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听她/他说] 《京华》终成烟云,什么可以永存?

[复制链接] 0
回复
160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21 0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d- f9 z6 q) _$ i: L

4 U" u4 b) V  @$ K4 H
作者 | 高利刚,笔记侠联合创始人,先后栖身于传媒、咨询及实体三界,连续创业的老兵,互联网创业的新人。
3 s+ }2 X  O7 f9 Q7 q* d! \
深度好文:2206字 | 4分钟阅读  
; Y. b: C7 d, q
全网首发·笔记侠原创专栏
6 s9 T# O7 s2 c8 e' j6 w
编者按: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开始,大量纸媒开始倒闭。《风尚周刊》停刊、《心理月刊》停刊、《YES!》停刊、《风尚志》停刊、《都市主妇》停刊、《生活新报》停刊等等难以计数。11月13日,京华时报官方微博微信同时发布了一份名为《京华时报社员工转岗交流工作启动》的公告,确认了京华时报社将于2017年1月1日停刊一事,并启动员工转岗工作。此举意味着见证京城15载的前纸媒巨头即将离场,难道《京华》终成烟云?

( X; n9 ?" n8 o
纸媒崩盘、门户失守、电视台受冲击、人人自媒体,媒体从业者人人自危,名记离职扎堆,网易系、央视系、搜狐系等多个媒体创业派系兴起,难道传统媒体人的冬天来了?当智媒时代降临,生产、分发、传播机制一再重塑,个性化信息服务崛起,重度个性化阅读兴起,去中心化与知识共享的规模化协同创作到来,媒体人纷纷从“信息茧房”的原有疆域向新技术媒介和平台流散的时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破茧”的勇气,也想起了犹太人这样一句话:

6 x# F3 e" z9 k( X
“再美丽的神殿都会倒塌,只有心中的神殿能够不朽。”

: s; ]4 Q: k" ^- s9 N" m" n7 [( y

/ g: m7 u3 H: L" h, x- s
                      - t3 y0 L% Z6 A
连续28天,73个版面,京华时报死磕农夫山泉,创造了“一个媒体史上的奇迹”。

2 B( f4 G7 `( F. I2 Y- @5 N9 i
京华时报即将停刊了,但农夫山泉还未停产?(来自网络评论,不代表作者观点)
+ \" N" ]2 D+ y) O
本文不是纸媒的挽歌,亦非新媒体的颂歌。
  N* N- L, B0 Q; y7 t4 F, E1 p
只是一个媒体人(传统媒体及新媒体人均适用)对媒体精神的致敬!

/ n* \# h  X: T, K
正如《福布斯》杂志中文版总编所言:在我看来新媒体冲击的并不是媒体、内容甚至新闻本身,而是媒体组织的变革。传统的媒体组织是等级制、集中式的媒体组织机构。但无论如何,内容的价值却是永恒,专业的媒体精神永存。
) h  B; k+ y& \4 m+ Q
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像退休的中年人般,虽离开了岗位,但依然保存着余生的假设。那被淘汰了的老旧磁碟片,不又登上了类似“方所”这样的书店大堂么?那被西式服装冲击的旗袍,不又再次成为东方文化的新宠么?可见,余生的力量于事物本身而言,搁浅与遗忘都只是暂时,后续的精神传承和其文化精髓的深入才是它“梅开二度”的机会。

2 q6 d- s0 t& n! |; A

5 `. \  U7 l5 G# A

5 [- l0 a4 o; e5 k, C: P
有时候,倒下并不意味着死亡,它的余生也远没有走完。那份1926年停刊的《新青年》,其提倡科学之精神不依然受用至今?对于笔耕不辍的记者而言,那份“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信念,也并未随纸媒寒冬的降临而泯灭。这是不是媒体的余生,即便报纸载体的形式终究将不复存在,但其遗落的精神信仰,那份“追求客观、追求真实”的办报精神亦会贯穿整个传媒的长河。
( n7 U5 C  q" ^2 ?- c
事实上,对于传统纸媒来说,他们是有优势的,传统纸媒在过去的耕耘积累了深厚的写作功底和文化底蕴,与此同时,老牌媒体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将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力。
, d& e( ]3 ^& T* z# n4 C% `! k
真如媒体人段传敏所说:

7 h8 U/ Y9 T) {/ |
“传统媒体没落了吗?没有!它的精神依然在互联网上四处游荡,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不断推陈出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0 k8 Z" a* k- K9 U( {" p
业内人士表示,我们在网络媒体上看到的90%以上的新闻及深度报告都是靠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台记者来采编的。对于受众而言,自带权威机构背书,人们更愿意相信白纸黑字看到的东西,而不是为吸引注意力而臆造的网络新闻。
. r* c7 ~" }4 J; g4 f' g1 B1 }
! ]; Q' r+ v3 y) t$ S' f1 B/ J; I$ x. N
到底什么是新闻媒体精神?创新工场李开复这样说:

0 Y/ m8 o4 a3 e, G9 L
新闻的第一使命:说实话。
新闻的第一尽忠对象:人民。
新闻的本质:查证核实。
新闻的责任:独立监察权利。
新闻的完整:从多观点批评协商。
新闻的传播:致力让重大新闻有可读性和相关性。
新闻的全面:必须完整无缺并长短适当。
新闻工作者:必须和所报道的对象保持独立。
新闻工作者:必须能够凭良知行事。
% M& v, e; b* I5 O# ?
向客观、真实、独立良知的新闻专业精神致敬的同时,谁又来拯救传统纸媒?到底是时代丢了它,还是它跟不上时代?
0 x* E1 Y: R9 W9 s
3 J: u+ O- N: s  {! f" r/ i  g
据说《京华时报》也曾做过转型尝试,在2012年5月17日,京华时报云报纸全球首发,《京华时报》成为第一家将图像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的媒体,彻底颠覆了纸媒的展现形式、传播方式及运营模式,标志着全新云媒体时代的到来。但收效甚微,让人惋惜。
6 I6 j6 |$ G6 C3 U# K4 U
叹息之余,不妨看下来自国外的纸媒如何转型升级?

3 s: A1 w+ y7 |- [

, D2 j' t- d) T% o4 @" V
*《金融时报》
6 {2 Y' l, x* r! v, e6 s
《金融时报》要求,原有的记者编辑都必须向全媒体方向转型。全媒体转型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因此需要展开针对性的培训。该报针对数字采编、媒体融合等,一直在不断为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

+ F! T7 w" d0 c

+ {/ f4 t$ ~3 X* S- F. p& n
*《华尔街日报》
- D  F6 S7 C( M
《华尔街日报》也将其世界各地的记者聚集在一起,在过去5年已举办了多次封闭式培训。通过培训让记者认识到运用社交媒体、图表、图片、视频的重要性,推动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华尔街日报》还会先采用图文、视频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故事简版,接着在网站发布稍有深度的内容,最后纸媒把故事讲得更完整更有深度。
& D5 r: C) l: R3 z( j9 m5 H* |
) R- C. m& Q3 u  f) U4 D
*《纽约时报》
4 |& Z6 u) p$ X! s7 ~
《纽约时报》社打造专家型记者,记者队伍来自不同的领域,比如财经记者是来自美联储的专家,法律报道记者是耶鲁大学毕业的专业律师,战地记者则来自海军。

" v, p; V9 y  B/ [' i. f- Q4 t. P
《纽约时报》每天还会生产50条左右的视频。各媒体生产的视频时长在2到3分钟,随片广告也成为新的营业收入来源。韩国JTBC电视台根据用户习惯调整节目形态,将新闻报道的播出时间缩短,新闻的总条数减少,但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新闻长度增加,不再以短消息的形式播报新闻,而是结合分析评论、社交媒体公众意见等多种因素进行深度加工。
: |* j4 f, F! O9 M( {
结语:
* T/ E& X1 W5 ^/ ?

# b7 F; [0 ?+ u/ h  \
0 A( V; l- t4 t" }" Y. F: V
北方的《京华时报》即将落幕,而南方的财经全媒体集团就在前天正式成立,据官方报道是国内第一家经中央批准的全媒体集团。南方财经整合了最为优质的财经媒体资源,大力发展“媒体”、“数据”、“交易”三大核心业务,打造和世界主流财经媒体比肩的专业财经全媒体,为全球金融信息服务提供“中国方案”。
) `: D7 l; D$ E; Z2 S
可叹之余有可喜,天下大势,新旧更替,融合为上,全媒体时代亦是如此,无论如何“客观、独立、良知”的媒体精神一直永存,此媒体之幸,民众之福。
1 T+ Z, U: g, l3 Y* K+ A
PS:关注笔记侠微信公众号“notesman”,回复media2016,免费获取《2016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84页PPT)》报告完整版PDF下载,或点击阅读原文,详读报告。
8 P( p+ N& D$ D4 y8 Y. [* l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资料及数据来自网络,恕不在此一一说明,感谢原作者分享,欢迎就相关话题与 ideakey2002探讨,在此致谢。

9 x! O) c( P% `8 h  _( o, p
/ U. }) ~, a9 h3 f1 P& d
/ A1 f4 h8 Y$ F. }

: m* z; z  f2 t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627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