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炎黄人物] 海上漂流的船长丨口述~ 林仪胜 南方人物周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3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d1 |* r4 g% l5 J1 f) N
清晨返航的渔民 图/本刊记者 黄剑% F4 U. ?, A- n; e. w

/ J& I) f5 a- [  }' D; J: c) }# C' B! e6 R7 ^* j
林仪胜今年65岁了,他是海南三亚后海港疍家人,在船上出生长大,作为船长在海上航行了十年。曾经在海上救援过多名溺水人员。

$ E4 z3 V; |, j2 s0 l
“在我十来年的航海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帆风顺,但也有好几次意外事故。现在想来还有些后怕。”

- ^/ g+ }2 u4 _7 C
" Y) r. }! G8 c8 L2 s/ M
4 K+ A3 V9 T+ P) c/ ^2 @5 @! c1 o+ Z7 U# g& T
堂弟家的高脚屋搭建在海滩上,距离大海不到十米。两名疍家妇女正站在海水里洗刷晾鱼干的架子。看着海浪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架子,林仪胜想起自己小时候每天都在这块海滩上玩耍。
/ M; \; t3 T+ o3 T! D
7 X$ U. d" J) S& p: I$ k4 ^

$ F6 n" N& b0 T% e2 X2 }林仪胜今年65岁了,他是海南三亚后海港疍家人,在船上出生长大,作为船长在海上航行了十年。曾经在海上救援过多名溺水人员。
# S2 K3 y- W# r8 a& f' |
3 Q! f7 F: Z$ Q, z
  b5 R  R, B/ ]' P8 k& L* O

8 W; j+ v# z8 ?% G: q% {
# g/ g) A  |3 M/ ?
口述|林仪胜

" A$ M3 ^! }% ?! y1 R( |7 o

0 l5 c# B9 u% C1 ?- j' s& o. X8 B  t* N8 H2 c& w

% J! a) P( Y6 x7 ~+ `% o1 w
水上的孩子
. \3 V; |2 ^% J

2 c) t: d5 j$ B) U像很多疍家人一样,我出生在船上,从小在渔船和海滩上长大。
! K  h# ^5 e& E  v. a% L) w9 U, E- \

  h0 z7 t- \/ v, J8 D) z3 ?( O我们家世代捕鱼为生,跟附近的其他疍家渔民一样,我们的祖辈原来是广东沿海地区一带的渔民,一百多年前,为了打鱼,一路往南漂泊,最后到了三亚后海港。到我这,已经是第五代了。" \0 K  x) ?$ f" h- ~
1 }; n/ ^. j4 G: N0 L5 Q$ B6 B

6 B2 G9 d) r; O1 `) X我父亲最初也是一名渔民,跟着祖父母、伯父们一起在自家的小船上打鱼。1950年,海南解放了,祖父母掏钱,在三亚西岛请人给父亲做了一艘木帆船。于是,父亲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便做了船长。他开着这艘船,穿梭于海南和广东的各个港口,给人运输货物。船上除了父亲和祖父母,以及后来我的母亲,还请了两名水手。
, e( S( |1 v8 e9 s7 V* g6 U
$ T' T! j/ Y  _& n- a- i) }7 T% l
; N) b8 ?) q+ m% e: t: t2 Y7 Q
1951年,父母结了婚。第二年,母亲在船上生下我,由祖母接生。我出生之后,母亲用布袋背着我,一边在家里的船上帮忙,一边照顾我。稍大两岁,父母忙不过来的时候,便用绳子把我拴在船上。他们怕我到处攀爬,掉到海里——尤其是晚上,漆黑一片,摔到海里他们也发现不了。在一些疍家人的渔船上,现在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j5 [2 g- U- u# w0 H0 ^. R2 `& s+ y

4 X, t# J2 Y/ T3 E

2 M6 \6 X9 P6 |祖父在我小的时候就去世了。1957年之后,祖母年纪大了,不想在木帆船上了,父亲就让她回到后海。那个时候,家里的小孩也越来越多,需要人照顾。我们家当时有一艘五六米长的渔船。在海上漂泊了几年之后,我就跟着祖母回到了后海村,住在这艘渔船上,住在一起的还有我的弟弟妹妹和堂弟们。在那个年代,疍家人都希望家里打鱼的人多,所以都生了不少孩子。我有三个弟弟和三个妹妹,最小的弟弟是1969年出生的。: D6 g, ]8 d; t8 m

/ m" \9 Z3 u! S4 t  L' L

) F& Z, x  g9 N* L我跟着祖母在渔船上生活了很多年。到1960年代的时候,祖母还请人新做了一艘七八米长的渔船。那时候,我们的船就停靠在岸边,到了晚上,一家人并排睡在舱内。尽管摇摇晃晃,但大家都睡得很熟。渔船有弧形的雨蓬,刮风下雨的时候,我们就躲在里面。我们的渔船两旁,停泊着几百艘渔船,里面住满了疍家人。不过,每当大风暴或者台风来的时候,小船顶不住了,祖母便摇着橹,带我们找海湾,或者内河,把船摇到里面去躲避。4 w; p3 r! y# N+ N
- u1 U& L* l& S+ I
/ a( Y& Z, X3 y- k
一直到1960年代末,政府为方便管理渔民和出于安全考虑,动员疍家人搬到陆上生活。我们于是在三亚红洲附近的河边,搭建了木头高脚屋,开始上岸居住。那是在水上搭建的木棚,上面盖着茅草,在木棚里拆开木板,都可以直接钓鱼。“文革”期间被炮弹毁过一次,后来又重建了。
; @- j% Z: p0 L. _5 t4 U& a5 ?/ K5 D) E( u" j" P
3 P1 V0 [( v) |
和祖母生活的时候,白天我们就在海滩上玩。天气好的时候,祖母便把船摇到近岸的海面去捕鱼。我和弟弟妹妹们趴在船舷上,用手划着水,帮祖母划船。我们跟着她,把一两百米长的渔网下到海里。渔网上面有浮萍,底下是铅块,拉得很直,一个小时不到,渔网中便钻进去一百多斤鱼,那时候鱼的种类也多。从小在海里长大,我们很早便学会了打鱼,而且掌握了多种方法。很长时间里,对于疍家人来说,打鱼是维持生活的惟一方式,也是我们从小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
1 W3 d0 C0 o, ?3 B, Y
8 p0 l% q* H8 I4 P4 j) R/ Z7 j
( w- {, p1 q! ?( d5 {" E
1960年,到了八岁,我才去读书。疍家人以前很少受教育,因为我们一直在水上,没有学校。解放以后,才有了渔民小学。我搬到岸上去,寄住在大伯家。其实大伯家在陆上也没有房子。大伯几年前去了西沙捕鱼。那时候,后海有一座旧庙,里面是空的,大伯母就住到里面。二年级的时候,转到三亚的南海小学,这是政府专门为渔民盖的小学,98%的学生都是疍家人。在三亚,我寄住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家里,每个月付差不多十块钱。
; I! a5 h2 ~7 T; R+ a6 A
8 M! b0 Z5 h; R& Y4 V) A/ r6 n  b( Z

3 k4 q8 p! Y* K+ F, \3 U/ q我在学校的时候,父母的船每隔几个月都要回后海运咸鱼。每次船一出现,我就高兴地跑到码头等他们。他们要离开,看着船越走越远,就蹲在海边哭。放假的时候,我常常会跑到父母的船上玩,有风吹过来,使船向一侧倾斜,我就跑到另一侧想把船压下去,母亲就笑我傻。每天看着父亲开船,年头久了,我也学会了如何操作。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开船的感觉。成为船长,也渐渐成了我的理想。+ V$ q. {6 I2 e! a
. Z' w( Z/ A+ M
& d3 k! P( P! ?

$ l4 m/ q0 Z$ \$ C% y. M$ Y) @
2 O1 A' D7 Z! f8 Y
船长
; R( Z8 Z3 n' M' m

2 u* U8 K( q$ [不过,想要成为船长,并没有那么容易。在此之前,我干了好多工作。1968年,我还在读初二的时候,部队在安游(三亚榆林港附近)修建船坞,到三亚镇招民工。那时候,我的妹妹们有的都读不了书,因为家里人太多,供不起。我就辍了学,报名参加。
! _& c2 ]" A6 D% s& _0 y: |! d9 y- w9 }$ k( p
; S% o; J  L9 I, Y' I1 V" V
在那里的工作就是挑石头。没有机械,全靠我们几千人用扁担、簸箕挑。我当时不到16周岁,个子小小的,瘦瘦的。肩膀经常磨肿,只好用热毛巾敷着。不过,我很卖力。一天赚一块五,一个月45块,比很多人都要多。很多年后,我当船长,一个月也才45块。在工地干了两年,工程结束,我回到了三亚。! G8 d7 c8 ~( a1 I7 ]5 r
' D* X( O- Z$ }9 h+ O
$ l1 l2 U: [3 Z; b# r$ A" a$ o; A
1970年4月,我被招工去了三亚航运公司上班,做码头工人,从码头扛盐包到货船上,一百多斤一包。做了两年,后来,又先后在航运公司捞珊瑚、做水手和捕鱼。捕鱼队有一艘木帆船,因为没人会开,我便负责开船。这是我第一次正经驾船。从这以后,我想做船长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v: _$ m$ V  P+ Q( b; c
- F! `9 ]1 C$ U9 F5 i

& k. Y! A& z% U8 a0 @: ~1974年,三亚航运公司从一千多名职工中,推荐表现优秀的员工到广东省航运学校读中专,我成为其中之一。单位想做机械厂,希望我学轮机,但我坚持要学航海。两年之后,从航运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三亚航运公司第一公司,开始到船上工作。( U$ x) R: j! c+ _

5 ~# r+ s: v5 l2 O$ M1 s6 ^

. y9 O" g$ G" O7 N& x那艘船叫“崖航1012”,是公司第一艘动力船,50吨的木质船。我在船上做大副。出海前,我的工作是组织货源,到港务部门办理各种手续。航行的时候,则要接船长的班,直接开船。4 w: k" o+ ~: N5 r- J4 v

. B1 z5 o/ W: o5 F

( r: o# J7 U. o那时候,我刚结婚。妻子是原来在蜈支洲岛上工作的一位姑娘。她父亲也是船长,与我父亲相熟。  k. X0 \, x3 G2 y
1 z2 j1 O$ I5 M: y3 D8 z( ~8 N
6 K0 j0 I) o1 j! C! K
8 B) l3 \* w) Z' V5 r; A+ a

+ v( D$ E: u+ f7 r+ U; m/ q7 w
林仪胜船长 图/本刊记者 黄剑
; L. ]. {2 q3 n; t( G$ b
  B- k. C6 J- @, R
* U+ Z: m5 \6 y" @( Y
第一次航行是从万宁运钛矿到湛江。万宁有很多钛矿,多是私人矿主开发。矿砂都是运到广东的工厂加工。
- f* d$ \7 }% z9 o4 U1 q: k6 I5 F/ K

! x$ H  g) j) {" G0 ^9 W, \" \我们从三亚出发,过了分界洲岛,便到了万宁管辖的海域。我们沿着海岸线航行,沿岸晚上渔船多,还有很多礁石,甚至暗礁。我们一直依据海图,都是靠眼睛观察。船长和我都是第一次走这条航线。我根据海图和航速计算,我们快要到一块大礁石附近。不过,海图总会有误差,小暗礁也没有全部标注。那天下半夜,能见度极低,加上又下点小雨,前方什么都看不清。我观察了一段时间,都没看到那块礁石,开始有些慌了。后来,忽然在前面看到那块礁石的时候,只相距几百米。我们就赶紧减速,转向,最后才避开了它。0 {9 l1 E+ P* r1 w

8 F( r$ k2 K8 p8 c, N3 S. C
1 C& `( h; m' [7 G" O; }+ M
过了大礁石,我们便抛锚了,等到第二天天亮,再慢慢开到沙湾去装矿。那里还没有港口,靠不了岸,我们只能停在离海岸300米的地方,放下小舢板,上岸去联系货主。那时候没有电话,都是提前约定时间和地点见面。. X8 T. H- f1 `
% {7 I0 e6 _( q; i' N5 F2 O

0 k% M" u# z# q' `4 R1 e我们用小舢板把矿砂一船一船地从岸边运上大船,一次只能运两三吨。浪很大,把小舢板打下去,又冲上来,海水直接冲到了矿砂上。慢慢地,我们发现了潮水的规律。那时候早上吹北风,从岸上吹过来,像扫把一样,把海面扫平,浪比较小。我们就在这个时间段装货。上午10点以后,浪变大了,装不了货。我们就把船开到分界洲岛附近去打鱼,改善伙食。有的时候打得多,还可以卖掉。装了几天货,我们便出发前往湛江。
! I6 G# t; Q: ]5 {0 f) A
# B5 J5 j, d9 _2 [

% i, y0 l1 e2 [, g" U+ D9 T差不多航行了三天才到湛江。到了目的地,需要在码头排队很长时间,才能卸货。这些完成之后,我又跑到当地港务局商务科找货,货主们一般会在那里登记货运信息。
8 c& S- B, `/ q$ x0 N7 ^4 P: C* d* \  V2 d% R5 U7 y( l1 h

' J- R& L% h1 _6 e& K后来,我在这条航线运了五六年钛矿,慢慢摸索,渐渐熟悉海南岛沿海的航线。哪里浅,哪里深,哪里有礁盘,哪里水流急,我都知道。对于船长而言,经验常常是宝贵的。
1 ^5 p% J- p3 \: n9 F: Y
! I' c! q* a' d

4 b: L/ l: G9 z, }8 ~- U& T在“崖航1012”做了两年大副,我被调到了另一艘船“崖航1004”上做大副。不过,几个月之后,我便顺利成为船长。原来船长六十多岁了,很快便退休了。3 X. F* r, J/ K' d* ~  f- T6 V* {
$ h: A, _& p, Y! h0 B6 f/ ^7 o

% u' m* E( j. \* x. o* _4 l" J他开了几十年帆船,经验很丰富,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就能知道大概几点,看看月亮便能判断潮水流向,对天气也了如指掌,对航线的每一片水域都很熟悉,他用肉眼就能判断距离。跟着他的几个月,让我受益终生。8 k7 I! |6 a; j: H( U1 o! U
9 E: Z' D+ u7 c' l

6 p7 y* v; V8 n7 j1979年,我又被调到“崖航1005”上担任船长。开了六年,直到1985年3月上岸工作。十年航海生涯,我一直在南方海域航行,最东边到厦门,最西边至广西北海。我们到港卸货之后,有去哪里的货,我们便去哪里。每次从三亚出来,最多两三个月就要回去一次。
7 t/ j* j$ m; d# Q" |% ?6 _# @5 N% d, m3 Z0 P
) x: N1 Y! P& Q  b. j

7 Q/ Y& X8 n- \# I' ]
6 p( o# ~3 N& y1 i% @
游泳看电影

9 r) [; U" q# F, ?' Q0 {
& j5 @/ I+ r! Z4 S
在船上的日子过得很辛苦,也很寂寞。在海上连续航行几天几夜,眼前除了茫茫大海,什么都看不到。船员们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睡觉,没什么娱乐。一些年轻的船员受不了,有时会跑到驾驶室来和我聊天,也会打打牌。不过,我们四个小时换一班,时间紧张、宝贵,不休息的话,就到下一班了。4 q/ ^/ a! g* l5 n9 K- O
1 n* c3 Z* k1 x# S$ y3 e( H7 J( ?

5 f, O) F8 Q+ u航行到港之后,大家通常会有一些休息的时间。每次到港卸货之后,并不是立马就能接到下一单。有时候要在码头等好些天。我们只好待在船上等,有的人看书,更多人则打牌,后来还有麻将。船上的日子很无聊,水手们有时候会觉得烦躁。所以我也常常带他们到岸上去逛。6 j; Z" y( _' _  }* R, A
; I; i* z. P) G  m. |1 c0 y
; X4 g; ^) q" f7 ?0 f6 u
那时候,娱乐活动并不多。在岸上,无非是逛街、去公园、看电影。即便这样,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到了2000年以后,各种娱乐活动才多了起来。
  E- y/ i4 R% N
8 B8 ^' }' D/ D" D
* t! B, V# c! B( `

& x  R$ M2 ~4 E. O' Z& Y: |  Q7 ^* {% T, v* i7 H* ^7 N
三亚外海,船员在整理渔网渔具
$ {, E4 L% H7 l* z+ o

7 i5 d2 n, P" T5 M
% s# _; |3 w; e. A
最受欢迎的活动是看电影。那时候也没有其他的电影,看来看去都是战争片,比如《南征北战》、《地道战》。现在想来,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很多片子我们看了不下十遍,但是当时大家都很乐意。1980年以后,才有了香港武侠片。偶尔,也能碰到爱情电影。有位老船员想看电影,我带他去看的时候,正好在放映爱情片。电影里出现了男女亲嘴的画面,他就赶紧喊“啊,不卫生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2 G2 k3 M) ], _1 m+ r

& s4 B$ W' ~& _4 c; F) w$ C9 ~" J
; p  w5 Z7 n  _8 S2 g$ D; O( P$ H
我们的船一般停在离岸四五百米的地方。每次去看电影,船上的一名老水手便会驾着我们自己的小船送大家上岸,然后在岸边等大家回来。我们一般晚上就看一场电影,但有时候兴致高了,还想看第二场。看完电影,回到码头时已经很晚了。老水手等不了,就自己划船回到大船睡觉去了。岸边私人的摆渡小船也早收工了。我们只好脱了衣服,举在头顶,游回船上。碰到水流急的时候,我们得花一段时间才能游过去,还要斜着游,不然会冲到下面去。* u# G: o" `1 Y

. Y; E& O) M5 W- c
. V: ~& o1 G$ |: ^
大家最乐意的是运货到广州,城市大很多,新鲜的东西也多。在广州,我们一般停靠在太古仓码头,或者猎德码头。大家乐意去逛街,虽然舍不得买东西。有的时候,也会去公园里转转。公园里会有青年男女谈恋爱,坐在一起聊天,或者抱一下。有的年轻船员就躲在一旁偷看。毕竟对生活在船上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很少见到的,而且他们也年轻。3 r7 |% y- ?9 X8 f0 }: m) w; ~
- E4 n" ^! j% M3 g
( J6 b8 x$ R+ L
有时候,我也会在靠岸之后,去找朋友和同学。我原来在广东航运学校的同学,他们多在大单位工作,有很多人分配在各地码头工作。所以,广东和海南的码头上,我差不多都有认识的人。我们在码头排队靠岸的时候,也会让他们行个方便,帮忙插队。% W4 d: e. s) e' V
; ?* _, F; n  u, f, j

6 y! U4 g- ?+ m9 d8 s7 _航行的时候,也很少认识其他的朋友。不过,我喜欢观察别人。船停在码头的时候,我就站在船上,或者在岸上看每个船长的操作。有的船长很笨,要两三次才能靠上码头,有的很灵活,甚至给我带来启发。
6 [$ A4 v2 @* e. {- H0 D
3 K' g* o0 N: V4 z" S( t
: a% Z0 b6 z: g1 z
( K; J2 S6 A1 s" y) C+ ]" t

! D0 J9 O( {; g$ J2 J# T0 E
幸运没有葬身大海

! ?- n7 k0 f0 b4 {# N" [
" j3 ~0 l% ~: f( H, R3 K2 J" R
在岸上,我们可以很随意地去玩,但在海上航行的时候,我总是放松不下来。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葬身大海。也正因这样,我会叮嘱船员们在航行时尽量不喝酒,更要小心烟头。有一次,我们路过江门上川岛时看到的一幕,让我总不能忘记:一艘货轮在海面上烧没了,火源就是一颗烟头。
5 A  k3 _! w$ m  d, [8 H; W2 A' c+ m" _
' M7 z, h6 w$ }- n: J
在我十来年的航海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帆风顺,但也有好几次意外事故。现在想来还有些后怕。3 h% ?1 R  ^1 L) D6 O4 |; ?
$ B+ s2 o! W( @3 Z1 G
4 i7 R! N9 s9 P3 n7 P  ?
我刚到“崖航1004”工作不久,开船从海南文昌七洲列岛一直朝东北航行,准备走直线穿过大海,前往广东江门,不再沿着海岸线航行,我们叫“翻洋”。这是最近的航线。那时候是夏天,晚上刮起了五级风,浪翻起来有两米高。当时,轮到二副和轮机长值班,轮机长在陆地上长大,没开过船。我正在船舱里睡觉。4 v$ p- j( C- r0 L

2 L% C1 A  b$ W& j+ h

* C/ U: h0 D# A& T! o9 ?3 A行到下半夜,二副晕船,想吐,他没有喊我过去代班,而是叫来轮机长暂时开船。当时除了他们两人,还有一个水手醒着。我们有两艘船,动力船用缆绳拖着驳船航行。二副离开驾驶位置,跑到三米以外的厕所去吐了。
8 m; s" D; }4 g. s# C5 @# r4 G  i! g9 }% h8 j$ h7 h0 f7 t, U6 w
" @3 r; F3 v2 Q; M! _/ I+ o
当时,我们只有一个小罗盘。轮机长没看懂,以为罗针指向的是航行方向。实际上罗针一直是指北的。那时候,我们是从西南往东北方向开。他以为船要向左转,才能调正航行方向。随后,一直向左打舵。结果,我们的动力船绕了一个大圈。海上漆黑一片,他也看不到前面。
" W6 A7 ~: T2 L0 y, V' ^+ d. V. D! d" s6 q

& S3 \, g4 b! a2 u3 x% ~我躺在船上,半睡半醒间感觉船摇晃的方向不对劲,立马爬起来,已经看不到后面驳船的灯光了。等我跑到驾驶舱的时候,才发现动力船快撞上后面的驳船。我什么话都来不及说,立即向右打舵,调整方向。最危险的时候,两艘船只相距十几米。
* L( n( m% O+ M, y! T
0 n7 T5 K5 u) w; \7 b

& N3 l4 o! J5 ]- x这两艘船都装满货物,又都是木头船,如果撞在一起,后果不堪设想。两艘船上二十多人摔到海里,漆黑一片,相互之间都找不着。
; `( F" @) d! ~( ~& ^4 w
* ~& b3 @) N- h" B( j1 x4 M
7 o# E: X" ^5 j$ F" _, F0 C
解除危险后,我就大骂二副:“你要吐也要在旁边吐,跑什么厕所去!”这是一次严重事故。后来,我们回到三亚,专门开会总结这次事故。
6 g, E0 m6 \8 S0 }6 i
2 `/ ]& C; C% ~: f

$ h0 D6 y/ c9 @6 L
; I4 B2 T3 q& Y
& q2 F7 v& ?2 C7 y# f" r
2010年,三亚,疍家人以船为家,一位母亲正背着自己的孩子准备坐渡船回家 图/张茂

" a  }, E/ z3 g$ O" ^! l

/ i+ y0 G9 s" V" I& U) i后来我到“崖航1005”做船长,在广东江门下川岛北面,又遇到了一次事故。那天已经是下午,我们从上川岛航行过来,准备回海南。船距离下川岛几百米的时候,水手发现船舱底部涌进了很多水。机轮的螺旋桨把船舱里的水打得很高,舱底的一些木板已经浮起来了。我赶紧下令冲滩,开足马力,往下川岛沙滩上冲去,主动搁浅。我当时知道下川岛沙滩主要是泥沙,比较软,冲上去不会弄坏船。
& r  p' k$ z" w) e5 o4 Z! L; u0 J. O. y! C# F

9 c  u2 W& ~* `' F1 p搁浅之后,船舱里的积水已经有一米多深,快到腰部。我叫水手下到船舱底部,在水下用手慢慢摸,寻找缺口。有水灌进来的地方,水是凉的。我们还把船舱底部的木板一片一片拆开,最后发现用来抽水冷却主机的进水管脱落。我们又用抽水机把里面的水抽出来,把管子重新接上,加牢,又重新检查了整艘船。当天晚上便重新起航,返回海南。
: M) G7 X: [0 W4 v! g" W0 W! X# l2 v3 z9 b' F

) W, h% k# F6 n1 M; @对我们来说,这一次算是比较幸运,如果开到深海里才出现问题。我们就只能绝望地等着船慢慢沉入大海,包括我们自己。8 ~2 [; ~- j: c
7 y3 Y% P3 z; }5 K/ a( q# d/ w. ^
6 G4 J+ q- m& E3 s; k! t) W( k
" w( |" D2 @2 t' p6 Q3 q

( F8 |% g* D1 ?0 a, d6 c0 W
武装货船

; z- A& l% [' O5 W2 R
" w8 I; r5 R4 s: ^- f9 w- L
我是个性格温和的人。不过,有好几年时间,我驾驶的货船一直处于武装状态,带着枪和手榴弹。/ W7 w3 ~* E. J4 z+ Z0 _9 z

8 ~! E- }! Z4 {# l

1 g" l7 R+ ]- _7 ]/ r2 @" O& R*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爆发,之后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中越之间常常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在海上也是这样。我到“崖航1012”担任船长之后,经常在海南岛西线的北部湾航行。
3 L( H; f3 S4 y. U! b* X8 E; |( S. [7 j: B

# `' H0 i" E8 h- o* M3 c6 I) n6 N" P战争爆发后,我们经常在航线附近看到越南船只。大多数时候相安无事。不过,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来自越南的大船,过来抢东西。我们航行的时候,就看到过一艘越南船在海上围堵中国的渔船。越南人靠近了之后,就直接抢东西。渔民刚打的鱼都被抢走了,甚至把渔船直接开走。渔民不敢反抗,因为他们都带着枪。他们的船有时候也没有标识,你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船。
: g& E! p7 v6 F( s0 ?
. ~9 C0 `, [6 S7 V7 D) T( l
" w1 G2 i0 H0 L/ e  l1 n& m% ]
他们也不敢抢大船。有一段时间,看到中国渔船就抢。我们的船也不大,动力船和驳船总共才一百多吨。我比较谨慎,看到越南船就只能加速跑,往中国海岸线方向开。很多时候,我都贴着海岸线航行,不敢离岸太远,尽管这样可能需要避开许多礁石。" V3 p0 |9 E% W" G$ _4 z9 N+ @; Z
* m/ n! d) Z) E! |+ |- u) w
9 _  T1 _1 D8 I% W" E
碰到这种情况后,我就向公司反映,让公司打报告到武装部,申请领一些枪支来防止意外发生。最后,我们领到了一支轻机枪、两支冲锋枪和八支半自动步枪,还有一千多发子弹和两箱手榴弹。
0 N$ u2 c" w8 M6 Z$ g8 e" y; R9 [9 F7 g( k) Z: D& t3 }

1 {5 ~7 c. }  ~8 B我以前参加过民兵,领到装备之后,就带着水手们在海上演习,从船头打到船尾。演习结束,我便把这些装备收起来,自己保管。在船上,我的卧室床底下有一个比较大的暗格,我把装备全藏在那里,锁着。0 _3 K# K% |! W( N/ ^! C% ?  L7 j
" Q$ G- |' {0 {( a+ s' S4 Y
: X/ ^! t4 a3 B1 a$ f
武装了货船之后,航行到海南西线的时候,我们也就没那么害怕。这之后也没有真正开过枪,除了演习的时候。有一次,一艘越南船追着我们。我们一拿出枪,他们便掉头了。因为有枪,这些越南船也就不敢碰我们。我那时候想,如果真的跟他们产生冲突,我们有这么多武装,又经常演习训练,根本不用怕。( ~) X+ K6 `0 f; D  d$ W% w9 Z
1 `1 d' h3 n2 x+ _- L
' ~2 g- p4 d) A- o/ U5 V
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我们在北部湾海域有时能碰到开着船从越南逃出来的难民。他们不少是越法混血,长得好看,也有钱。有的人甚至拿出黄金,希望上我们的船。不过,中国边防不允许他们进入国境之内,只是给他们提供食物淡水等。我自然也不敢让他们上船。
6 U* L3 Z# Z9 }
+ B1 m# `/ r$ C9 c* A% d+ E( R

6 M& A+ H2 ^1 `. ~$ n1 ]' ~后来,我们的船与越南人没怎么发生冲突,却与中国的渔船产生了矛盾。有一天,我们航行到乐东海域,那里有很多渔船正在用围网捕鱼。我们小心地避让,穿过之后,发现有一艘渔船追着我们,还向我们后面的驳船扔土炮。那种他们用炸山石的炸药自制的土炮。我听到一阵闷响,赶紧跑到动力船后面,看见他们的炮就在离驳船很近的水里爆炸。我向他们发出警告。这些渔民说我们的船弄坏了他们的渔网。我说,我们一直很小心避让,根本没碰到他的网。但渔民并没有停止向我们扔炮。我没办法,就从船舱取出一支枪,没有上子弹。他们看到情况不对,才停下来了。
! S& W. s) c/ K% G9 g
5 n/ d0 S* F' \: v

& f- R" w) n% A后来在万宁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我们像往常一样,到沙湾装载钛矿砂。当我们把船停泊在海边,准备往船上运矿砂的时候,一群本地人跑来阻止我们。他们认为矿砂开采破坏了当地的环境。我向他们解释,我们也是在帮别人运货。当地人不理会,还要砍断我们缆绳。当时浪比较大,一旦缆绳断了,我们的船会被海浪冲到岸上,两艘船都有可能解体。他们并不理会我的解释,执意要砍断缆绳。我也很生气,就叫人取出两支冲锋枪,也没有上子弹。我拿着枪吓唬这些人。他们看到枪后,果真被吓到,领头的人立马用海南话连说了几遍:“兄弟,开玩笑的啊。”“我没开玩笑!”我说。他们最后全部撤走。
8 s+ w" U! v- k' ?7 b! ~
7 o& Z! ?% d& N' m  T3 N& ^# T% V

% K/ G3 W" z+ {. \4 F" T' W现在我已经退休了,仍然被三亚海事局返聘回去做顾问,也会帮单位开开船,每个月会定期给三亚的私人游艇公司做游艇教练,还是做着与开船有关的工作。三亚海域每年都会有事故发生,我在海事局也做海上搜救工作,提供搜救方案,至今已经救了几十人。
( C5 d4 V0 m. h/ i6 ~. j8 r3 I9 n

- C: Z. c6 t& n/ V5 a0 F7 G$ }1985年3月,在海上航行了十年之后,我申请调到岸上,到三亚航政局工作(后改为三亚海事局)。自从我上船工作之后,妻子也跟着在船上生活了十年。1979年,我女儿差点在文昌的海上出生。当时,妻子肚子痛起来以后,我就开足马力,加速航行,赶到最近的码头,把她送到医院。$ U7 @% ]5 D) x% L1 j
6 }! j7 w. b* c
9 a/ R/ a  ^9 K% r( F
我很喜欢做船长。在海上一直漂泊虽然令我开心、兴奋,却没办法给家人带来稳定的生活。几个孩子陆续出生之后,我也渐渐说服自己彻底告别了船长生涯。) K! Y4 ?+ B9 V' M
2 _' ?0 o* L; C4 V! j7 ~

: J0 x. }" E% k/ Q
(实习记者何钻莹对本文亦有贡献)
口述 林仪胜  整理 本刊记者 黄剑
编辑 周建平  mailto:rwzkjpz@163.com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838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