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儿童是否患有自闭症?我以为在北京这个帝都里,自闭症科普知识已经相当深入人心了,但是,当我看到高级知识分子带着6岁儿子因为无法通过小学入学测试才来找我的时候,我对之前的看法表示森森的怀疑……非常非常明显的行为特征,为什么到现在才开始着急…… 在微博上看见自闭症康复师奇异果的一条状态,想问一问有哪些特征可以帮我们尽快识别自闭症儿童?
$ x( C! U1 v* I9 p& }" C* l4 E7 x* O' {. K7 u7 Z
谢谢邀请。(我尽量还是往通俗了讲), }. Y; N6 e7 t* Q4 @
首先自闭症诊断目前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过程,因为诊断是以行为为导向,以量表为参考,并不能以医学筛查数据作为诊断的依据。3 J" j& Q8 ~) `' G+ |! L- m
也就是说很可能在一个医院诊断为“是”,到另一个医院诊断结果是“否”
6 m$ |: h: A1 X0 U7 v1 ]+ S1 s- s也可能在一个医院诊断为“是”。过一段时间在同一个医院诊断又为“否”
' K4 s0 Z% \# Q& `' ~4 \. ]* L可以先参考一部分这个回答自闭症儿童的思维和普通孩子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异? - 李老西的回答7 u8 p/ s! p1 |4 {4 h
一般而言90%的自闭症儿童都伴随着发育迟缓的问题。而发育迟缓和自闭症属于是被包含的关系。先必须得搞清楚这两者关系。从儿童发育量表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平常的七坐八爬什么。。一般而言在半岁左右摇篮之中可以对眼神来做一个判断。
/ a7 S. ?% |. ?& E% @8 d一.眼神. t: w F6 q {# l6 y
1.对视,可否和大人有眼神对视,如果始终迷离逃避眼神,就比较不妙。; Y, a0 S, t b, Q
2.追视,可否对感兴趣的物件有追视,如果也没有,就更不妙了。- G6 R# [7 y4 _: N7 f
大概是什么感觉呢,就是能够让你自己觉得你的眼神带给了他某种压力,或者说是眼神打破了某种舒适圈的存在。) F# t9 o+ N+ v/ r- K: J
2 ?3 Z0 M( j9 z2 y' Q9 w' c+ x二.模仿2 F( n+ F* ?2 U
从九大方面来讲有一部分叫做模仿
$ s. U+ }0 {1 H2 w0 g0 x* f* n所谓模仿便是人类学习的基础,而自闭症儿童则未必具备这一块能力,从医学角度上讲属于镜像神经元的缺失从而很难主动的通过模仿来学习,也就是说很难自我更新。还是以电脑为比喻,如果自闭症儿童是一台电脑的话,普通儿童就是具备自我更新机制的人工智能。
% u0 `% { U/ T% T3 Z模仿的难度分为--大运动-精细-语言-行为等等1 y( G/ R) }" ?& j
通俗点说,可以通过一些动作让孩子来模仿观察/ [3 i$ ~; d; p3 P, l
比如:
& Q, M: r5 G5 |: _/ k9 Q(这个手势动作对于他们来说精细难度级别比较高的,因为涉及到很多的手腕动作)
7 Y E& e, ^% u% n0 U& L6 Z( | c1 c p1 f. [
2岁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双脚跳,3岁左右有没有自我意识,能否使用“你我他”之类的代词都是比较简单的判断模式。另外孤独症在目前状况下定义为遗传性疾病,三代以内包括旁氏血亲有癫痫和精神病史都使得后代得自闭症的概率变高。最新的研究也证实和患儿父亲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概率越高。(当然个体之间有差异,正负3个月以内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无需多虑。但是超过半岁的话,就需要注意了)
3 s1 w! Y% a- L' v0 B: v
* F9 _2 c+ g; _! ^' B0 K$ N6 k但是在我所接触的案例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家长自己发觉,由于其他指标很难观察,一般都是通过语言能力来判断,比如:我家孩子X岁了还不会说话什么的。。。然后才找到我。这个鉴别其实还是很看家长的能力的,一般而言家长是医生或者教师的话提早发现并且干预的案例更多,恢复效果也更好。但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孩子具体情况下所有的家长都会有逃避想法,只不过有的醒悟的早,而有的晚,稍微一晚,干预的黄金时间就那么错过了,着实可惜。如果有以上问题出现,请及时去当地的儿童医院和特训机构当面咨询。一定要见面咨询,因为家长的描述很难客观。而且专业人士看问题的角度也完全不同。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上海的儿童医院水平是最高的。6 H0 U8 k5 w- r0 j
/ z/ V& @. \" C# `) X i r: @$ a- O. p8 Q
作者:李老西2 w+ Y9 R6 p. q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33474/answer/31853700
" s- c: p0 @3 W) Q# c
7 m1 a# D3 ]8 _+ w: l早发现就能早干预。之前,自闭症儿童通常要在3-4岁以后才被发现。但如果能对及时辨别出幼儿的一些功能的不正常发展,那么就能及早发现自闭症儿童。
p& c1 A% n; c+ p% ?# u( o+ M; T7 W: d8 @% e9 o6 k
早期发育中需要关注婴幼儿的以下发展特征是否有缺陷或发育延迟,有助于识别出自闭症儿童。 x# m& @$ B3 }; R: S H0 Y9 G# N
1、 联合注意(joint attention):即分享式注意,A人先看B人,然后再看C物,再看回B人,引起B人去看C物的过程,比如下图是父母和孩子参与分享式注意。
; `+ r/ F: @5 M3 q8 s0 _4 N8 y7 L( g Q }" c- H
2、 假装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一种自由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就是所谓的“过家家”。/ J' o) M7 M0 b- R& |/ ^; |- f0 h
3、 观点采择:通俗讲就是“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9 i) R; G" }* ?; L4、 共情能力:比如新生的婴儿听到其他婴儿的哭泣声时,所做出的反应就是自己也跟着哭;在看到小伙伴不开心时,很多仅两、三岁大的幼儿也会做出安慰他人的举动:他可能会把自己的食物、玩具放在小伙伴的手中,并且用肢体语言来表示他的关心。但自闭症的小孩这种能力会缺失。. r4 e7 d# }+ i/ w7 ^& \6 n, v0 p
5、 对自己的名字反应迟钝4 ^( V6 P1 }2 I3 r! Q6 y9 P0 M
6、 模仿行为少:我们可以发现正常小孩会经常模仿他人的行为,但是自闭症儿童这种模仿行为会极少于正常儿童。
# w v, L+ ~: u; }, [. W* x' D7、 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的发展延迟。
+ n3 a, b5 {5 O8、 动作发展迟缓4 r9 w: R) a- n1 t# G, l. ?
9、 异乎寻常的重复性行为。6 |7 u! X2 t$ R
10、视觉运动探索能力的异常。
+ T0 {: Y* P h% }+ }11、视觉注意转移的不灵活性。& _# }0 y8 t, U: G( x0 d9 q
12、性情极其的不稳定。! X! ^! K; R& }7 S1 f* g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并不能观察出自闭症的特征,但在大约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出一些特征了,比如在6个月的时候,如果出现对社会性场景或人脸的极少注意,那就要警惕了,12个月时婴儿和父母的互动很少(比如不愿意和父母一起玩,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各种爱抚、对父母的关注极少等),在7-14个月视觉注意的控制的灵活性差。
" Q, L `% L9 e; C其实作为父母的可以多了解一下正常婴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历程(知道大概什么时候该出现什么行为),这样可以对照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才能及时地进行干预。
$ I( P+ e) S6 O' R& X
- u2 t: |: ]1 m* N
5 L7 L, t$ W7 t作者:马晓莉
- i5 Z$ J1 j0 n: l: E. t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33474/answer/29568765
) @/ g8 l( I" j0 J9 H* C/ [0 \$ s, ^) X5 u3 K( @2 A
$ u, ?: B: D% O' P我是牙医,现在德国,由于职业关系,前一段时间受到了关于自闭症的介绍和认知。 现在自闭症已经不在被定义为疾病了(illness),而是生长发育的异常 (全称为 Autism wide-spectrum disorder)。因为如果定义为‘‘疾病’‘,父母会想尽各种方法、心存希望去治疗,以期望治愈甚至有所改善也好;定义为‘‘发育异常’’的差别就在于,既然不是疾病,自然无法治愈,家庭成员社会要尽量去理解、接受自闭症儿童的思维以及行为模式,从而能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社交和自我生活能力,而不是去治疗。 * Y1 I0 [' L! b5 R6 j3 l( _
( A* t. S/ C1 a) H5 Q自闭症的表现形式差异非常大,所以称为wide-spectrum (广谱?),也有自闭症人群拥有很高的智商,成为科学家,工作结婚都没有问题。
, K3 `1 ?) R: D8 c: I A
! g. a5 S' c% Z6 x9 V( r; r简单来说,自闭症人群和普通人群的差异主要在;社交技能、同理心(他们的感受和常人是不同的)、不爱肢体接触、对声音气味光线易于常人的敏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偏执、爱重复行为等。 7 d2 x+ `; N8 _/ p7 r6 T# L& G/ \
当时上课的时候,我脑海中出现的高智商自闭症典型代表,就是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看过的人可以体会一下。他不愿意与人肢体接触;一切都要很按照他的规矩(东西放哪里,周几吃什么都要有规律);对别人没有同理心(别人难过的时候,他只会在一旁认真分析)他妈妈教育他,别人难过的时候你要端上热饮,所以他也会做(这就是对自闭症人群融入社会能力的干预)、有人坐他的位置他会抓狂(偏执),他不能理解或者感受别人的嘲讽等等。
. y! C! k/ y @/ P( n/ R; \' k3 g( O! f Z3 M
我并不是自闭症的专业人士,所以认识肯定非常有限,或者说是有误。但是,我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小孩就被诊断为自闭症,虽然他很少提及,但是,我可以强烈感受到这种不提及背后深沉的痛苦。 他们一直在尝试进行各种干预治疗,我想,有时候人最痛苦就是不能够,不愿意,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来接受现实。 & J- O6 ]6 Y' K0 h6 U2 K) l4 A
8 y2 v7 _. W* d6 F+ C
在这里回复,也只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希望专业人士因此去更多了解国际上关于自闭症的一些新的趋势、发展或者理念,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 (不只是对自闭症人群,更是对他们所在的家庭成员),不应该再一味强调自闭症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 {, H6 U9 N" t% H0 a
8 {, O- \3 ~/ e8 O- s/ K9 `4 m2 t- O2 U. W, l" ?+ }0 p @4 p
作者:Zhang Fan
+ \6 A' b- g& H& \1 r u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33474/answer/31962210
# V/ `$ _1 d( m4 e
) _9 b( k* a0 M[注]孤独症(autism),是自闭症医学专业用语,以下文字中涉及“孤独症”、“ASD”、“孤独症谱系障碍”均指我们口语中的“自闭症”。7 c8 Z4 O" i! A( g
————————————————————; E8 ?- h* |9 D: C
( j. [# e7 C: _: `% j$ ~8 ?) @
“鉴别自闭症”?, ?4 C' q% L( V
唯一可靠的方法是:去具有自闭症诊疗能力的正规大医院检查。# j( v" r; k% D- w) U0 ~* s, W
其它任何“方法”“宝典”都是不靠谱的。
V! Z# v) d, l
" e/ K3 X G. g4 H据《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2014),中国自闭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其中0至14岁儿童患儿超200万,而专业诊断医生仅百人。各位算一算就知道了,即使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充其量也不超过20个能专业诊断自闭症的医生。在这种条件下,各位家长指望通过“百度一下”就知道自己孩子是不是自闭症——这未免想得太简单轻松了。8 C$ a) i1 i# _- a' H; {
0 K; T, m) B1 ]2 U8 k& m$ T$ A首先,自闭症很复杂,没有一个“典型的自闭症症状”。虽然我们常说典型自闭症有三大症状:社会交流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但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未必在三个方面都有明显的缺损(比如未必有刻板的行为),同样是自闭症,有的孩子是多动,有的孩子连下楼梯都不会,后者还容易跟脑瘫混淆,大多数孩子学语障碍甚至终身不能说话,却也有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是可以说话的,还有的孩子非常讨厌噪音,而另一部分则可能成为音乐天才……这些孩子够不上典型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但是在社会性和交流能力方面还是有比较明显的缺陷,难以用一个特定的“标签”来命名。所以,自闭症的学名全称叫做:孤独症谱系障碍,把孤独的相关行为表现看成是一个谱系,程度由低到高,低端的就是“典型孤独症”,高端的就逐渐接近普通人群。也就是说,所谓的孤独症,只要具备了“三联症”特征的一部分,就没有“是与不是”的概念,更确切的是“在谱系内的缺损程度有多深”。+ {3 D9 R9 M! e% c @5 K( h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粗浅对照网上所谓“自闭症常见症状”一一核对,会很容易发现自己小孩在很多方面根本不像自闭症啊,本着一颗侥幸的心,家长就可能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忽视、错过最诊断时机了。
( |8 R! c' b [5 Z. j/ j+ `
0 I! f( G# @/ W一个比较沮丧的现实是,即使家长及时发现问题求助医生了,医生往往也无力帮家长诊断自闭症。因为,诊断自闭症这个事情,不像诊断感冒发烧——随便哪个医生,只要看一下化验报告: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就知道是细菌性感冒该吃抗生素了——自闭症这个东西,麻烦就麻烦在当今医疗技术还没先进到用一个仪器“哗”的测验一下就能报告你得了还是没得自闭症。医生靠什么知道你得病没得病?很遗憾只能通过经验来判断(这种纯望闻问切式的诊断,很像中医看病方式对不对?对医生的经验要求太高了)。; ^' p1 J9 l; W5 |
据《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2010〕》,卫生部推荐的几个评估量表包括: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初步筛查;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具体诊断;以及一些辅助测量儿童发育评估和智力测验的量表。在国际上,大家比较认可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洛德及其同事制定的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G)和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医生掌握每一种表格都需要繁复的学习、演练,而且所有的判断都有相当的主观性,例如,喊小孩名字他有没有回应?0-5分,你给几分?不同的人选择都有各自主观判断的。家长如此,医生也是如此(有的表单是家长凭回忆填写、有些表单是医生测试患儿反应后填写的)。PS,目前医学家发现部分基因与自闭症有关,但自闭症里携带异常基因的比例很低,而且基因检测费用昂贵,故不适合作为诊断自闭症的通用方法。0 G! A- l9 b! X
如果患儿还小(不到3岁),他们与正常儿童之间表现出的差异非常轻微,一方面会被家长忽视,另一方面,到医院问医生医生心里也没有底,即使发现问题,大多也只敢确定为“发育迟缓”、建议家长“注意观察”。这么一耽误,就可能拖到孩子3岁不说话才来到大医院进一步复查。而自闭症这个事情,是越早发现越早干预康复效果会越好的。3岁前是黄金时间。
w- M a9 B$ ?, Y综上:由于自闭症诊断高度依赖人工和经验,所以很难做到标准化、大规模复制。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我国能专业诊断自闭症的医生仅百人”了。
& F1 f8 ?6 ~* [" J. S, \ G, F9 K# k z
现实是那么个现实,我们要说的是解决方案。& I0 g7 b& V v* B% s A7 ]1 v
第一,大家肯定不要根据几条“百度知道”去自己判断自己孩子是不是自闭症,中国能干这活的医生都少之甚少,就别提在家DIY了。% e. j+ s( Z7 N$ D2 A1 }
第二,前面李老西、马晓莉几位答案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早期筛查自己孩子是否存在高度危险,其中①缺乏目光对视、②呼名不应、③缺乏联合注意这三个方面我建议大家更关注一些,因为它们是早期能发现的症状,而且是很基础、患儿比较通常出现的症状。前面两个好理解,第三个“联合注意”比较学术,我做了一张图放在前面了帮助大家理解。
$ v7 \& A+ O( U第三,如果孩子有部分症状,建议就近去正规儿童医院筛查,如果儿童医院说是“发育迟缓”、“还不能确定是不是自闭症”、“可能是轻度自闭症”……建议尽早去北上广大城市儿童医院做专业确诊,我知道上海有能力测这个的是复旦儿科和新华医院,别的城市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 O! z8 b O# C9 `/ W9 ]
5 I5 }0 e* n! ~) M5 v作者:徐慧琳
* |+ Y% |" w: s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33474/answer/32852728
" y& J! y X q6 F4 C4 `+ Z9 }4 `1 q
. d, a2 Q9 Q2 d, L2 X. W$ T- j9 K/ L3 f
工作原因接触过很多自闭症儿童。非专业,只谈谈自己的经验。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指出。
/ z' L( P* x' m: k' V$ P. T3 M8 ~& f# ]6 S. Y" T l
不知道国内情况,我最早就职的学校是不接受自闭症/特殊儿童的,所以对此完全不了解。后来跳槽到另一间学校,学校安排过这方面的讲座让老师们对自闭症有简单的认识。但是非专业的老师们只能观察,不能下定论。每年会有来自澳洲的专家,不知道怎么称呼,暂称为专家吧。我们可以告诉专家提出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现象,她会到班里观察一节课,然后下定论,和家长沟通。
, j U7 G0 k$ @; l1 W+ b% p6 h# j5 t: ^1 E' p8 W
每个班级只能有一个特殊儿童,因为确实需要更多的精力来照顾特殊儿童,太多会兼顾不过来。情况比较糟糕的需要先单独进行干预,特教老师觉得孩子准备好时才能上课。有自残或严重打人倾向的孩子需要一个专人在课室照看。
4 w( p& ~2 l8 D. }
2 w" ~, o! e! ?% W我接触最多的是2-3岁的学生。我观察到的特殊儿童的各种表现有:注意力极度不集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时不时莫名大喊大叫/笑,情绪极度不稳定,没有眼神交流,坐不住,语言迟缓,没有危险意识,偏执地坚持某件事等等。另外,自闭症男女比例是4:1左右。8 Q# [# Q$ k/ u
& C2 y W$ G) K/ `& U4 o8 o0 I自闭症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尽早进行干预能得到很大改善。像其它答案里说的2-6岁是最佳时期。比起有些答案里提到的金钱原因,(因为一对一比起普通上学费用确实是一笔很庞大的支出)更可怕的是家长不能接受事实,而让孩子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包括我的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当我婉转地和她说起应该带她孩子去咨询一下的时候还和我翻脸了。) Q e5 q5 j0 q" a h4 j8 z4 B
9 t+ `0 N( I: Q6 T# {" K0 J
特教老师们需要有非常好的耐心,我看到的有限的几节课就是不断引导自闭症儿童重复做简单的动作,项目。# W; E: @* J( C3 h( ]2 S6 b
+ M# h" B3 W; _, A$ }家长能做的就是尽量多温柔地和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为孩子做简单的按摩帮助放松肌肉,可以用柔软的梳子刮皮肤提高皮肤敏感度。0 T; o B% g2 \( q3 r6 y0 h2 W" ~
# r% o+ c$ Z2 ^ V6 z: ]9 M
干预并不是立竿见影,而是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看到成效。但很久后当你回过头对比一下会发现,孩子已经有很大的进步,甚至和当初完全不一样。+ S! [4 k; k2 j1 Q* A+ [/ ]8 s
% {- k; y- l: v. O5 s
; j: O/ D# _: [, N" M a$ U8 ]7 I作者:Xueling6 S# d" V* x- P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33474/answer/327157998 W/ H$ n$ ]) `7 o
& Z7 X# z9 v, J4 S8 Y Z; m2 l/ B+ C! L, _7 n0 y+ |5 B
& {5 k, Q1 w) c0 Y1 r v
真假自闭症鉴定
. @3 @. u L! i现状
9 D6 l$ V* T* _4 R# v; q) {8 E自闭症从国外引入国内,从科学确认到大规模治疗干预仅有二十年的历程,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的鉴定体系,特别是由于医学基础科学对其没有建立完整、系统的生理医学科学理论,所以自闭症还不能通过医疗仪器检测出来,主要依赖医生的个人经验。但重度阿斯伯格症、xxy染色体变异、重度语障患儿表现出来的举止、行为、动作、语言与典型自闭症非常接近,医生仅仅依靠家长填写ABC自闭症量表是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而训练又在残联系统或民间,造成医生无法跟踪被训练孩子的成长过程,无法返述自己的鉴定结果,从而找到鉴定和康复之间的规律。致使没有经过长期培训特殊孩子的医生很难分辨出典型自闭症和类似自闭症的其他发育障碍的细微差别。于是很多不是自闭症的孩子被以自闭症倾向、高功能自闭症、自闭症谱系等模糊的名词命名。被人为戴上了自闭症帽子,致使自闭症的发病率成倍增加。
, j5 R: }" Y# H; j4 z4 ?( o; C0 B0 K% A. ~! |- m% D. ?( D" r. U& [
真自闭症& a5 C) q) P( g3 l
自闭症是台湾、香港的命名,大陆称孤独症,被划分为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是一种典型的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神经类疾病。典型自闭症儿童有着明确的症状显现,与其他泛自闭类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典型自闭症也是我们说的真自闭症,仍是世界医学难题,最基本的病因尚未清楚,是不可治愈的疾病。# L2 g9 J7 `: [! K2 X' F2 t$ j7 S
对于真自闭症儿童我给到家长3条建议:
) ?" e( p5 L7 c1、建议家长去有资质的医院进行鉴定,医院出具自闭症诊断书后可办理残疾证,对儿童日后生活有一定的帮助。4 A+ R2 @) B$ i' j" l
2、如有条件可再生育。二胎患自闭症的概率没有任何医学证明比其他出生儿童更高。4 c9 W& x; t8 [: D8 H: `
3、去类似北京星星雨这样的机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家长亲身参与并接受ABA训练,学习ABA训练的理念、技术及流程,在今后家庭共同生活的场景中将ABA融入,从而达到尽量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之后无需再接受其他任何医疗或康复机构的治疗或训练。" a7 t9 _0 p, e4 W
6 f9 G8 C f! n
假自闭症+ s4 V: u) }* s A/ i g
自闭症孩子经过训练能够很轻松认识数千个汉字,能够诵读小学课文,但他们永远不会不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字的含义,这些孩子才是真正的、典型的自闭症儿童。而那些可以训练回归的孩子称之为假自闭症,例如重度阿斯博格症患儿、真多动、语言发育特别迟滞等,存有这样发展障碍的儿童有与典型自闭症几乎一模一样的症状。也就是医院常用的自闭症谱系、自闭症倾向、轻度自闭、高功能自闭症等,我认为他们只是在某段时间里某个发展层面停顿下来,是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回归社会的正常儿童。
/ D! {' u" J( _
' F. S) h5 U% m3 }& J; @鉴别真假自闭症/ L1 d: L |6 j# K7 V
为什么一定要鉴别真假自闭症
/ U2 }9 } \9 v2 z3 w5 Y! E1 Z9 G一旦发展障碍儿童被贴上自闭症的标签,将给家庭带来了巨大心里创伤和压力,错误的判断更会在儿童回归训练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家长在训练方向和潜意识都会遵照自闭症的训练方式进行研究和执行。典型自闭症,真自闭症,现代医学无法治愈。只能通过ABA训练对其能力进行有限的改善。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不应该对所有的发展障碍儿童都使用ABA训练,自闭症谱系、自闭症倾向、高功能自闭症、运动神经发育迟滞、阿斯伯格症等儿童,他们只是在某段时间里某个发展层面出了差错的,是正常儿童中某些能力偏弱的,但他们仍然属于正常儿童的范畴。是完全可以通过“非ABA”训练回归社会的。对于不是自闭症的儿童用只针对自闭症设计的ABA训练方法进行康复,如同给得肺炎的孩子用肺癌的药物,后果可想而知。这样的问题非常普遍,而这将关系到无数儿童及家庭的未来。8 k- Z [5 @' G+ T- Y
" d% m# I, s& ~, D
% I8 o) V2 }& p- q作者:韩正- Q/ |5 G/ U" h, M a3 m, V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33474/answer/33795856
! I' w( Q( P$ d
9 K. @# w6 r( s* C1 T# m t) N; N5 E1 N, T* h1 C
一,请先看视频:诊断自闭症的新方法
9 `) \; Q5 Q5 C+ Y1 A. s7 i
7 m( v( `% x, s! g( W% f( U* |6 z二、再看文字以加深理解或重点复习没看明白的地方1 Y4 X- G6 m/ ~2 X8 @
Ami KlinA new way to diagnose autism
9 H8 H% l7 I8 R; j( D2 I& N( N( b9 `我一直都想成为 社会交往中的一个能活动的实验室 在于他人相处时,理解他们的感受与思想, 意图和动机,从而产生共鸣. 作为一个科学家,我总想度量这种共鸣的感受 这种感受瞬间产生, 仿佛在眨眼之间. 我们凭直觉理解别人的感受 了解其行为所代表的意义 甚至在某个行为产生之前 我们总是 别人主观意识里的客体 一直都是这样. 我们就是没法摆脱. 而这一点又十分的重要, 以至于我们用来了解自我与世界的每一种工具 都深受这一状况的影响 人类本质上都是社会性的(群居的). o6 R2 r& J8 V4 P1 A
1:02* f! n/ m, N Y. i( ^5 J8 q
因此,我真正的自闭症之旅始于 我住进一个为成人自闭症患者设立的寓所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都在医院里度过.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对他们来说,自闭症是及其可怕的. 他们有严重的智力障碍 他们不说话. 但最糟糕的是, 他们极度封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与周围的环境隔绝 与人隔绝 实际上,如果你走进一个为自闭症患者开办的学校 你会听到很多嘈杂的声音 各种喧闹,各种动作, 都在做着些什么 但他们总是各自做各自的事 有的人可能在看天花板上的一盏灯 有的人可能缩在一个角落里 他们可能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 这些自我刺激的动作毫无意义 他们极度地封闭.
0 z6 }' Q" D& f2:11
' |$ I c( r6 K现在我们知道了,自闭症是一种功能的混乱 即共鸣功能的混乱, 就是我刚才提到的 这些是生存的基本技能 这些生存技能是我们继承而来的 经由很多很多年的 进化而来的0 _$ B4 Q9 G; A- }& P
2:29
+ C5 b3 T$ e1 a7 r; W2 O大家都知道,婴儿生来是很脆弱的 没有人照顾,他们活不下去 所以很合理地, 大自然赋予他们 一种生存机制. 他们会亲近照顾者 在人们出生后的几天到几周里 婴儿更偏好人的声音 相比环境的声音,他们喜欢人声. 他们喜欢盯着人看,胜过盯着东西看. 甚至当他们看着人时, 他们会看人的眼睛 因为眼睛就是人生经验的一个窗口 因此他们会更喜欢盯着那些正看着他们的人 而不是那些没有看他们的人 他们会亲近照顾他们的人 而照顾者也会亲近婴儿 在这种双向互助、一来一往如同舞蹈一样的过程中 对人的思想慢慢形成至关重要的各种因素便产生了 人的社会心理,社会大脑也借此形成.; N% J4 f, {" z5 Q% p
3:28+ y8 i5 J) o3 E {: g! L
我们总以为自闭症 是后天形成的 其实并非如此. 自闭症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有了. 当婴儿和照顾者在一起时, 他们很快便意识到 在两个人的耳朵之间 存在着很重要的东西 这种东西是无形的,你看不见, 但却非常重要 这种东西就是所谓的注意力 他们很快就能学会 甚至在他们会开口说话前,他们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们也会跟随着别人的目光 因为人的目光所到之处 就是他们心中所想 很快地,他们开始了解事物的意义 因为当某个人看着一个东西 或指着一个东西时 交流的对方并不仅仅获得一个方向的信息 也获得了他人 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以及态度 很快地他们开始建立这个意义的系统 但这一系统中意义 要求他们与人进行互动而获得 这些意义 是通过他们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而得到的2 o8 p' J8 w2 B& f) H/ ~ v! {
4:49
% {7 C8 f# t0 u) T% Q: C有个15个月大的小女孩 她有自闭症 我靠她非常地近 大概离她的脸只有2英寸,她却完全不理睬我 想象一下我对你这么做, 离你的脸2英寸那么近 你很有可能会有种反应,对吧? 你可能会往后退,或者叫警察. (笑声) 你一定会做点什么. 因为你进去了别人的空间 而不引起反应是不可能的. 对我们而言,这是自然而然,毫不费劲的. 这是我们身体的智慧. 并不是语言教会我们的. 我们的身体就是知道如何反应, 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事实.$ V y$ S7 y4 F8 t8 f
5:35& t' K8 T. ^& D7 b7 j6 Y
不光是人类会有如此反应. 对于我们进化上的远亲,也是如此 如果你是一只猴子 你正在看着另一只猴子 另一只猴子比你的等级更高 如果这被看成是一种信号或威胁, 你是不会活很久的 这对其他动物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 离开这些技能他们活不下去 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 我们就需要这样反应,互动性的反应0 u7 v q, q" b) W' g1 {& ]
6:110 k: O. c9 D4 A
她那样地对我不理不睬,可我离她那么近 可能你觉得,她看得见你 也许她听得到你 可是,几分钟以后, 她会走到屋子里的某个角落 发现地上的小糖果,MM糖。 我根本吸引不了她的注意力 但有的东西,某个小物件,却可以! 如今,大多数人都会将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 分得一清二楚 但是对这个自闭症女孩而言, 这个分割线却不是很清晰 人的世界并不吸引她 但却能吸引我们 我们能从分享经验当中 学到很多东西 但这个自闭症女孩所做的事情 使得她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偏离正常的轨道, 因为她不断地封闭自己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大脑是决定性的 它决定我们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实际上大脑也会被我们的行为影响 当她越来越孤僻 互动越来越少的时候 她的思想和大脑也受到行为的影响
8 I( p m# N* `+ c4 \6 K7:253 s) {. ~# t3 E& a- v2 F
在所有成长障碍中, 自闭症与基因的关系最大, 自闭症是脑部神经错乱引起的 这种紊乱在孩子早在出生之前 就开始形成了 我们现在知道自闭症有很多不同的种类 有很多自闭症患者有严重的智力障碍 但也有很多天赋异禀 有的患者完全不讲话 又有的会一直说个不停 有的患者如果你到他们学校里去观察他们 他们会一直围着学校的围墙跑个不停 如果你不阻止他们(他们会一直跑) 有的人会一直不停地跑到你面前来 不断地想引起你的注意 但他们的方式常有点奇怪 从而无法引起你的共鸣
; o b) A5 k/ ^9 r/ K0 v* F8:161 P. N% p8 r) j# K7 f! I8 i0 d
自闭症如今要更普遍得多, 我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时, 我们以为一万个人里差不多有四个自闭症患者 因而,自闭症显得比较罕见 但现在我们知道,100个人里大概就有一个自闭症患者 我们的身边有着数百万的患有自闭症的人
3 l# \# M; I% ] I* }2 r4 [8:36
% h6 p% v2 _4 @# T7 i) i社会为此而消耗的成本极大 仅美国这一花费大概就达到了350亿到800亿美元, 大家知道么,这些经费的很大一部分 都被用在青少年, 尤其是那些患有严重障碍的成年人 以及那些需要全方位密集照顾的患者身上 需要极为高强度的照顾 这样的服务大概每年需要花费6万到8万美元 有的人没有获得早期的治疗 而我们知道,自闭症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偏离 而逐渐恶化 就像我刚才提过的那样 我们能否及早发现自闭症的症状 进行干预与治疗呢? 我可以跟大家说,这个想法 在过去十年大大的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们完全可以 减轻自闭症的症状 但是,我们的机会并不多 因为大脑的可塑性只有那么一阵 而这为数不多的机会时间 是人生命的前三年 这并不是说之后就没有机会了,不是这样的 但机会确实是越来越小 在美国,被诊断出自闭症的年龄 仍然在五岁左右 但在一些贫困地区 或一些医疗条件不好的地区 农村人口以及少数族裔自闭症患者 被确诊的年龄还要滞后 这就好像我们要和他们说 那些社区的自闭症患情况 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生物伦理上负有责任。 技术已经有了 但技术如果无法对社区产生影响 那么技术也就不存在,我们若不抓住机会, 后果将不是我们所能负担的。 因为自闭症孩子会变成患有自闭症的成人, 我们能为孩子们、为他们的家庭做的事情 如果早一点做到, 将会产生影响终身的作用, 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其家庭以及社区而言都是如此 这就是我们对于自闭症的看法
* \0 B/ c* b0 k$ v \! s10:44
2 {3 H& S; t6 U. u和自闭症有关的基因多达一百个 实际上,我们相信,很有可能 将会有300到600个基因是与自闭症有关的 不仅仅是基因,而是基因异常 这时候我们遇到一个问题 既然有那么多引起自闭症的原因 那我们可不可以根据这些异常基因 来追查具体的症状呢? 像我这样的人 当我们进入一个游戏室时, 我们就能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自闭症 那要怎样从很多的形成原因中 追查一系列相似的症状呢? 答案就在成因与症状之间, 即孩子的成长 事实上,我们对孩子两岁前的生活非常感兴趣 因为那些不利因素 未必一定会演变成自闭症 自闭症会自行形成 我们能否在那些年里进行干预? 我们也许能减轻一些症状,谁知道呢! 也许还能阻止一些人得上自闭症
1 O+ t! A2 _9 @4 m' H11:50
3 a+ y4 b9 ]3 t8 N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怎么样能引起共鸣? 怎么样进入到别人的存在当中? 我记得当我和那个15个月大的孩子在一起互动时, 我脑子里只有一件事 “怎么样才能进入到她的世界呢?“ ”她是在想着我么?还是她正在想着别人?” 这很难做到,我们必须倚靠技术 我们必须到她身体内部的世界中去 我们要从她的眼睛看世界。
4 h! f, C- _3 K/ n12:23
p& a- j; t |所以过去的很多年我们都在做一项技术 以眼球追踪为基础, 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个不同的时刻, 孩子们都是被什么吸引了 这是我的同事,Warren Jones, 我们一起研究创造这些方法, 整整研究了12年, 你看这是一个五个月大的婴儿 这个五月大的男孩将要去观看别的事物, 就是他世界里存在的事物, 他的妈妈,照顾他的人,还有一些 他日间被照顾时的各种经历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拥抱他的世界, 并把那世界带到实验室来, 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要创建很精密的测量方法, 测量人们以及婴儿 如何与世界互动的方法 每个时刻都要测量 从而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c5 q" f5 g4 l- z2 z. a' A
13:24+ S. Y$ ^6 _4 v6 y# E8 V4 c/ O# j
我们创建了这些测量方法,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东西叫 “注意力漏斗” 你们看到的这个视频 每幅影像的间距大约是一秒 这是35个正常孩子所看到的世界 他们都是两岁大的孩子 当我们停在其中一幅影像上时 这是正常的孩子在做的事情 而绿色的地方,是自闭症的孩子在做的事情 视频停留在那个画面上时, 正常孩子在看这些, 再看那个小男孩情绪的反应 那个小男孩和那个小女孩正在闹矛盾 而自闭症的孩子在做什么呢? 他们会注意那个不断转动的门, 看着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我可以告诉大家, 这里就有了差异, 这不仅仅发生在我们5分钟的实验里 而在他们生活里的每一分钟都发生着, 他们的心智就此而形成, 它们的脑子在其他的方面不断发展, 而这些方面与他们同龄的伙伴有所不同" {; h; s; B1 ^" q- Y
14:29
5 h& d# `' G( @: E/ ~4 ?9 |3 o这里有一个结构图, 这是从我们的儿科医生朋友那里拿过来的, 这是一幅关于生长曲线概念的图, 你知道,你带一个孩子去看儿科医生时, 你会得到他的身高,体重 所以我们决定我们要作出一个 社交发展的成长图 我们找了很多孩子参与实验,从他们出生开始 大家可以看到X轴上写着2,3,4, 5,6,到9,一直到大概24个月 这些是他们盯着人的眼睛 看的时间百分比, 这就是他们的成长表 他们爱看人的眼睛,从这里开始, 基本上很平稳,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它还上升了一些. 我们再来看看 这些有自闭症的孩子的曲线. 非常的不同 刚开始很高,然后就一直下降。 这表明,他们本来具有追寻人眼神的能力 但后来却不再被吸引了 这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外界的刺激 你对他们产生不了影响了 在他们探索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你不无关紧要6 D) W$ i* p* z' W9 P H: O
15:465 {2 \* j6 w: f1 ?0 M
这些数据如此重要, 以致于我们非常想知道在出生后的六个月里, 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当你开始与一个两三个月大的孩子互动时, 你会对这些孩子的社会性感到惊讶 我们在那六个月看到了一个情况, 这两组孩子很容易被区分开来 通过这些方法或者其它的方法, 我们发现,实际上我们的科学, 是可以及早地诊断出自闭症的 我们不需要等到第二年 自闭症的症状开始出现时才确诊 如果我们测量的东西是进化而来, 并保存下来的,且出现的时间非常早的话, 尤其是出生后几周就出现的症状, 我们就可以将对其诊断提前到, 提早到出生后的两个月内, 这就使我们如今在研究的内容,! E* _+ O5 @+ |- }; D7 A* `
16:47+ V. D, _, L2 [
现在,我们可以创造出最好的科学技术, 还有最好的方法来争端那些患自闭症的孩子 但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他们的现实情况, 这一切都徒劳无功. 当然了,我们现在需要各种设备 能被送到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那里 我们的同事,那些坐诊的医生, 他们能见到每个孩子, 我们需要把这些技术, 转变成对他们的工作有实际用处和价值的东西, 因为他们要帮助那么多孩子, 我们希望我们的成果能广泛推广, 这样我们就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孩子, 但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和干预治疗的方法 那这也是违反这会责任与道德, 我们需要能够与家庭合作, 去支持那些家庭,在最开始的几年里与他们一起, 我们需要从诊断他们是否患病, 发展到普遍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为这些治疗将会改变 孩子与他们家人的生活* S3 p$ n# o* P: a' p; e
17:52( t4 P: _7 o9 ]' |1 ?# O
现在,我们要想想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可以告诉大家, 在这个领域这么多年, 最开始的几年, 人会觉得自己很年轻充满干劲, 会感觉我自己所钻研的科学 真的能给现实带来影响, 可以让其他人不再重蹈我的覆辙 不走我走过的老路, 我那时以为自闭症是个无法治愈的疾病 但如今再也不这么想了。 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
, O4 G1 k% R ?! ]2 u+ J. q8 j18:29
# }, I5 r/ P b( ]6 V+ g4 D- `我们的想法并不是说要完全治愈自闭症。 那不是我们要的。 我们要的,是要确认, 那些患了自闭症的人 能从那些可怕的结果中释放出来,得到自由 不再是严重的智障,或者是语言能力的缺失, 也不再极度的封闭 我们觉得实际上自闭症患者, 看待世界的视角非常的特别, 我们需要这样的多样性, 他们能做得特别好, 在一些他们擅长的领域, 在可预测的情况下,可掌控的情况下。 毕竟他们专注于世界本来的面貌, 而不是学习怎样在世界上生存, 这就是一个长项。 例如,当你的工作在技术层面时 这就是一个长项。 还有一些人,具有极高的天分 艺术上的天分 我们希望他们也能自由施展, 我们希望下一代患有自闭症的人 不仅能发挥他们的长处, 更能实现他们美好的梦想。% Z7 Y( ]' Z ]+ W/ |- C
19:316 u1 N7 N' r6 W+ H
谢谢(掌声)& j2 z) ~8 R1 r: L
- W! t; E! X% ]* r5 f三、两张重点的图:
$ E. S, ~) X7 Q/ f w0 o3 E) a+ L: r/ r) Q" I- s o& m; m
5 P, }* I7 f9 ~' {9 Q5 r4 T1 h0 X作者:景笑) y9 M0 t, n* L; h) ^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33474/answer/31907259
3 Z3 W" m3 @! y: @- a) D2 l1 m; r0 t' k0 e! Y+ R/ g, o
+ y! Y$ U/ |7 Q: n$ d0 l( P! r3 g
一,请先看视频:诊断自闭症的新方法/ w, X& h8 Z0 j3 z
. U; }' Z7 C9 e二、再看文字以加深理解或重点复习没看明白的地方7 r7 ?; L, m, d; W2 P. S$ ~7 y
Ami KlinA new way to diagnose autism 0 D, r. I) t& a; C) E) E
我一直都想成为 社会交往中的一个能活动的实验室 在于他人相处时,理解他们的感受与思想, 意图和动机,从而产生共鸣. 作为一个科学家,我总想度量这种共鸣的感受 这种感受瞬间产生, 仿佛在眨眼之间. 我们凭直觉理解别人的感受 了解其行为所代表的意义 甚至在某个行为产生之前 我们总是 别人主观意识里的客体 一直都是这样. 我们就是没法摆脱. 而这一点又十分的重要, 以至于我们用来了解自我与世界的每一种工具 都深受这一状况的影响 人类本质上都是社会性的(群居的)% J) V5 c/ N2 n1 t
1:025 E( R7 K% s% g9 V
因此,我真正的自闭症之旅始于 我住进一个为成人自闭症患者设立的寓所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都在医院里度过.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对他们来说,自闭症是及其可怕的. 他们有严重的智力障碍 他们不说话. 但最糟糕的是, 他们极度封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与周围的环境隔绝 与人隔绝 实际上,如果你走进一个为自闭症患者开办的学校 你会听到很多嘈杂的声音 各种喧闹,各种动作, 都在做着些什么 但他们总是各自做各自的事 有的人可能在看天花板上的一盏灯 有的人可能缩在一个角落里 他们可能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 这些自我刺激的动作毫无意义 他们极度地封闭.
9 r0 B1 w9 d) L: r+ u) g+ @0 V; D2:11
' P- U2 R( z5 o% [% I, h4 Z- q5 s现在我们知道了,自闭症是一种功能的混乱 即共鸣功能的混乱, 就是我刚才提到的 这些是生存的基本技能 这些生存技能是我们继承而来的 经由很多很多年的 进化而来的
; h S' M2 t5 Y4 n% @6 P$ G! i0 O. K2:29
" n) _3 b; T$ K- E8 v' M大家都知道,婴儿生来是很脆弱的 没有人照顾,他们活不下去 所以很合理地, 大自然赋予他们 一种生存机制. 他们会亲近照顾者 在人们出生后的几天到几周里 婴儿更偏好人的声音 相比环境的声音,他们喜欢人声. 他们喜欢盯着人看,胜过盯着东西看. 甚至当他们看着人时, 他们会看人的眼睛 因为眼睛就是人生经验的一个窗口 因此他们会更喜欢盯着那些正看着他们的人 而不是那些没有看他们的人 他们会亲近照顾他们的人 而照顾者也会亲近婴儿 在这种双向互助、一来一往如同舞蹈一样的过程中 对人的思想慢慢形成至关重要的各种因素便产生了 人的社会心理,社会大脑也借此形成.
$ |3 V2 E8 }% l R( L- y' y3:287 |4 ?2 g# T; Y( q& n! n |- u
我们总以为自闭症 是后天形成的 其实并非如此. 自闭症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有了. 当婴儿和照顾者在一起时, 他们很快便意识到 在两个人的耳朵之间 存在着很重要的东西 这种东西是无形的,你看不见, 但却非常重要 这种东西就是所谓的注意力 他们很快就能学会 甚至在他们会开口说话前,他们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们也会跟随着别人的目光 因为人的目光所到之处 就是他们心中所想 很快地,他们开始了解事物的意义 因为当某个人看着一个东西 或指着一个东西时 交流的对方并不仅仅获得一个方向的信息 也获得了他人 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以及态度 很快地他们开始建立这个意义的系统 但这一系统中意义 要求他们与人进行互动而获得 这些意义 是通过他们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而得到的0 `: i. p0 a0 w ~% f1 ]( i
4:497 _$ R$ ~* J, K5 O3 t
有个15个月大的小女孩 她有自闭症 我靠她非常地近 大概离她的脸只有2英寸,她却完全不理睬我 想象一下我对你这么做, 离你的脸2英寸那么近 你很有可能会有种反应,对吧? 你可能会往后退,或者叫警察. (笑声) 你一定会做点什么. 因为你进去了别人的空间 而不引起反应是不可能的. 对我们而言,这是自然而然,毫不费劲的. 这是我们身体的智慧. 并不是语言教会我们的. 我们的身体就是知道如何反应, 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事实.% T+ T3 K" x9 J3 _. T8 i0 J8 O
5:35& C6 S- Y1 x% T, b
不光是人类会有如此反应. 对于我们进化上的远亲,也是如此 如果你是一只猴子 你正在看着另一只猴子 另一只猴子比你的等级更高 如果这被看成是一种信号或威胁, 你是不会活很久的 这对其他动物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 离开这些技能他们活不下去 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 我们就需要这样反应,互动性的反应
3 |; H3 n1 D9 D) t; F1 t6:11# s2 ?! }) f( J& C7 ] z
她那样地对我不理不睬,可我离她那么近 可能你觉得,她看得见你 也许她听得到你 可是,几分钟以后, 她会走到屋子里的某个角落 发现地上的小糖果,MM糖。 我根本吸引不了她的注意力 但有的东西,某个小物件,却可以! 如今,大多数人都会将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 分得一清二楚 但是对这个自闭症女孩而言, 这个分割线却不是很清晰 人的世界并不吸引她 但却能吸引我们 我们能从分享经验当中 学到很多东西 但这个自闭症女孩所做的事情 使得她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偏离正常的轨道, 因为她不断地封闭自己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大脑是决定性的 它决定我们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实际上大脑也会被我们的行为影响 当她越来越孤僻 互动越来越少的时候 她的思想和大脑也受到行为的影响
; x( g: v2 W+ h8 F7:25+ I% }3 {8 A+ `# u
在所有成长障碍中, 自闭症与基因的关系最大, 自闭症是脑部神经错乱引起的 这种紊乱在孩子早在出生之前 就开始形成了 我们现在知道自闭症有很多不同的种类 有很多自闭症患者有严重的智力障碍 但也有很多天赋异禀 有的患者完全不讲话 又有的会一直说个不停 有的患者如果你到他们学校里去观察他们 他们会一直围着学校的围墙跑个不停 如果你不阻止他们(他们会一直跑) 有的人会一直不停地跑到你面前来 不断地想引起你的注意 但他们的方式常有点奇怪 从而无法引起你的共鸣" w, f- F7 |- j; Q9 w& b2 N3 Y
8:16' t( |& i" h% v! u
自闭症如今要更普遍得多, 我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时, 我们以为一万个人里差不多有四个自闭症患者 因而,自闭症显得比较罕见 但现在我们知道,100个人里大概就有一个自闭症患者 我们的身边有着数百万的患有自闭症的人5 A7 A& [% P* D- y
8:36
3 Q, c5 a' C5 \社会为此而消耗的成本极大 仅美国这一花费大概就达到了350亿到800亿美元, 大家知道么,这些经费的很大一部分 都被用在青少年, 尤其是那些患有严重障碍的成年人 以及那些需要全方位密集照顾的患者身上 需要极为高强度的照顾 这样的服务大概每年需要花费6万到8万美元 有的人没有获得早期的治疗 而我们知道,自闭症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偏离 而逐渐恶化 就像我刚才提过的那样 我们能否及早发现自闭症的症状 进行干预与治疗呢? 我可以跟大家说,这个想法 在过去十年大大的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们完全可以 减轻自闭症的症状 但是,我们的机会并不多 因为大脑的可塑性只有那么一阵 而这为数不多的机会时间 是人生命的前三年 这并不是说之后就没有机会了,不是这样的 但机会确实是越来越小 在美国,被诊断出自闭症的年龄 仍然在五岁左右 但在一些贫困地区 或一些医疗条件不好的地区 农村人口以及少数族裔自闭症患者 被确诊的年龄还要滞后 这就好像我们要和他们说 那些社区的自闭症患情况 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生物伦理上负有责任。 技术已经有了 但技术如果无法对社区产生影响 那么技术也就不存在,我们若不抓住机会, 后果将不是我们所能负担的。 因为自闭症孩子会变成患有自闭症的成人, 我们能为孩子们、为他们的家庭做的事情 如果早一点做到, 将会产生影响终身的作用, 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其家庭以及社区而言都是如此 这就是我们对于自闭症的看法
0 \) X4 i. e; I3 Z- V: K7 H. ?10:44
( a$ ^8 @" |9 U! T6 Z+ E和自闭症有关的基因多达一百个 实际上,我们相信,很有可能 将会有300到600个基因是与自闭症有关的 不仅仅是基因,而是基因异常 这时候我们遇到一个问题 既然有那么多引起自闭症的原因 那我们可不可以根据这些异常基因 来追查具体的症状呢? 像我这样的人 当我们进入一个游戏室时, 我们就能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自闭症 那要怎样从很多的形成原因中 追查一系列相似的症状呢? 答案就在成因与症状之间, 即孩子的成长 事实上,我们对孩子两岁前的生活非常感兴趣 因为那些不利因素 未必一定会演变成自闭症 自闭症会自行形成 我们能否在那些年里进行干预? 我们也许能减轻一些症状,谁知道呢! 也许还能阻止一些人得上自闭症
; G; n% C. V1 Y4 Y11:50
4 l7 F% p0 \9 n) l+ h! v- x/ M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怎么样能引起共鸣? 怎么样进入到别人的存在当中? 我记得当我和那个15个月大的孩子在一起互动时, 我脑子里只有一件事 “怎么样才能进入到她的世界呢?“ ”她是在想着我么?还是她正在想着别人?” 这很难做到,我们必须倚靠技术 我们必须到她身体内部的世界中去 我们要从她的眼睛看世界。/ d+ C9 D2 r( _6 ~; ]) {. r! D" h- b- g3 Q
12:23+ r; u$ A( W5 F9 e0 t
所以过去的很多年我们都在做一项技术 以眼球追踪为基础, 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个不同的时刻, 孩子们都是被什么吸引了 这是我的同事,Warren Jones, 我们一起研究创造这些方法, 整整研究了12年, 你看这是一个五个月大的婴儿 这个五月大的男孩将要去观看别的事物, 就是他世界里存在的事物, 他的妈妈,照顾他的人,还有一些 他日间被照顾时的各种经历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拥抱他的世界, 并把那世界带到实验室来, 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要创建很精密的测量方法, 测量人们以及婴儿 如何与世界互动的方法 每个时刻都要测量 从而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7 v% {+ n; p/ T; {13:24) w1 g- c$ m1 D4 `; y5 q" X
我们创建了这些测量方法,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东西叫 “注意力漏斗” 你们看到的这个视频 每幅影像的间距大约是一秒 这是35个正常孩子所看到的世界 他们都是两岁大的孩子 当我们停在其中一幅影像上时 这是正常的孩子在做的事情 而绿色的地方,是自闭症的孩子在做的事情 视频停留在那个画面上时, 正常孩子在看这些, 再看那个小男孩情绪的反应 那个小男孩和那个小女孩正在闹矛盾 而自闭症的孩子在做什么呢? 他们会注意那个不断转动的门, 看着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我可以告诉大家, 这里就有了差异, 这不仅仅发生在我们5分钟的实验里 而在他们生活里的每一分钟都发生着, 他们的心智就此而形成, 它们的脑子在其他的方面不断发展, 而这些方面与他们同龄的伙伴有所不同
4 Z' r. T7 y0 O! X* v5 f# }. s14:29
1 Z7 y- M5 r- c+ Q' d; j. W这里有一个结构图, 这是从我们的儿科医生朋友那里拿过来的, 这是一幅关于生长曲线概念的图, 你知道,你带一个孩子去看儿科医生时, 你会得到他的身高,体重 所以我们决定我们要作出一个 社交发展的成长图 我们找了很多孩子参与实验,从他们出生开始 大家可以看到X轴上写着2,3,4, 5,6,到9,一直到大概24个月 这些是他们盯着人的眼睛 看的时间百分比, 这就是他们的成长表 他们爱看人的眼睛,从这里开始, 基本上很平稳,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它还上升了一些. 我们再来看看 这些有自闭症的孩子的曲线. 非常的不同 刚开始很高,然后就一直下降。 这表明,他们本来具有追寻人眼神的能力 但后来却不再被吸引了 这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外界的刺激 你对他们产生不了影响了 在他们探索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你不无关紧要$ ]" X* {( U3 ?$ q
15:46$ P3 i4 {7 Y4 u. i# s6 k" t$ d9 w$ y
这些数据如此重要, 以致于我们非常想知道在出生后的六个月里, 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当你开始与一个两三个月大的孩子互动时, 你会对这些孩子的社会性感到惊讶 我们在那六个月看到了一个情况, 这两组孩子很容易被区分开来 通过这些方法或者其它的方法, 我们发现,实际上我们的科学, 是可以及早地诊断出自闭症的 我们不需要等到第二年 自闭症的症状开始出现时才确诊 如果我们测量的东西是进化而来, 并保存下来的,且出现的时间非常早的话, 尤其是出生后几周就出现的症状, 我们就可以将对其诊断提前到, 提早到出生后的两个月内, 这就使我们如今在研究的内容,
+ _: X4 L" s1 I. ~16:47
- e. ~2 L a1 v现在,我们可以创造出最好的科学技术, 还有最好的方法来争端那些患自闭症的孩子 但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他们的现实情况, 这一切都徒劳无功. 当然了,我们现在需要各种设备 能被送到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那里 我们的同事,那些坐诊的医生, 他们能见到每个孩子, 我们需要把这些技术, 转变成对他们的工作有实际用处和价值的东西, 因为他们要帮助那么多孩子, 我们希望我们的成果能广泛推广, 这样我们就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孩子, 但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和干预治疗的方法 那这也是违反这会责任与道德, 我们需要能够与家庭合作, 去支持那些家庭,在最开始的几年里与他们一起, 我们需要从诊断他们是否患病, 发展到普遍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为这些治疗将会改变 孩子与他们家人的生活
# S- f. N" G) X/ y17:52
d3 W' C& y# \- h" e# k) t# u现在,我们要想想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可以告诉大家, 在这个领域这么多年, 最开始的几年, 人会觉得自己很年轻充满干劲, 会感觉我自己所钻研的科学 真的能给现实带来影响, 可以让其他人不再重蹈我的覆辙 不走我走过的老路, 我那时以为自闭症是个无法治愈的疾病 但如今再也不这么想了。 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8 y1 [+ u \$ m% E+ H0 r0 `* q
18:29
$ e! t6 h$ X+ S3 D9 S2 ^: u7 B( a我们的想法并不是说要完全治愈自闭症。 那不是我们要的。 我们要的,是要确认, 那些患了自闭症的人 能从那些可怕的结果中释放出来,得到自由 不再是严重的智障,或者是语言能力的缺失, 也不再极度的封闭 我们觉得实际上自闭症患者, 看待世界的视角非常的特别, 我们需要这样的多样性, 他们能做得特别好, 在一些他们擅长的领域, 在可预测的情况下,可掌控的情况下。 毕竟他们专注于世界本来的面貌, 而不是学习怎样在世界上生存, 这就是一个长项。 例如,当你的工作在技术层面时 这就是一个长项。 还有一些人,具有极高的天分 艺术上的天分 我们希望他们也能自由施展, 我们希望下一代患有自闭症的人 不仅能发挥他们的长处, 更能实现他们美好的梦想。5 F) e" P0 n/ V7 X0 j3 l4 E
19:31: {, ]. Q. N$ Q% {2 ^! i/ a! ^
谢谢(掌声)
2 b, R3 O; P! G& U) B m v) f
0 k1 R- R" H k6 P: e/ \1 C三、两张重点的图:
2 I' z! q1 |3 o0 \: y8 y9 h$ i% t( ? e1 H3 X. T E
7 u1 g7 K9 H) O+ U x% p4 R
作者:景笑
# p+ x3 R% ^2 J. ^) ]- t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33474/answer/31907259, f J# T( r; G1 _* L1 y
( g4 [. }- n3 y1 Q6 T# A
( V( G3 {0 @; `( Q, Z6 {, P
普通父母很少会往这上面想,而且自己判定时不够客观,加上周围家人朋友不合适的安慰和鼓励,最终大多数家长还是要求助于医疗机构来做最终诊断。
/ p* u) r4 ~* n0 W: ?只有医院做出了最终诊断了,家长才会死心。而且有诊断书的话,条件不好的家庭可以向国家申请残疾人补助。
6 C2 V: T' R& F' Z3 x. Q$ x2 D太复杂的会让家长混淆了,我觉得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去医院发育科做诊断了。; `4 t3 z2 g/ H& _; [/ D! W5 `) r( @
第一,跟人没有对视,就是不直视你的眼睛,如果多数情况下都这样,就需要高度警觉。这点自闭症和普通孩子差异非常明显,你盯着他的脸喊他基本都不会看你,或者瞟一眼马上就转开。' }+ s) V7 C2 K) T
第二,对叫他的名字没有反应。
3 b3 ]0 _4 @# t第三,爱动,停不下来;不怕高,再高的地方都敢爬,而且不会表现出害怕。& | Y& r# ~; C1 S' I
我觉得但凡有以上特征,就有必要到医院做专业诊断。7 P* [% p+ K1 _/ ^: V
我觉得被耽误的孩子除了家长心存侥幸以外,基本就是被当作正常小孩对待的那些:觉得孩子就是不爱理人、就是有点好动。
7 K/ n( ?1 P3 k8 E( M q, b我觉得自闭症是非常需要宣传这方面知识的,让人们更多的了解这种疾病。还有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在我这里,有很多周围县市甚至更远地方的人来给孩子做训练。过程至少需要一位家长全程陪同,外地的都在附近租房子,一般家庭根本承担不起。* i0 w2 i3 [2 U! V$ ^
再回答一遍题主的话,甄别孩子是否是自闭症,就是孩子的状态可疑,及时到医院做专业诊断。没有哪个家长不看到诊断书就相信孩子是真的有自闭症,即使99%认定,也有最后一丝侥幸留在大夫哪里,而且申请国家补助也需要诊断书,这一点对多数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很重要。
$ w I4 G2 R) E; ^) F! `以上。
* r0 z8 [( g( F# V% G$ Y) v" p1 @; w
! I4 D4 l5 h* d2 q: Z- `) {& W作者:那个李先生' B1 ~4 e5 {: ~% K/ @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33474/answer/324625562 ^# Y8 ?' i7 N1 t( x9 y
/ w ] S) @; Q2 X# ^; l1 k1 ~' \5 ~
; ?/ m9 [7 Z: W% o1 W0 E$ S3 X6 }5 D, J
( {& a# k u5 X7 o5 n& H7 n对于自闭症的诊断,临床上还没有完善的工具和方法。目前普遍认可的诊断方法是由专业语言治疗师、心理学家及儿科医生组成跨学科评估小组,在诊断手册的指导下,对个体进行语言、社会交往以及行为兴趣等多方面评估,然后综合结果给出诊断。
! q- @' q3 n# Z8 ] `; P4 F( _
1 ` P: p( A5 q6 p研究显示,对患儿的早期干预治疗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这些儿童的发育成长。在发病的早期阶段,即从儿童出生到3岁期间,进行干预治疗将帮助他们培养语言和运动能力,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但最新数据表明,大部分患儿仍在4岁以后才被诊断出自闭症。
9 x) O3 E% C% C6 R3 l' M+ m自闭症儿童在很多方面都与正常儿童不同。父母多加留意就可尽早发现孩子可能患有自闭症的迹象。这些迹象就包括:1 D2 \1 F- O5 E" ]" M& r- E$ T. x
第一,他们会病态依恋某些特殊物品。患儿通常会对某些物品产生特殊的兴趣,如积木、收音机、皮球等,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他们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并在玩耍中获得满足。如果将这些物品拿走,他们就会哭闹、惊慌。
7 j% I. o; ?% d W0 ^第二,他们会刻板地重复一些动作。患儿常常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和生活活动模式,抗拒改变,缺乏变化和想象力,例如反复整理玩具,穿裤子前一定要先穿袜子,用脚尖走路,坐的位置不能改变,以及生活内容的顺序必须保持不变等。
3 N5 ~ X4 n: Z; h3 d第三是人际交往障碍。患儿与周围人缺乏情感交流及合作意识。他们常常回避与他人的对视,甚至不会挥手表示再见。他们很少参加其他儿童的游戏,而是把自己封闭在独立的小世界里,自得其乐。 _6 k, J$ S( \+ u8 I8 I' }: w8 n
第四是语言发育障碍。患儿一般语言逐渐减少,严重时完全缺乏。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低下,常出现刻板、重复、模仿和代词错用问题,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患儿不会运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姿势及音调与他人交往。
, R5 ^1 K9 c7 G& Z- s, @! I第五是感知障碍。患儿对听觉、视觉刺激反应迟钝,例如听到自己的名字毫无反应,对周围人的微笑默然无视,以及不能按照指示做事情等。
% B6 z( {- ]3 ]* ^最后一个是脾气古怪。有些患儿脾气暴躁,表现出暴力倾向。
- n0 T9 P8 o0 ]+ ^结合这些可能出现的迹象,父母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活动加以观察,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带孩子就诊,就可以尽早确诊,尽早干预。' y$ n# @ |% E, F% }
最后,推荐一个帮助自闭症儿童的活动。浙江温州的毕昌煜年仅19岁,却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患有自闭症,却天赋异禀,曾经被陈丹青称为“中国的毕加索”。他的画作被印制在衣服、丝巾上,引起追捧。今年“双十一”左右一段时间,欧莎服饰将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举行义卖,每出售一条毕昌煜画的丝巾,将捐出11元给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儿慈会)。并且每卖出一件欧莎的产品,欧莎就向儿慈会捐一元。
; |, s: a. K+ ~愿社会更多地关注这些“星星的孩子”,也愿科技发展,希望能够治愈自闭症的一天早日到来。 }2 a( n9 ^7 @5 D( l; w5 w
& A( d4 J' M1 y- B: ^9 K
: j/ U9 l' D$ [
作者:星小孩
1 T- @3 v0 r( _6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33474/answer/71650223
( t' k0 f- r) ~. s
+ l+ J% x% o& O0 e' O: L0 g) ?
3 ^: U4 i6 a% |0 m1 e% i, u, l8 s" \7 P
6 |" S. C) S( z( K6 v; {% m- ~
, o2 l# T+ _- x: @9 p% D% G
& ~6 r3 @2 k, w1 j% y; Y- Q7 H$ C4 d. F) U
/ G/ S8 T$ A* [. ^0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