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w( @1 Q/ _0 H# z/ r) T7 I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F, S+ @1 F; q5 r7 K9 n# q; G( t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 R: b, X" v; Y' N9 _% U1 ^
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 i5 j6 K$ [- w- V% W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L( _$ B" Q: ]6 c# n
玉文化包含着有
0 b& l8 p0 v% G) K“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
$ N) e e b$ F: f9 B“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
8 _9 a' |+ h( _! ?“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 X3 g% h* }1 `) e: |6 J" C9 O
“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0 Y( x( T' b3 Z9 _* s8 L, e
( D% f* k1 ?4 Z' N+ \
我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左传》就记载了许多诸侯王之间用玉为礼物进行交往的故事,有的甚至流传至今。作为九五之尊的帝王,自然对玉更是推崇备至,比如有名的“将相和”,两个国君为了一块玉璧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剧。而其中对玉的喜爱达到极致的,要数著名的乾隆皇帝。; D6 J) z3 _9 k6 x# T: F6 S, K0 b/ |$ |! _
![]()
$ F$ M! X1 E, A; _) z! q9 c7 Q l9 K《乾隆大阅图》 郎世宁
: X ?2 g2 n& k1 d& v咏玉诗八百首 堪称“玉痴”
# _% E) {+ g3 x9 N% O# ?+ b/ s每得到一件珍贵的玉器,乾隆总是题诗吟咏,或表示愉快的心情,或对古人工艺的赞叹,或对其用途略加考证。对于当代所制玉,则是记叙其经过,以为传承有续。仅据不完全统计,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中有咏玉诗近八百首,仅现存的《御制谷璧诗册》就收录了他在乾隆辛巳年至庚戌年所作咏叹玉谷璧诗54首,体现了他对谷璧的喜爱。故宫博物院的三万多件藏玉,竟然有一半为他所藏,足以说明乾隆对玉的痴迷程度。; n$ g4 S1 J/ h Y
![]()
3 X, q# P5 J$ _![]() / @ J8 g4 I) p2 K# m, m. f
爱玉如子 皇子以玉取名
. u* E& [& [7 I9 P& s4 ]一个人在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时,往往将自己的志向、爱好蕴藏其中,乾隆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来展示自己的爱好。我们看看那些皇子们的名字:永璜、永璋、永珹、永琮、永璇、永瑢等等,都和“玉”有关,比如“璜”的含义是半壁形的玉,“琮”的意思是用于祭祀的玉质筒状物,“璋”是古玉器的名字,而后来的嘉庆帝的名字叫永琰(后改名为颙琰),“琰”是一种雕饰的玉名,看来乾隆皇帝对玉文化是烂熟于胸。
9 Y" G. x+ J! [6 o# b1 o # t( K4 i% T' W: A6 p0 ?$ y* k
![]()
9 b; Q7 C# |3 x {: F玉璜0 O1 j/ i* ~' ?& E
![]()
; G: g( r3 w4 v& L7 `5 j![]()
" n! ~3 x$ x, I! D- F, r9 n3 Q7 x8 k玉琮
7 ?/ v0 |7 M# p% y![]()
$ {& m k: j2 u5 f1 f+ ^ + K! {: e& D- @# N m$ T. r6 U9 `
玉璋
: y4 j# v* u% p- H极大关注 亲自审查指示; o0 h. Z% a1 R3 Y- _. k" p9 V' w
乾隆对于宫廷玉器制造给予极大的关注,亲自过问造办处玉作的人员构成、工匠的选派及其技术情况。重要的器物,他还对画稿、制木型、蜡样,以及最后的装饰、摆设等,一一审查,亲自指示。乾隆还亲自过问玉器的生产过程,并制定对玉工的惩罚办法,轻则扣除薪俸,重则降职、革职以及体罚或监禁。5 R; }. [' ]7 i3 }+ s
% }9 f" M- S7 U+ C) a' R% T
![]()
) M6 C4 `, Z/ G, {8 [![]()
/ L* ~/ \. V& Q3 u, Q" k美人不及美玉 藏玉近万件) X+ G+ E) `$ q
历代不少皇帝拥有美人无数,纵欲于奢华淫乱的生活中。乾隆也有佳丽三千,但相对于美人,他更爱美玉。早在乾隆整顿吏治时,就对玉石这种高雅的奢侈品情有独钟。每年各地官员上供朝廷,总少不了美玉,这最能讨得乾隆欢心。9 {, i3 d8 M B. y5 |
乾隆把玩玉石的嗜好一发不可收拾,总是想尽办法谋得好玉。在每年三次常贡之外,他允许上贡的官员随时进贡,最多的官员一年可以上贡三十多次,为了能得到更多更好的美玉,他竟然拿出高于市场价格的钱回赠上贡官员。3 D' A. r# z- z; |% y
到了晚年时,他收藏的古玉接近一万件。空闲的时候,乾隆每天都会把这些古玉拿出来擦拭,抚摩,把玩。痴迷美玉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他迷恋美色的欲望,那些后宫的美女佳人真是备受冷落!2 K: L/ I/ U5 a B
![]()
2 O' r) @& i9 F7 A6 |: Q![]()
. @7 S$ C* V5 ]![]()
2 M2 s" e; _/ J/ n8 [0 N+ K$ |民间力量 最喜苏州玉器
" `+ c! a7 T2 B# c# ]清代除了宫廷造办处玉作、如意馆以外,承担起为宫廷制作玉器的任务,还有苏州织造、江宁织造等地,形成了庞大的宫廷玉器制作网络。1 T' K0 ^ H5 n; M
明清以来,苏州一直都是流行时尚的引导者。明末时,苏州的琢玉工艺已被推为全国首位;到清代,苏州更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琢玉中心。
6 O/ R1 d+ e/ F$ f# S. p( u乾隆很是了解苏州玉匠和玉肆的情况,也对那里玉匠的玉器制作水平非常有信心,认为苏州专诸巷中的玉匠是一个具有相当创作实力的群体。因此,在乾隆帝发派苏州织造制作的玉器活计中,有时是不带样稿的,这样可以留给工匠较大的创作空间。
) s3 |- C J; m" t ]![]()
; | |4 O3 e: ^ ( ~9 c# j3 W$ z- P1 y1 K( u$ A
5 K/ @1 t! d3 y0 R# f) h4 M& m, K* f
玉器专用宝盒 惜玉如金1 N- U7 R; w% x) n/ }9 I1 j
乾隆最爱的珍贵玉器,往往收藏在叫“百什件”的盒子里。百什件共分为9层,抽屉中有每件玉器专用的小格子。《弘历鉴古图》是一个叫丁关鹏的宫廷画师所做,真实地描写了乾隆皇帝鉴赏古玉的情景。也足以见得乾隆皇帝对玉器的珍惜。9 A. J% Y( {; Q
![]()
+ H! w1 k; X7 m" K8 h, j百什件
2 I v, g/ N# i5 g0 |! \5 B) Q![]()
3 S: ~% T3 ^/ y# T- W1 `# @9 Q. W清乾隆 戗金描漆龙凤纹多宝格箱(内附珍玩44件)
) r: [- Y% L9 I, E![]()
2 X4 A. u2 J3 a清乾隆 紫檀多宝格方匣(内附珍玩30件)
& v# O& G. R4 T/ v' {! r! j审美朴实无华 不随潮流: s& }, G! `& s& d9 Z9 ?
在乾隆中晚期,风格奢华的玉器镂空技艺发展成熟,但是乾隆对此不以为意,觉得不符合自己朴实的审美风格。收到的进献物品只要有镂空玉器,都会被退回。但是当时的确以此种技艺为潮流,还是有人进贡这种玉器。于是,在退位前夕,这种玉器遭到了禁止。做皇帝的就是这么任性。9 C9 a/ `& C" p5 S1 h* t. i
![]()
- I0 f: S( b, `6 a2 d l![]()
: m( L. H% |5 X9 q, O& o2 q * k" ^& y' \+ ]3 Q8 U* s
乾隆去世 玉器走入低谷
c- w! _0 m, l7 \- ?: }# N4 n4 x乾隆去世后,清朝的国力迅速衰落,因此对玉器的需求大大减少,玉器的制造开始走入低谷。嘉庆四年(1799年),皇上甚至下旨和田、叶尔羌停止进贡玉料。道光元年(1821)以后直到清覆亡,新疆玉料进贡再也没有恢复。% W7 L [% ^1 |
部分故宫玉器欣赏:- a& P4 k, R5 Y6 g4 |9 [% k' {
![]() ![]()
0 z9 @/ {! g5 f) z 9 o9 Y7 F+ f, C3 T
6 O% B. @! |' D& s j
![]()
: a D+ S& @ [$ j8 h6 x4 S![]()
" i9 f8 |3 U+ j+ z * j( t% @) y* w: X# F$ J
![]()
% i/ Z) p! s- W' ?% \' n . c: `$ Q% E" z' s6 l! v7 _
![]()
. j) F _2 s$ Y& c7 `& p: T* J 2 K$ l, h3 ]/ l4 `# O# Q w
![]()
. [) o8 J. U# A3 s 8 ~1 y, N3 s! a! W6 c( {3 d0 h% j1 z
![]()
: e+ Y1 z6 f* x: X3 A c![]()
# x+ `- H5 d( K* _* K ^/ r & M( Z& \; s9 q; ?1 }& k
: ^. c0 L: j- W
![]()
, o U( }" V8 y![]()
* N# {, m. j% F- K. ] 5 W* ~% M) l% S* A1 s$ j
![]()
$ q0 c( o3 ]& T( q" v9 X![]()
3 I( E0 T6 V4 y4 o/ f![]()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3338-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