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仙路迢迢 从俗世走上长生之路~' R2 L# j& G8 e1 [& J
/ ^. U3 d, |- B. M# [- ?3 Z% G001、陌家村/ l' g$ \6 G' e5 a1 B: a9 d3 r8 q
5 J* r Q! H6 S5 I# {) Z 东方泛起鱼肚白,公鸡一声啼叫开始了农庄生活的一天。
0 j5 Y0 u, \" C2 T: U5 l) w! @- k H1 P/ }8 `; x! p/ }* a! _- ^
家家户户从睡梦中醒来,女人们开始烧水做饭,男人们或是挑水,或是整理农具,准备吃过饭开始一天的劳作。( o4 `6 @2 v5 Q
8 o4 k, m# O8 ? 这是晋国连城属下的一个村子,全村三四百口人,只有一个姓,属于一个家族,因此,这个村子就以他们的姓为名,唤作陌家村。 _: l: d* O9 Y/ r
. R9 M$ a# f+ G5 b
村的东头,零星地分布着几个屋子,其中一间单门院的砖房在这些土房之间十分显眼。说它显眼,是因为它的原料明显比其他房屋好得多,房顶瓦片厚实,墙砖齐整,一看就知道不是乡人土法所烧,院墙也不像其他土房是随便几根树枝藤条做成的蓠芭,而是细致的竹条编成。但它又比其他房子都要破败,房顶碎瓦无人收拾,院墙碎了一片,院中菜地零乱。
5 t) ^3 o; A% o6 X# P$ J \: Y7 z8 c I1 U+ M- g4 u. \
此时,房门打开,一个扎着小辫面色腊黄的小姑娘走出来。她约摸六七岁的年纪,身量十分瘦小,面有菜色,衣衫陈旧,不过,全身上下倒是十分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衣衫也十分干净。- [ @' G+ `" R& ~8 t, Z
( G+ w! A' @( N 只见她先拉起了鸡笼,把鸡赶出来,随后走到位于偏屋的厨房,开了门,就着冷水洗脸。洗脸漱口后,她挽起袖子量了把米洗净,又搬了张小凳到灶边,站在凳上将米下到大锅,开始烧火。, Z& J" j. t' Y7 l
3 Z( n0 O3 T* O' B 连城位于晋国之南,气候温和,十分适合种植水稻,因此烧火都用稻杆。也幸好如此,否则这个年纪的女娃儿,哪里能劈得动柴。7 |4 u: `" `+ S5 t9 j8 m
. Y7 F1 d9 A7 |1 N C4 J' U7 a) I 过不多久,主房的门传来响动,一个面色苍白的妇人走进厨房。
1 b. l- k9 f, P6 P& a) [2 ~
; v# [# @0 r* u6 I 正在烧火的小姑娘连忙跳起来:“娘,你怎么起来了?再去休息一会儿,饭马上就好了。”
+ U2 G3 g- z" u
' j* f f, m" G! U 妇人露出笑容,摸了摸她的头:“天歌,这些事娘来做,你去玩吧。”) l' \/ U3 D: J# z9 N+ o' u
2 B* g+ J4 A6 K" V0 g “不行,”小姑娘坚持,把她往房里拉,“娘,你不能吹风,这些事我可以做。”
! l/ D/ }5 B+ V+ E+ |1 h0 G- X0 _( [6 L( s
“这不过是小事……”* v* n6 I2 |, d, l( W
9 |8 g# ?* Z3 N- s0 ^ “小事我来做就好,娘。你还想晕倒让我担心吗?”
' }, l* n$ I& ^% e- B+ [( |6 v3 r) P2 M! k
妇人被这句话堵住了。8 i& @. e9 s7 [( m4 X
. H0 ]" q0 w* p$ R 小姑娘又说:“娘,你就好好休息吧。等你好了。我就不要做这些了。”/ j0 R H( c C9 n
0 ~/ w( s a( P& Q; D' E; V4 q 话里的娇憨令妇人露出笑容。却又夹杂着苦意,语气便软了下来:“好。娘会尽快好起来。以后不让天歌受苦了。”* X; N: Q1 W3 j h' o9 \$ }( r) `; U
' H- I. P! i. L# O+ d 东方露出红光,粥也散发出了米香。小姑娘就着小板凳,小心翼翼地舀了两碗,又到屋角坛子里捞了些腌菜,一一捧到主房去。
, N0 L" w( V& U8 K5 s1 R7 }$ k/ g$ M- o( K K9 N
寡淡的清粥腌菜,没有多余菜色,一个是病人,一个是小孩,难怪二人脸上没有丝毫红润。妇人看着女儿,露出心疼之色,小姑娘没有看见,只埋头喝粥。4 w( t- N- a$ H( F, C. ?; Z3 o
# [+ ]# w/ v! U( g8 v& j
吃过了早饭,妇人将女儿又打理了一番,才取下墙上挂着的布包,挂到她肩上,嘱咐:“去了学堂,要听先生的话,好好念书。”) L+ u9 I6 y0 B# H& m* Y
" ^; r- Z1 X' b& B3 r* L+ L “嗯,我去学堂了。”
( N) Q0 q* |" p* D( Y, [" [! K, H9 m- k( F( d" u3 V
日头渐起,小姑娘踩着一路的露水,往村西祠堂而去,路上不时有男孩儿奔跑嘻闹。
+ ?2 r( e+ z; M( V$ W: k2 \$ C0 w7 q# g1 o: T4 S+ u( G
看到她走在路上,有个七八岁的男孩偷偷地跟在后面,忽然窜上去,一把揪住她的辫子一扯,哈哈大笑:“陌天歌,你的辫子真丑,你还是剃光头吧。”说完,又一溜烟跑完了。
# V- j( O4 n* k( ~" K+ w# V- \7 I* B( I& M
被扯了辫子的陌天歌,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把头绳还我!”8 I" T; k' ]$ {
9 ^# E( [$ d2 X+ N* f
那孩子却挤眉弄眼地做鬼脸:“还你?为什么要还你啊?有本事你来抢啊,来抢啊!”7 J5 o( }6 E9 ?( A/ a4 q
: ^5 T! X) M5 U; z6 O1 B; L
小孩子哪受得了这挑衅,陌天歌将辫子一甩就往那孩子那里追去。
) @2 M& R, E% Z5 b: X% g1 k2 C+ `5 X
“哈哈,真笨,我在这呢!”这男孩身形十分灵活,又十分壮实,哪里是她这瘦弱身板可比,每每一折身就把她甩开,把她气得七窍生烟。
. W' V& }$ t; J/ H' e) r7 j8 u) I; U7 e( K" Q& K, N& \- w' X
不一会儿,陌天歌就追得气喘吁吁。正当此时,身后远远传来女孩的声音:“哥,你在干什么?”
/ |' i. }$ S6 r( T$ X5 g% d% F9 h. e5 O
听到这声音,二人都停了下来。
' W. j+ t* |/ j2 [0 d7 e# T) g! K. t
, \4 ~- \/ b6 u( | w5 Q 一个同样七八岁的女孩跑近,看到陌天歌散乱的辫子,顿时怒目相向:“哥,不许你欺负天歌,把东西还来!”- G g! L" Q; k' ^5 P
6 W' h7 b! n: g( w$ P6 n 刚才还凶巴巴的男孩顿时苦着脸:“我只是逗她玩玩。”9 ^% t# B: X& Y/ w. c8 I0 c
) Q/ G3 Q. j+ q( E$ I
那女孩扬起眉,瞪着兄长:“你还说!再不还我就回家告诉爹,说你欺负妹妹。”
3 L, I: ]. I9 O E0 \! ~# V6 k" j5 ?( \- ?- X6 a. ~9 ]
男孩脸色更苦了:“她算什么妹妹?又不跟我们住一起。”
; e6 E y4 L, S, y. @* z
9 v! D5 s6 k, u6 p “我们爷爷天歌也叫爷爷,怎么不是妹妹?你再说我现在就回去告诉爹!”% Q$ y* s4 r; k# l
# g4 ]2 ]# i# h3 J$ u
“好啦好啦,给你就是了。”男孩把手上的头绳一塞,连忙先走了。
7 j1 V& B* }# F9 P, K8 ]9 k& G7 W2 {
见他走了,天歌低声道:“天巧,谢谢你。”3 R( o, c& h+ ^3 ]% b
) I( @* v8 N' @; @7 f: N* h
陌天巧扬起笑容:“不用谢我,是他不对。喏,这个还你!”5 P; L# W8 \" G$ r) E0 c
; w. G& {; n9 S }
陌天歌接过头绳,胡乱绑了辫子。( w& V6 U& C/ q1 _0 B) N+ J
; R% w& J- y b) b
“还是我来吧。”陌天巧看她绑得草率,干脆把她辫子解了重编。她比陌天歌高了半个头,不用她蹲下就能顺利地把辫子编好。' u! W0 j! N# d* y# M p
2 m0 n- e" }6 q/ _9 o% L1 N2 ]" e 编好了辫子,陌天巧从口袋里小心地掏出一个纸包,打开:“天歌,来吃饼。”
4 \9 W3 I ^# _# {$ C) v$ [ d9 X$ Y% T `( F; `# ^8 O# ]
陌天歌接过她递来的东西,是一块地瓜饼。她小声地说:“谢谢。”7 }( U! p* U( K8 n5 e
4 u8 L$ w: K" Q0 N; x' ~9 j4 G 她平时是没有糕点糖果吃的,母亲一直生着病,虽然还到饿肚子的地步,却也没什么余粮,只有逢年过节,爷爷家买了糖果,才会分到一些。) q5 j7 g/ x0 N9 X! `
# f( Z: S; A. r6 E5 f
天巧和她哥哥天俊,是大伯的孩子,天巧对她很好,总是把自己的零食分她吃。
# d& e" b5 V4 v1 Y9 T8 R' y5 G2 t. q! A$ E q& V% ]; _, M3 C3 K4 w
“一起吃吧。”: u/ ]+ e5 E+ }4 u7 s" g
; Q4 L7 U; @& ~* }$ @3 S/ e) c0 U “嗯。”* M1 j. n& Z3 ^3 X
. B- X6 }: T' n& u4 q# \ 两人一路吃着,一起往祠堂走去。6 R6 Q6 _/ i1 V) t
8 X8 B& @1 X d1 h) i2 I 陌家的族学,设在村西祠堂,村中一位老秀才是学堂的夫子,在此教导族中孩子念书。既是族学,凡是陌家村的孩子不需要交付学费就可入学。不过,村人世代在地里刨食,大多只是希望孩子将来认得几个大字,会数会算也就是了。孩子们早上来念过书,下午就去帮家里干活,只有几个被寄与厚望的孩子才留到下午。
9 o9 \0 d& v; E( [3 E/ c
- L" A& X8 h4 |8 l 陌天歌两人进了祠堂,屋里已经坐满了孩子,小的六七岁,大的十三四岁,都是男孩子,只有她们两个是女孩。
_2 n, ~0 s! S( g$ F! g7 B! T, d- I: F$ j5 m. z0 Y' n
世人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陌家族学也是如此,陌家村的女儿,极少有上学堂的,都是晓事起就帮着家里料理家务,只有家境通达的人家,才将女儿送来识几个字。# k% v t" L" O6 i
" v% n- t8 Q8 U6 \) \, n/ p2 }. h 陌天巧就是如此。她是陌家族长的嫡系孙辈,因为是长孙女,又与长孙一母同胞,因此家中也高看她一等,不但名字从了兄弟,还一并送了学堂。" i6 }2 {. Q. g$ G3 [7 ?- K# p3 I
. d: @6 w+ n3 K' F" k6 J
她与天歌二人,是这一辈里惟二两个从辈分取名的。
2 |8 B7 @% B( \: Y8 H$ {1 j+ s) `3 \( T; W0 O, e3 H
但,陌天歌的情况却不相同。+ V+ S- Q& }9 M) [! |5 ]& p" ?$ R
# `* U8 v, M3 i2 s1 P% C0 A 陌天歌的母亲,原是族长家的四姑娘,如今人称四娘子。但是她并不是族长夫人所出,而是族长年轻时在外面所生,因此一家子待她十分冷淡,而且,她胎里带病,常年小病不断,也就越发的受人冷落。
' W6 ~* ^0 u$ m2 {+ I7 B9 W4 M* x& _' R2 k, E
直到十年前,村里来了一个书生在此借住,见过她几次,不知怎的竟向族长求娶。族长虽不喜爱这个女儿,倒也怕别人不怀好意,便说要他入赘留在村中,谁料这书生也不反对。不久两人就成了亲,在这村中住了下来。
$ m4 J J0 d$ b* R) H' g* h2 Q2 c6 k& E; K; r$ g" b
可惜,到了第三年,这书生要出趟远门,却是一去不回。! h1 Z# S: `+ e7 U
7 r" a R- U7 t( @. t5 T; D 因为父亲一去不回,她是惟一的血脉,天歌不但姓了陌,名字也是随了辈分,一直当男孩教养。
+ }$ H! Q5 M) S1 m
- f- u( O: [* W8 M 学堂内吵成一团的时候,里间传来一声咳声,满屋的孩子立刻安静下来,一个须发半白面色威严的老夫子从里间走出来。 m& ?) `. l! `& D
. g( e+ w6 n. A t x, [- m1 E9 p1 } 看到学生们都乖乖坐着,无人吵闹,老夫子满意地点头,从案上取了一卷书,开口道:“昨日的《弟子规》第一段都背熟了没有?”
' a2 ^4 D0 i* i+ n% j- h% h
. Y9 n1 X) \; P$ s( j8 b }0 C 学堂内更加安静了。这些孩子,只是为了识字而已,哪里认真会读书,教十个字会一半就不错了。0 o; J9 H5 I# @. }: L* m
; {& ^( q# Z F( Z 老夫子皱眉,点名道:“陌天俊,你来背。”* Q0 Q8 O4 x- W+ m0 j
; {, X2 Y4 r2 v* X( Y0 B
陌天俊连忙站起来,脸却皱成一团,浑没有刚才欺负陌天歌时的嚣张得意。
' N% q" L- Z" h, }; q0 j( w# P
" R# ^7 M2 D$ l! u' I+ n M 只听他期期艾艾地开始背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4 ^: J/ z( A. y4 t8 e$ c% C% B5 \) ~0 q6 L" z
老夫子点头:“没错,继续。”
. _$ `' F( O# c! p: I) W& U7 l) ?. r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出必告,反必、必……”念到这里,他抓耳挠腮地想了一阵,却是怎么也背不出来。
+ O m C, b- n- y
2 Q& \- A# z8 B/ j) g2 E& f2 C. ?5 W5 Q 偷偷抬头看夫子的脸色,却见夫子面色严肃,又连忙低下头。
6 m9 l+ w+ I) _( I: D
2 H2 \" i3 y4 v7 I3 e “哼!”夫子冷哼一声,说道,“昨天晚上干什么去了?怎么就背这么点?”+ k0 v6 I, y( I. S y" m
( f7 s h. L. `% T1 G 陌天俊嗫嚅两声,没敢回答。
2 Y8 b6 O, A( b6 k/ R. x2 V* K) [* g5 H7 S, E# @5 \
“手。”# `/ Z/ ?5 }" B+ X) [
" }0 V& z+ f& M! Y- y! ~5 n/ t
闻言,陌天俊脸色苦得堪比苦胆,但又不敢违背夫子,只有走上前,小心翼翼地伸出左手。
& Y) k% Q; @ ^/ K$ r( m
' S; |6 H, K$ a5 ?+ } 夫子枯瘦的手握着戒尺,拍了他手心一下,陌天俊惊了惊,只有干脆地摊平手,扭过头不看。) R8 o+ Q5 R( L; [9 T, e
- m" |- k. ]1 ^
戒尺高高抬起,“啪”重重地打在他手心,整个学堂的孩子都不敢出声,生怕下一个是自己。1 L% v9 N5 f/ ~2 E& ]7 G4 D8 K
& w2 @$ P2 Q0 s; ~7 F
打了五下后,陌天俊的手心已经红了,夫子收起戒尺:“下一个,陌天威。”' D$ G) j& @8 H x9 c
$ x) z- \% w* O3 q' ^4 _6 J “是。”又一个孩子站起来,开始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5 H. ~' R$ P. p; V# h# m- s( X0 y6 O& Q' C, {4 x% r( G, j
这个孩子磕磕绊绊的,总算背全了,夫子终于舒了眉头:“回去再背熟,下一个。”- j8 R3 h( d9 Q$ `
- M0 `) s& [3 |9 G, M; ^4 @ 感觉到天巧动来动去的,陌天歌低声问:“天巧,怎么了?”3 O- Z1 m5 P, g
2 i7 K- \. P, t: l+ h
陌天巧苦了脸,也低声回道:“我也背不熟呢,不知道等下能不能背全。”
# ~& v' D' C1 ^2 k) p0 U
+ @2 w% `2 f, d5 C! V! P# v" T “赶紧趁现在背背,还来得及。”
8 J$ s/ k$ ?1 Z2 T- E
/ B7 ^% |! @5 w “说的是。”陌天巧飞快地打开书页,在心里默诵起来。
% M0 l1 {+ w6 A% }- ]5 ?, P. n' d4 y0 I% i# |& d
“陌天歌。”
8 o+ t6 z2 s h9 {0 b
+ h4 U q5 }( Q 陌天歌连忙站起来:“是,夫子。”1 i" Z0 j: _. h a- v
/ q7 Z2 J' Q) C/ ^ Y8 @3 m* q 她想了想,开始背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 }/ H+ a5 k7 d+ c- ~, t$ v: ^% E8 r6 w" ^! a7 X( A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 m1 U& `) |& }% E# }% z0 i. m8 N
夫子脸上出现微微的笑意:“好,背得很好,今日你就开始看‘出则弟’吧。”
# L l% O. R( Q3 w, u [6 N
; ?( P a# x! q; L4 \- G% |4 @% l( s “是,夫子。”
: }) E% B' Q) s
9 n0 M% Q6 m2 P/ g1 d 她松了一口气,翻开书本,看下一段。
' @3 S: [1 H' k0 J1 f& z- I% B8 [
}, {% {5 `$ o4 S" [# V7 L 虽说这些陌家子弟,根本不在乎学得好或坏,老夫子却是十足的书生脾气,对待课业十分严厉,能得到他的赞许,可不容易呢。5 c2 |8 j0 J- G" J8 f( M/ C3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