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U$ |3 m) Y( k3 n
/ j7 R0 \/ s9 d! p5 Z9 \5 u' H
内向的孩子,他们自己的世界,就已经足够丰富和精彩。父母的干扰,甚至想要强行改变,不仅终究会以失败告终,甚至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困扰和伤害。
& y& \; W4 o7 g6 I9 H; g: z( S, {文 | 国馆 授权发布 3 K. d. |! j C+ x1 m+ |( |8 E
01
! T0 A4 W' a5 @9 v" `% Y朋友小王性格很内向。小时候,他的内向性格,给他带来了很多困扰。
0 ~: x. t- ^# O! M" ], p: A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待在屋里看书,而不是跑出去和一大群小朋友嬉闹; ! Q# J q' x) i. ^/ d, s
喜欢一个人待在一旁思考许多无聊的问题,而不是和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聊天;
: j" K/ b3 l; @9 ~" c, D亲戚来串门,对他表现得过分关心,他会感觉到很不舒服,会找借口故意避开; 3 B! D: U6 `6 L: k
老师问问题,他几乎从来不举手,即便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也能勉强回答上,可他也并不是很喜欢被一群同学注视的感觉……
2 i" U& R; r/ ]: Q后来,有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他妈妈:“这个孩子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性格太内向了。”
/ p9 n+ G' s; G! U小王的爹妈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好有道理,决定要想办法培养他,让他变得不那么内向: $ d; s$ z1 F( g6 i1 `/ O! ?: M3 @
亲戚聚会,要强迫他在聚会上多说话,哪怕他觉得没啥可说的;在路上遇见老外,要强迫他去和老外用英语对话;小王窝在屋里看书,爹妈也会在耳边叨唠不停,非要逼迫他走出门去活动……
/ ?7 L, ~( |) T- R9 X小王感到很烦恼,后来终于忍受不了,和爹妈大吵了一架。老妈却指着他大骂起来:“看你性格这么内向,以后会有啥出息!”
- I8 X+ @7 [; {) r2 @/ h# c这个世界,对于性格内向的人,大多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小王的父母,只是延续着这种偏见而已。
0 [) D# o# R" o' M# t. a诗人西川曾说:“带头鼓掌的人可能会有非凡的一生,性格内向的人只能重复别人的笑话。”
' ]9 k/ O/ a3 A% K+ f0 \/ C3 y在不少父母的眼中,外向的孩子,擅长交际、口才过人、待人热情,更容易讨得他人的欢心,长大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人生也更为顺利与幸福。而内向的孩子,会一切相反。 4 N' x; G! o: F7 t3 W0 K* a
印度心理大师奥修评价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内在是没有的,只有外在,而事实正好相反。但是,他们称内向的人是病态的,他们称静心的人是病态的。” & v( V! X$ [7 [# N# F
甚至还有人宣称,内向介于变态和失败之间。但这些偏见,都来源于自身的无知。
5 q, z8 O% @3 L# `" w8 |0 N
) G8 Z Q9 D# i0 H02 ; D# O. y, a/ A y( Y. n- U7 G6 T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自曝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他曾经也为自己的内向而苦恼过。
: Q$ S# \( M1 q ?$ c5 Z2 Z9 l上大学的时候,他终于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 |' O# \3 \8 I他花了五年的时间,强迫自己和他人多交流,说话时刻意变得风趣幽默。
. J: }& P4 h0 i- ?结果,他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异性缘也一下子变得很好。表面上看来,他确实变得更为“外向”了。
) i' j* _4 d+ k1 C5 c5 R0 K& }武志红后来总结说:“外向而幽默的‘我’只存在了四五个月时间,后来我觉得好累,也觉得那不像是我自己,于是又变了回来。”
( E% c5 N- a8 O' ]( H其实早有研究发现,内向是一个人伴随终生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
- d' q7 X3 A B) P+ `! M哈佛大学神经科学教授卡尔·施瓦兹教授认为,那些在2岁时表现出腼腆内向的孩子,即使在他们长大到18岁,他们的性格还是内向的。 ; x. m, c' W/ c [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一切想让孩子变得不内向的努力,都只能是白费心思。
: ?. l! ~7 u2 C6 r! B- i
8 A& L/ s/ z2 j# O* G4 F6 C* q# @% V* l5 s o6 M* a- O4 ]- f' h: {
3 b$ }; o _' @03
9 ~% D3 u# Z, M( D) w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第一个提出了内向的概念。
$ c: a: J# k7 m2 Q+ L可他从来也没说过,内向的人会比外向的人要差劲。实际上,他本人就是个十分内向的人,而且一直专注在自我的世界中。
0 k+ ?3 g1 B/ K9 p4 y; ?3 `5 h正如纳博科夫所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着两种力量的斗争:对独处的渴望和走出去的冲动。内向,即对自己内心活跃的思考和幻想的兴趣;以及外向,对外面的人和可见之物的兴趣。” ! q' F) r7 I4 @
只不过,内向的人,转向内心的力量更为强大而已。
' d- ~) Q7 a; o k现代心理学家发现,内向的人对于外界的刺激更为敏感,交际活动会让他们消耗很多精力,会让他们感觉到疲倦。 1 g* v( w6 Q; V/ R
外向的人需要通过与人交流来获取能量,而内向的人则需要独处来获取能量。 5 x6 Q1 P: p2 n& k l- l h
内向的孩子,安静独处,并不是在逃避什么,他们只是想充充电。
/ A( ~, @& A2 ?+ M* g# P
" X& Y% S& l3 |5 R8 y# W04 9 ~8 c5 C% I/ }' u; P& Q; f4 C4 k
3 `/ O9 W% [& n: f$ w+ J+ d- g
& R- L. m+ V; F- t' k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他从小体弱多病,再加上父亲一度生意破产,生活变得艰难,使得他性格十分内向。 ; S5 K" O. t( s
不过内向的他,反而拥有坚毅和专注的品格。 $ P6 \: c( {) K+ s/ k* e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跟随父亲去工厂做炸药实验。他的童年,几乎全部是在轰隆的爆炸声中度过的。
9 D& ?' ?8 H8 K9 x. B8 s0 I2 s% Z正是因为他内向的性格,才能让他在一生中,始终对炸药研究保持长期的专注。哪怕弟弟因他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爆炸事故而去世,他也没有由此而被吓阻,放弃他炸药研究的梦想。
! t$ W. @" [4 Y4 B$ M最终,他终于凭借自己内向性格赋予自己的优势,在自己的领域发挥出难以估量的影响,同时也收获了巨额的财富。
. b: N# Q0 l* O0 }除了诺贝尔以外,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达芬奇、比尔盖茨等一大堆天才人物,他们都属于性格内向的人。 1 `" h( G) |: t3 ]7 ]) `7 E3 Q
学者苏姗·凯恩在研究了大量内向者之后,说:“内向者天生善于把注意力集中于内在的精神世界,这使他们拥有高超的洞察力与理解力。他们善于将外部信息进行整理吸收,变为自己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全盘接受或否定。”
S+ I; w% w& M* O罗永浩也说:“外向的人也许会左右这个世界,但是内向的人才会创造世界。”
2 z4 ^9 B2 E% E7 N- \" ]5 }其实与一般世俗的偏见相反,内向的人,除了销售岗位以外,在其他职业上相对于外向的人来说,并没有劣势。反而在一些需要创造性、创新性的工作上,内向的人会更有优势。
+ D5 `) |- w% y: G* s( j1 `) U' h) ^ f, {+ B, f
05 C/ S8 [! g* n# A' j
]* \6 l6 ]( V6 a; P+ S! `1 ^
4 F# y: c8 g# v+ r/ G" M' `8 T孩子很内向,确实会让许多瞎操心的父母感到焦虑。
( G& X5 P1 f# T8 i5 }7 w( k但其实,内向并不是缺点,也并不是需要被纠正的问题。只要孩子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能够进行正常的交往活动,没有社交障碍,就毫无可担心之处。
_% S0 |' ~6 N) Z W. I/ {内向的孩子,他们自己的世界,就已经足够丰富和精彩。父母的干扰,甚至想要强行改变,不仅终究会以失败告终,甚至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困扰和伤害。
0 T4 e' |, U6 d5 g无论孩子性格内向也好、外向也好,无论孩子的性格能不能给他们带来美好的前程,孩子能悦纳自己,过好幸福快乐的一生,这难道不是大多数父母所希望看到的吗?
9 l: c( {( g- f*作者简介:国馆,最中国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7重磅新书——《快乐的人,都有温润的趣味》正火热销售中。 公号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 THE END — # Z2 I& d+ J"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7571-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