z% e- M$ L3 m, Z! p# u
《五十度灰》剧照。
" T* L6 f& [ e4 m2 Q
在古典感情模式里,仅有干柴烈火的性,并不能成就爱情,甚至不能维持奸情;反倒是看似淡然如水的趣,拥有最长保质期。
1 l- w/ I# T1 C" r* R- y X
- B3 j/ @' i0 J- t: z: P- k文/邓娟
^1 z: O: W7 e" T. q7 q K8 t+ w* c
多巴胺是个舶来词,当这一传说中的爱情催化剂发生作用,置换到中文的语境里,大约等于“天雷勾动地火”;表达得再古典一些,应当是“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这两句出自《西厢记》,是王实甫借司马相如名义做的小曲。
G) P! z9 z9 \8 b- `8 I& n
9 T. w; |% j$ ^; P. y$ K比起来,司马相如的原作,那种多巴胺分泌以致情迷意乱的感觉其实还更浓烈——先是看见“有艳淑女在闺房”,立刻意淫“何缘交颈为鸳鸯”,性的冲动,驱使穷小子拐带富家女。
7 Z# E' I. z: v4 b& h' O: M; w9 V7 x: v: {$ F: f
![]()
《凤求凰》剧照,焦恩俊饰演司马相如,朴美宣饰演卓文君。
+ P1 A* ?9 Y7 N4 L. h% ^有人总结: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这便是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模式的三步走。8 W- z5 b3 r1 P" C9 `6 E
5 L/ B: e9 |: N5 Z( o然而,这些故事的真实走向,多半是始乱终弃的悲剧。对司马相如和《西厢记》原型张生这类凤凰男来说,来得快更去得快的多巴胺,如何敌得过权力的春药?因两性相吸而起,却未能转化为志趣相投的关系,往往没有保质期。
3 s" c" t5 p- d- K1 u, W1 I古典爱情的严苛标准,不在于男人是否才高八斗,女人是否貌美如花,而是他和她是否有一致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 {2 s* x9 `* b5 r& T6 R$ C. b张生也是凤凰男。图/昆剧《西厢记》$ @! u" P) H, |1 k& m
, f2 T7 x2 u- `& q4 D7 k- o
两个人能否过到一块,得看他们有多像
9 g! [% b6 Z1 {
, L2 T; d0 [1 g. z0 L0 H林语堂自称“两脚踏中西文化”,他看女人的眼光,可想而知有多挑剔。而得到他盛赞为“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的,却是不在任何古代美女、才女名录上的陈芸。
- N: p- _5 p. ^7 c/ ?
: L. v+ c1 C7 _+ Z: k陈芸,清朝人沈复的妻子,因为丈夫写的《浮生六记》得以留名。但在这段婚姻里,她才是沈复的精神支柱,在她生前死后,让他梦绕魂牵。
5 A1 N, d3 X" Q. ?
- Y9 [( Q( b# E1 g- X这位人妻长得并不美,“两齿微露,似非佳相”。她对沈复的吸引,来自性格的因素多过性的因素。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新婚夜,他们竟从讨论书籍开始,新娘让新郎感到“恍如密友重逢”,然后才“戏探其怀,拥之入帐”。
, R) ~$ r2 a+ G1 |1 A
; J# e+ w0 H# O. Z: ~古风妻似友,《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的曾孙归庄,只用这五个字就道破中国士大夫最理想的夫妻关系。对沈复而言,陈芸就是亦妻亦友、知己爱人的最理想存在。
1 U% F' y1 k# c G1 C
' E0 q5 ]/ K& j0 i4 \- f# j5 |
![]()
沈复与芸娘。图/黄梅戏《浮生六记》
' H4 Q& d6 E& t# w8 O7 V2 y: y- v/ P: J" g' \8 N O9 z: _
沈复是苏州人,出身殷实的幕僚家庭,自带文艺光环;陈芸虽家徒四壁,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小清新生活情趣。她擅烹饪,能把寻常食材做出高级口感,还附带花样摆盘;她会插花,能想出将昆虫制成标本、再用针线系于花叶之间,令人爱不释手。
3 a8 V" ]+ k% b9 ~* I+ x& c5 m* Q ]7 Y/ J' N9 e! R+ ^ c
更妙的是她的性情。沈复爱游山玩水,陈芸不方便抛头露面,有一次女扮男装去看庙会,遇见相熟的少妇忍不住拍肩膀打招呼,被人骂登徒子后她翘起三寸金莲,调皮地说“我亦女子”;还有一次,她以回娘家的借口陪沈复游船,与船家女大开玩笑,没几天有人八卦沈复带两个妓女在船上喝花酒,陈芸冷幽默地回答:对,其中一个是我。
# A$ ~, @. a+ a" y5 I9 \
/ b$ A }, v. e( e! X
7 d. p- z. I: Q5 U. E. k黄梅戏演员吴美莲饰演芸娘。
- P9 S9 k1 Z7 c X' Z" Z* t6 B9 d& r% e% `8 [( }
这样的活泼、有趣,无疑对极了沈复的审美,更难得的还是两人和谐的三观。沈复无心功名,陈芸也不在乎,就像林黛玉从来不劝贾宝玉那些“仕途经济的混帐话”。书中最让现代女读者无法接受的情节,一是陈芸积极替丈夫物色小妾,对合意的女子发自真心地欢迎;二是沈复去广州做生意,嫖妓时找了个脸和身材都像陈芸的幼女。即使用封建道德伦理,也很难解释这对夫妇的“博爱”,但这也说明他们在许多方面足够默契——决定两个人能否过到一块的,不在于观念有多高尚,而是有多相像。: I! X8 G* n4 O* m% L) v
/ \7 g6 N* ^. M这样的灵魂伴侣,令生活时代隔了一个世纪的林语堂神往:“你想谁不愿意和她夫妇,背着翁姑,偷往太湖,看她观玩洋洋万顷的湖水,而叹天地宽,或者同到万年桥去赏月?而且假使她生在英国,谁不愿意陪她参观伦敦博物院,看她狂喜坠泪玩摩中世纪的彩金抄本?”
R0 N; x }/ G/ O+ Z2 g# L林语堂一家。妻子廖翠凤与林语堂相伴60年,但林语堂最爱的似乎是少时的恋人陈锦端。
. r, e" b, M6 T9 ?% n
性无法成就爱情,甚至无法维持奸情; T: x o% z3 N, b8 H3 o
, b+ q% e! @# D9 U. S
古书里的情爱有千百种,有古典的爱情,也有古典的奸情。# M. }0 ]# _* M; [+ x7 O
0 n8 e) J+ {8 m
趣味虽然难得,但如陈芸和沈复的良配,至少还有《秋灯琐忆》的秋芙和蒋坦、赌书泼茶的李清照和赵明诚;性却难以捉摸,像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奸夫淫妇”组合,教人怎么也想不起还有更著名的哪一对。" q2 \7 ]& s, i9 v3 q+ \
+ R w2 o$ p( K$ V6 Q% F2 b3 D
比起只擅长写男人的施耐庵,在更懂得写女人的兰陵笑笑生笔下,《金瓶梅》的潘金莲有着和《水浒传》不尽相同的、更立体也更生动的形象,以及更令人唏嘘的命运。
5 [: |# n$ n# Y; X) _( }4 n) o0 o( E. q* H5 x- \
作为小说史上最著名偷情事件的主角,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性关系不可谓不刺激,但这并不能拴住薄情郎,甚至在刚“偷得着”、和金莲还维持地下关系时,跟着多巴胺走的西门庆就迅速纳了另一个妾孟玉楼。
% K0 A- ~$ N, O/ Y+ c# S& S) h8 z电影《潘金莲的前世今生》,王祖贤饰演潘金莲,单立文饰演西门庆。2 ^, ^' v, s$ k; q. [% S6 @/ J
# `# H+ r3 |1 {5 v" z$ \事实上,在西门庆所有妻妾及偷情对象中,潘金莲是在性上最放得开、花样最多的。她还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女人,庭前扑花蝶、纤手破新橙、雪夜弹琵琶,这些诗词里经典的美人行为,她都有过。只是,在潘金莲“纤手拈了一个鲜莲蓬子与他吃”时,西门庆的回应是“涩刺刺的,吃他做甚么”,绣像本对此点评:俗甚!俗气的西门庆不可能明白“莲子乃怜子”的浪漫想象,他理解不了她的小情趣,她也无法独占他的性生活。" t" r. [9 y- S
5 t& V4 ~ _) {/ ?3 q4 A很花心的西门庆其实也有很用心的“知己爱人”,他对潘金莲只有性的欲望,却对李瓶儿寄托了灵的爱情。并非李瓶儿更美,书中写西门庆和她发生性行为的次数、篇幅远不如和潘金莲的多。但是,比起贫贱出身、以色侍人的潘,李既有美色还有钱财珠宝、社会关系,这些都比只有性更让商人西门庆感兴趣。并且,李瓶儿守拙忍辱、贤妻良母的气质,也激起了西门庆这个浪子对正常家庭关系的新鲜感——就好像,在大俗人韦小宝的七个老婆里,他最宠爱和依赖的,也最受如今宅男欢迎的,不是女神阿珂,而是丫鬟双儿。" {) o, H+ v- A
6 B2 P" C* @" ]9 x0 D N. c
不要轻易相信多巴胺。他或她最终没有爱上你,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们不在一个频道。
' K) n" h3 Y3 S& ~" ~
6 u4 {, |7 w9 N- c[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