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张之洞升职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7-26 0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嘉非
前言:
看过《杜拉拉升职记》的朋友都知道,官场险恶,宦海沉浮,也不知道今夕何地,只有使劲了浑身力气才能大动筋骨、点石成金。但今天要说的张之洞是个特例。他家里有人,层层关节基本顺风顺水;他深得慈禧宠睐,慈禧26岁垂帘听政,一眼便相中了张之洞。在他的升职经历中尽管也有跌宕起伏,但比起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张之洞的仕途人生可谓一帆风顺。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非常重要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1837年,卒于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抱冰,因为他是河北南皮人,所以又叫“张南皮”。他还有一个外号,身边人叫得更多,叫“香帅”。在评价张之洞一生的功过是非时,有人将他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我们知道,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都是有战功的人,张之洞并没有多少战功,那么,他何以与其他三位并称“四大名臣”呢?
毛泽东曾经讲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孙中山也曾说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张之洞为什么在近代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和影响、并获得两位伟人如此之高的评价?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位杰出政治家的一生。

影视剧中的张之洞
1.官宦世家走出的少年英才
张之洞出身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祖父都做过县令。他的父亲叫张锳,官至贵州知府。张之洞是一个少年天才,他在1852年的时候通过了顺天府乡试,当时年仅16岁,而且是这一年顺天府乡试第一名,当时称之为“解元”。顺天是当时国家首都所在地,人才济济,能在顺天府考第一名,而且刚刚16岁,那是相当能引发“万人空巷”的大事。少时的张之洞也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当时“小神童”的代表人物。
成功的经历离不开家人的悉心培养。在张之洞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个亲人对他影响颇深。首先是他的父亲张瑛。张之洞有一段时间曾跟随自己的父亲上城墙和太平天国作战,获得了一定的军事经验。可惜他的父亲张锳后来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时去世了。除了张锳之外,张之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亲属,也是晚清的风云人物,这个人就是张之万,张之洞的堂兄。张之万就更厉害了,他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的状元。丁未科在历史上很有名,这一科考中的有李鸿章、郭嵩焘、沈桂芬等,能在这一科高中状元,其实力可想而知。张之万曾经做河南巡抚、礼部侍郎、闽浙总督,一直到光绪时期,都是朝堂重臣,深得慈禧信赖。后来,张之洞也考中了探花。张之洞的成绩这么好,和张之万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堂兄在做表率激励他。

张之洞雕塑
2.有个堂兄做高官,让人欢喜让人忧
张之万在“张之洞升职记”的书写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张之洞做官40多年一帆风顺,和张之万关系密切,因为张之万是他很大的后台。张之万和皇室关系非常好,他曾经做过道光皇帝几个儿子的老师。1884年,醇亲王奕譞出山,当时慈禧换掉了以恭亲王为核心的军机大臣班子,重新起用了一套人马,这套人马的领班大臣就是醇亲王。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甲申易枢”。可是张之万不害怕,他做了好几年恭亲王和醇亲王的老师,无论是谁当朝主事,都能和他们混得相当熟,这个也是后来张之洞做官做得非常顺利的原因,最上层有人照应他。
但客观说来,张之万对张之洞一生的影响不无弊端。张之洞16岁就考上了举人,很早就可以踏上仕途。结果因为张之万的缘故,搞得之后十年都不大顺利。怎么回事呢?首先是张之洞父亲去世,丁忧三年,三年未参加考试。到了1859年张之洞参加会试,结果很不幸地发现,这一届主考官里面有自己堂兄张之万。按照当时的法律要求,亲属做主考是要回避的。第二年,张之洞又参加朝廷特设的恩科会试,发现自己的堂兄居然还是主考官,结果又避考了一年。因为堂兄做主考的原因,张之洞多少耽误了自己的仕途。后来,他的堂兄到河南做署理巡抚(代理省长),张之洞才跟到河南开封做堂兄的幕僚,有了一定的发展。

一生清廉——张之洞
3.姐夫和老师,你看牛不牛
除了父亲和堂兄,张之洞还有一个很牛的姐夫,此人叫鹿传霖,做过河南巡抚、江苏巡抚、两广总督,官至军机大臣。鹿传霖仕途也很顺,后来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以后,接受遗诏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宣统的父亲——摄政王载沣,还有一个就是鹿传霖,可见鹿传霖也是深得慈禧宠信的。张之万也好,鹿传霖也好,都成为对张之洞在中央有力的照应,张之洞在地方做的风生水起也跟这两人有很大的关系。
名师出高徒,张之洞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老师,这个老师就是前面我们讲过的胡林翼。胡林翼应该说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一样,是晚清中兴名臣。因为张之洞父亲在贵州做过知府,当时胡林翼也做知府,两个人是同事,关系很好,而且张之洞的父亲非常崇拜胡林翼,便让张之洞拜在胡林翼名下。据说当胡林翼听说自己的弟子16岁就在顺天府乡试里考得第一名的时候,笑的几天合不拢嘴,张之洞以胡林翼为自己的楷模,到湖北做总督的时候曾专程到老师的祠堂里去祭拜,也为能在老师工作的地方建功立业而倍感自豪。

张之洞办公照
4.“一朝选在君王侧”
幕僚时期的张之洞有何优异表现呢?
张之洞很像李鸿章,也是奏章写的非常好,他经常帮自己的堂兄写奏章,其中有一道关于漕运的奏章送到慈禧那儿以后,老佛爷发现奏章写的非常好,对张之万大加赞赏。张之万也很实诚,在另一个奏章里告诉老佛爷,那道奏章是我弟张之洞写的。这也是慈禧第一次知道张之洞的名字,知道他很有才华。
之后在1863年的时候,张之洞再次参加全国会试。这次终于考上了。而且这一考上还不得了,他的初试成绩是二甲第一名,相当于全国第四。按照当时的惯例,主考官将会试的前十名进呈皇帝,由皇帝最终确定名次。一般皇帝都不作改动,但在当时刚刚垂帘听政、年仅26岁的慈禧在殿试时破格提拔张之洞为一甲第三名,直接提名为探花。
我们知道,一甲第三和二甲第一虽然只有一名之差,但实际区别却非常大。一方面,一甲三名备受全国关注,是“科举明星”,在士大夫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另一方面,状元、榜眼、探花,一甲前三名有“直通车”,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授修撰或编修的职位,二甲、三甲要经过考试后才能择优录用,三年后散馆才能授编修或检讨的职位。因此,一甲的升迁是很快的,因为全国瞩目,所以进入中央核心部门的概率很大。但是二甲就不行了,二甲很多到地方做知县或在中央做科长级公务员,一步一步往上走,入阁拜相的几率微乎其微。

张之洞画像
5.深得慈禧青睐
那慈禧为何会如此青睐张之洞呢?
可能有这样的几个因素,第一,慈禧认为张之洞是一个人才,从以前见到的奏章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可堪造就之才。第二,因为张之万。她听说张之万有个这么优秀的弟弟,因为自己的堂兄做主考,所以两次回避,慈禧为了抚慰张之万,所以恩赐张之洞。慈禧对张之万是非常宠信的。第三,慈禧这个时候还很年轻,她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要重用一些年轻干部,培植自己的亲信,要提拔一些人才,她看中了才华横溢的张之洞。
张之洞被提为探花这一年只有26岁。16岁顺天府乡试第一名,26岁全国会试第三名,虽然中间经历了很多坎坷,丁忧、堂兄当主考回避、第一次参加会试失利,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获得的成绩非常优秀。
出身官二代,和朝廷中枢关系密切,老师又是中兴名臣,可谓“根正苗红”,加上又天资聪颖,聪明绝顶,晚清另一名臣张之洞横空出世。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工业



内容采编自微信头条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2060-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