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雲南省博物館創建於1951年。建館以來,雲博經過近60年的考古發掘、調查徵集、社會收購和接受捐贈的青銅器、古錢幣、陶瓷器、古書畫、碑貼、郵票及各類工藝品已逾19萬件之多,其中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約1千餘件,成績斐然,館藏品非常豐富。雲南省博物館的藏品最具特色的是滇文化青銅器,南詔與大理國時期的佛教文物,以及近現代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文物精品。這些圖片都轉自於雲南省博物館的官方網站
& C/ Q" ^/ n) z
9 S; S9 c$ O, f0 F y1 _
: Z& ]" ^% |. S3 I6 f
6 c* r' p2 p9 v五牛銅線盒
3 J' R& q& U- P6 \# R時期:戰國/ |$ P8 U+ u; s t
尺寸:高31.2厘米、蓋徑18厘米, {( U6 C0 f, C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 X5 j, R) O' f; |
描述:器身上段為圓形,下段漸收束,至底部呈圓角方形;平底,底部有四個扁平足;器蓋飾蛇紋及竹節紋,頂端正中飾一大牛,周圍有四小牛,牛身有云紋及編織紋圖案;盒內裝滿殘絲線,已碳化。) ]7 g) d- e# E
![]()
3 @, ~" n$ k0 Z& ]4 ^! {6 u立鹿銅針筒
2 f( p4 `4 j/ P% e' P8 }/ s時期:戰國6 C( i/ U& z# c
尺寸:高27.5厘米3 k+ q; ~8 D$ m9 u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 F- [5 d e- R& k$ h% S4 O: h
描述:整體作圓筒形,器身遍布蛇形花紋;器蓋與器身口沿處均有對應的小耳,蓋頂立一鹿,四肢彎曲,尾上揚,側首張望,作驚懼狀。
7 N; ]9 |* Q% ~3 ` 4 U2 Y }8 w5 t4 F, g$ `; m
![]()
! Q7 t3 J6 D0 t3 y h! H
" `3 M3 }8 p7 {立牛銅尊7 S8 T f+ \# M$ T7 U6 U' e
時期:戰國" A" \ ]( ^- M v, Z+ Y4 V5 {
尺寸:高31厘米
# |% d k2 P- v) _出土地:江川李家山1 z1 ^) w% J4 g0 O
描述:侈口,扁圓腹,平底,喇叭形圈足;豆形蓋,表面有鳥紋及竹節紋圖案;蓋頂立一牛,頭微仰,尾下垂。- p8 o k7 C/ h$ ]
* i& W" s) F' }- O- i( i7 d: F
7 q" `% B1 C y/ b+ {0 R% l- l& u, \
虎噬牛銅枕時期:戰國 M- _( T& V% J
尺寸:高15.5厘米
. v2 p4 ^3 [- l' l* h- B2 r出土地:江川李家山17號墓器物整體似馬鞍狀,兩端上橋翹,各雕鑄一牛,牛靜立狀,恬靜、可愛;枕一側以雲紋為底,飾浮雕三組虎噬牛圖像,另一側飾雲紋。是滇國特有的專供隨葬用的枕具。
4 }0 L/ o9 z4 v T ; K) @8 ~6 s+ R. X- g
6 ^. e/ a6 {3 T5 i滇王編鐘時期:西漢5 d" ^6 I7 X# K0 ]5 l
尺寸:高42∽29.5厘米
% o/ t7 ^" p- k/ a" N* d- p3 O( M出土地:晉寧石寨山6號墓因與“滇王之印”同墓出土故名滇王編鐘。尺寸各異,各枚形制紋飾基本相同。鐘體呈橢圓形,上寬下窄;紐呈半環形繩紋壯,口平齊;鐘面飾對稱雙龍紋,近唇處飾一圈雲紋和繩紋。器物造型規整。紋飾華麗,數量不多(為偶數)大小依次,氣度不凡。反映了中國傳統禮樂制度對滇王國的影響。
2 v; O; z4 j C1 Y4 b6 f% ~) L* c7 Y + ?' z: ]$ \! o/ C* ` ~
" j4 g! `. ]7 N: t' N# H廣南羽人船紋銅鼓
% h! ]! J5 g) y1 v" G時期:西漢, r* a0 Q" U- T, i3 f% |1 A; n
尺寸:高46厘米
( O/ l3 `+ |8 K/ u1 k# Z出土地:廣南阿章寨4 \/ D, z) \" a' v8 L
1919年出土。鼓面飾太陽紋,分14芒,其外分5暈,飾多種幾何圖案;鼓胸飾船紋,共有4組,每船上表現人物4∽5人,人物頭上帶羽冠;鼓腰飾椎牛紋、鳥紋、舞人紋等,紋飾生動、自然;鼓胸與鼓腰之間飾4耳。該鼓造型端莊,鑄造精細,紋飾華美光澤閃亮無鏽蝕規整、圓滑,是石寨山型銅鼓的最高成就。![]()
# @* c( F6 t1 G; {2 p+ e
8 E' J, Z1 k/ f9 H三枝俑燈時期:東漢' p3 c9 r4 ~- G, l6 ^
尺寸:高42厘米9 e. y1 s: b& p& ?8 ~
出土地:個舊黑螞井器物為一裸體男子呈跪坐狀。腹部和跨下有帶纏繞;雙手分別向兩側平伸,手中各持一圓形燈盤;頭昂立;頭頂上又立一圓形燈盤。燈與俑搭配和諧,給人一種美感。
' ~* b2 c) @5 ]/ F 牛虎銅案時期:戰國
: e8 ]+ U& v2 ~尺寸:高43厘米
. X8 [, V& s7 Q出土地:江川李家山24號墓器物造型特異,主體為一頭大牛,站立狀,牛角飛翹,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飾一隻猛虎虎作攀爬狀,張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立一小牛。用範模鑄造,大牛和虎一次成型,小牛另鑄再焊接。大小搭配合適形體塑造動靜結合,立意獨具匠心,想像力豐富。虎和小牛加大器物自身的重力,至此器物既美觀又穩重。此案是雲南青銅文化藝術的傑作,是雲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7 k# @+ m& ^$ Z, U![]()
v2 g# d, I' D) y1 \& a; b
! N7 V; O$ m4 q( Z: ^! R鎏金騎士貯貝器西漢高50厘米
, {/ \' N$ c j晉寧石寨山10號墓出土' a9 J0 A) B6 W% `. m; W! R X
該器為典型的束腰圓筒形貯貝器類型,腰部兩側各飾一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爬狀,異常逼真、生動。器蓋上的裝飾較為複雜,又可分為兩層:外層雕鑄呈逆時針方向排列的公牛4頭,牛角長而彎,顯得膘肥體壯;裡層一圓柱物之上,飾一騎馬 之騎士形象,馬昂首,翹尾,騎士佩劍,且全身鎏金,顯得極外耀眼醒目。在區區25.3厘米的直徑範圍內,4頭環繞而行的壯牛顯然代表墓主人生前擁有財富的情況。而中間處於居高臨下位置的鎏金佩劍乘騎者形象,則代表墓主人生前除了擁有大量財富外,還擁有極高的權力,其身份與地位非同一般,是王族成員,或是奴隸主貴族。 ' q8 A: B) _1 Q) ?6 D7 n$ y5 I
鎏金擄掠扣飾時期:西漢
* { |& Z- `1 t7 x3 w: L! B尺寸:高9厘米
" R( r# h* W' g+ C8 a6 a出土地:晉寧石寨山13號墓
0 v6 N) T4 T/ h. m& l% b次件扣飾表現了一場戰事之後,滇國軍隊滿載而歸的情景:兩名滇族士兵作前後趕狀,他們手中各拎著一顆人頭,中間夾著一頭牛、兩隻羊和一位背小孩的婦女。最下方一具無頭屍正遭踐踏。戰爭的掠奪與殺戮在這裡顯現無遺。& S& L4 C T) ?, n$ K! m
![]()
5 L$ D5 C# P, Q s+ }- X3 j6 A
9 m6 |" Z$ k4 n% W0 o$ O9 H4 k1 ~鎏金雙人盤舞扣飾時期:西漢6 C7 o/ I- c R, A6 \7 e% W
尺寸:高12厘米5 F, p3 s! }/ c. f
出土地:晉寧石寨山13號墓1956年出土。器物主體造型表現了兩男子雙手各持一圓盤,交錯舞蹈。人物發,無冠,著緊身褲,系腰帶,佩長劍,跣足,足下飾一蛇。人物通體鎏金,線條曲折富於變化動感十足。/ ^* V# @7 C8 r! P$ k3 U: e
![]()
5 n0 U$ E' D5 g" C立牛銅葫蘆笙時期:戰國
* n, }- U0 t- M( n8 m& Z尺寸:高28.2厘米* W# b. \$ C% Q7 c7 h$ S& {
出土地:江川李家山24號墓+ q9 v: R: L( f
1972年出土。器物仿葫蘆形狀正面開5個孔,背面開1個孔曲管上開一小孔並立一小牛,牛角長而內翹,長尾拖於地顯得嬌小、恬靜、可愛,器管自然彎曲,造型奇特,構思精妙,令人拍案叫絕。
4 w3 r8 T* q) q9 u+ i* V + O3 ~2 C9 g6 D8 V& p" E
+ z/ I/ D- f; L% J四人一牛銅啄時期:西漢
" R+ H, r* e9 A尺寸:長41.5厘米- S2 F6 h. J# X9 f/ q
出土地:晉寧石寨山6號墓銅啄是滇國特有兵器,整體似長啄鳥頭形,銎部橫置於刃部之上,呈丁字形。啄鋒既長且尖,也有鏟形的,使用時如長啄鳥啄木,也可像銅戈一樣鉤殺。此件器物刺細而長,銎部近乎圓柱體;平面紋飾較多;銎上原鑄有四人和一牛(第二人已失)三人皆穿短裙,著披氈,戴耳環。第一人背後背著一個包裹,第三人作趕牛狀,第四人右肩扛一棍,中間則是一頭犍牛。據考證這應是古滇人的一個納貢場面。0 T* Y e" \& B8 o7 \8 `
![]()
v" c4 t( ]* s2 m4 _2 E" `- ]" V( U7 F% V; G; i( L
祖形銅鏟時期:西漢
5 }8 H- q9 n3 A+ N尺寸:長40厘米% v* T3 D; n( d5 `5 k: l1 C
出土地:昆明官渡羊甫頭113號墓扁平鏟底,邊沿向外翹起,祖形鏟柄。造型規整,生動、逼真。有學者認為此物系滇國貴族在春播儀式上盛裝種子的器具6 f# S k# g, O
% K; }& x5 a+ d* P" k8 X+ e8 I
5 @5 b6 v1 J3 G( ], c5 `( N
猴蛇銅鉞
4 N/ t. ]1 `1 t0 a& a( w時期:西漢% Q+ W( T" ~# `3 ^% i6 X4 z, S' s4 G! d
尺寸:高14.4厘米
7 o/ W: [% c& @2 ]8 w- F$ I R% P出土地:晉寧石寨山12號墓鉞是中國古代儀仗兵器,在滇青銅器中數量較多,刃作扇形或新月形,銎上均有幾何花紋、動物鈕飾等。此件器物扁圓形銎,弧形刃;銎飾迴旋紋、菱格網紋;銎上鑄一猴,正在順銎攀爬。猴首高昂,長尾垂地,四肢作彎曲狀,兩前肢用力踩踏一蛇,張嘴咬住蛇頭,動感十足。
6 n1 k4 G1 v% N, ?![]()
/ O6 _" _3 ?7 C4 Z, K
, \ P. d0 g: }: ?! B& D屋宇人物祭祀場面扣飾時期:西漢
. H! ` ~3 }) P尺寸:高11.2厘米7 ?) q5 E v$ y2 a1 o& j
出土地:晉寧石寨山13號墓整件器物以圓雕和透雕組合.背面鑄有榫扣,正面是一組干欄式和井乾式相結合的禮儀建築及祭祀活動場景.建築為長脊短簷人字形兩面坡屋宇5座,正中主室為井乾式建築,以鉤欄與其他建築相連.場景中30餘人,有跪坐者,有宴飲這,有吹奏者,有歌舞者,有持物者。此件扣飾對於研究滇國社會生活、禮儀等有較高的價值。; ^2 E C R8 H" A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6031-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