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孩子出不出色,取决于母亲的性格(建议永久收藏)

[复制链接] 0
回复
136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8 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N1 `8 ?6 s9 L0 g% a% K. T
内容来源:百度文库(http://dwz.cn/2U29Rl)
图文综合自网络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
  • 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

    * t% Q' V) {" [' O( l0 l4 G0 N
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点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
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
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6 [; \* H. ^+ H- m# v* i9 X
! C+ {' J5 p" l6 l2 j4 T

: y7 S' b/ @- H6 q
! q  w* X1 h8 E6 X01. 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 ^7 X7 U: R4 f) ?- r
" [, o, c+ E1 g& q& ~
) b7 D& o/ z1 M7 s0 I( R) s1 }5 c4 B
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了。
孩子需要母亲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8 I$ w, `6 i" }. h3 S9 `# T
6 j& n- Q3 q# q9 _" n% @
2 l  F# Q8 [  u1 f3 D" |02. 孩子的小小荣誉很重要。! n) D% O1 u, ^1 F

( L" Y) \) i2 v! o
+ B. S% ^* W" [: j- v4 d( R
当孩子兴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或是小红花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厌烦或者不屑一顾,一定要和儿子一样高兴地表扬他。
最恰当的办法是说能不能让妈妈看看,要与他分享这个快乐,因为这个荣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 C- g6 X7 O# a# ?1 M7 n$ x, ?# {) G: q* l4 @

8 V. j% A+ [4 R& e5 C  c2 w; }1 s( s& A6 E) {7 K3 M
03. “无知”的妈妈。$ h0 A8 S+ `5 [( P  T7 |5 Q+ S  O
) [4 M+ x( A9 f. O1 `/ a: x
- V; v5 F! a( [6 F, Y
当孩子来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念”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妈妈最好不要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么连这个字都不认识”。
妈妈最好看了一眼后,说,哎呀,我也不认识,我们一起查字典,好吗?几次之后妈妈就教会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时,孩子查完字典认识该字后会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后就养成查阅资料不依赖妈妈的习惯了。
当孩子来问妈妈问题时,妈妈绝不能表现得像在单位里那么聪明能干,装装“无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鼓励孩子动脑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这个问题,或者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借助于网络。
妈妈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答案都说出来,边说还边自得,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回避问妈妈问题变得很自卑。
. V1 v% j  J0 F" r3 J

9 x  H' @) W/ @" }% _5 U& _* S5 W" U: f8 A

* C* i7 s7 L9 e* i0 j04. 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
% `9 K6 [3 m0 Y
/ l9 A2 I4 @( q$ H7 D5 U5 h& A. }  j" t0 o& v
当孩子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着妈妈的脸色呢。
所以,妈妈最好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让孩子把卷子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在哪儿。要是孩子已经明白了错在哪儿,妈妈也不必再纠缠。
但最后要鼓励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了。妈妈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去卫生间洗把脸,照照镜子,做几个深呼吸。
  b4 n1 ~3 n; p& @9 t3 R
( L: H7 q+ ^6 G% U2 [6 d' P
7 t" ?4 l7 H2 ~/ U' q

$ e" x, D  Z$ Z% B( F- _/ U# K05. 我曾经也是胆小鬼。  k5 o+ \: V# a/ F( A5 M. r

& {1 _4 U" J! U1 d+ `
: _, t: ?8 w& Y9 ?
当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发挥。
这时,妈妈最好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假如孩子第二天要参加重要活动,当妈妈观察到孩子心事重重比较紧张时,妈妈最好当晚能在孩子床边陪他入睡,睡觉前跟他讲个故事或者和他一起阅读他喜欢的书籍,疏解他内心的压力,直至孩子睡着后再离开。

1 C6 V: H, w: t' H9 W8 g' F  y/ [- p2 |, V  l

$ Y: W4 r2 {6 Q' s06. 面对失败,我们再坚强一点。) p( z+ Z4 O: j

; t* N( }# r9 R6 i1 P" j
9 F. t, @4 L& \# m: e
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孩子终生失败。不要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
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 L: v' O+ z1 k
6 A+ D9 D1 }7 {, R, X
, C) ?+ c! Q' M8 l
  M; |9 W7 J# V/ F* J. u
07. “你必须要……”“你应该……”
2 F9 F. A- n: I3 M* a  @1 G% P1 g$ Y( c* h5 u0 e+ b! U3 t- A' N

/ M; ^) ^. l* N$ Q2 r7 v
妈妈不要在孩子还没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时,就自以为是地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以“你必须……”、“你应该……”的语气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观点来代表孩子的观点,而且要求孩子去执行。
妈妈千万不能成为“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妈妈和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是无原则),懂得互相尊重对方。
, R. W6 d' d! m/ p' v$ p

7 ?( U) N  ^1 g) V$ O; `2 L5 f, l8 {! n; D7 z: J% }
% s: S' L$ ]2 q2 i
08. 伤害来自于最亲近的人。/ _. ?5 l) i; m! n1 @! p% r

( I% b) m/ F9 l2 F: Y" ], j) P/ q0 H2 v- N" W4 Z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说话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母亲最清楚孩子的弱点在什么地方。
假如母亲在说话时经常直指孩子的弱点,以讽刺、批评或要挟,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尖锐的武器在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因为这个伤害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5 T* w4 s( C0 B* S, r
# e1 U4 _1 H8 e, ~  Z- |) N4 a& w# @9 u; q( J: y

8 ?2 ?" Q% n5 Y09. “短语+沉默”胜于唠叨不停。
$ Q' Q% x7 j$ A+ }: [+ S% m! o  F. d2 {' _, \/ r4 i) O/ I6 L& ^

4 v# S5 ]/ i& G  P6 l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语言的数量,千万不要唠叨。事实上,最让孩子害怕的是母亲的沉默,所以,与其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个没完,不如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他所犯的错误所在或应该注意些什么。
接下来,母亲的沉默肯定比继续说话更有用,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他虽然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实际上在观察母亲是否把所说的事当真。
2 {! O9 j+ p2 O9 [/ K  m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7874-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