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移民故事] 东西文化融 总是“玉”关情

[复制链接] 0
回复
166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4-21 1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记加拿大BC玉石雕刻家胡昌民
李爱英
温哥华知名玉雕家胡昌民,日前参加中国上海每年一度的宝玉石会展"中国梦.大师情"玉雕作品比赛,其作品“母熊和孩子”(开希玉雕刻,木化石座)获金奖,“獵魚的老鹰”(北極玉雕刻)获优秀奖。他本人也获得"中国上海玉雕大师"称号,成为全球范围内仅获此殊荣的二位海外大师其中的一位。
                          艺高不压身
其实,网络搜一下“胡昌民.玉雕”的名字,就出来一大堆关于他和他玉牙雕的相关资询。华人圈子里,甚至在大温哥华地区巳成路人皆知;他是少有的能融会贯通东西方雕刻文化进行玉雕设计和创作的专家之一;在洋人行业里,他是罕见的以东方文化独特视野展现西方设计的亚裔雕刻家。
胡昌民十多岁就受到了从事玉雕的哥哥影响,学习捏泥人,临摹连环画等,初中时就参加上海市中学生美术展览会。中学毕业后被推荐到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后到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北京象牙雕刻厂进修,师从全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杨士惠和丁玉亭等,打下了坚实的从业基础。二十来岁参加工作后,就担任上海玉雕厂牙雕车间技术主任, 带领上百名专业从业人员进行设计创作和制作,他们自巳创作的《太阳神》、《仙女散花》、《再回神州作新农》等,从内容到形式让大家耳目一新,有很多新颖元素和大胆创意融入其中,突破了当时国内沉闷而古板的旧款式;受到当地及全国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一时间在全国牙雕界及工艺美术界颇有名气。
胡昌民在艺术上是有追求的人。他深深感到国内的艺术大师固然值得尊敬和学习,但已经移居到美国的哥哥每次回国时给他带来国外的艺术信息,令他产生新鲜感和向往求学的愿望。于是他希望找机会可以出去看看,了解国外相关行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地域之间造型艺术的异同及文化方面的差异,如何能让自己视野更加开阔,技艺更加成熟。于是,他试着投递简历,终于获得了加拿大UBC大学的录取。1988年,他独身赴温哥华读书。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就过了语言关和专业关,成为师生眼里最刻苦最有东方雕刻底蕴的学生,他原打算继续自己的象牙雕刻事业。但在1989年,联合国宣布全面禁止象牙贸易,这如同着实地给了他当头一棒。自己的事业怎么办? 千辛万苦来到异国他乡,全力以赴留学深造,就是想借助于大学所学知识和加拿大古象牙的资源,在未来的艺术生崖里大显身手的啊。是去还是留?就成了他纠结的大问题。可回国又能怎样? 联合国全面禁止做牙雕这对于中国也是一样的。经过苦思和摸索,胡昌民终于做了一个大胆决定,留下来!因为他在全面考察了当地的木材、金属、石材等适合雕刻的料源后,相中了当地产量丰富的BC玉石。于是他决定因地制宜,利用自己成熟的雕刻技术,改行从事玉石雕刻,重振他的雕刻事业。
                              十年图破壁
胡昌民毕竟是学象牙雕的,隔行如隔山,但他凭着对雕刻的一腔热情,开始了对玉石的探索。毕业后,他先后进入当地三家西人经营的玉雕公司,从最基础的鉴定、分类、切料、雕刻、打磨、组装系统学习;专业的技巧一点点琢礳,造型的方法一点点进修,甚至跟西人同事的人际关系慢慢磨合,东西方观念逐渐融合。哪怕打打高尔夫,划划独木舟,吃吃露营餐,也不是中国人的固有习惯,但胡昌民都试着深入学习,在保持华人优良传统的同时,尽力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交往更多西人朋友,学习更多西方优秀文化,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了十多年;胡昌民凭着高超的技艺和良好的人缘,获得了主流社会及玉雕同行们的肯定。
2001年,他放弃西人公司生产经理职位和优惠待遇,毅然踏上了一条艰难的却是全新的创业之路。胡昌民说:“我自立门户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成名,而是希望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加拿大推出一种融东西方雕刻技艺为一体的新颖雕刻艺术形式,创造出被东西方人都认同的雕刻作品来。”他说,“这条路虽然坎坷,但经过艰难探索和不断实践,应该可以走出新境,让加拿大BC玉雕走向大众,走向北美,走向全世界。”他还自勉,“艺术定位要准确,即深刻了解和把握当地人的审美习惯和爱好,融入中国雕刻方法,创作出符合当地人情趣和品味的作品,这样才能进入西方人的视野,打开当地市场。”
在加拿大从事玉雕的28年来,胡昌民共创作了2000多件玉雕作品。求购者甚众,常常供不应求。胡昌民90%以上的作品都被西方人购买和收藏,加拿大全国10多家著名画廊与他签约,展销他的玉雕作品;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美等许多国家的多家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和画廊都有收藏他作品, 也有他的玉雕被加拿大政府作为国礼馈赠国宾;有的作品还被印制成加拿大邮票在全国发行;他被玉雕界和高端收藏领域认为是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最成功的华人艺术家之一。
远近闻名的玉雕艺术家胡昌民,因他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和跨界艺术探索,令他获得了从加拿大到国际上的多项荣誉和奖励;其中分别获得加中两国双重“玉雕大师”的称号;被中国专家学者誉为加拿大BC玉的华人雕刻“第一人” ,对中加玉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加拿大主流社会评价他的作品体现了当地人的文化情怀和审美趣味,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被多个国家一些知名展览馆展览,和一些著名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胡昌民的著作《跨文化的探索——胡昌民加拿大玉牙雕刻》中英文出版,也成为第一本较完整地深入探讨加拿大BC玉石雕刻的专著;第二本专著《加拿大玉雕野生动物》玉雕艺术特色教材日前也正在排版印刷中。
2000年,一个十年过去了,昌民玉牙雕刻工作室创立。2010—2014年,又一个十多年过去了,胡昌民和一批爱玉人士一起创办了玉石研究院并被大家推荐为首任院长;他的加拿大玉石雕刻培训教育中心也启动了。
琢磨圭璧情好珍
进入胡昌民的工作室,你会看见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分门别类排列的机器,大大小小的玉石切割机、粗坯机、细坯机、打磨机、抛光机一应俱全;案台上下的各类玉石原坯,加工中的半成品魁熊和老鹰成品,还有工作台、墙面上张贴着的设计图稿,各处堆放的许多毛坯:三文鱼、老鹰、魁熊、北极熊,还有中国传统的西施,嫦娥,八仙等等;还有那些学习玉雕的年轻学生,和前来学习的成年人正在专心地雕制着他们手中的雕件。
儒雅干练的胡昌民不时的讲解着指点着。因为他的培训中心开班了,进入这里的学生都是痴迷于玉石雕刻的人,也是对他的创作理念和中西玉雕文化差异了解的人,无论华人和西人,都是因为对于玉雕的爱好走到了一起。胡昌民希望,在他的工作室里,能训练出一流的玉雕大师,也培养出更多的玉雕爱好者,由大家共同努力把加拿大的玉雕艺术发扬光大,让玉雕走向高雅的殿堂,也走近寻常的百姓。
走进胡昌民的展示厅,人们会被那些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加拿大玉雕作品和古象牙雕刻品震惊。凌空展翅的雄鹰,威风凛凛的魁熊,引颈眺望的灰雁,全家合聚的三文鱼……这一小型玉雕作品展览馆,展示了胡先生多年来的心血积累。
胡昌民近期获得金奖的玉雕作品《母熊和孩子》(高17.5英寸,寬8英寸,厚8英寸): 作品反映了;勇猛野性的母性魁熊,也有憨厚溫柔的一面。雕刻通过动物生動的肢體動作,表现慈母般溫柔而又具野性的母熊對孩子那般溫情呵護,以及表现仔熊的天真爛漫,和稚嫩可愛。野生動物母子間彼此眼神照應,心靈沟通,这种天然純情的本性流露和原始天趣,自然令人引發很多美好的聯想。
他的另一件获优秀奖作品《獵魚的老鹰》(高38英寸,宽16英寸,厚10英寸)。艺术再现了在野生動物王國裏,鹰的視覺最為敏銳,當它盤旋在高空中,可以洞察水中魚兒在遊動的走向和時間差。獵鹰兇猛強悍,它獨自在空中徘徊、等待,尋覓著獵物,此刻,它已發現目標,正俯衝直下,伸出鋒利的雙爪,抓取水中的獵物,動作精准快捷,勢不可擋。此作表現老鹰獵魚的瞬間一幕,刚才還在水中閑遊的魚兒,殊不知,一眨眼間己成為老鹰掌上的獵物。
胡昌民的玉雕作品大气磅礴,粗犷野性,有着符合西方人审美偏爱的自然天性,也有着中国传统里的师法自然,求其神韵。加拿大人喜欢熊和鹰等野生动物,他就雕刻了大量憨态可掬的北极熊,和姿态各异的雄鹰;他善于把中国造型艺术元素和西方人的欣赏特点巧妙结合起来,玉雕作品中既保留了中国雕刻中立意为先的创作方法,和善长线面结合的表现手法等等中国元素,又融入了北美人喜闻乐见的团块形雕塑感造型艺术语言。作品的特点是:精准到位的形态刻画,和清晰的主体出现在粗旷凌厉的原石背景上,这样的造型形式和雕刻语言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审美眼光,充分展现了加拿大多元文化艺术特色,自然就被加拿大主流社会所接受。
胡昌民说:“我在融入加拿大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在多元文化的构架下巧妙地在雕刻创作中注入中国传统艺术元素,通过艺术品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一位华人雕刻艺术家,能有幸为中加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一份贡献,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加拿大著名汉学家,西门飞莎大学荣身教授王健教授称赞他,“中西合璧艺术雕刻,获得业内人士和顶级艺术画廊的高度认可,填补了华人雕刻家在北美当代玉牙雕刻领域高水准作品的空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中国获奖回来后,胡昌民更觉其任重而道远。因为在中国高规格的玉雕专业论坛上,有政府的关注,有专家们的探讨,有对于未来前景的规划……这给了胡昌民很多启发。
他说,加拿大BC玉石资源丰富,给雕刻家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我们不仅要继承东西方玉雕中的精华,更追求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把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观念融入创作中;作品展示创意、饱含哲理、富于美感,赋予玉雕作品鲜明独到的新意,将承载着文化理念,精神内涵的玉雕形式,通过它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展现人们眼前,以创新精神引领玉雕迈向更高台阶。
他还强调说,加拿大BC玉是目前已知世界上蕴藏量最大的高中档玉石之一。我们当代玉雕艺术家有责任开发利用它,通过我们的艺术创造提升它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玉雕艺术的创意,是增加玉石附加价的关健,也是玉雕艺术家追求的高端境界。2014年BC省 “玉石日”的设立,对玉雕艺术家而言,为其进入更高台级的研讨奠定了更坚实基础。玉石研究院重任在肩义不容辞:对原材料的研究,对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对其历史及发展前景的研究,对玉雕新人的培养,等等,都需要有志之士参与和推动;更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人员重视和全社会齐心合力的努力,才能把加拿大BC玉雕创意产业推向更高端水平。
作为2015上海宝玉石会展上唯一的加拿大籍华人玉雕大师,胡昌民在答谢词中说,“从一九七三年上海工艺美校学艺至今四十多年漫长的雕艺生涯中,我从牙雕到玉雕,从人物到动物,从传统到时尚,从中国式到加拿大款,风尘仆仆一路走来。此刻站在这庄严的领奖台,我要特别感谢中国的母体玉文化培养和造就了我,祖籍国同行给我的大师荣誉是对我跨文化探索的肯定,更是对我今后继续在海外宏扬中国玉文化的鼓励和鞭策,我将加倍努力,决不辜负祖国同行朋友们的期望,为共同促进加中玉文化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754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