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综合] 越窑青瓷

[复制链接] 1
回复
1007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入图展中心图片模式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4 22: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唐代的陆龟蒙曾这样赞美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的文人雅士喜欢饮茶,越窑青瓷温润如玉的釉质,青绿略带闪黄的色彩能完美地烘托出茶汤的绿色,因此越窑青瓷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爱。盛行的饮茶风尚对越窑青瓷的形制也有所影响,唐代早期以瘦高的立型器为主,到了唐代晚期出现了荷叶式、花口式的盘和碗。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花、刻花、堆贴和镂空的纹饰,以划花为多,常见的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被称作“秘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

* M  n: G; d* B. c4 M绍兴的陶瓷工业源远流长,“越瓷”名扬四海。绍兴、上虞一带是中国越瓷的发源地。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有“龙窑”数百座,烧出的产品有釉陶和印纹陶,这便是“越瓷”前身。越瓷始于汉,盛于唐,特别在唐朝的中后朗,瓷器烧制的技艺已达到了纯熟的程度。那时,由于创造了将坏体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从而使产品器形端正,坯胎减薄,胎质细腻,釉色晶莹,其中尤以“秘色窑瓷器”(青瓷)最为著称。
* L1 G/ ?# H9 E% F" \/ O建国以后,越瓷更闪烁出绚丽的光彩,广大制瓷艺人充分利用会稽山麓、曹娥江畔蕴藏着的优质瓷土,采用先进的设施,制作出许多工艺精湛的产品,绍兴瓷厂还首创变幻莫测的变色釉瓷器,以及色彩纯真自然的钧窑新品——铜红釉;上虞瓷厂也生产出仿六朝青瓷器,这表明越瓷生产技术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I7 i1 o/ ?2 Z, U- Z- Y0 w: ]8 R
越窑
+ w) ]: `, z) h( E越窑是唐朝、五代时浙江绍兴越州的瓷窑。隋朝、唐朝时绍兴叫“越州”,因此得名为“越窑”。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为上。其瓷类玉、类冰。”! J; H3 R2 G$ Q; Q. {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慈溪一带,不仅生产民间用瓷,而且早在唐代就设置贡窑,宋时“置官监窑”,烧制高档的宫廷用瓷,其产品在唐代晚期开始大量外销,在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过越窑青瓷,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上林湖越窑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o* w8 E- b# ]# j. j/ \/ ^" s8 v
二十世纪30年代,陈万里曾考察越窑遗址。50年代后,文物部门多次对越窑遗址进行了踏勘。1990年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上林湖库区及周围诸如白洋湖、上岙湖、杜湖、古银锭湖等窑址群进行了专题调查,对其中的荷花芯窑址、寺龙口窑址、低岭头窑址进行了发掘。越窑青瓷开创于东汉,历晋、南朝,到唐、五代、宋时得到蓬勃发展,北宋中晚期经历了从鼎盛到衰落的过程,南宋初,又进入一个短暂的繁荣期。
( {& ?$ e8 L3 @$ J, N可以说,越窑开创以来,一直成为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是中国陶瓷史上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
秘色瓷
晚唐、五代时最上品的越窑千峰翠色青瓷专门作为贡品,臣民不得用,因此称为“秘色”。五代时闽国王王审知曾派徐寅贡秘色瓷,徐寅作诗:《贡余秘色瓷器》:“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j! Z- A' {- X$ G8 i9 D
宋赵彦衡《云麓漫钞》说越窑秘色瓷艾色,又引唐诗人陆龟蒙《进越器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霄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遗杯”。, K& z: n1 g! ~
1987年4月3日,法门寺真身宝塔的地宫被打开,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十三件秘色瓷器现存法门寺博物馆。
各朝代越窑青瓷的特征
从东汉、三国到西晋,越窑的中心窑场在上虞的曹娥江流域,共发现窑址100余处,另在慈溪、余姚、鄞县、宁波、绍兴等地均有零星分布。产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有罐、罍、壶、钟、洗、碗、虎子、灯等,也有许多明器出现,特别是谷仓,成了这一时期的标志性器物。" U0 N+ @. z7 q7 r, _. @
东晋、南朝时期,越窑遗址数量发现不多,相对处于一个低落阶段,上虞曹娥江中游自西晋以后窑址剧减;而在慈溪古银锭湖一带,则有了进一步发展;另在萧山、余姚、鄞县、奉化等地有零星分布。这一时期的产品主要有碗、盘、钵、罐、盘口壶、鸡首壶、砚等,西晋时期流行的明器基本不见。% \% |( G4 r1 z* a( A$ @
唐、五代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从上虞曹娥江流域转移到慈溪的上林湖一带,窑址数量激增,遍布除浙北和浙南以外的所有地区,在胎釉配方、造型装饰、窑具和烧制方面均有重大改进,制瓷工艺显著提高,且在九世纪上半叶创制和使用了匣钵,特别是细质匣钵釉封接技术的出现,有效地保证了瓷器烧成时的还原气氛和防止落渣的发生,使瓷器的质量明显提高,秘色瓷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器形有花口碗、葵口盘、海棠杯、荷叶形盏托、执壶、粉盒、瓷枕、水盂等,其修坯之精细、釉面之莹润、造型之端庄、烧成之优良,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4 J; N4 [* N2 x% B- o8 n7 b
北宋,是越窑蓬勃发展时期,除慈溪上林湖这个中心以外,在鄞县东钱湖、上虞窑寺前、黄岩沙埠形成了另3个分中心。此时的越窑以异彩纷呈的刻划花为标志,青瓷手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碗、盘、托、壶、罐等器物胎骨细薄,并运用单线划花、镂孔透雕、浅浮雕、刻划与篦纹相接合等装饰技法,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丰富的艺术个性。特别是北宋早期的划花技术,把唐代金银器纹样引用到瓷器上,线条流畅,技法娴熟,布局细密,图样简洁清丽,以自然风物和民间喜闻乐见的内容为创作题材,如鹦鹉对鸣、蝴蝶相向、双凤穿枝、龟伏荷心、鸟栖花丛、儿童嬉戏,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到北宋中晚期,虽引进了刻花技术,但品种逐渐单调,制作渐趋粗糙,有许多碗类采用明火叠烧。另在上林湖窑址调查中,有多件刻“官”、“官样”铭遗物出土。
' b5 a' ~1 G) s! s南宋时,越窑遗址主要分布在慈溪市古银锭湖周围,数量较少。在窑址中,除传统越窑青瓷以外,又发现了官窑型的月白、天青釉瓷器,折腹盘、兰草纹和牡丹纹是这一时期器物的主要特征。官窑型器物的釉面滋润而含蓄,呈半失透状,器类有觚、炉、盘、玉壶春瓶、花盆、鸟食罐等,这些产品应是供器或宫廷用器,其胎质釉色、器物造型,烧成方式及仪态风神均与越窑瓷器传统风格大相径庭,却与北方的汝官窑制品颇为接近,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应该与南宋早期修内司在此征烧宫廷用瓷有关,新出现了用支钉支烧方法。寺龙口窑址南宋地层中,有阴刻“官”铭匣钵出土.
东汉越窑五管瓶
西晋越窑谷仓  
唐越窑灯盏  
北宋越窑刻花盏托
南宋越窑“甲申殿”款盘底片
越 窑 青 瓷 的 滥 觞

$ ?; j- @7 n. n5 e8 n! t/ Z5 ~东汉五管仓
  此为东汉时期的绿釉堆塑人物瓷罐,又称谷仓罐。其釉色,堆塑,别具特色,为以前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者。
1 O3 m5 c. K- I. [" B   整器可分为两组,能组合又可脱卸。底层为一组,中心是一只小口、硬肩、圆腹的大瓶,瓶 东南西北各有一只敞口。小瓶相连接,瓶腹相通。大瓶腹有上中下三条为一组合的弦纹,共三组 装饰。瓶肩及近口处又有二层堆塑成型的走兽和雀鸟,瓶嘴口再叠上一只小元汉瓶,元汉瓶肩上 饰有两只长尾的走兽。瓶口上还顶有一个组合,即左右两只凶猛走兽似看门护院的畜牲,兽背用 一板隔开,其上正襟危坐一大一小两个人物。大人似乎在和小孩现身说法作教育状。二人衣冠、 手势、一直一昂的坐姿和神态,虽是粗细线条,但也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在四个依附着的瓶口 上分别覆有四个雕塑的盖,两个人物,两个飞禽(鹰隼)。人物一作杂耍倒立状于圆缸之上,另 一人物作跪姿,双臂合抱作揖,神情恭敬,当为宾客幕僚。两个鹰隼飞禽造型亦迥然不同,一鹰 隼双爪紧抓着地面,伸长颈、张着尖嘴正在捕食猎物。另一鹰隼高高地挺立于二猛兽之背上,高 瞻远瞩,神情专注,似乎在履行守望的职责。! J. g) z7 [- A3 Z7 J/ p; M  [7 L. N2 y
   该器像一个能储藏粮食的谷仓,可分为一个大仓库和四个小仓库,或称子母谷仓,汉代普遍 用小型的囤储粮,讲究科学储粮和安全储粮,囤为储藏粮食的小型仓房。东汉时期战事频繁,储 粮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多种形式的多姿多彩的粮仓出现,便是当时时代背景的真实写照。东汉时期的社会地位等级分明,安置在最高位的当然是谷仓的主人,年少者必然是继承人。此时 以俑随葬之风的兴起促进了人物雕塑作品发展。除了墓主人外,这些随葬俑主要是用来侍奉生前 地位高贵的墓主人的。因此人物的形象大多制作成仆侍,庵厨,伎乐等。
. J% q& B" C$ t+ F" G   春秋时期,长江下游吴越地区出现了一种原始瓷,但越国被楚国灭亡以后,原始瓷的烧制突然中断。西汉以后吴越地区的窑场蓬勃兴起,尤其浙江上虞和余姚最引人注目,质素精良,釉层丰厚,而富有晶莹光泽。胎土更加细腻,器壁薄而均匀,烧制的温度提高在125O―1300摄氏度间声音脆亮。硬度大大提高,吸水率
东汉五管仓
大大降低,胎土致密,呈色从糙米黄至灰白,瓷化程度明显提高。胎和釉逐渐摆脱了绿釉陶和原始青釉的桎梏,向着成熟青瓷的标准迈出大步。在该器大瓶和小瓶底部其本上釉而露胎的地方看小瓶比之一般越窑早期的青釉瓷要白,大瓶底部呈糙米黄色,且有姜黄偏红的铁质泛现,只是质稍粗松而已。据研究表明该时期和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器物,胚胎中含铝和硅的比值较高,但当时的窑温火候尚欠不足烧成后胎体较为粗松,胎色较白净是由于其淘净的程度,将胎土中的色素尤其是含铁量的比例有着极大关系。该器的釉色基本上为青黄二色,或间于二色之中,呈青绿和青黄。釉层匀净润泽明亮细腻、透光性较好,有的釉面上开有细小的冰裂片纹,釉和胎的粘着力强,少有剥釉和积釉现象。该类釉系含钙和石灰釉,以铁为着色剂。入窑烧造时空气流通进氧很多,形成氧化气氛,釉中的铁遇到空气中的氧,烧出来呈黄绿色,如果窑中空气流通不畅,则会产生还原气氛,烧出的釉便呈青绿色。施釉的方法为浸釉。因此该器的性能已成为成熟的青釉瓷,进而逐渐演化成江南第一青瓷――越窑。4 z' y; |7 _9 E+ d4 t* r. F) ]' d
   此五管仓造型奇特,出土于浙江余姚和上虞一线,胎,釉,造型和装饰艺术,具有东汉时期 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可认为是越窑文化的滥觞。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位于浙江省东部的余姚市,地处市中心的古建筑群内。北濒杭州湾,南接四明山,与“舜江楼”和“通济桥”仅一步之遥。是浙江省文化厅批示下(浙文厅物[2003]16号批文)的一家民营博物馆,藏品纵括西周、春秋战国、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北宋。余姚有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 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三国的虞翻是著名的《易》学家;东晋时的虞喜最早发现了“岁差”;隋唐时大书法家虞世南被唐太宗誉为书翰五绝。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名人学士。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

+ p  x" ]! ~# R3 \7 k, d) x7 L越窑的代表窑址上林湖就位于余姚附近的慈溪市。越窑是中国瓷窑的开山始祖,是中国青瓷瓷窑的代表。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越窑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越窑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一直是备受青睐的日常生活用具和数度进贡皇室的珍品,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越窑的生产工艺对我国南北方众多窑场和朝鲜半岛、日本的青瓷生产乃至全世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 w" a0 W: ~9 Z
; ^& Q* x$ o- y% u! y' K
原始陶瓷 --- 西 周
- g  |& A/ e% c3 K8 o1 \/ x1 C
西周 网纹大罐
& j: {  Q2 m5 N2 a高:18cm 腹径:26cm5 p7 r+ t' M2 J! M8 r4 B
短直口,平唇,圆形腹,肩以下外壁拍印网纹。施青釉。器形硕大规整,纹饰简单质朴。
( D7 f$ _: h7 E0 [
西周 原始瓷龟形壶" B/ K! S% n5 i! p. n
高:8cm腹径:15cm
+ e) W5 x9 v6 C5 ^整器呈龟形,壶盖和壶身相连不能分开,为随葬明器。壶扁圆,底部微内凹,盖向上鼓。壶一侧饰一弯曲状圆形管状流,口斜平,流与肩交接处塑S形堆加纹,肩部饰弦纹两组,中间饰篦点纹。釉青色,有剥釉。
7 p( V: X0 B& J/ B. V4 {1 ?
西周 原始瓷直口执壶
3 d. u/ Y/ a3 E0 I8 b
高:23cm 口:9cm 底:12cm
' S. e# q5 x* B0 v! E$ ~青黄釉,造型别致,壶把采用绞索月缺形,柄底饰一指压扳,直口,腹略鼓,平底,通身满饰曲折纹、斜纹、棱形回纹,装饰华丽,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现在的啤酒壶(杯)造型很像此壶。
' s( e6 ^( x1 a2 z! C
西周 原始瓷如意纹罐
' I! d% z2 B5 |% `0 U2 O
原始瓷器。敛口,折沿,实足。肩部均匀分布三个S形附加堆纹,肩腹部饰弦纹,器表施青绿釉。造型小巧玲珑,釉面晶亮。是一件极其美观的艺术品。
  T+ K: t/ T6 r2 G5 R
西周 大罐

+ w8 @( m% R6 {5 I罕见的西周塑纹硬陶瓿/ A5 k# M3 B0 |9 Q# i+ _
该罐造型别致,斜敛口,多道圈纹,溜肩上下部饰有八只如意纹,中部又饰十二只双如意纺,腹部饰布机纹,下部饰回纹,该器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

- g6 n' y1 \" v5 h' h& E0 V西周 原始印纹硬陶罐
0 ~! D3 v& U6 A
西周 原始印纹硬陶罐

' q2 [# N0 j' @9 J. u西周 越窑碗
, |& E6 a* {6 O, S1 @; N
西周 八角碗
1 M. S4 V& t; B5 v1 u器型规则,比较少见,是件不错的藏品
# @+ a$ S" M% y* \2 c# r3 k
西周 越窑原始印纹硬陶罐
0 V- v1 `7 K; e; m+ e+ d

( P7 |! Q7 }3 E6 _- f4 z9 T, Z$ ~7 ~口沿外卷,低领,圆肩,圆腹,平底。器表满饰拍印的云雷纹。器型完整、规则。
6 Y9 }8 j' E% V; s
西周 特大瓮
5 ?+ i" d4 @  g# a5 [
很少见到如此大的西周大瓮,通身布满席纹,高颈微唇,古朴立挺。

6 c% `) d# p. V* V9 ?4 E西周 地雷罐
1 s' v8 e1 Q2 n4 ]( K% }6 p造型如抗战地雷,回纹通身遍体,腹肚鼓圆,盘口不规,虽粗而朴,罕见高古。
- R8 @4 e9 |( ~# N5 c. M  ]7 G5 ]& ?$ `% \

1 P: V2 n6 H& N, h3 V* k& ]+ S0 t) S8 o

1 w( D; R0 U  e* k

% w, B; n" V7 ]商代 陶龟7 R* q8 C6 z$ M3 O' k& h. o5 F' ?
商代陶龟造型简朴、生动,龟背上划有八块加圆块,再上红彩,龟头直傲,永望向前。
# `% C* T) e% K  k3 \
西周 原始青瓷如意纹盖罐
! r) d% w  _, ?4 s( J( T
原始陶罐9 F- R2 c6 h; }5 E# ?
商。原始陶器。直口,斜折肩,腹外鼓,腹以下渐收至底,矮圈足。附盖,盖面微向上鼓,盖面中间饰一钮。整器饰方格纹及团花纹。
2 Y  R' I; W+ b/ N7 x
原始青瓷杯
2 Y8 Y) q# l. O
西周。原始瓷器。敛口,扁鼓形腹,上窄下宽,平底微内凹,器形满饰拍印方格纹,肩部一侧饰一衔环,另一侧饰一扁带状如意形弯曲把柄。施青釉。器形小巧别致。
9 ^" |; f8 [, ]5 {, N

6 r2 J$ o3 F& ^. n  W+ j原始青瓷杯
5 n9 ]2 S( s# k  s- c/ H西周。原始瓷器。敛口,扁鼓形腹,上窄下宽,平底微内凹,器形满饰拍印方格纹,肩部一侧饰一衔环,另一侧饰一扁带状如意形弯曲把柄。施青釉。器形小巧别致。

* b: x3 z0 J: W0 [2 k
2 M) [% x* P! T- Q
原始青瓷两系罐" ], K' y- M' |# p! K6 G# P
西周。原始瓷器。敛口,低直领,宽折肩,浅腹略鼓,平底略内凹。肩部与腹部交接处饰有弦纹一道,对上有两个对称的绞索状横耳。施青釉。
# b, J3 ~6 `: k& f

8 [9 i4 E, D& q# r/ |9 U5 x( [7 F原始青瓷如意纹盂
5 U! g: s+ h( n西周。原始瓷器。器形为一盘,内附一小钵。盘敞口,浅腹,圈足外撇,整器饰有弦纹和圆点纹,贴塑“s”形纹饰等。施青釉。造型古朴。
( y* j, B. x1 f7 k; T
  n6 X5 _+ E5 [( A
西周。 簋 仿青铜器
2 a6 j, r4 u5 E; k+ v: ]. n
印纹硬陶兽耳坛
# R: }, x$ F  s西周。胎质坚硬。直口,短颈,腹深且圆鼓,平底,肩附一对兽形耳,兽体卷曲。腹部拍印折线纹。
! R) ~6 `8 E6 d; E+ F
, k3 t# {/ D* b8 I& z, [4 R, m) `9 X
原始瓮' K' e& |0 G1 u8 K
西周。小口低领,丰肩,圆鼓腹,腹以下略收至底。肩部两侧各饰有一附横条状耳,呈对称分布。通体拍瓦楞纹,印纹清晰。

' t& h. r0 O; q原始瓷钵
) _# ]  k. n/ j2 d' Y小口,低领,圆肩,扁圆腹,平底。肩部四周饰九个三三对称的如意纹,附加弦纹装饰。施青釉,不及底。
% q& ~9 U' Q" e! v
原始瓷斜线纹尊
1 E1 \# d+ w! M5 ]7 W- N
原始瓷器。罐为直筒形深腹、微鼓,敛口,沿外侈,颈内收,折肩,平底。肩部上下饰弦纹和斜点线纹组成的带条。施青釉,造型美观,典雅质朴。
4 O7 g' R& m$ V3 v. B# W( x
原始印纹陶罐
% [! j0 S  a4 [& S1 @4 j( ]
原始陶器。敛口,平沿,短颈微束,扁圆腹,实足。肩腹部两侧塑有两兽形双耳,另两侧又塑有两简单环状堆塑纹,器表拍印曲折纹。器型古拙,质朴稳重。
4 ?2 V5 r, P: {: @
原始瓷印纹罐
3 a8 x1 ~. l7 {7 I原始瓷器。器平沿短直口,斜肩,扁圆浅腹,矮圈足。肩部饰弦纹两组,中间饰短斜波浪纹。下壁印简单纹饰。施青釉,胎灰白色。造型简单,纹饰质朴。

  T7 X6 [8 t7 h( P6 @* q. ]: @; z

8 d/ @# U; e5 @; S/ b原始瓷印纹三足盖罐
1 a* B5 ?4 O* c  Y. {& r- Z西周。原始瓷器。敛口,扁圆形,浅腹,底附三足,两侧附两耳,伞形盖,盖面中心有一钮。外壁印布纹,胎薄质坚。造型规矩,线条流畅优美。

; y( X* L) N8 B; p* n* C; W原始印纹两系瓷罐" y7 h/ g$ F0 m# [3 c' E' x
原始瓷器。敛口,沿外侈,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收敛,矮圈足。胎质灰、硬,肩部两侧各有一横系对称分布,上饰横条纹,肩腹部饰三组斜线纹。釉青黄色。

) j, t' h% [5 L( h  n原始青瓷尊
, K7 k3 \9 V- I. t  e. l$ E9 A5 r7 D原始瓷器。撇口,喇叭形颈,扁圆腹,喇叭形高圈足。饰弦纹,腹部弦纹以上饰人字形篦点纹。釉青色,有流釉痕迹。器形规整,装饰古朴简洁,是江南地区原始瓷的代表作。

) {. u* V& P* f9 O4 G* f6 j$ \原始瓷如意纹盖罐
; o% L4 f. o  V0 E0 I) J原始瓷器。敛口,折沿,扁圆腹,实足。伞形盖,盖面顶部塑有一复式钮,钮两端各塑有一S形堆加纹。肩部均匀分布三个S形附加堆纹,肩腹部饰弦纹和斜点线纹组成的带条。器表施青绿釉。造型小巧玲珑,釉面晶亮。是一件极其美观的艺术品。
6 G0 Y' W8 ~: j
原始瓷如意纹盖盂$ b: |- F/ V$ ]$ F- O2 L/ h
原始瓷器。器由盂和托两部分组成。盂敛口,扁圆腹,平底, 上腹近口部饰有三个S形附加堆纹,盖和盂身相连,盖顶塑鼻钮和如意形附加堆纹。托为盘形,敞口,平沿,浅腹,平底,饰弦纹和S形附加堆纹。器表施青绿釉。造型小巧玲珑,釉面晶亮,是一件极美观的艺术品。

# |- i7 k0 k# q. G6 i8 W/ R原始印纹硬陶罐
4 {" R2 I' i( j1 r7 V1 o原始印纹硬陶。小口,口沿外卷,低领,圆肩,深腹外鼓,平底。器表满饰拍印的云雷纹和小方格纹。器型硕大,造型庄重浑厚,系实用的印纹硬陶罐。

& B4 C, r" p2 w) ?- k/ R原始瓷盘口尊+ e4 t1 x6 a7 \" Q+ K
原始瓷器。盘口,颈内收,斜折肩,深腹,喇叭形圈足。盘口内沿饰弦纹一组,外壁上下各饰弦纹,肩部两侧各饰有一横复系,呈对称分布。施青釉。
8 u5 C1 z& i! a* |- T
原始瓷弦纹双耳罐; X5 o' `* |3 {8 d
原始瓷器。盘口,直颈,圆鼓腹,平底。肩部饰扁状树叶形竖系两个,器壁满饰弦纹。釉青色。造型规整大气,纹饰简单明晰。
越窑青瓷 --- 西汉东汉

/ r( F& g4 `0 g+ x* T东汉 特大钱纹瓮  y. U( P% k+ {) q# e9 X
罕见的特大钱纹瓮,纹饰清晰,叠钱层层感觉,两百三十围没一点坏损,极其难得,器型规整,纹饰典型。
) I( D9 ?5 ?; @3 ~7 J
东汉 猪圈9 d) b) P5 k  H
五福临门,很少见的猪圈,连体五只。

9 G+ w1 n: w6 i- O; C东汉 越窑叶脉纹印纹罐
( q  `% |) ?5 N+ d直口平沿,矮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渐收,平底。外壁肩、腹部拍印叶脉方形连续组合纹。施青釉,底部不施釉。

# r# m# W' L+ n* n4 [" \西汉 青釉水波纹双兽面耳瓿
7 S4 l, N/ c! G6 `平口,短直肩,肩圆浅腹,肩部两侧饰对称兽面形双耳。青釉润亮,腹上刻水波纹,刻划明晰,。红胎底足,是件汉代较为流行的容器。
4 c6 f: x* j* y! `7 B$ M  Z# X8 D
汉 褐釉簋
0 D! H4 [( A0 ^2 G, {; r- X* Z( ~敞口,圆唇,圈足外撇,内外施褐釉,底部不施褐,器型完整。
8 \& [$ t9 T& {
汉 越窑两系水波纹尊
+ w" `' B1 j, H/ h釉水莹润,品相完整。
# y! i* w! b* o; j
东汉 四系钱纹罐

3 r7 d/ Z3 }! \2 D# i- }
3 y: ~/ a$ L! \  @  D7 y! O# k7 y
东汉 原始瓷镂空鸟钮熏

9 }/ L/ b% k/ ]& a4 j( ?6 }东汉绿釉鸡顶三管尊
9 K( N3 J! p" b7 ]) f' H
东汉 越窑水波纹双耳瓶
8 @0 L" m: [# @3 a
敞口,平沿,长颈,溜肩,圆鼓腹,平底。肩部两侧塑有叶脉纹复式双系,每个系上端又塑有兽面附加堆纹。颈部下端饰一由两组弦纹和水波纹组成的带条纹饰,肩腹部饰有弦纹。施青釉,腹下部不施釉,釉水一流,釉面滋润有光泽 。
- n7 Q; A9 r( u
越窑鸟钮盖罐一对
5 t; [( m+ F8 I9 a侈口,平唇,颈微束,溜肩,深腹外鼓,平底。附盖,盖伞形,盖顶部饰一鸟钮。颈腹部饰弦纹三组,间以两组水波纹。施青釉,露胎呈红褐色。

4 M, O7 Z# C! H$ ?' M+ i

* r4 ]  F* c( |' F5 y原始瓷褐釉铺首三熊足尊 ) n' t( V- e. `5 U; E( ~/ e
东汉。原始瓷。直口,方唇,深腹,腹壁较直,平底,底附三熊足。颈部饰凸弦纹一道,另塑有两兽环呈对称分布。施褐釉,釉面晶亮。

7 Z7 T$ \& Z/ o原始瓷五联盂
2 d6 `4 N! ~3 S7 A7 W" N+ ~东汉。原始瓷器。盂小口敛唇,扁圆腹,平底。整器由五联小盂环状相连,中间依托圆形砚,砚面微凸,周边一道凹形小槽。施褐釉,底部不施釉,有剥釉现象。为文房用具。

" j. I  @! A& h5 S7 A& t鸟钮斜三角纹镂孔香熏
% q# A1 A- X2 |7 V东汉。原始瓷器。盖作半球形,外壁用浅浮雕的装饰手法塑向上两层的三角形,三角形与三角形之间饰有圆形小镂孔,盖顶部塑有一立鸟,鸟展翅目视前方。炉身盆形,下有承柱和承盘。盖沿和炉身口沿处分别饰有一组弦纹。施青黄釉。
5 D, h8 J, g: c/ f0 @& Y# [8 `
青釉水波双耳瓿8 |' Z$ g; X/ N% i; i
西汉。原始瓷器。平唇,短直肩,斜口,肩圆浅腹,平底。肩部两侧贴兽面双耳。口上附一盖,盖面圆鼓,顶塑卧象行钮。胎体微紫红,器上半部施青黄色釉。刻划水波纹,是汉代较为流行的装饰纹样。
% c) c3 I9 g( q, U
原始瓷鸟纹双耳瓶
. `$ I" ?4 [% ^" O1 }2 E东汉 敞口,长颈,鼓腹,平底。附一盖,顶有一纽,盖沿斜外饰弦纹。肩部塑有对称衔环兽面双耳。颈部划百弦纹和水波纹。肩部饰弦纹和百鸟纹。施青釉,颈部和下腹部不施釉。

$ Z' b0 ^+ h( |

/ f6 l" U% S% b* T/ [) x羊首虎子
+ h' W' K; `9 a+ Q) M% J2 `( s  Q东汉。施黄青色釉。器呈羊形,头扭向身侧,双目圆睁,耳部开一圆形流,即器口。颈粗短。羊身呈横筒形,内空。身下四短足,背上安绳索状提梁。羊身饰刻划纹。造型新型,制作精细,形象生动。
5 `7 O& |& M$ R; @  ?, A
原始瓷带盖双耳瓶& U/ H4 e3 h# [. n2 D' ]
东汉。撇口,长颈,溜肩,圆鼓腹,平底。口部覆盖沿圆鼓顶带握手器盖,盖面握手为一卧象。肩部安两竖形印纹双耳,耳对上饰如意纹堆纹。口沿及颈下部饰弦纹和水波纹。肩部饰有凸弦纹三组,上两组弦纹对上又分别刻有百鸟纹一组。纹饰精美,造型美观。施青釉,腹下部不施釉,釉面光洁润泽。此器物带盖较为罕见!
. D9 c7 v# l1 Y) `7 i
% N) J4 c! ~% P" \5 f1 N
原始瓷水波纹人面形瓿
/ C6 L5 m' T3 |  a原始瓷器。平唇,短直口,斜肩,圆形深腹,平底,底部下承三矮足。肩部两侧贴兽面形双耳,耳面翘起呈双角形,口上附圆顶直口盖。器外壁上部饰弦纹三周组,弦纹间刻划两组水波纹,水波纹是汉代较为流行的装饰纹样。器上半部分施青黄色釉,胎体紫红。器型浑厚庄重,纹样别致新颖,是一件构思精巧的艺术精品。
$ l, V+ h0 `( j+ w! b0 r
青釉鸟纹双耳壶
! j- D( v5 c# W0 E  B5 M6 e* G) |撇口,长颈,鼓腹,平底。肩部塑有对称衔环兽面形双耳,颈部划有弦纹和水波纹,肩腹饰弦纹和九头鸟纹。施青釉,颈部和下腹部不施釉。
9 U( M: w. S3 P9 B
青釉镂空三足熏; @6 p4 n) S, x  V
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小口内敛,饰弦纹,镂几何形孔;下部分底部边缘分置三兽形蹄足。器形上部分施青釉,下部分不施釉,露红褐色胎。

5 l! G- ~5 q- ]/ U: ?, @青釉叶脉纹鸟钮熏+ k4 Z2 }: J7 O$ d
熏分熏体和盖两部分组成,熏体子母口,斜直壁,浅腹,高圈足。盖呈塔形,由两层叶脉纹组成塔身,中间留有两层小三角形镂孔,对上塑有一圆弧形平台,平台之上塑有一鸟形钮,鸟呈展翅欲飞状。熏体内部和盖外壁均施青釉,釉青黄色,釉薄而均匀,釉面晶亮。纹饰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 k9 x. c( M; [: f青釉水波纹双耳盖壶  k5 i/ Z+ b# _% S: C' j5 |
带盖,盖帽形,顶部平,盖面中心塑一柱形钮。撇口,平沿,长颈,圆鼓腹,高圈足外撇。肩部两侧饰树叶形竖状双耳,呈对称分布。肩部饰弦纹两组,中间饰以水波纹一组。施青釉,颈部和下腹部不施釉。

) X, w1 Q( ^& q8 u/ Z青釉堆塑五管瓶
/ j3 ]6 w! [% w/ i, n" h罐体呈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中间洗式罐口,口的四角各贴一小瓶,瓶与罐身不相通,长颈,罐体下部丰满,饰弦纹。肩部贴塑立熊三只,另间贴塑蝌蚪状物三个。施青釉,釉青黄。

( M! k3 Y- u; l青釉叶脉纹香薰
9 X4 w: c& l0 V! s+ V小口微敞,口瓶形,薰体上部分呈伞形,镂孔两排,饰弦纹、水波纹,刻叶脉纹。下部分盘状,露红褐色,胎饰弦纹。施青釉。
; H* V+ a$ w$ k, {* X8 u
褐釉鸟钮双耳熏
8 z: Q! [. p; T直口,溜肩,圆鼓腹,平底,底附三足。肩部饰对称双系,整器及盖镂孔数排,另饰有弦纹。帽形盖,鸟形钮。施褐釉。

* ~  H' D& x* |# v& }% z2 c1 {' o青釉堆塑五管仓2 M# ]5 D$ d+ v: b+ S4 |- O5 Z# g
罐体呈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中间洗式罐口,口的四角对下各贴一小瓶,瓶与罐身不相通,长颈,罐体下部丰满,饰弦纹。肩部贴塑立熊三只,另贴塑有乌龟、蝌蚪。施青褐色釉,下腹部无釉。

/ u0 H+ L) f5 Y1 @- L( ?6 m青釉弦纹五孔罐
8 M# i3 |0 D( C+ w罐体呈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中间洗式罐口,口的四角各贴一小瓶,瓶与罐身相通,长颈。罐体下部丰满,且饰有弦纹。施青釉,釉青黄,下腹部无釉。
+ M# e& V/ z: g' p: y. r# R( ^
褐釉狗" q" P+ w7 u9 `1 M
狗体瘦长,长颈,短尾。双竖耳,长脸,双目圆睁,作蹲伏状。似正在张口吠叫,吐舌露齿。通体施褐釉,有简单刻划纹。神态机警,仰头,目视前方,是汉代守门犬的代表形象。

& A# P: T( f: P) N! W青釉鸟纹双耳瓶
3 m# r" \9 Z4 q/ ?* x$ D撇口,长颈,溜肩,圆鼓腹。肩部安两竖形印纹双耳,耳对上饰如意纹堆纹;口沿及颈下部饰弦纹和水波纹,肩腹部饰凸弦纹三组,颈肩部饰九头鸟带条装饰两组。施青釉,施釉不完整,釉面光洁润泽。器型规整,造型美观,曲雅洒脱。
& W$ f1 b1 K/ p- z/ d$ F
青釉盘口壶1 E  M2 q5 Z6 @$ b- g2 P8 b
盘口,直颈,圆鼓腹,腹下部渐收至底,平底。肩部两侧饰两竖形双耳。施青黄釉,腹下部不施釉。
- E# M* {! W# j
青釉钟
' q) H  S2 o1 ~- |& f- J, F) N0 w盘口,束颈,斜肩,圆鼓腹,喇叭形圈足。肩部两侧饰有竖形双系,口沿对下饰弦纹和水波纹,腹部饰弦纹。器上部施青釉,露紫红色胎,胎质坚硬。

' L( K4 r5 A/ m4 _/ \褐釉镂空熏
; |5 _  A- _6 ?. n5 F整器由薰体和承盘组成。薰体为圆球形,顶部有一小口,球外壁下部开有一方形窗,底平,底内中空。上部镂五层三角形孔。施褐色釉,施釉不到底。
4 s+ f* G  G: e/ U" g4 r+ M9 s
青釉弦纹两系罐; m6 ~  f. o- `4 C. N& M
撇口,直颈,斜肩,肩部塑两竖系,球形腹,饰弦纹。部分施青釉,露胎处呈红褐色。

5 s! H/ @$ G  f( |! Y1 ~青釉鸟纹两系罐' D5 X( I0 E+ c3 M- Z9 M/ L. L4 A5 Q4 R
口微外撇,长颈,圆球形腹,外壁饰三道堆加弦纹,弦纹之间饰两周九头鸟纹,颈部饰水波纹,肩腹部饰对称双耳。施青釉,施釉不到底。

/ M: Q  H- M. ]$ a褐釉簋- C; }/ t0 O4 B8 `: r* d2 l! V5 W$ C7 A
大口微敛,弧腹,高足。口沿对下饰弦纹一周。内外施黄褐色釉,釉面晶亮。
4 b6 c$ A+ f1 o7 P
褐釉鸭头三足罐% a9 J, C5 y& _
带盖,盖伞形,盖顶部平,顶部中间塑一蹲鸭头钮,盖面有一圆形镂孔。罐体直口,平唇,短颈,圆肩,深腹,平底,底部附兽蹄形三足。颈部和肩腹部饰三道凸弦纹,肩部两侧塑有随形双耳。施黄褐色釉,釉面光洁润泽。

2 @( C! R9 m7 S0 |+ D; ]/ y青釉水波纹长颈瓶8 U' k/ q% L) r! T7 r0 _+ f
细长直颈,宽肩,扁圆腹,下敛至平底。颈部上下端各饰弦纹及水波纹,肩部饰弦纹。施釉仅在颈口部及腹上部,露红褐色胎,胎质坚硬。

! ]2 y8 M9 g& W1 _5 \1 ?) O青釉镂空鸟钮熏
2 `# k# ]* t( i直口,斜壁,圈足外撇,附盖,盖圆形,盖面向上隆,盖顶部饰两层圆锥形顶,顶部饰一鸟,作蹲状,盖面有两层三角形镂孔。施褐色釉,器身釉已剥落。
, F1 T% b3 z' N5 A
青釉三足蒜头瓶
1 u+ A& r6 h1 k( V5 p% Z5 s短直口,蒜形头部,头部以下饰两道凸弦纹,喇叭形长颈,扁圆形腹,底部塑三个兽形纹足,足外撇。肩部饰双弦两组,中间饰水波一周。局部施青釉。器形端庄,线条优美。蒜头瓶在同时代中极为少见,带兽形纹的蒜头瓶更是珍罕之物。

0 ^& \  z( ]. u$ e1 r$ @$ {褐釉多角尊% r7 s! h" S* d1 p( C
整器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间椭圆形瓶体,四面塑角;下承托瓶,托瓶敞口,腹圆形,底外撇;上面为盖,盖承帽形,顶部饰宝珠形钮。整体施褐釉。

, o* [( s( D+ q. \褐釉绳纹井$ T! P+ x: J1 F: M2 q* Z  k% I
敛口,平沿外折,溜肩,深腹外鼓,腹下部微束,下腹部呈直筒形,平底。肩腹部堆塑绳纹一周,间以圆形镂孔。施青釉,釉青黄色。
1 @: P! \; w8 J. i+ z! v& {. z8 N# P, d; W
越窑叶脉纹印纹罐( o8 y! S3 C2 H! q# G  {
直口平沿,矮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渐收,平底。口部有凹弦纹一道,外壁肩、腹部拍印叶脉方形连续组合纹。装饰手法与印陶无异。施青釉,釉面光洁滋润。此种器型及装饰手法在同时代比较稀少。
# O& w4 T  b. ]. z& j0 A
越窑钱纹罐
6 i" ~. f" T" P- z5 Q2 i小口内敛,平沿,圆形深腹,腹外鼓。肩部两侧贴塑有兽面形双耳,每个耳上端又饰有一如意形附加堆纹。罐上部分饰有弦纹三组,每组弦纹之上又各拍印一组钱纹。施青釉,腹下部不施釉。图案精美,做工精致,器型大而规整,是一件原始瓷器中的精品。

+ n- m2 C, E" u! H; \! o% e褐釉水波纹两系罐
* M% \& a4 m7 h0 A带盖,盖伞形,盖顶部平,顶部中间塑一蹲立状熊钮,盖面四周刻划有斜格纹。罐体子母口,溜肩,深腹,平底,底部附兽蹄形三足。肩腹部饰弦纹两组,中间饰水波纹一组。施黄褐色釉,底部不施釉,釉面光洁润泽。

) U( Q9 K1 N+ |4 K3 H越窑水波纹兽面形瓿
! F  d+ p) R% Q, G+ Y. c% n2 _器平沿小口,宽肩,扁状圆鼓腹,腹下敛收,平底。肩部两侧各贴塑一兽面形耳,肩部饰双弦纹三组,间刻水波纹。器上部分施青黄色釉。造型规整,器型圆浑,富有美感。

3 w9 l9 B0 R, d6 H青釉四系大罐: [% Z* {1 L, X0 }: _; y- V
直口平沿,圆溜肩,深腹,腹上部外鼓,腹中部斜收一直至底部,底部极小,底平,整器呈上大下小形。肩上部塑四个竖形系,呈对称分布。施青釉,釉青黄色,釉面薄而匀称。器形大而少见。
, v4 H& K$ Y9 ?- s6 ^
褐釉镂空熏- ]5 d; t( k+ ?) r1 U9 m
大口微敛,溜肩,深腹,平底,底部附三矮足。肩部两侧饰有竖形双系。器外壁饰双弦纹和圆形镂孔,相间分布。器型大而规整,属当时蒸煮器。
- }# }& H- k% D- M; k9 }. Z- N- C
褐釉弦纹簋
7 Z: z5 |/ `- J+ A0 U  Z3 \5 F侈口,圆唇外卷,直腹,腹部以下渐收至底,喇叭形高足。下腹部饰弦纹一组。内外施褐釉,釉面晶亮。

9 v: d! h, B$ e2 X6 U! m4 F酱色釉兽形四足虎子
( R7 Y) C" f5 E5 D( o两端皆微向外鼓,前端较阔,后端微向下斜收,前端上部有一斜直圆筒形口,器身有一方柱形拱形提梁。背部靠近提梁前后两端处两侧各饰有一短直条状兽尾形堆加物。施褐釉,釉面光亮润泽。
0 {- d* i* Q3 h- e2 j
褐釉盘口洗
& F, }" L5 i' T8 P+ P盘口,宽沿,束颈,扁圆腹,平底。肩部安两对称横系,肩部饰弦纹。内外施黄釉,釉面晶亮。

; ~- y* ~/ C) G越窑双耳瓿5 z3 M6 D$ B+ t: e7 A8 p
小口内敛,平沿,圆腹外鼓。肩部两侧贴塑有兽面形双耳,双耳下端又贴塑一半圆形环状物。器上部饰有弦纹三组,上两组弦纹对上又分别刻划有两组鸟纹。纹饰华丽精美,刻划流畅。
越窑概况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越窑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越窑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一直是备受青睐的日常生活用具和数度进贡皇室的珍品,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越窑的生产工艺对我国南北方众多窑场和朝鲜半岛、日本的青瓷生产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 s- a9 J/ o6 X+ m" o  R1 N/ U5 B+ F    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铸造了唐宋时期越窑的所有辉煌,堪称唐宋瓷都,所烧造的秘色瓷备受推仰,代相传颂,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 [& B; p9 C& c: ~  y' ^
   
东汉是越窑青瓷的初创时期,青瓷的烧制成功是浙江地区原始瓷的工艺发展和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在成型、烧制工艺上与原始瓷一脉相承,器型、装饰上多有仿铜器、漆器之作。虽然汉代的工匠尽种种努力美化青瓷,在许多产品上有动物形象和几何纹样装饰,在1800年后的我们看来,却是满眼的古拙与朴实。5 z0 I1 f2 G, U7 ~
    三国西晋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种类特别是冥器非常丰富,如鸡笼、狗圈、猪圈、男女俑等。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而以动物题材最为普遍和重要,有以动物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如羊形独台、蟾蜍水盂等,有作为局部装饰的,如鸡头壶、虎头罐、兽足洗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这种大型的冥器构造复杂、形象众多,代表了这一时期越窑青瓷的最高工艺水准,与死者一同埋入墓穴,寄托着死者对来世的向往,和对于俗世的留恋
) `& L5 O9 @: M+ T  ~$ w  k0 T3 I2 m
    东晋时越窑渐趋停滞,南朝时明显低落,至隋代时已是奄奄一息了,在浙东地区几乎难以找到隋代的越窑遗址。器物种类减少,鸡头壶较流行,堆塑罐和其它小冥器不再生产,动物形象大大减少,且多消瘦呆板。以褐色点彩和莲瓣纹为最主要的装饰,莲瓣纹盛行于南朝,折射出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恶化,越窑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有一些赏心悦目的产品。
5 a! b( |9 v+ j1 @, {8 B' N% M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慈溪上林湖地区是越窑中心产区,成为当时南方青瓷中心的杰出代表。迄今发现唐宋窑址170 余处。上林湖越窑遗址,1964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H4 Q( `7 }. f; m    唐代早期,瓷业生产还未走出低谷,不见规模可观的窑址群落,仍处在恢复阶段。进入中唐以后,制瓷技术进一步改进,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窑址数量剧增,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瓷业迅速拓展,在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以及上虞、镇海、鄞县等地相继设立窑场,规模宏大,窑场林立。这一时期产品种类增多,胎质细腻,釉层均匀、光泽,少量的刻划花装饰。; p0 R9 e, U* d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器表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0 ]/ E( |( B7 }
    上林湖不仅是越窑青瓷中心产地,也是秘色瓷的中心产区,晚唐时上林湖窑场烧制出精美绝伦的秘色瓷,代表了当时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在上林湖设置“贡窑”大量烧制秘色瓷、供奉朝廷。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874年)、浙江省临安水邱氏墓(901年)等出土了许多秘色瓷,制作精致,造型典雅,釉色晶莹滋润,如冰似玉,为越窑青瓷之精粹。
# O: C9 j% O2 [    唐代中期以后,越窑大量使用匣钵,一直延用至南宋。匣钵的发明与使用使装烧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龙窑加高、变长,结构进一步完善。大大提高了龙窑的装烧量,产品的质量也产生了质的飞跃。上林湖荷花芯唐代窑炉为依山而建的龙窑,现存窑床、窑墙、窑门、火膛等部分,斜长42 米,宽约2.8米,残高0.5米。
! U! Q0 A/ B; O7 h    秘色瓷的高雅品质博得了许多文人雅士的激赏,对秘色瓷的造型、胎质、釉色给予了尽情的赞美,称赞它是温润的玉,是晶莹的冰,是上林湖群山的青翠,是一泓澄澈的春水。如:
5 M" Y7 {/ p" `1 M" E+ K    顾况《茶赋》:“越泥似玉之瓯。”
9 U8 C) n, g$ n* W/ w    陆龟蒙《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 ~& i8 Y& i& v, Q; B; t2 c. j    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B# I5 V0 H" H$ ]9 k
    施肩吾《蜀茗词》:“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6 F7 B9 C6 W5 E% w2 x
    许浑《晨起》:“越瓶秋水澄。”- {* w* r0 l9 X7 x+ J  }5 b. Q
    郑谷《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茶新换越瓯。”, X: a  B1 Z6 f" C5 r1 R
    皮日休《茶瓯》:“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苹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 `" o) I" _: d' m0 h    徐寅《贡余秘色茶盏》:“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 ]1 J* L! Y/ A+ M; }2 Q& d; x) D    上林湖越窑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还远销海外。
在韩国、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伊朗、伊拉克、坦桑尼亚、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也门、埃及、苏丹、索马里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出土了许多中唐至北宋的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外销始于中唐晚期,大量外销于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唐朝时,明州港是朝廷指定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之一,上林湖瓷器从这里起航,至广州,由广州至波斯湾,把瓷器销往北亚、东亚;向南销往东南亚直至非洲等地区。这条陶瓷之路为陶瓷贸易和中西文化的交流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4 s( F. E" p' B8 u    五代时期割据江浙一带的吴越国偏安于一隅,较少受战争的蹂躏,越窑的瓷业生产继续发展,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器形趋于繁多而变化,胎壁普遍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
7 j& x; d' D3 a" g$ Y5 R    吴越王室长期奉行保境安民政策,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曾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供奉大量方物,其中秘色瓷成了当时纳贡的主要方物之一。在杭州临安的钱氏家族和重臣墓中出土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五代秘色瓷,器物有浮雕双龙贴金四鋬罂、褐色云纹罂、划花瓜棱执壶、盖罐、方形委角套盒、盏托、金扣碗、洗、碟等。这批器物胎质细腻,釉色温润如玉,制作精细,其中不乏气魄宏大,造型生动,极富艺术表现力的杰作。' H) d# Y) i/ ^# e" l* A3 B% c
    北宋早期,越窑继续繁荣发展,达到了新的艺术境界。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装饰题材广泛,有鸳鸯戏荷,双凤衔枝、鹦鹉对鸣、双蝶相向、龟伏荷叶、鹤翔云间、鸟栖花丛,还有莲瓣纹、水波纹、牡丹纹、缠枝纹、龙纹、人物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 t9 k0 M$ ~" x    北宋立国,吴越王朝危在旦夕,不惜倾国以事北宋。据《宋两朝贡奉录》载,忠懿王贡宋的金银饰瓷器达十四万件。在河南巩县宋太宗元德李后陵(1000 年),内蒙古哲盟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1018年),北京八宝山辽韩佚墓(995年)等出土了许多秘色瓷,器形有碗、盘、壶、盒、盏托等。这些器物代表了当时青瓷业的最高水平。考古调查表明,这批秘色瓷为上林湖窑场所烧制。6 H- L+ u. `* M$ Q/ _) x
    北宋中期,制瓷工艺渐趋衰退,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但仍偶见工艺精湛的产品。至北宋晚期,器物大多采用明火装烧,制作粗糙,刻划花纹简单草率,釉色灰暗,缺乏光泽,品种趋向单调,瓷业生产已完全衰落。( }& X) F5 P7 D# a: Q  J9 a5 ^
  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促使上林湖寺龙口、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瓷业生产的兴旺,使濒临消亡的越窑起死回生,出现了一个新的短暂繁荣时期,但好景不长,随着南宋朝廷在临安设立官窑,专烧宫廷用瓷的同时,越窑终于停烧。
综述越窑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70处,南宋8处。其年代跨度之大,窑址密集程度之高,为全国所罕见。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林湖地区瓷业遗存中,尚缺西晋时期,或许还未被发现,或许是已遭破坏而荡然无存,或许是出于其他原因,这有待于更进一步的考古调查予以确定。 + c* ^! v% I- {) m8 C
  考古调查资料表明,唐至北宋时期,上林湖、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窑址的产品面貌特征和装烧工艺等方面完全相同,属于同一瓷窑系统。它以上林湖为中心,不断向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扩展,瓷业生产蓬勃发展,形成一个以上林湖窑场为代表的越窑,而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窑址则成为上林湖窑场的卫星窑址。
$ A( @* R( h5 |3 v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关于越窑的涵义,最常见的有二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越窑窑址分布在古越国范围之内,因此,越窑的“越”为越国之“越”;多数学者则依据陆羽《茶经》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认为唐代通常以州名窑,越窑为唐代越州窑的简称。《秘色越器》诗中赞美的越窑秘色瓷是上林湖窑场所产的秘色瓷,这已为大量的考古资料所证实,笔者认为越窑是对唐代上林湖窑场为代表的“越州窑”之简称。
/ D# q! G; y5 _3 r" M  关于越窑的时间范畴,学术界仍有分岐。《中国陶瓷史》把宁绍平原东汉晚期到宋代的瓷业遗存统称越窑,而《论“越窑”和“越窑体系”》一文则把这段瓷业遗存划分为“先越窑——越窑——后越窑”三段。笔者认为后者是对上林湖地区瓷业遗存类型的客观事实反映。 ' N( s+ d. }  _  @5 s4 d1 e
  东汉、三国至南朝时期,曹娥江中游地区出现了瓷业生产的高峰,成为先越窑的生产中心。上林湖地区的同类瓷业遗存仅19处,则明显受到曹娥江中游地区的影响,成为先越窑的地方类型窑址。经过隋唐初中期的发展,到明唐至北宋前期,以上林湖为中心,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和古银锭湖等地的瓷业生产蓬勃发展,蔚为壮观,达到鼎盛状态,成为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区。与此同时,随着与日俱增的“贡瓷”和对外贸易用瓷的日益增长,相继在宁波的东钱湖、上虞的窑寺前等地增设窑场,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一个以上林湖窑场为代表的越窑。台州的临海许墅和黄岩沙埠、金华的武义、东阳和温州的西山等地,出现了与越窑相类似的地方类型窑址,成为越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北宋后期,窑址数量锐减,制瓷工艺衰退,产品粗糙,瓷业生产江河日下,出现大衰败。南宋时期,由于朝廷下令余姚县烧造宫廷用瓷,濒临消亡的瓷业生产得到一时的繁荣,但好景不长,至南宋中期停烧。
: A3 ]: J; A* B  `% t+ A0 e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堆塑、褐彩、镂雕等。其中,刻花、划花最为常见,变化脉络清晰,伴随着越窑的整个发展过程。花纹有植物纹、动物纹、昆虫纹、人物纹、几何形纹等,形式多样,构图美观。上林湖后段二、三期是越窑初创时期,青瓷制作粗糙,釉层薄而无光泽感,已出现刻花。到了四期,刻划兼施的花纹明显增多,刻花、划花少见。花纹以荷花为主,还有荷叶纹、鱼荷纹等。荷花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形状各异,丰富多彩;荷叶纹也有二叶、四叶纹。这类荷花、荷叶纹成为当时比较流行的纹饰。它具有四个特点,其一是刻与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线条富有变化,具有层次感;其二是从刻划线条的交错现象来看,是先划后刻,即先在坯体上划出纹样,然后再紧挨纹样的轮廓外侧刻出一道粗线条;其三是花纹布满整个碗、盘、盆的内壁,往往在内底刻划盛开的荷花,周壁刻划荷叶;其四是在碗、盘、盆的口沿上刻四曲,成四等份,曲较浅,曲下外壁划粗棱线,此种装饰技法一直沿用到五代。五期时,刻划兼施的花纹几乎不见,而盛行划花。虽然器物仍以素面为主,但划花占有一定的比例,明显比前期增多。花纹仍以荷花、荷叶纹为主,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荷叶、荷花飞鸟纹等。花纹各异,构图注重对称,线条挺拔健壮,自由奔放。花纹主要装饰在碗、盘的内底、盒盖面上。这些荷花纹的形状基本上保持着前期的特征,但花纹的布局,从碗内壁通体缩小到内底;荷叶由大变小,呈不规则三角形状。碗、盘口刻四曲,曲下外壁划棱线的装饰手法非常流行,曲口较前期深,演变成葵口,形似花瓣,整器像一朵盛开的荷花。到七期,器表装饰仍以素面为主。划花在继承晚唐风格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细线花,纹样在龙纹、交枝四荷纹、交枝四花纹、缠枝纹、朵花纹、波浪纹等。刻花仍比较少见,花纹有仰覆重莲瓣、龙纹等。至八期,划花是最盛行的一种装饰。线条纤细、流畅、繁密,构图讲究对称,布局圆满,这成为划花的重要特征。在装饰纹样题材中,以植物花纹最多见,动物纹亦大量出现,人物故事比较少见。植物类的花纹有四缠枝花、四交枝花、二缠枝朵花、二缠枝菊花、荷花、四荷花、缠枝荷花、缠枝团花、波浪纹等;动物纹有对鸣鹦鹉纹、鹦鹉衔枝纹、云鹤纹、双凤纹、飞鸟二缠枝朵花、飞鸟四缠枝朵花、龟伏荷叶纹、鸳鸯戏荷纹、龙纹、双蝶纹、飞纹、飞鸟二缠枝朵花、飞鸟四缠枝朵花、龟伏荷叶纹、鸳鸯戏荷纹、龙纹、双蝶纹、飞雁纹;人物故事类的有人物宴乐图等。刻划花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花纹有莲瓣纹、牡丹花、开光牡丹花、龙纹、摩羯纹、双凤牡丹纹、波涛纹等。其中有许多莲瓣纹往往先用细线划好图案,然后在花瓣轮廓线外侧用斜刀刻出深浅的粗线条,使整个图案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九期时,划花、刻划花明显减少,刻花增多,但所装饰的纹样简单、草率、呆板。虽有少量比较精细的制品,但远不及上期制品那样精致。此期的纹样有朵花、双线朵花、二缠枝朵花、四缠枝花、菊花、荷花、荷叶、莲瓣纹、牡丹花、双蝶纹、鹦鹉纹、摩羯纹、人物纹等。双线纹是新出现纹饰,常见于碗、盘的内壁和壶、罐的外壁。
8 C- s7 ?" o9 |: X3 {. {  考古资料表明,银锭湖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的南宋时期瓷业遗存中,存在着二种制品类型。一种制品与越窑晚期风格相近,但就总体面貌而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另一种产品与北方汝官窑制品颇为接近,称之“官窑型”制品。有学者把这二种制品类型共存的瓷业遗存,命名为“低岭头类型”。低岭头类型遗存的内涵特征,即“后越窑”的内涵所在。
% e+ k* j* ]8 g1 B! O3 F3 `  “秘色瓷”为上林湖窑场所创制。对于它的研究,首先必须界定其涵义。“秘色”之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五代时,徐夤又作《贡余秘色茶盏》诗,自宋代以来,“秘色”之名在文献中屡见不鲜,如赵令畤《侯鲭录》、曾慥的《高斋漫录》、周煇的《清波杂志》、叶寘的《坦斋笔衡》、顾文荐的《负暄杂录》、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以及清人蓝浦的《景德镇陶录》等文献中都有记载。从上述文献记载可以归纳以下几种观点:
- ^+ F/ Y- Z  h; a  (1)认为秘色瓷始于吴越钱氏,“臣庶不得用”,把“秘色瓷”理解为“神秘”之秘。
/ ?* V! J( p  O2 ^1 T  (2)认为“秘色”专指青色,故有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明代始绝的说法。
9 X6 e$ {2 C+ P) J  (3)把“秘色瓷”作为越窑一个时期的代称,故有“缥瓷——秘色——粉青”三大历史阶段划分之说。
: V+ W) w! P& ^1 Q7 ^  今人更是对“秘色瓷”的含义界说不一,纷纷发表文章,进行阐述。有人认为“秘色”是一种“香草色”,有人认为“秘色”即“稀见之色”,也有说秘色实为“碧色”。笔者认为,秘色是指釉色,至于究竟属于哪种色调,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10余件秘色瓷器,为我们提供了标准器。从地宫出土秘色瓷器的釉色来看,以青绿色居多,也有青黄色。各地唐至北宋时期墓葬出土的“秘色瓷”,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秘色瓷面貌。这些秘色瓷器的特征与上林湖地区窑址堆积中精致的制品相同。由此可见,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的精粹。唐咸通十五年(874年)法门寺地宫物帐对应的10余件秘色瓷的出土及其窑口的确认,证明上林湖窑场烧造秘色瓷时间不晚于874年。考古调查资料表明,上林湖窑场涂釉密封的瓷质匣钵系一次性窑具,它的出现说明了当时瓷业为烧造高品质、高档次的产品不惜工本。然而如果没有官府的苛求,一般民窑是难以做到的。这类瓷质匣钵出现在后段五期,因此,上林湖窑场烧造秘色瓷的时间应可推前到9世纪中叶。《宋会要辑稿·食货》云:“熙宁元年十二月户部尚书上诸道贡物……越州……秘色瓷器五十事。”说明直到1068年时上林湖窑场还在烧造秘色瓷。上林湖地区烧造秘色瓷达二个世纪之久,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 c6 M; T0 U5 R( \- m" T
  1977年上林湖吴家溪出土一件唐光启三年(887年)凌倜墓志罐,志文中有“中和五年岁在乙巳三月五日,终于明州慈溪县上林乡……。光启三年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说明晚唐时,上林湖确有“贡窑”存在,同时,设立“贡窑”的时间不会晚于887年。
* @* w# o) M  _$ o$ e  根据考古调查,凌倜墓志所指的“贡窑”应是后施岙窑址。从其遗存的情况看,与其他窑址一样,存在着精粗两类制品,说明“贡窑”不但烧造“秘色瓷”,而且亦同时烧造民用瓷。从志文中可知“贡窑”在当时是一个有别于其他窑场的专门称谓,否则就失去了以“贡窑”作为墓葬方位标志物的意义。这很可能与晚唐时期“奉诏监烧”的贡瓷制度有关。在上林湖、白洋湖、古银锭湖等诸多地点类似后施岙窑址的发现,表明“贡窑”无疑是烧造秘色瓷的窑场,但是秘色瓷非限于“贡窑”所烧,以至“贡窑”也不完全烧制单一的秘色瓷品种。秘色瓷生产主要*越窑这个群体来共同完成,也就是说“贡窑”烧造秘色瓷,而秘色瓷不全是“贡窑”所烧。 : w+ R# K: Y! G- Z
  越窑青瓷从北宋晚期衰落,终于在南宋时期停烧,究其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进行粗辟的论述。我们认为越窑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几下几个方面:
- k! T9 @' F4 ]  (1)吴越归宋后,由原来的特贡转变成土贡,无需大量进贡秘色瓷,贡瓷的数量锐减。宫廷用瓷舍远取近,汝窑、定窑、钧窑产品大量进入宫廷,取代了越窑秘色瓷的地位,使越窑的瓷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2 q' f1 i6 g' {8 {: [" t: O# E  (2)北方青瓷在烧造工艺技术方面首先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对传统高钙石灰釉配制方法的改革,成功地创制出具有良好的高温粘度的石灰碱釉,把中国青瓷的发展推到了一新的境界,出现了青瓷生产的另一个高峰,占领了越窑的原有市场。
. `3 c5 D4 i. u( H* H  (3)越窑的衰落与本地区农业生产的高度繁荣,燃料匮乏密切相关。
; h, x7 Z+ E& h, g4 t  (4)考丰调查资料表明,北宋晚期,上林湖地区瓷窑址数量急剧减少,仅有10余处窑址;制作粗糙,器表不光洁,特别是圈足不规整,足底往往留下了“鸡心”形状;胎泥的淘洗和练泥不如前期严格,胎质不如前期细密,气孔明显增多,多数釉色呈灰暗,无光泽感;器表装饰只见寥寥刻划数笔,趋于草率;多数制品为明火叠烧,大量倒塌,变形粘釉,废品率高。制瓷工艺衰退,产品质量普遍低劣,失去了与其他名窑竞争的能力。

. N9 f' x9 ?. L% O7 f5 @5 W
  x! w3 O3 H8 V0 N0 l! E8 V( N  L/ c2 d% h% p

1 A- w- F+ z" k+ _* S# \" q# F) F7 |
  N: Y& B7 N% t7 Y
揭开越窑秘色瓷的千古之谜
  位于慈溪浒山镇东南10公里处的上林湖,群山环抱,碧波荡漾。方圆数十公里的湖区内,分布着自东汉至北宋的120多处古窑遗址,犹如璀璨的明珠,点缀在这碧玉翡翠般的青山绿水之间。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青瓷碎片,静静地显示着昔日“唐宋瓷都”的辉煌。
  ~! `. w' ?, f/ a+ E7 l/ |  这个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上林湖越窑遗址,是中国青瓷最重要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历史可上溯至近两千年前。东汉年间,这里最早完成了“原始青瓷”向青瓷的过渡,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带战国时属越国,唐时改为越州,“越窑”因此而得名。越窑青瓷经过不断发展,到晚唐达到鼎盛,成为中国的瓷业中心。 ; x% d, v0 M8 g" x
  越窑青瓷胎质细腻、釉色温润,以青翠晶莹名闻天下。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越窑列为唐朝诸名窑之首,称赞越窑青瓷茶具“类玉类冰”、赏心悦目。 7 t1 _4 I& J; ^9 f
  秘色越瓷神秘莫测 2 s7 M1 D1 i% k, ^
  相传在陆羽之后几十年,越窑中又诞生了一种“秘色瓷”,更是将越窑瓷器推向登峰造极的境地。晚唐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瓷》中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诗坛上描写秘色瓷的惟一诗句。 ! j5 i' ~, P! j7 y
  这种瓷器除了皇室成员之外,其他任何人无权享用。凡是有幸见到秘色瓷的人,无不为它的精美绝伦所倾倒。要烧成这种瓷器,必须使用一种不为人知的绝密配方。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个秘密配方和这种神秘的瓷器就一同消失了,千百年来,再也没有人亲眼见过秘色瓷。人们只能从古人片言只语的零星记载中,想像它的美妙神奇。
5 K" S+ Z: ~& u, I$ ^0 t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宫中奇珍异宝堆积如山,无所不有,惟独缺少一件秘色瓷。乾隆皇帝不由感叹道:“李唐越器人间无。”他是为自己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无缘一睹秘色瓷的芳容而遗憾,还是觉得秘色瓷只是一个虚无飘渺的美丽神话?
/ L1 k* O" }/ f. l) C* x5 K  传说中的秘色瓷和那个神秘的配方真的存在吗?
0 I. B# Q- P" w  如果真的存在,那么,究竟哪些瓷器可以称得上秘色瓷?为什么称之为秘色瓷? & J0 n/ E/ n0 }( M' i
  由于缺乏对应的实物,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早从宋代就已经开始,一直延续至现代,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千古悬案。
, u' s! `) e/ D5 J  20世纪30年代起,许多陶瓷专家为探寻秘色瓷的奥秘,在上林湖越窑的废墟中,年复一年、不折不挠地寻找着关于秘色瓷的蛛丝马迹。可是,半个世纪过去了,在方圆数十公里的上林湖区域内,在堆积如山的废弃窑具和层层叠叠的青瓷碎片中,人们既没有找到带有“秘色瓷”字样的残片,更找不到任何与秘密配方有关的证据。
4 P( v5 P4 v0 t8 E  然而,让专家们绝对想不到的是,在距离浙江数千里之遥的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一个轰动世界的考古发现却意外地揭开了越窑秘色瓷的千古之谜! 4 l) b# f/ u* w0 ]; z
  法门寺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东距西安市110公里,是以安置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即佛骨、释迦牟尼真身)而闻名于世的千年古刹,始创于东汉,唐朝发展到极盛。自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重修法门寺并开启地宫瞻仰佛骨开始,法门寺就成为唐皇室供奉释迦牟尼真身的最高道场和迎送佛骨的圣地。从此后“三十年一开”,将佛骨恭迎至京师长安或东都洛阳,进行供奉膜拜。唐朝近300年间,共有八位皇帝七次开启地宫,以极其隆重的仪式迎奉佛指舍利。1 s0 S2 S( a( k9 Z
  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正月初四,唐僖宗最后一次送还佛骨,封闭了地宫。1 n8 _* f* ^5 V& q
  静穆寂寥之中,历史走过了1000多年。! N& L/ h8 N& K' h$ f
  公元1981年8月24日,在一场暴雨袭击后,法门寺的标志性建筑,传说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十三级宝塔突然从中裂开,半边轰然坍塌。1987年4月3日,在重修原塔清理塔基时,无意中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唐代地宫。
* a" a* i3 e! d) Y  沉睡地下1113年的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佛指舍利,以及唐代皇室供奉舍利的2499件稀世珍宝,随着地宫的发掘重见天日,立即轰动了海内外,被称为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世界第八奇迹”)之后的“世界第九奇迹”。) ]) k% c; h; \6 a) ]% z$ i
  地宫中发现的文物不但“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而且还有以往考古活动中从未见过的清单———在一块名为“衣物账”的石碑上,详细记载着唐代诸帝每次送还佛骨后所进献的各种珍宝的名称、种类和数量。正是这一非同寻常的、本身也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的衣物账,撩开了秘色瓷神秘的面纱。
, R& h8 H. l+ p“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疊子共六枚。”“瓷秘色”三字令所有的考古人员又惊又喜、激动难抑。在接下来的发掘中,人们果然从地宫中室的瓦砾堆里找到一只盛满瓷器的漆木盒,里面的十三件盘碟与衣物账记载完全相符!此外,在漆木盒外还有一只精美绝伦的八棱长颈净水瓶,同为越窑秘色瓷无疑。
1 m9 A0 G3 w, b: a+ R) A) w' |  千峰翠色倾国倾城
/ K8 L- k2 e& v- b4 v  唐懿宗供奉佛指舍利的无价之宝,穿越千年的时空,一件件呈现在人们眼前:它们质地细腻致密,造型优美柔和,色如山峦之翠,釉似玉石之润,尘封千年仍晶莹如新。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光线的照射下,碗盘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像是盛着一泓清水……
* Q' G  l+ \) c4 k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秘色瓷。煌煌大唐的帝王曾把它作为一种最高级别的礼物,表达自己对佛祖的虔敬。而这些得到皇帝青睐、代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制瓷工业最高水平的历史瑰宝,就出自我们上林湖越窑的能工巧匠手中。
) [# w1 }/ C1 j/ m: [  法门寺秘色瓷的出土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结束了考古界探求秘色瓷真谛的千古悬案,第一次以确凿无疑的实物,证实了秘色瓷的存在,并为它的鉴别提供了可以断代的标准品。经采用高科技无损检测手段对它进行分析后发现,秘色瓷胎质和釉层的化学成分独具特色,说明确实存在非同寻常的秘密配方和工艺;经考证实物后,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秘色瓷之“秘”系指产品的色泽,纯正的“秘色”应是一种青中泛湖绿的釉色,即陆龟蒙诗中所云的“千峰翠色”,这是越窑青瓷中极为罕见的一种色泽。
林越器单字款
, {+ k' C2 \# F                                 
  从发明烧造瓷器开始,在誉称瓷器之国的中华大地,越窑青瓷就率先独领风骚800年。漫步上林湖畔,100多处堆积如山的古代窑场遗物,任凭风吹雨打,时代变迁,好像默默地在向世人展示当年的辉煌业绩。博大深厚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堆积层中经常可以发现器物上的刻划文字。数量之多,字体类同,时代集中,莫过于越器外底铭刻的“大、上、永、辛、天、吉、千、供、子、内、丁、己、乙”13个单字款识。
$ z$ L. ~7 T+ c  以前采集标本,心中免不了抱有“物以稀为贵”的偏见,热衷于采集一些纹饰完整造型美观之物,遇到越器外底常见的单字款识,一直未引起重视。自从到上林湖越窑遗址文保所工作之后,我几乎天天摩挲着上林窑的文明碎片,日日揣度着古代上林窑工的不朽匠心,每当专题调查或陪人考察参观,顺便总要从窑址中带回几片标本回文保所,编号制卡后便弃之筐内,其中不乏有此单款,日积月累渐渐地对这批标本产生了兴趣,萌发了对越器单字款进行整理和研究的想法,要步入这一殿堂,去追寻历史的印迹,去聆听华夏文明的声音。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上林窑越器单字款铭文,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找不到记载,古陶瓷研究领域限于所见标本,以及各方面原因,很少有人问津,更无前人去进行系统的整理,致使越窑青瓷研究的深层次文化领域无法得到全面剖析。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空白,同时能给国内外专家、收藏家提供一点翔实资料,来共同参与这项研究,解答历史上的这一千古之迷,现将我多年来采集的上林窑常见越窑单字款标本公之于众。
) z3 \# h2 d; q为了加深对这些标本的认识和了解,特将标本采集情况和相关的几个问题作直观介绍和粗浅论述。
一、谈标本采集概况
陆续采集的这批常见越器单字款标本,上林湖97例,古银锭湖(瓦片滩、小姑岭)2例,白洋湖(碗窑山)1例。上林湖沿岸确实要多于其他地方,特别是扒脚山至石塘山一线的湖湾内,即古往今来一直被称作大埠头的地方尤为集中。
; W% Y; Q0 u0 d' y- L2 [6 Q2 Z银锭湖早年废弃,古代属上林乡,今属匡堰镇,是青瓷窑址密集之地,由于建房垦殖等原因造成瓷片大量流散叠压;平时陪同参观亦不常抵达,故此单字款发现较少。另外上岙湖窑址(古代属上林乡)1983年文物普查中发现也有单字款,按大致规律,凡是古代上林乡境内之窑,能出现细线刻划的对称凤凰、对称鹦鹉、双飞蝴蝶、荷叶乌龟、水草小鸟、云海蟠龙等纹饰的窑址,几乎都可以找到常见越器单字款。
! C9 s1 v2 ^4 W+ h8 h常见越器单字款的标本,采集限于地表,邻近之间窑址碎片免不了后期人为移动,可能有一 定局限性。但是,值得说明的是:出现频率素面要多于纹饰,碗、盘、盏要多于其他器物,“大、上、永”要多于“丁、乙、己”等铭文。+ R3 [: q( G' t  y# b. C, l* ?# p
标本采集过程中,蒿白湾、马溪滩、扒脚山、燕子窠、皮到山、狗胫山、后司岙、瓦片滩、小姑岭等窑址都曾伴随出土“太平戊寅”纪年款或者“官样”类型的瓷片标本,其中“太平戊寅”款在燕子窠窑址发现率尤为频繁。
, r) Q' p& |0 ]& {6 I  V" r二. 出土情况评述
日本根津美术馆所藏的越窑青瓷有“太平戊寅、供、上、永、吉、己”等款识。关于流散海外的这批标本(器物),经调查,20世纪30年代初,上林湖大埠头和银锭湖瓦片滩等地曾出现一次大规模的窑址盗挖。据尚健在并亲身经历这次盗挖的上林湖村民和东岙村民亲口给我讲述,当时挖出的器物,包括有文字或纹饰精美的标本,都有西欧人、日本人以及沪杭一带文物贩子到现场收购,标本较好且有文字者,每字1角,“太平戊寅”款4字4角,漂亮完整器物每件1-10元不等。盗挖历时半月,因挖塌了田坎,上林湖保长告至余姚县政府,随即派警察到现场监管,盗挖始告平息。所以说海外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个人收藏的这批常见越器单字款,都应该属于上林窑出土之物。1 p# U# N5 O9 s" g
台湾澎湖地区发现3153件越器,胎细釉匀,造型活泼,纹饰精美,其中233件带有“丁”字款,1件带有“子”字款。各种同形同纹器物甚多,可能是3条船只组成的小船队自明州港出发,驶往海外市场进行陶瓷贸易,欲因海滩,浮流至澎湖,并可推论这是五代吴越国晚期烧制的上林窑产品。这一惊人的重大发现,明确告诉我们,常见单字款的越器作为外销瓷器是无可置疑的。
. X3 J: H  ^* w; m7 B* @辽统和三年(985年)韩佚夫妇合葬墓出土越窑青瓷9件,胎薄质细,瓷化程度高,刻划花纹线条顺畅,构图协调,釉色淡雅,造型匀称,其中1件瓜棱状圆腹执壶,器底划“永”字款,葫芦形钮盖,直流、曲把都有细线划云羽纹和花草纹,器壁两面饰4对人物坐饮图。经论证,这批堪称青瓷艺术之精品,亦属上林湖烧制的越窑秘色瓷器。有力的例证提示了常见单字款的越器,是名符其实的贡品秘色瓷。
+ K& h, T$ g7 N+ a$ Y' ^1983年秋,我们到东安乡上宅村搞文物普查,村民在挖黄泥过程中,发现一座砖室墓,出土越窑青瓷5件。这批器物胎薄质细,素面光洁,其中碗、盘、罐完好无缺,当场征集藏于慈溪文管会,惟有一件瓜棱状执壶,形态与韩佚夫妇合葬墓出土执壶相似,器底划“千”字款,由于器物碎残严重,当时不被重视,遭散失。该墓葬器品单一,无墓志铭,分析应该是吴越国晚期当地一座庶民墓穴。
* D4 ^7 }, E0 u9 q' q3 h3 w1999年彭东寺龙口窑址第二期发掘,位于窑闯南侧中偏下的一个探方中,在同一地层仅2平米范围内,集中出现了20余片“上”、“大”、“内”、“吉”、“丁”、“子”各式单字款,并伴随“太平戊寅”、“太平”款出土,说明这是该窑场同一窑位一次性的废品堆积,也可以说这是对某一窑场中生产的单款内容、制作时间、装烧部位、器物品种等方面相互印证的最好实例。9 V$ ^# t0 @# I3 x
三.谈制烧工艺
; |! R1 X! g6 h0 ]* F. y  常见单字款越器的最大特点是制烧工艺手法一致。器物均采用陶车快速旋转拉坯成形,待半成品适度凉干后,再完成修口配足、贴系粘流、划花铭字等多项工序。整体风格造型灵巧,器壁匀称,足式平稳,浑圆柔和之气韵遍及通体,唐代诗人皮日休诗曰:“轻如云魄起,圆似月魂坠”,似乎是这些越器制作的参照物。$ J2 ^, e2 `: A1 {/ e! r  B0 k$ e
  常见单字款越器通体施釉,釉面细润光洁,釉色青翠悦目,唐代诗人陆龟蒙所咏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在这些标本中可以得到全面反映。  x' K( v7 x$ U! }# W
  从标本的断面观察,胎质细腻,不含任何杂质,显然所采用的瓷土都经过精细淘洗,否则器面图案细线刻划难以达到如此高超的艺术水准,也证实了唐代诗人顾况所赞美的“越泥似玉之瓯”决非是过誉之词。
- \- }$ J9 a0 e* p9 I; P/ K常见单字款越器全部使用条形泥点支烧,泥条痕迹都在器物外底,特被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窑址中未见胎泥制作匣钵单件罩烧,或者是多件罩烧的最上面一件产品,《贡窑概论》曾提示此类越器属于“置官监烧”秘色瓷器。通观这一阶段的制烧工艺,是在继承唐代的饿基础上,又有了发展与创新。
四.谈图案艺术
/ Q. c7 Z5 J5 {- E  瓷器上的刻划纹饰,是中国古代窑工的伟大创举,也是越窑青瓷装饰艺术的一大特点,尤其是上林窑常见单字款越器之纹饰,式样优美,内容丰富,细线刻划如春蚕吐丝。白例标本中带纹饰40件,所见图案含英咀华,寓意深长。' W  b; J( R' R  d  p! C- C" ]7 Q5 w
  一件小小的青瓷盘,器面叶脉精工,通体呈现荷叶一片,中心点缀乌龟,龟背作“王”,画面栩栩如生,充分表达了《史记·龟册列传》“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之寓意。
7 G* n8 K# K4 v2 E3 T# N  成双成对展翅飞翔的凤凰、鹦鹉、蝴蝶、小鸟……都会使人陶醉于诗情画意、美好祥瑞的境界之中。富贵华丽的凤凰,在上林湖窑址中经常发现《汉书》尝记“凤凰集上林”,此中嘉瑞更令人遐想联翩。
* F* b0 F! H% p4 G! s4 F外壁刻莲花瓣的碗,内饰莲子9颗,1颗居中,8颗环绕。还有碗或盘,中心饰细线双圈,自圆心划对称交叉状绶带,把内壁分隔成四组空间,每一空间饰有一组荷叶荷花,枝叶相连,含苞欲放,无不表达莲花结籽、心心相印的美好愿望。0 Z# c1 H2 }& W# ~
  腹壁压六条瓜棱线的碗,口沿饰葵花瓣,外观颇似一朵盛开的花朵,手法简朴利落;强健的蛟龙,汹涌的波涛,一个小小的空间,却显得何等雄伟壮观,奔放出无限的生命力;细线刻划的水草小鸟,绕枝团花,一幅幅构思丰富的图案,都给人以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林窑常见单字款越器是越窑在吴越亡国之际出现的又一次性艺术高峰。
五.谈文字特征
, F( B/ X& n. M: \  上林窑采集的全部常见越器单字款标本,除一件盘的撇足内缘又增添了有一个“上”字款属孤例外,其余都是单款铭刻,说明它们具有强烈的类同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 G' v. k+ l" x# G" r  |  常见越器单字款在同一时期的不同窑场的大量出现,说明它们不具备偶然性,可以基本认定这里隐藏着一种特殊涵义。从排列整理的表面现象分析,即同类产品、同类文字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窑场。 + M9 v* }5 y' J0 K$ q# D- v/ q  [
  常见越器单字款,字形简单,铭刻方便,书体工整,从所铭刻的13个字体风格和不同的出土地点分析,它们相互之间具有某种密切联系,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文字铭刻决非全部出自一人之手。
六.谈文化时空/ u0 T$ X( Y0 Y& l# W0 d( ~* J
  常见越器单字款伴随着大量“太平戊寅”纪年款出土,时代明确。太平戊寅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正是吴越王降宋之际,按正统史学观而言,已属赵宋之世,但对浙江越窑而言,其产品本质仍属吴越制瓷业盛况的延续,所以在时代框定上有人说是五代末,也有人说北宋初。这种概念上的认识无须论述,因为任何事物的肇始与结束,都有它承前启后的文化时空,然而,在这承前启后的文化时空中,常见单字款越器对越窑兴衰起到分水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3 K3 c- @" W: d. P5 I% w! K  从器型外观看,单款越器之早期产品,素面居多,釉色光洁,颇具晚唐风格。而后期产品以匣钵多件罩烧居多,圈足比例偏高,器物底部触摸带肥厚感觉,前后对比区别明显。
' t$ t" B4 }! ]+ C+ U( X  从纹饰的变化来看,单款器物的对称鹦鹉,笔直流畅,头呈椭圆形,尔后发展到笔划草率,头部偏长;荷叶乌龟演变为有荷无龟;双飞蝴蝶演变成写意的蝶恋花。总之,两者细细鉴别,迥然不同。 / {' c% n5 p. [/ n( d  p9 q- }
  就原因分析,吴越钱氏得江浙富庶之地,历来奉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对逐鹿中原的最后胜利者,都肯俯首朝贡奉为正朔。特别是忠懿之世,贡宋尤为恭谨,大量生产“臣庶不得用”的金银饰秘色瓷器,艺术创造穷工侈糜,力求精妙,出现了中国陶瓷史上一个空前的阶段。据此推理,常见单字款越器生产时间,上限应该在忠懿王钱弘俶继位之后。
: b; F6 I7 D3 m' n% ?/ Z* J8 ?  嗣后忠懿归宋,加上北宋诸地力戒奢侈,禁用金饰,从历史导航所贡史实诏示,太平兴国之后,上贡越器已不见金银饰秘色瓷。虽然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王朝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越州窑务[6],似乎其中心责职在于加强瓷业贸易之商税。所以大量生产巧夺天工的越器制作成就,这完全是吴越王国的促进,导致衰落原因显然是受到宋王朝一系列政治的影响。按此推理,常见越器单字款的结束,下限不会延伸到太平兴国以后。对于辽统和三年韩佚夫妇合葬墓出土越器“永”字款和宋元德李后陵出土越器“千”字款,和可能是太平兴国时期所贡之物。另外常见单字款绝迹,越窑逐步转向衰落,但精品还有存在,这可能就是太平兴国以后进贡数量甚少的一种越窑秘色瓷器了!
七.谈单款涵义7 Q3 r" u- l' O& }  z
  耐人寻味的常见越器单字款,究竟起何种作用,多少年来,本人一直苦苦追索,每当专家光临总要细细讨教,然而,遗憾的是大家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推理,更无确切结论。归纳起来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4 U% T, ~& M1 m( d* p# ?, t! L' v  第一种说法认为,上林越器单字款属于姓氏。这种说法从表面看似乎符合情理,但细细分析颇有不妥。因为我对古代上林乡窑址中的姓氏曾作过多次专题调查,并采集了大量的实物标本,首先看不到上林窑工中常见的纯粹姓氏,如马、徐、王、李、吴、张、陈等。其次这13个常见单款中,除“辛、丁”2字像姓氏外,其余看看都非常例,尤其是“永、天、供、内、己”等若为姓,在《中国姓氏辞典》中也无法查找。有人认为,按谐音或简化比划而为之,以“供”作“龚”,“内”作“芮”,这种说法总觉得立论不足,牵强附会。& Z- H- x+ S0 Q4 o
  第二种说法认为,代表纪年作天干地支。窑址中13个常见单字款,伴随“太平戊寅”纪年款出土,以及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展示的1件越窑盒子,盖面刻划缠枝图案,盒身外底刻“太平丁丑”纪年款,从而许多专家推测单字款很可能代表天干地支作纪年款,如寅戊、丁丑之类。如果按13个单字款分析,天干占“乙、丁、己、辛”4个,而地支仅有1个“子”,搭配显然不当。有人以次认为落款习俗产生之初尚未稳定,可能出现天干与地支混用的情况,例如:“丙子”“子”字易写亦用“子”,“丁丑”只写“丁”不写“丑”。那么天干地支22个单字只见5个,还缺17个,如何理解?调查中发现的13个单字,扣除5个,还存“大、上、永、吉、天、千、供、内”8个,无论天干地支怎样换算,都难成方圆,视为纪年款我认为立论欠妥。3 O1 c, [; ?, s( i  u% w) [6 F
那么,常见单字款的文化内涵究竟是什么?笔者在此不妨再举三例供大家讨论。
将常见单字款越器与贡品秘色瓷中的宫廷祭器联系起来考虑。按《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孔子曰:“上日朔日也。”叶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上戊,上辛、上丁之类。”在繁复的封建礼教中,是否作为祭器的秘色瓷,在祭祀时间、摆列格局、使用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某些标记性的区别。然而回想此说虽与上林窑出现的“上、辛、丁”等单字款有类同之处,但仅仅按这些能站得住脚吗?
' I2 @9 ]2 s$ a# o' {杭州凤凰山修内司官窑的发现,有些瓷片底部刻有“天、子、司、内”等文字,如此类同的单字款是一种天缘巧合?还是存在着越窑(置官监窑)—汴京官窑—修内司窑—郊坛下官窑一种窑制的必然联系?因为上林窑单字款是越窑产品中出现的最后一次高峰,也就是这次高峰的 出现,逐步敲响了越窑衰落的丧钟。那,那么上林窑单字款能起到何种潜在的承泽作用?
  ~$ z% n+ d( H9 h8 b晚唐以后越窑青瓷作为商品大量外销,深得世界各国青睐而声名远播,形成了一批像李邻德、张支信、李延孝等著名的海上贸易商人,常见越器单款是否存在着商家请窑方,或者窑方给商家制烧高档产品所确立的专用标识,台湾澎湾地区集中发现的一批“丁”字款,好像是这一问题的喻示,寺龙口窑址发掘也证明这类瓷器处于最好窑位。那么这13个专用标识其含义又是什么?( |$ H$ C9 `; u2 c  ~7 j  W) v
  总之,上林窑常见越器单字款,应该是中国陶瓷史至今无人解答的千古之迷,通过长期的瓷窑址实地调查和大量标本排比,以及寺龙口窑址的发掘,目前只能够得出如下七点结论。
常见越器单字款的出现,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窑址,也不局限于上林湖沿岸,其分布范围应该包括古代上林乡境内的整个上林窑区域。
/ Q$ m2 l! C2 [- H+ g* t2 l常见越器单字款窑址所生产的产品,既有器型相同的,也有器型不同的;既有各种纹饰的,也有素面的;既有器底铭各种常见单款的,也有无款的。几乎纵横贯联,相互共存。; E1 i& X" Q9 Q4 A+ Q
常见单字款越器,是越窑青瓷之精品,应该属于“置官监窑”秘色瓷器。这种产品可以上贡朝廷,下销民间,远涉重洋,对于历史上“臣庶不得用”之说,实属古代文人对秘色瓷器的褒奖之词,应该改作“金银饰秘色瓷臣庶不得用”才是正确的。; @) r( d( R* @, i7 U
常见单字款越器,是代表特定时期的一种高水准产品,器物制作,文字铭刻,决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优秀的上林窑工集体智慧与艺术的结晶。
' _- c/ X: b. L. S) z常见单字款越器胎质细腻,制作规整,施满釉,特别是器物表面无叠烧泥点痕迹,说明产品都采用匣钵单件罩烧,或者是匣钵多件罩烧中的最上面一件。
0 a# D0 L! M  P9 c* b) a  {常见越器单字款,是中国陶瓷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大量使用成熟的铭文款识,它的产生是吴越钱氏政权“保境安民”政策的产物之继续,而不是赵宋皇权的鼓励与运作。: W+ p' x+ s+ q
常见的单字款不能作为姓氏对待,也不应解释成天干地支。至于笔者所补列的三种讨论性观点,其目的是 想借助国内外专家的渊博知识,来共同解开上林窑越器单字款的千古之谜。6 Q% n9 A9 k# S( l
做学问说白了就是要学要问,搞研究需要是的第一手资料,但愿用我积累的第一手资料,能让大家开启这个历史奥秘。或许历史上的千古之谜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存在可以让后人尽情地去猜想,去悬疑,去研究,世界上不就有许多奥秘至今无法解答吗?然而它却以更深的文化内涵,闪烁着特有的历史遗韵。
上唐代越窑茶具的主要类型
  唐代越窑茶具主要有碗、瓯、执壶、杯、釜、罐、盏托、茶碾等数种。
! _7 e. y3 k; S- ]) z, W  v  碗作为唐时最流行的茶具,造型主要有花瓣型、直腹式、弧腹式等种类,多为侈口收颈或敞口腹内收。到了晚唐,制瓷工匠创造性地把自然界的花叶瓜果等物经过概括,保留其感动人、最形象的特征,运用到制瓷业中,从而设计出葵花碗、荷叶碗等精美的茶具。% K. u; C4 ]# w6 \; I: {  H% C* `
  瓯是中唐以后出现并迅即风靡一时的越窑茶具新品种,是一种体积较小的茶盏。这种撇口斜腹的茶具,深得诗人皮日休的喜爱,他的《茶瓯》诗可说极尽了溢美之辞:“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如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在势旋眼,苹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X; ~! L) {+ |, C' ^5 j
  执壶又名注子,是中唐以后才出现的,由前期的鸡头壶发展而来的。这种壶多为侈口,高颈,椭圆腹,浅圈足,长流圆嘴,与流相对称的一端还有泥条粘合的把手,壶身一般刻有花纹或花卉动物图案,有的还留有铭文,标明主人或烧造日期。
+ C# q1 j. Y  i/ k- @  至于茶杯、盏托、茶碾等物,在越窑中也常有发现,这类瓷器在釉色、温度、形状和彩饰上 均较好地体现了当时越窑的制作工艺和烧造水准。
' b7 k! O" b" `' G  除越窑外唐代还有哪些窑口生产茶具?
! k+ k3 C0 h& |0 j) c) h  o7 C  除越窑外,唐代生产茶具的窑口还有:邢窑,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以白瓷著名,其瓷器胎薄,玉璧底,色泽纯洁,造型轻巧精美,有“圆如月,薄如纸,洁如玉”的美誉,陆羽夸其“类银类雪”。
0 \4 |, O6 T* A9 G5 i- P* F! H" _  岳州窑,窑址分布在今湖南湘阴的窑头山、白骨塔和窑滑里一带,东晋时称湘阴窑。产品釉色青黄,胎骨灰白。
/ J" r$ K4 o8 |# u7 R' I  鼎州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是宋代名窑耀州窑的前身,以生产青瓷为主,兼烧黑釉瓷器。+ o/ K1 U" W* @2 x" E( B' E6 d$ K
  婺州窑,窑址在今浙江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江山一带。创烧于三国,初期产品胎釉结合技术较差,容易剥落,其产品和造型受越窑影响较大,只是胎色呈深灰或紫色,釉色青黄或泛紫,釉中有奶白色星点。
; Z7 @' f% P( \$ L  寿州窑,窑址在今安徽淮南市的上窑镇、徐家圩和李嘴子一带。带。主要产品有碗、盏、杯、注子等。胎体厚重,胎质粗松,釉色以黄为主,著名产品为“鳝鱼黄”。
, I* i- f& A6 F% \( k, e  洪州窑,窑址在今江西丰城曲江、石滩、郭桥、同田乡一带。主要产品有碗、杯、盏托、碾轮等,尤以生产茶碾轮和盘心圈状凸起的茶盏托著称。釉色可分为青绿、黄褐和酱褐,其压印、刻剔、镂孔和堆贴等烧造技法很高。产品曾作贡品。
越 窑 青 瓷 对 世 界 文 化 的 影 响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瓷器的国家,并且源源不断地运销海外,对世界文化起到巨大的影响,因而博得了“瓷器之国”的雅称。在清代以前一千多年历史长河中,名窑遍布全国各地,各类瓷器争艳斗妍、灿若群星。而烧造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当首推越窑。
! h! C. E3 S6 T& H6 w& f   越窑遍布山阴、会嵇 ( 山阴、会嵇今绍兴市 ) 、余姚、上虞、肖山等地。越窑从商代烧造原始青瓷和几何印纹硬陶起直到东汉时期,我国陶 瓷史上划时代重大发明,上虞县小仙坛、帐子山一还发明成熟瓷器,也是我国目前 发现的最早的瓷器的源地。, L1 |% E$ c, y: V4 o/ R
   越窑瓷器之所以著称于世,是因为她不但釉色类玉、类冰,而且造型高超精湛,雕塑精美、器物众多千瓷百态,深受国内外人们所喜爱和珍视。越窑瓷器从东汉创造成熟瓷器以来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代、直 至唐、宋近千所繁盛不衰,唐、宋时期已形成一个庞大制瓷系统,吴越王时期还专设了官窑“秘色窑”,秘色窑在民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青绿美丽的釉色、精致的造型,奔放的线划花纹,被称为青瓷中的精品为世人所珍视。促使越瓷大发展,不但是国内需求量增大,而且是越窑瓷器的大量对外输出国外。从目前世界各 地出土陶瓷器中,越窑又可以居首位。越窑青瓷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P  E: I- p2 F$ q& C$ a/ r
越窑青瓷在世界各地出土和发现
5 M& V% f" R" f; E4 \   目前在世界各地的遗址和港口往往发现有越窑的青瓷器,现根据发表的有关资料试举几例。
在日本发现越窑青瓷很多,仅在鸿胪馆遗址就有2500多片,在奈良法隆寺,保存着 高26.4cm,口径13.6cm,底径10.1cm的越窑青瓷四系壶,平城京出土了越窑青瓷碗,于治市发现了双耳 执壶,其他如京都仁和寺,立明寺,久米留市山本等地发现了越窑青 瓷和瓷片。5 O& }* K) H+ q. L
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沙特越印度尼西亚等国和地区,都大量出土和收藏 越窑青瓷器和瓷片。自本世经20年代以来,收藏在菲律宾的国家博物馆,人类学研究 所的菲律宾大学等处,以及许多著名收藏家争相收藏中国陶瓷,建筑家罗库信一人搜集中国陶瓷七千年以上,但收搜的中国陶瓷从九世纪的越窑从九世纪的越窑,越窑系的陶瓷开始。- C6 }% }5 a0 z
印度、泰国、伊朗等国近年来均出土和发现越窑青 瓷器和瓷片。伊朗出土中国陶瓷器极为丰富,著名的古代海港西拉夫是出土中国陶瓷重要遗址,英国别致造型、各种镂空雕刻、划刻、堆塑等艺术装饰。使胎质、釉色、装饰副为独雎的艺术精品。如上述在陶史上划时代发明恰恰是越窑所发明,越窑瓷器问世,不仅受到中国人民嘉爱,而且也为世界人民所倾倒。
0 R; S& Y* u. S6 p0 H# }   中国陶瓷大量输出,对世界人民生活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陶瓷未进入之前,当地人民无饮食器皿宋赵汝适《诸蕃志》登流眉条,记载当地饮食习惯“饮食以木癸为碗,不施匙筋、木菊而食之”。《诸蕃志》苏吉丹条:“饮食不用器皿,以竹编、贝叶为器,食毕则弃之”。随着我国瓷器输入,东南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找到理想的生活用具。如上述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出土和发现那么多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输出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文明起到巨大影响。非洲北部埃及开罗的福斯塔特遗址中,发现中国陶器一万二千片之多,在这些陶器中数量最多又是越窑青瓷,而越窑青瓷质量非常优良,品种又是精品。在这遗址发现越窑青瓷里面装饰刻划花纹,有葵花瓣纹,有镂空等制品,感兴趣的是在距今800多年前毁灭的福斯塔遗址中,无论原是官府、民宅、商店到处发现中国陶瓷片,可以推断为当时越窑青瓷对古开罗人们生活起到重大影响。2 W7 V" Y# n/ e
  目前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非洲、欧洲以至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争相收藏越窑青瓷,军政要人、个人收藏家也富豪地争相收藏中国陶器,投集中国陶瓷又是从九世纪的越窑,越窑系开始。可见越窑青瓷的问世、不仅对世界物质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精神文化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K/ t  F8 {! t6 e) Y
   越窑青瓷发明也推动了世界陶瓷工艺发展。埃及较早生产陶器的,那里在公元前三 千年就已经生产了铜绿色的、闪烁着绿色光泽的碱性釉陶器,但在福斯塔遗址的仓库里收藏六、七万件陶瓷片,其中大部份是埃及的制品,但竞有百分七十到八十都是在某一点仿中国陶瓷的仿制品。其中也有越窑瓷、埃及的仿越窑制品为黄褐线刻的陶器。越窑青瓷也被其他国家所仿制,特制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青翠晶莹的釉色,“园似月魂坠,轻如云魂起”的胎骨,和千瓷百态的造型,被世界人们所欣赏、所追。# {6 [3 E6 _2 J- \0 w
   佛教在汉以前很早就传入中国,但当时统治阶级和人们并不十分注重,其时教义并不甚显,信奉者大致知道对佛像顶礼膜拜以求得佛道。佛教到南北朝和唐朝才在中国兴起,佛教发展给封建统治者增添了一种统治工具,给人民带来一种新的精神枷锁。上到皇帝士大夫,下到庶民百姓,到外造寺院、庙堂成千上万的人们却顶礼拜以求神灵。统治阶级并派高僧去西天取经同时随带来了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中亚等国的绘画 、雕塑、音乐艺术等知识。佛教文化“宝相”装饰以荷花为母体,意为佛像庄严端正。南北朝唐越窑匠人们也吸收了,这一外来文化,装饰到瓷器物上,如有的碗与盏的造型为荷花形、碗的内底划刻莲花瓣纹罐或瓶器物上划刻上莲花瓣纹,有的是仰莲覆莲,甚至连较小的粉盒上也有莲花瓣纹。南北朝、唐朝越窑瓷器主要花纹就是刻划莲瓣纹,莲瓣纹也成为鉴定这个时期纹饰主要特征之一。莲瓣纹的越窑青瓷一方面为国内人们信仰佛教所需要,或当死人后明器,或为膜拜佛像祭器,另一方面也为东南亚信仰佛教国家和地区外销的需要,促进了瓷业生产发展,唐宋时期,烧制瓷器的地域和范围相当广,在绍兴、上于、嵊县、余姚、慈溪、鄞县、镇海、奉化、象山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越窑窑址,而且其分布区域和数量都空前超过了前代,仅余姚上村湖一带就分布着窑址二十余处,越窑青瓷生产在唐朝和北床发展成为鼎盛时期。
+ {/ Q  Y/ {: Q  j$ f$ {   南北朝和唐代越窑青瓷出现的莲花瓣纹装饰以及造型,使越窑青瓷装饰更丰富美丽,造型更别致,加上釉色“类冰”“类玉”,唐代越窑青瓷成为我国古陶瓷一颗明珠。显示了中国陶瓷艺术家融汇外来有益文化的能力,而且更广泛的范围内反映出唐代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盛况。中国陶瓷艺术吸收外来文化营养的实践,恰好体现了中华民族融汇世界先进文化智慧和技术,也是中华民族艺术不断得以繁荣的重要因素。
- X2 P* T+ T- J; F- x   综上所述越窑青瓷对外的输出,促进了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人们生活习惯,提高那里的物质文明,埃及以及非洲等国家对越窑青瓷欣赏和追求,并全进行仿制,丰富这些国家精神生活和陶瓷业的发展,越窑青瓷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越窑青瓷在南北朝、唐代出现的莲花瓣纹,融化了外来文化,形成中华民族自己的特突艺术风格,使越窑青瓷更加鲜艳夺目越窑青瓷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越窑瓷器的鉴定
  越窑的鉴定必须掌握五大要素。这就是制品的造型与纹饰、装饰艺术与方法、釉色与胎体、铭文与款识五个方面。
3 j/ {1 O- F/ M  1、 器物造型与纹饰
, }. w) Q- W! I# u  造型与纹饰两者密不可分,是鉴定越窑瓷器的关键,再结合釉、胎、支烧工艺和款铭更为精确。 ' n1 Z2 J# I/ M& w
  唐代越窑的造型,从总体上看廓线明快,秀雅端巧。碗的造型,从早期越窑的深腹型,逐步演变为敞口(侈口)、斜腹的浅腹型。初唐的平底器或假圈足,到了中唐时,假圈足中挖一个小浅孔,圈足形似玉璧,俗称玉璧底,同时开始出现矮圈足的环底碗。晚唐时碗的造型,不但延用了玉璧底、大环底外,而且出现了端巧美观的花口。特征是口沿作成四缺、五缺不等,在腹部与缺口相对位置压有突筋。总之从底足的变化,发展到口沿的变化,使碗的造型轻巧端雅,线条流畅美观。 & K9 f8 \+ P; n
  越窑早期的标准器,陕西礼泉县唐龙朔三年(663)墓出土的花口腕,口沿六缺、腹部六条筋,矮圈足。河南偃师杏园大历十三年(778)墓出土的鱼纹碗,在碗的内底刻绘一条游跃的鱼,自由流利、活泼可爱。宁波和义路唐代遗址元和朝(806~820)文化层中出土大碗(洗)内刻荷花。
& @% c  M; a- Q& ^  唐代晚期,碗类的器内刻划各类荷花、朵花、模印鹤、鱼等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大中二年”云鹤纹“寿”字碗,与其共存的器物,成为鉴定的标准器。 0 d6 @" J$ `6 b$ C# y" V! `* t! Z
  壶类,从初唐开始,仍沿用了早期越窑的盘口壶,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器型有硕大丰满变为瘦雅秀丽。到了中唐元和朝时,壶的盘口消失,为侈口(敞口)所代替,同时出现了六角形的短嘴和肩带状把,底部有的仍保留了平底,尔后也有平底变为矮圈足。这类造型的壶,文献上常常称为注子,即执壶。所以说由早期越窑的壶,到中唐元和朝时演化为注子,这是壶造型变革的转折点,也是执壶的造型与早期越窑的壶,造型完全变了一个面貌。 , V% j  N4 m! h5 M* f+ [" S6 b
  晚唐时期,越窑执壶,造型的基本格调不变,具体的线条变化多姿,使人感觉器形丰富多彩。仅举唐大中朝执壶器形为例,这时有凤头执壶、带流的瓜棱壶,筒口、双系、圈足壶,喇叭口、瓜棱、圈足执壶等。在唐代所有执壶中,惟独"会昌七年改为大中元年"刻花执壶(朵花)是一件刻花卉的标准器,这类刻花,恰恰与宁波市和义路唐代“大中二年”、“寿”字纹碗地层,伴出的刻花盆、刻花碗、刻花盘的纹样,似出一人之手。 & e2 F; ^- j. z  X! t4 j1 j
  唐罂,在鉴定中有三类:
: }6 A: I, W+ u  第一类,是以“元和拾肆年”铭罂为代表,特点是在颈部堆刻、戳龙纹,颈下部安四系,腹中刻铭文。另一件蟠龙四系特别长,按于颈至上腹,在系上部堆塑形象生动的蟠龙。
0 U- e" t. Q' z6 |! b. G& B  第二类,是线刻龙纹罂。蟠龙从颈中部到腹中,通体满布。
7 V# q& f" t% T' _. {  第三类,出于晚唐(901)墓中的褐彩云纹罂。这类罂从罂盖到罂身,通体绘了褐彩的云纹,精致、工整、其绘法、色彩与唐天复元年(901)墓出土的褐彩云纹钵形灯一样。这类褐彩云纹罂在五代时期,钱氏墓中也有出土。 . R' N; |5 z+ a( z
  五代时,执壶有三种形式。第一类,整个造型似一个倒挂的青(青釉)瓜,清秀美观。第二类,以东钱湖窑场出土为例,执壶制作极为讲究,不但造型规整秀丽,而且器身上刻着流利的云气、飞鹤及花卉。。特点之一圆嘴、扁带状把。执壶上“开光”出现于五代天福6年(941)。第三类,圆嘴、筒颈、鼓腹、圈足、扁带把,素面。 : Q7 x* k6 L' l  p6 B0 Z
  北宋前期,执壶承五代之“开光”在越窑中时常出现,出土于公元995年墓的“人物坐饮图”执壶,不但有相对的年代,而且在执壶腹部,四周线刻人物坐饮图,也就是把书画上的画面,移植到瓷器制品上,这属于首创。这种人物坐饮图,神仙活动图等执壶残片,在上林湖五代至北宋的窑址中,均有出土。为北宋前期(有学者划入吴越时期)秘色瓷的典型器物,也为我们鉴定提供了样品。
& V5 H8 L: }. u) @1 r( g  北宋中期,流行双线开光,在开光内划花卉,盛行模印的小系。
4 Q* T% V# z. t: o4 M0 h* t9 m0 [0 Q6 G  北宋后期,执壶的造型虽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制作粗糙,颈肩连接处与腹底圈足连接处,往往不大规整。烧成后,由于制作没有像北宋前期规范端正,因此断脱明显。
* @( y. q8 d6 e) {& t  晚唐时,大中朝生产的盏与托具,造型为最美。与“大中二年”铭碗共存的荷花盏,口作五缺,盏内刻花卉,也有素面,釉色青翠秀雅;托具器形作成卷荷叶状,圈足微微外撇。施青翠釉。这种造型似一朵荷花,似漂泊在水波荡漾的水面上。 ) M# n* r' u* @6 ~1 v  S
  五代时,托具的沿与托台以素面为多,盏则花口、撇圈足,以青绿釉为多。北宋盏,花口内线刻连环纹或四荷连环纹,托具的托台高突、托盘沿上线刻蜂花纹。和统十三年(995)墓出土的盏托具就是一个标准器。 " `& T+ ?8 f& v1 q4 l
  盘,初唐至北宋早期,造型均为浅腹型。初唐以平底、素面为主,釉色为青黄占多数。中唐开始,出现矮圈足与玉璧底。晚唐时品种增多,常见有玉璧底刻花盘,圈足划花盘,委角盘和花口盘等。唐咸通十五年,法门寺地宫埋藏的,花口秘色瓷盘是标准器。五代时出现方形委角迭盘,盘身有镂孔,此种盘最早为天福六年(钱氏墓出土)。北宋时纪年的花口牡丹纹盘、花口双蝶纹盘、花口菊团纹盘、鹦鹉纹盘、龟荷纹盘、丁字款盘以及咸平元年(1000)墓出土的龙纹大盘等,均为鉴定对照的标准器。 " a, a0 K8 k& J1 A+ Y  d" r# t$ L
  水盂,初中唐时期多为素面。晚唐出现四蹄足,五代,有刻莲瓣水盂。北宋时水盂四周“开光”,内刻牡丹花等。
# V8 y: Z( ?" [8 w# ]) f  盒的造型呈扁圆。晚唐时品种极为丰富,不但有中小型成套盖盒、油盒和印盒,而且纹样以刻花为主。北宋咸平三年(1000)出现云鹤纹迭盒。北宋粉盒盛行,纹饰有凤凰、牡丹、双蝶、鹦鹉、菊花等。 1 d0 I9 R; Q! p1 [; h' I& U0 m0 X1 V
  2、 装烧工艺的特点 ) R: b9 A! C* A* A" v1 p" _
  在鉴定中,辨别器物的装烧工艺,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窑口,装烧工艺除共性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就越窑的装烧工艺而言,恰恰为我们鉴定提供了可靠的,明显的依据。
! u" q5 q/ F) v+ g* x0 R  装烧工艺,在中唐晚期以前,是承早期越窑的明火迭烧工艺,中唐元和朝发明匣钵装烧,这是一次改革,也可以说是一次装烧工艺的革命。越窑的匣烧工艺,不仅仅促使产量提高,而且使越窑烧制的制品质量,上了一个历史性的新台阶。??? 0 i* k5 q* `. u7 Q
匣烧工艺,使制品带来的质量提高,有二个明显的特点:(1)早期越窑出现的器内支烧印痕(包括中唐以前),使用匣烧后,从此器内的印痕消失了,使器内光洁美观。这个特征断定都是元和朝以后的制品。(2)匣烧工艺烧制的器物,其外底部都应该有支烧泥点的印痕。这个印痕的大小与形式,对我们了解它制作年代,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I0 C# m  Q  r* J4 [初唐时不用匣钵,明火迭烧,使用的间隔窑具硕大,所用泥点分隔颗粒也就粗大。中唐后期到晚唐,大量采用匣烧工艺,用薄形间隔具,因此,泥点分布,亦采用了比豆状更为好看的松子状泥点,排列细密。这在圆形垫具上,遗留的印痕就是例证。匣烧的玉璧底碗、盘等器物外底,呈微微的粉红色颗粒状遗痕,这种遗痕是胎体中氧化铁的反映。
) U$ C9 q/ q4 m8 u% v7 w  五代时期,越窑生产器皿不但品种丰富,而且釉色青翠、湖绿。在间隔窑具制作上,也应物制宜,极其规整,所遗留的泥点、支烧印痕也与晚唐时期大不一样。这与五代时,在匣内装烧中采用了扁平、扁饼形式间隔具分不开。因为扁平,散布的泥点多呈松子状,排列有规律,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五代前期;五代后期,上林湖、东钱湖与上虞的典型窑址遗存,与纪年器物支烧泥点,表明泥点已演化为条形,这种形式的泥点印痕,在盘、碗、盒、罐一类制品底部,一般四条、五条不等,中间有空隙,这种支烧印痕的时代,在吴越开运朝后还在沿用。
2 u4 t% U: m- Q& _0 K7 e. b. p1 n  北宋前期,由于越窑匣烧工艺发达,各窑场大量使用薄形的,大小不等规格的垫圈(环)及扁平(圆)形或环形的间隔窑具,因此,在各类器物外底中,遗留了长条形的泥点,排列紧密,有的近似相连,从大量纪年器底,遗留的印痕,表明它们应是北宋前期之物。纪年的秘色瓷,匣烧工艺特别讲究,所以在支烧的过程中,泥点也与众不同。像“太平戊寅”纪年器就是一例。在上林湖窑址中,见到的“太平戊寅”款的盘,支烧印痕还是条形的。
2 n- l7 W3 m- w5 ^5 t- _  总之,在鉴定中,要十分重视和注意泥点的变化与特征。支烧特征,也不是所有瓷窑都有,像全国著名的湖南唐长沙窑,由于所有器物施釉不及底,盘子的盘心与圈足都不施釉,所以不论是迭烧、匣烧,在底部均不需要泥点间隔,所以在器物的底部,都找不到泥点支烧印痕。这为我们鉴定该窑器物,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
5 t! Z& r  t# o" H9 S( E; T  3、 胎骨识别与釉色 & ?) t# O  j( [
  釉色不但与釉料化学组成成分有关,而且也与窑炉中烧成气氛切切相关。
9 x9 _4 {5 X4 f3 ^' g1 g初唐,越窑虽然在窑炉结构上,获得了改善。但烧造中,一部分还原焰较好的器物,呈青色外,很大一部分,弱还原焰或氧化焰烧成,呈色便为青中泛黄或米黄色。 3 M+ m, y" v: S- _2 t+ o" Z
  中唐,匣烧使呈色青为多。由于配料差异与窑炉气氛差别,所以呈色也有变化。
; y7 O7 w0 p7 z) T8 X  晚唐,由于大量使用匣烧,使釉色大为改观,加上窑炉烧造技术的改进,使窑温升高,使制品呈以青翠为多。“贡窑”所使用的匣烧,其质量达到极精的程度,所呈釉色“似冰”、“类玉”,晶莹滋润。
$ M  f  G! t# k五代北宋时期,大批“贡瓷”色泽以青绿色为主,釉色光润。民用瓷亦以青为主。到了北宋晚期,釉色则变成青灰了。 ) h1 |/ f1 z" |' Q9 K
  从鉴定角度看,初唐时期绝对不可能有湖绿色的色泽,因此湖绿色釉,首先应考虑,属于晚唐、五代或北宋早期年分段。若青黄或米黄的色泽应考虑中唐年分段,它不可能是五代、北宋时期的作品。当然这是一般的共性,有时特殊的个别例子,也不能排除,还得靠鉴定者综合研究。
* V+ Q# d# z% Z3 l  H3 Q  a  越窑胎质,由于所用瓷土含铁量较高,所呈色为灰白色,因此凡是唐、五代、北宋越窑制品,胎体呈色,绝不可能像龙泉窑那麽白,也不可能像长沙窑、婺州窑那麽疏松。由于缸胎,所以在胎体上施化妆土的工艺。这些情况对我们鉴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遗址中出土的标本,釉色很接近越窑制品,刻花也近似,但是胎体呈白色,有人认为是越器,这种失误也要防止的。 2 N! q6 `- `% k
  4、 款识铭文的研究
! `* m- ?* q$ v: Q5 J8 `6 e  款识,指在瓷器上书写的文字。铭文主要有纪年款、支干款、姓氏款、作坊款等,不管那一类铭款,对我们鉴定年代,都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还可推知精确的年代;有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的铭文瓷器,是我们鉴定中的标准器物。 . i# t: X( G& f$ U. K9 S" ^
  目前越窑铭文器类,大多为晚唐时期。有双鱼模印王字碗、云鹤纹模印“寿”字和“大中二年”纪年碗,各式墓志罐,罂、罐、瓶等,此外还有执壶、盘、钵、碗、净水瓶、香熏、砚台、器盖等。
7 v; {/ F# \' |! f* a  唐代铭文大多书刻于胎体上,也有戳印釉下褐彩书等。铭文内容可分: 8 ~- j0 b% C1 y5 v# v' j1 \8 H
  作坊名称类,有利记、上(尚)记等;姓氏类,有马、利、陈、大、俞、王、朱、上(尚)、李、刘、仙、方、泮、涂等;姓名类,有俞程、李溪、泮子云等;贡(品)窑类,有贡、方者贡,官、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等;
7 `5 ^3 G9 a% }- R+ Z1 d8 T标价类,有金十九,价值一千文等;制品记名类,有庆擂烧、十月十一日造平十六郎等;数字类,有四、七等;祝愿类,有寿、渐(健)康等;纪年类,有元和拾肆年、长庆三年、太和八年、会昌七年、大中元年、大中二年、大中四年、咸通七年、咸通十年、咸通十四年、光启三年、光化三年、天复元年等;墓志类,数量特多。
# \5 w/ B& c7 X+ u: Z/ P# N; ^9 {  i  吴越时期越器上铭文:
1 Q' e1 {, {4 }??? 铭文器以碗为多。大多以线刻为主,也有模印。铭文书刻部位,碗、盘、盏、碟类,以外底为多,少数刻于器壁。瓶、罐类肩部为多见,其中荷叶龟纹器物,则书于龟背之中心。
; U: W9 @; A1 _+ F: R6 G7 ~: y  C  姓(名)氏类,有罗锡、章、王、红、徐、马、朱、上、大、姜、千、示、永、合、平等;作坊名称类,有项记、阮记、柴记等; 贡(瓷)窑类,有官、官样、窑务、供、内、表等;支干年号类,有辛酉、辛、乙、子、太平、丁丑、丁等;制品作者类等;地名类,有下林乡使司北保等;制品作者类,有朱伯远作等;纪年(纪月)类,有龙德二年,太平丁丑、□月初六、七月十九日记等;墓志类,有龙德二年墓志罐等;庙宇有关类,有周药庙山大殿、弟子朱仁厚舍入庙等;数字类,有八等;方位类,有上、下、左、右等。 4 L' F2 y, n5 `8 o& C
  北宋时期铭文: * Z+ @9 C3 ]' j- _' y
  北宋铭文大多为书刻,仅一例器内墨书。部位多在隐蔽部分。
2 d5 t6 `; n6 X: ~' t1 V% Q  姓(名)氏类,有罗军、魏仁皓、项、陈、里、马、永、千、上等;作坊名称类,有里方记等;干支年号类,有太平戊寅、辛巳、太平戊戌等;贡(瓷)窑类,有供、内等;地名类,有越州上虞上山乡,会稽等;数字类,有六、一个等;窑名类,有上虞窑、长山窑等;纪年类,有雍熙一年、端拱元年、端拱二年、太平二年、嘉佑捌年,元丰二年、元符三年、绍圣五年等;题名类,有造此砚子东海记、项□造粮罂瓶、弟子□□□ 舍入观音院等;吉祥语类,有天下太平、延福长寿等(以上请参阅《青瓷与越窑》1999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
' F0 G+ J) f( c7 }8 |" l' D  上述这些铭文和书刻的典型纪年器物,为我们鉴定、研究提供了绝对的标准器。“太平戊寅”铭器10多件,主要有凹底盘、碗、刻莲瓣瓶、双凤盖盒、鸡冠执壶、双蝶盘等。咸平四年四系罂,咸平元年镂孔卷叶熏炉,太平二年莲花碗,嘉佑八年砚台,元丰三年双系盖合,绍圣五年砚台,端拱元年盖合等。这些标准器的造型、纹样、支烧工艺以及釉色均为越窑中的典型器物,诸如此类的铭类,作为一个鉴定者,必须了解它的出现时代、特征,才能更科学地运用它们,为鉴定服务。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881-1-1.html 谢谢

200742084138.jpg (34.42 KB, 下载次数: 3)

200742084138.jpg

201042192415.jpg (51.59 KB, 下载次数: 3)

201042192415.jpg
沙发
发表于 2016-1-24 22:36 | 只看该作者
越 窑 青 瓷 的 滥 觞
  此为东汉时期的绿釉堆塑人物瓷罐,又称谷仓罐。其釉色,堆塑,别具特色,为以前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者。
# [' b9 K9 p0 h   整器可分为两组,能组合又可脱卸。底层为一组,中心是一只小口、硬肩、圆腹的大瓶,瓶 东南西北各有一只敞口。小瓶相连接,瓶腹相通。大瓶腹有上中下三条为一组合的弦纹,共三组 装饰。瓶肩及近口处又有二层堆塑成型的走兽和雀鸟,瓶嘴口再叠上一只小元汉瓶,元汉瓶肩上 饰有两只长尾的走兽。瓶口上还顶有一个组合,即左右两只凶猛走兽似看门护院的畜牲,兽背用 一板隔开,其上正襟危坐一大一小两个人物。大人似乎在和小孩现身说法作教育状。二人衣冠、 手势、一直一昂的坐姿和神态,虽是粗细线条,但也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在四个依附着的瓶口 上分别覆有四个雕塑的盖,两个人物,两个飞禽(鹰隼)。人物一作杂耍倒立状于圆缸之上,另 一人物作跪姿,双臂合抱作揖,神情恭敬,当为宾客幕僚。两个鹰隼飞禽造型亦迥然不同,一鹰 隼双爪紧抓着地面,伸长颈、张着尖嘴正在捕食猎物。另一鹰隼高高地挺立于二猛兽之背上,高 瞻远瞩,神情专注,似乎在履行守望的职责。
, D* g  b9 B+ e6 K4 F   该器像一个能储藏粮食的谷仓,可分为一个大仓库和四个小仓库,或称子母谷仓,汉代普遍 用小型的囤储粮,讲究科学储粮和安全储粮,囤为储藏粮食的小型仓房。东汉时期战事频繁,储 粮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多种形式的多姿多彩的粮仓出现,便是当时时代背景的真实写照。东汉时期的社会地位等级分明,安置在最高位的当然是谷仓的主人,年少者必然是继承人。此时 以俑随葬之风的兴起促进了人物雕塑作品发展。除了墓主人外,这些随葬俑主要是用来侍奉生前 地位高贵的墓主人的。因此人物的形象大多制作成仆侍,庵厨,伎乐等。
" R9 n' w( O, X. l* g% U. J   春秋时期,长江下游吴越地区出现了一种原始瓷,但越国被楚国灭亡以后,原始瓷的烧制突然中断。西汉以后吴越地区的窑场蓬勃兴起,尤其浙江上虞和余姚最引人注目,质素精良,釉层丰厚,而富有晶莹光泽。胎土更加细腻,器壁薄而均匀,烧制的温度提高在125O―1300摄氏度间声音脆亮。硬度大大提高,吸水率
( m! a1 W/ \0 K5 A
大大降低,胎土致密,呈色从糙米黄至灰白,瓷化程度明显提高。胎和釉逐渐摆脱了绿釉陶和原始青釉的桎梏,向着成熟青瓷的标准迈出大步。在该器大瓶和小瓶底部其本上釉而露胎的地方看小瓶比之一般越窑早期的青釉瓷要白,大瓶底部呈糙米黄色,且有姜黄偏红的铁质泛现,只是质稍粗松而已。据研究表明该时期和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器物,胚胎中含铝和硅的比值较高,但当时的窑温火候尚欠不足烧成后胎体较为粗松,胎色较白净是由于其淘净的程度,将胎土中的色素尤其是含铁量的比例有着极大关系。该器的釉色基本上为青黄二色,或间于二色之中,呈青绿和青黄。釉层匀净润泽明亮细腻、透光性较好,有的釉面上开有细小的冰裂片纹,釉和胎的粘着力强,少有剥釉和积釉现象。该类釉系含钙和石灰釉,以铁为着色剂。入窑烧造时空气流通进氧很多,形成氧化气氛,釉中的铁遇到空气中的氧,烧出来呈黄绿色,如果窑中空气流通不畅,则会产生还原气氛,烧出的釉便呈青绿色。施釉的方法为浸釉。因此该器的性能已成为成熟的青釉瓷,进而逐渐演化成江南第一青瓷――越窑。5 c2 T1 B7 s9 m
   此五管仓造型奇特,出土于浙江余姚和上虞一线,胎,釉,造型和装饰艺术,具有东汉时期 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可认为是越窑文化的滥觞。

/ }5 F( s' p; Q. P" n/ g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