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H4 y+ M$ \/ |1 e+ D
外在的风景,其实是你自己的心情
0 n7 p) P& t3 S, m5 c5 `! e& Y; r( q4 V- u; g# D7 P: j* r
$ |6 N7 c& S- A, R) t2 U0 p4 E& O" T& e
![]()
7 T; a. l: h" |: R6 f4 V& y. @0 h, }, O) F1 I3 |( Y+ E8 Q
* a( x- P; K7 L0 T& @文|蒋勋
$ H: r7 n7 e0 b- f2 k12 E; O- \' T4 `- I* U
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
+ E z* ~! ~( e+ b4 e, h, _
$ T2 U% n& Y0 ?, a2 y; K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8 P, ]- {, N( H' k我上世纪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要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回答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后来我就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
; i' P7 I2 i4 P7 a6 S
当时我身上就是一个背包,两件衬衫。我曾经睡过火车站,那时候戛纳火车站里有一堆年轻人睡在里面。他们问我:“你怎么没带报纸?要铺报纸的。”他们就分给我报纸。早上五点,警察带了一大桶的咖啡,当、当、当,敲着桶子,叫醒大家,请大家喝完咖啡离开,火车站要营运了。
- s5 }( K* [6 y& v' o
. G: Y% G" ?8 g9 Q
q( Y7 z6 u; |9 j( L# P2
; k8 y+ V8 C9 i* T2 o欧洲有种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认识一个14岁的苏格兰小孩,带个毡呢帽,打扫厕所一个学期存了点钱,就到欧洲来旅行。钱花完了一点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赚钱,再继续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时候感触很深,不同的文化背景,年轻人可以这么不一样。他们将来长大以后,能担当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 ]1 J& U& T& Z4 p' a: S
4 P, V/ U* z3 k# \8 M3 [# @
宋朝词人柳永说:“今宵酒醒何处?”中国文化里面本来有这个东西,可是这个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年轻人的生命力没有了,生命力消失了。
0 O$ M6 X9 H+ c0 D p3 Z4 P7 d
我希望壮游能带动年轻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将来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
1 B& M% u: W( ^* w4 a! @9 ?很多人要去欧洲,都会觉得我在欧洲很久,就会来问我:“我要去欧洲,要准备什么?”我就会反问他:“你觉得你要去做什么?”
, v K6 b7 U4 ~8 q9 R0 N; O5 n
当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强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都可以一层层地被克服。
2 @3 c! l0 `% b
我们今天小孩做的准备,他们的信用卡、语言,绝对比当年拿着商品样本在欧洲闯的台湾商人好,但是他们就是走不出去,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
- t) j* v$ O. y4 e+ F& t9 Z9 F有人好几年都在问我,但最后就是走不出去。其实壮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说。
8 K; H8 s/ c" p$ v0 _* l4 j% Z2 H. P! @
3
. ^1 E" ?1 _7 Y% ?+ e% \我常常跟朋友说,《西游记》孙悟空那么厉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那他去取经不是很容易吗?为什么是唐三藏取经?
, A, T* S; z3 e" l
. k. {! l3 P+ y0 W& v+ P
因为孙悟空没有动机,而唐三藏有动机,虽然他没有取经的能力。
# j0 `) A% s' Z% D- I
- {. x4 Z* i3 j/ ?8 y) u0 w. I& K
. z( Q4 |0 J0 m9 E$ ^; x动机是比能力重要的。没有动机,根本就没有出发点,连起跑点都没有。只要有动机,都很棒。
: u2 c: T0 w' E) e, y: t7 O6 J* a1 Z) y最怕的是无所爱。如果年轻人想要走出去,我会问他:“你爱什么?”如果喜欢摇滚,要去玩重金属,想要跟乐团,我都觉得很好。
" b# g v* `& x* P1 X- Q( L: J, w
4; O4 s$ H1 _% I
“壮游”的“壮”字,不只是炫耀。“壮”这个字,包含了一个深刻的、跟当地文化没有偏见的对话关系。: ^1 `2 E- V b. O" H7 w
- M$ h/ G8 M- O8 g" ?
旅行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文化来检查自身文化很多应该反省的东西。在比较里面,才能了解文化的不同——只是不同,并没有优劣。
6 G, ~0 M- v; J
就像写《裨海纪游》(清朝康熙年间记录台湾山川风物之著作)的郁永河,他看到原住民被抓来拖牛车,下雨他们就在淋雨。他就问:“为什么不让他们在屋檐下躲雨?”翻译官就告诉他:“他们其实跟动物差不多,他们是不怕淋雨的。”郁永河就叹了一口气说:“亦人也。”
9 d, u- C4 Y& ^. r: Z8 g所有好的旅游书,都会有这个观点。
+ f% A( S" W- z- n) g& s2 D
写《真腊风土记》(今日的柬埔寨吴哥窟)、出使吴哥城的周达观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时候,受不了天气。他不了解当地人怎么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后,他变了。当初他带着大国心态,当时元朝那么伟大,但他后来说,真腊,一个小小的东南亚国家,可是礼仪这么严整,“不可轻视也”。
; n$ T5 ` C2 j9 ~0 n5 S. u
5
- D, e0 l$ p6 W( Y4 E0 y我觉得,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慢慢在旅行里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才是好的旅行。
) h8 | _8 _& C" [+ [
7 q8 e; W+ @/ b0 d8 K$ v
即使只是参加旅行团,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体验跟视野。现在信息真的很发达,在出发以前,可以做一些准备的工作。到现场之后,可以尽量检讨自己的主观。
# D$ k G$ s+ H我带朋友去吴哥窟,我会说:“我现在带你们去柬埔寨人的家。”他们下车都会吓一跳,真的什么都没有。我们叫做“家徒四壁”,他们连壁都没有。
$ p) z. a* p' c& U5 C: V+ B我在台湾,老觉得我还缺什么。到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么。”我以为我比他们富有。可是后来我看到他们男男女女从田里回来,脱光光地在河里、莲花当中,彼此泼水、唱歌,我觉得他们比我富裕太多了。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个很大的收获。
# a! b6 e9 z+ v# j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旅游都值得,因为只要一对比,你都会回来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 J" {- m, J/ }" k2 w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外在的风景,其实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而是向内的反省。
9 C' h7 `) i$ m5 D
3 _9 z3 q( G; s! e/ @7 g9 `
: W# L, l, `" X* `7 l1 x
65 d L+ |) `& j: s: g
在一个环境久了,不但爆脑浆、爆肝,还会变得“僵化”与“麻木不仁”。' u9 U: `7 D. N& o3 m
0 [* P0 b2 t! t8 M x% f
出走当然是一个很棒的选择,若短期无法成行,阅读、写作、聊天、学习、陪伴、分享、运动、散心、唱歌、画画……也是很不错的方法——只要是能让你的生活比重产生变化的。
' W" q5 h; K' T0 ^大自然也会改变你的生活质量,避免脑子僵化、心灵麻木。你有多久没抬头看看天、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听听在行道树上吱喳的小鸟?
+ u' X$ b( a& i! }就从这个简单的改变开始吧。
( D1 I5 }/ z0 I5 ^4 p
编辑:辛巴德
2 G% f& t; b$ h& H, G5 t& ~+ |
8 R. G( c8 v5 g/ `- P'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