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v) r. c, m5 m* S1 n ) r* u; ]4 D3 m. B2 F x) P
文章来源|虎嗅网(ID:huxiu_com)
+ _" b$ }% R; t" n! V' X2 A笔记侠篇首语:还记得上个月疯传朋友圈、7万阅读、131个商业号转载的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NTAzNzU0Ng==&mid=2654578474&idx=1&sn=e425aad6a260d73ac4cce15946677afc&chksm=8c53642fbb24ed39a9a6e5e0df87bd0395a10bdd6d61bdbfc6e28404de284d75a1d84a8ebf66&scene=21#wechat_redirect 今天再续后话—— : q4 J3 w# t6 E. L( {
2016年11月,“曾鸣书院”成立。公开课后,意犹未尽的创业者、投资者们继续讨论。议题先是发散,最后集中于一个问题——互联网平台是否还有可能出现?本文为讨论记录。 : H( J) ^2 D6 `
参与讨论者 (按发言顺序): * I: q4 N/ H' c1 a1 I, I# @9 E
唐鹏飞|中域高鹏基金创始合伙人 处端|阿里巴巴产品经理 余力|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部 李俊凌|朱李叶未来医院 CEO 宿华|快手 CEO 孙涛|大家中医 CEO 朱亮|有邻联合创始人
, P2 b4 `1 Q4 Q! A阿里、腾讯,都是黑洞 其他平台还有出现的机会吗? - ^& _/ t" W4 P9 ] q0 t
2016年11月18日,“曾鸣书院”讨论会现场
, K8 |8 d% e5 E* J唐鹏飞:
( k W* D2 d: Q' g& f$ z不知大家有没有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互联网平台的前提条件和可能性还存不存在?
! f3 b4 b: p# F( Q: s C( N7 p3 U* W! y% k
我有个类比,从前阿里巴巴、腾讯这些真正网络型公司成长的时代,很像宇宙大爆炸之后,前面几十纳秒、毫秒的时代。就是一锅原子汤,里面只要有一个点儿,大一点点的,就把周围的物质吸进来了。那时候流量红利非常高,很小的成本就能建成一个很大的网络。 - J& j7 I& p) i) A0 Z
; p- b3 U/ s6 W; l0 D2 h
今天要同样建成阿里这样量级的网络,成本完全是不可以计算的。这个成本和直接的组织体系结构化程度相关的,物理上讲的熵减(注:即负熵,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熵是描述一个孤立系统中物质的无序程度,为经典热力学概念)的过程。
5 ~9 ?2 X8 C' d" h
2 B$ h+ z" K5 e一开始形成几个星球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边上有个巨大的黑洞,从前可以形成星球的物质,原子粒子都被黑洞吸走……你在周边想再形成一个黑洞,怎么可能呢?阿里、腾讯都是黑洞,周围可以形成星球的物质都没有了,你还做什么平台呢?没有这个机会了。
" h0 z2 E; q4 b% w6 z要做平台,只有一个机会。刚才大家很朴素地想,用户有什么痛点?(平台之间)一定要差异很大。那么,就是在另一个维度,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平台。如果和腾讯、阿里都太近了,潜在的、能和你一起形成平台的人已经不存在了。就算你用力做了一点点,旁边的黑洞马上把这些物质(形成平台的人)吸过去,除非你的逃逸速度非常高。你做成平台的熵减、富含的能力、资源、金钱,都是难以计算的。 ( u( B5 `) }! R) W! u
所有做平台的人,在做之前要仔细思考这个根本的问题。 处端(阿里巴巴产品经理):
) I' y; p! f7 S, @5 Q+ l3 z7 S9 `7 k9 G. P: d5 h4 w
我做了很多年平台,淘宝交易平台是我发起的,从框架到理念,最后形成共享平台的基础,一直看着淘宝平台的演化。 * S( O7 ~1 b2 V0 o J6 }
![]()
8 K4 ~" z$ x% ]- e: [
! \. `5 L" C0 N! W; d- X3 B我的观点是,平台的机会其实一直存在。因为环境一直在变化。以前的组织、关系,随着环境的变化,各种变化,都有重组的可能。如果平台的机会不存在,Facebook怎么会出现?Facebook都出现了,还有新的平台出现,比如Instagram也起来了。 0 L4 S% K$ L/ b) \" g% B* o
% Q/ P- d+ J8 D8 |4 a+ l) f. t
% C' ]$ }8 `, t
. L+ {: g* Y( U; J9 i; A1 P9 G1 i+ T% s* H
: z A) a& U$ M- q/ n0 r4 m5 |3 T
什么样的机会能成就平台?我自己有个观察,但无法证明。只有小生意、小人物、小的那些点,聚合起来,才能有成为平台的机会。大生意大人物大事件,都做不起平台,就做生意行了。快手能不能做成平台?那个阶层的基础已经足够大了,连接起来就能产生极大的价值。所以平台要做小,不能做大,小的连接起来成为平台。 7 P: S9 P p1 }1 @0 h+ a2 U
. e6 X* P, t: s$ r7 k1 P% }, v) q要成为平台,最关键的是规模,能把规模保持在一定的高度、量级上,各种东西就会涌现。这是我对平台的理解,能形成机会和价值。
5 U7 A7 d9 B! F: W- a! e3 e A* g0 p" M2 u/ Y( w3 t! z
我不建议创业去做平台。因为平台启动需要的能量、几率都很难。今天说我们的愿景、目标,准备怎么做,找了一堆点,哪些点能撑,哪些点不能撑,我真不知道。 , B: s& i3 c) c% A [
这时候只有一件事儿我最关注,近期目标的标准是什么?然后观察演进、发展。业务不是规划出来的。过程中,竞争对手、技术、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最初的预设。我们设计这么多变量,怎么能产生业务呢?业务的变化中,敏锐地观察趋势如何,顺着趋势走,才有可能能达到目标。
; y% j( \1 P; N1 s; J8 o1 k& ]) ?4 z% G7 F& i
第二个,我其实非常讨厌的一个词“定位”。定位什么市场,定位什么客户群体,往里死砸。通过“定位”的方式,所有的可能性都抹杀了,给定量化了。 8 z0 e, N/ d! N5 A, X. j _1 o& q, U
" I$ i0 ~* l: x% W0 |4 Y产品整个演进的过程中,你不能随着当时的环境做出自然的反应,你一直让车直行,本来到了这儿是可以绕一下的,你不绕,那不就撞上去了吗?所以,0到0.1中,有明确的目标,但让它有弹性,去演变。
# p- W1 m z* k/ l) p, h3 u$ D我自己的观察,淘宝、阿里有今天,不是第一天就想到有今天的,而是慢慢演化到今天的。中间的各种事件,都是往下一步演化的契机。淘宝不是设计出来的。
}3 E9 k9 }3 o8 w# L; V! H, \
* m* P& T& o8 r% I7 c( E我的观点是,0到0.1的阶段,坚定抓住短期,要观察目标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可能慢慢演进,到下一个阶段,到0.2,就像烧水,先到50度再到70度。 3 r! Z) _: w$ E0 G
- @9 z0 D, }, _: ~, }
余力(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部):
4 x, ~3 F& @; b' y7 Q一个小回应。记得2013年马总说起过,我只想把你们带到一个有水的地方,但是没想到把你们带到长江边。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吧? % Q; Z7 E) p: H9 D3 a8 |$ _
, E6 s0 H7 W9 z
曾鸣: ( R2 O5 q2 \3 j4 i2 l
+ x( m) A( l0 |' X+ `有句关键的话——平台从来都是做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这句关键的话要放出来。 9 V4 _- l6 o, N5 T: C
黑洞,注定要产生 . a) g4 v1 Y( o p9 Z
李俊凌(朱李叶未来医院 CEO): ; [9 x/ X) z y0 H6 T# q/ d1 E
8 d& K' a' |6 j% M2 T我是同意黑洞理论的,明明在一个黑洞旁边,还想做一个新的黑洞,很难的,非常难,几乎不可能。但是不代表不能做出新的黑洞。
& o* I* E# ` a" I3 H有没有第二个平台的可能性?必须要做。1991年开始接触互联网到现在20多年,有些东西真的成了平台,比如搜索引擎,成了一个新的营销体系。
& T# u# |+ ~* O5 n百度为例,最起码帮助几十万小营销主,他们原来在老的体系里处于边缘地位的营销人员,建立了新营销体系。处端说,要从小做起,我也是同意的。 7 Y* n1 q+ _7 L
当积累到几十万的时候,出了什么结果?他们帮几十万人挣到钱了,结果吸引来几百万的营销主,他们进来基本没有希望,因为已经没有红利了。
1 T' k5 V% F! R/ W! f! m6 X9 ~今天你要创业再去做搜索广告,你试试看?只要稍稍算算账就知道,创业公司根本玩不起,根本没有这个钱去砸。结果是,成就了几十万人,吸引了几百万的年轻人。而后面这几百万年轻人根本没希望。这是搜索引擎。淘宝也有类似的问题。
U4 n% p" d# \! z0 J" T! D! x0 P% N; m, I! S7 X* o6 o3 _2 e
我做个比喻,早年去北漂的人,一定发财了;早年在上海闯荡的人,也发财了,那时候房子多便宜。2000年,上海的房子才几千块钱一平米。今天再去北京上海深圳发展,没希望,房价太贵。不是今天去的年轻人笨,不如十几年前的年轻人,只是一个原因:他们生不逢时,错过了那个年代。 8 U5 b/ [8 o. {+ Q7 w: J
# v$ K3 u Z: x$ {那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该做的是不断开出新的特区,类似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特区,有很多工作机会,但房价很便宜。 8 N, g) f- g( v1 W7 K5 o! s
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你的战略是创造新的平台,为那些去百度做搜索赚不到红利的几百万人,为现在在淘宝赚不到钱的几千万人,创造新的平台,那么,怎么做?
: ~( X; b' D" i非常难,确实很难。要做新的黑洞,必须要有新的产品形态。而这个产品形态必须能够和原来的淘宝、搜索完全不同。只要是不一样的形态,就可能是新的黑洞。有没有办法做出新的产品形态?永远有办法,只是还没人做。或者说努力得还不够。这肯定是很不容易的过程。
0 f; v: J6 F% q, z% `宿华(快手 CEO): [' v7 y+ o3 h
, S* v6 j9 T ~
平台还有没有机会?我坚定地认为是有的。
8 ^! O; N( X8 S& d; v9 J, r2 m! Y& c$ W6 i: O( j
![]()
; @5 H; u7 u; g$ u W" ~
5 s* q* M0 J& I: z5 K5 V% @. ~; p
3 ~2 u4 |# H0 g, z3 D! h5 G从终极思考角度来看,你看之前十年二十年,Facebook,snapchat,在社交领域都是先后出来的。微信、QQ,百年以后还会是今天这样吗?我个人更看好从design(设计)角度上突破,只是关注、理解年轻人要更花力气。 ' M) i+ g8 X8 I5 ?) b3 t3 H
孙涛(大家中医 CEO): # c- P" |0 L2 S( s/ N6 m5 ~
4 C& m/ l# z6 w: k
新平台的出现,要有足够的能量来摆脱黑洞。能量可以是新建立的,也可以来自生态中不流畅的地方,因为那里牵制了很多能量,解放出来的能量就是新能量。比如身体这个生态有瘀堵,就会牵制身体大量的能量,所以以通为用,把瘀堵的地方通开就是获得能量的一种方式。貌似互联网就是这样的工具,把生态里各个环节的摩擦系数降到最低。
8 p0 E( ` V. ?: r/ i- D/ s! D& Q* [) r2 o7 [2 D% X
% V$ v! ^% ^) `- ^$ c
唐鹏飞: S" J' G4 H/ D( @+ I
阿里和腾讯形成的时间大概相当于“宇宙大爆炸起源”这个图里面的对应于宇宙年龄3万年起那个时间段,电子与核结合在一起形成原子,继而物质团形成类星体、恒星和原始星系,现在的网络社会状态相当于几十亿年后的那个时代,太阳系围绕着恒星凝结。在一个空间(抽象的网络空间,不是指三维空间)要形成新的平台的时间已经过去的。
! d7 q( {, r# A: w" B( z- e' z& }- L' u# X
幸运的是,网络空间的纬度很多,一个又一个新的“空间”等待着被发掘出来。核心的是新空间离现有的“大黑洞”的距离要足够大。最好是处于互相不能穿越的不同维度。 % A! p( J ^' q% h
需要在一个新的空间(不同的维度)发掘连接这些人的方式。所以我不管是卖二手货还是三手货,都很难形成独立的平台,更可能是在现有黑洞上形成一个微结构,一个增量优化,被黑洞吸进去。从美丽说到蘑菇街再到口袋购物,其实都是试图在黑洞附近努力。
9 y, b! { l$ A" o( o) U' Z+ \* i% `' v. L5 n
网红经济,我觉得会是阿里体系的自然演化,不会是替代或者革命,从卖简单商品到卖复杂商品的必然,从无品牌无服务到微品牌微服务的自然演化。
5 C5 c9 c# k! U+ N0 F: Z) L# c2 w
& B5 K8 K0 X s3 W8 R+ a; c9 |网红经济体现的是草根品牌对于偶像品牌的重构。其核心是从以物(商品)为中心的卖方市场向以人(顾客)为中心的买方市场的演进。 ; r8 }+ `4 j. G7 _7 L/ u
品牌和营销在互联网时代的演进是一个大事,但我觉得离阿里这个黑洞的距离还不够大,主要还是他们需要的交易基础设施和流程还没有足够大的差异,网红们更像一个一个的电影项目公司,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那六大电影平台公司。
8 Z* w" x8 E$ [/ \ I就像美丽说,其实有意在往网红达人方向走,不过距离还是不够大。我觉得未来商业重归线下,可能是阿里最大的挑战。随着体验式消费的相对比例越来越大,商业流程的重构有可能发生。 2 I5 \& v; f& e' M3 s; \
余力(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部): 0 [ s0 H( K5 P- q$ B
事实上马总最新提出的新零售,就是你说的线上线下重新融合,这不仅是后台数据库和ERP体系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更重要的是前端交互(场景)的有机融合,彼此补充。比如,试衣间,可能就是VR技术的用户端。这个交互场景,显然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6 ~) y: f0 p$ A
我一直记得,有一个卖家回答她为什么去当淘大讲师,让我大跌眼镜,“因为一个人坐在电脑面前做生意太孤独”。而许多家境不错的杭州人当嘀嘀司机,本质上是在寻找谈话的对象,“跟人聊天,总比打麻将、看韩剧有意思吧”。 9 o3 y. f$ `, M7 w. q6 M. J
t- a4 o _' c! F, C
所以,和人产生面对面的交流是永恒人性。未来的商业不可能把人困于线上的。这是新黑洞吗?还是黑洞吐出的新星系? ' ]0 }. r$ M0 O8 l
4 O, _) y6 {1 P6 f2 P5 j3 m
2016年11月19日,“曾鸣书院”讨论会现场
; _$ s( J0 A0 y4 c+ B R宿华(快手 CEO):
+ T% V% i7 N: e2 s4 o" X/ P0 \& o
大多数人省时间下来,就是为了有更多无聊的时间可以杀… / D6 A+ C& a4 i5 r6 F
+ s+ W6 ~3 D" b; c$ U, _- g: @余力(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部):
" [3 j8 [8 Q4 w) S! G, p5 |3 ?9 E: ]! Y: u* N9 ]7 ~9 V* G
按我们在北京的推演,原来互联网产品主要解决人“笨”的问题,现在是解决人“懒”的问题,未来要解决人“无聊”的问题?
6 i7 p7 q9 t8 g( p3 m# D: ]% s
: U5 Q" A0 Q$ j; Y9 }$ C1 B2 E宿华(快手 CEO): 2 Y( l9 T j$ G$ p9 {# }6 w
# J' U1 G" O+ q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后,物质追求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精神追求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是精神追求一是看不见摸不着,二是个体差异极大。人们会觉得别人无聊,实际上是每个人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比特”(注:代指虚拟世界)比“原子”(注:代指物理世界)重要,到极限情况,相比于“比特”,“原子”不是轻一点点,而是无限的不重要。
( s7 S) ~6 \% k) B新结构、新关系,是否是新黑洞的起点? 5 }' P8 T3 r# ~
处端(阿里巴巴产品经理): " t9 i6 r+ Y: }1 I/ a
! P( {4 C/ s' } M8 C/ g# c
在没有成为黑洞前,没有人知道那是个黑洞。业务都有边界,不可能无限延展,所以无论新技术,新模式,只要有自己演化的思路,都有可能成为挑战者。我觉得大企业必然僵化,而后走向腐朽,被小公司的新产品所替代。 " t. [( \+ R3 \5 [6 U% z
" G4 U2 m! l+ ?8 E% p朱亮(有邻联合创始人):
( V. x* U$ y$ y# Z8 H
: s. a8 I8 w4 Z0 \# d- y新平台的出现,要有足够的能量来摆脱黑洞。
! S3 L* a7 b( z9 ]4 \
处端(阿里巴巴产品经理):
2 i5 H# m( m" ~, |9 {能成功地重组庞大的用户关系,演化出新的价值,可能就能产生新的“黑洞”。蘑菇街、美丽说和口袋购物的案例,本质上并没有重组参与角色的关系,这些参与者只是淘宝生态中的子集,身份角色都跟淘宝一致,价值差异不大。 ! o4 b5 U3 B. o2 K7 {
7 x- x1 L( Y- X& W3 U m& k
- Z6 |" H. g/ v2 X8 w# R3 ~8 Q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8967-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