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网备份站

标题: “买得起的艺术品”是什么样的艺术品? [打印本页]

作者: 东风    时间: 2015-9-9 00:08
标题: “买得起的艺术品”是什么样的艺术品?
     
courtesy of SURGE Art
2014“SURGE Art 艺起”艺术节开幕式上。

) G) F, i9 W# V3 p& D
在当今的艺术市场上,中国藏家正在震惊世界。 去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斥1.73亿购得毕加索《两个小孩》(Claude et Paloma)成为年度事件;今年,国际国内各大拍场的春拍也场面火爆,中国藏家或高调或低调地将一个个天价艺术品收入囊中。5月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中国买家占据了客户群体的主要部分,受到超过国际买家的贵宾待遇。
与出手豪迈的高端艺术收藏家相对应的是,年轻的中小艺术收藏和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加入艺术收藏的行列。他们也许不具备传统藏家收藏经典大作的经济实力,但品味更加多元化,更加关注当代艺术与个人之间的联系与共鸣。而新兴藏家的出现,也伴随并带动了小型艺术交易平台的兴起和发展。
) a1 g/ R% ?" [$ k7 f$ d( U
北京“80后”吴洋是较早进入中小型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藏家。她从2002年起开始收藏艺术品,到目前为止已经收藏了超过100幅画作,其中有60余件是来自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当代作品,她的身上也体现出了年轻藏家的一些特点。收藏品位方面,因为大学就读设计专业,吴洋有一定的艺术基础,喜欢收藏与她能产生情感共鸣的生于1980年后的艺术家作品,“因为生长的环境和时代是一样的”,吴洋说。从购买力角度来说,吴洋是文化产业从业者,她的收藏大多在五万元以下,一开始则是从几千元一幅的画作入手,随着近几年收入的增长,现在她每年会有10到15万元的固定艺术品投资预算。收藏渠道方面,吴洋长期关注艺术家动态和信息,总会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寻找作品。3 t  v8 ?8 y& h" e+ o$ v( I$ C
像吴洋这样的年轻藏家让一些人看到了中国中小型艺术收藏与投资的巨大潜力和目前的市场空缺,“SURGE Art艺起”艺术节的创办人彭乐天(Tom Pattinson)就是其中一位:他打造的艺术品展示与售卖平台正迎合了年轻藏家的特点和需求。
- Z' l8 j$ _7 I. J( F/ v
“SURGE Art 艺起”原名为“买得起艺术节”(Affordable Art China),从2006年至今已经在北京举办到了第九届。该艺术节主打年轻艺术家创作的“平价”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主办方将所有参展作品价格限定在3万元人民币以内,并且不同于一般画廊,这里的作品都“明码实价”,可以在展览上直接购买。3 o8 S* r" M+ V: h
彭乐天来自英国,他在采访中谈及举办艺术节的理由,称其实源于“私心”:2005年他来北京工作时正值中国当代艺术价格上涨的时期,热爱艺术的他很希望能买到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却发现大多成熟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已经很高,而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却因为没有名气找不到画廊代理,于是决定搭建一个连接工薪藏家与新锐艺术家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 I" N8 E3 g: D
“买得起的艺术”这个概念在世界上已有多年历史,有很多机构举办类似“平价”艺术品展卖。比如1999年首次举办于英国伦敦的“买的起的艺术展”(Affordable Art Fair, AAF)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展卖组织,向大众普及艺术并推荐和出售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如今已经在纽约、西雅图、米兰、汉堡、香港等多个城市定期举办。而该种展览售卖形式也逐渐受到了中国市场的认可并起到了培养买家的作用,吴洋已经连续四年在“艺起”艺术节上有所斩获,她认为“艺起”从作品选择到价格区间都符合自己的收藏定位。, Y+ g' h2 W, @+ O3 g! Q* I+ b
这种定位也吸引了艺术品收藏业内更多的参与者。比如创办于北京的中国当代艺术杂志《Hi艺术》旗下的在线平台“Hi小店”,推荐45岁以下年轻艺术家的十万元以下原创作品,一些新兴艺术家从这里起步,再逐渐走上拍场。北京藏家徐宁仪介绍,他最近入手了出生于1982年的艺术家王濛莎的作品,而她的作品此前就在Hi小店售卖,今年一件作品在5月16日北京诚轩拍卖公司的春拍上以17250元成交。此外,如保利、嘉德等中国大型拍卖公司,如今也经常推出学院专场,拍卖艺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较低的起价同样能让藏家收到一些具有艺术和市场潜力的作品。9 h/ s: @  D5 n
如“艺起”艺术节,“Hi小店”和小型拍卖这样不同形式的艺术品小交易平台对入门级藏家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们搭建起了藏家与艺术家联系的渠道,将不知名的艺术家以直观的方式推荐给藏家。吴洋介绍到,在逛展的时候,她会把自己喜欢的作品的创作者记录下来,再去网上查他们的资料。如果非常中意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她会直接在网上联系购画,这样也能收到一些参展作品之外的作品。对于中低端收藏,直接找艺术家拿画也是徐宁仪推荐的方式:“因为能省去很多中间环节。”7 O* L( {4 h4 i6 ^* s+ ]3 ~
其次,这些小交易平台虽然面向中小投资者,但在作品选取上也强调专业性。比如“艺起”艺术节在筛选参展作品时成立了一个严格的评审委员会,评委包括艺术家方立均、刘小东、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等,在综合考虑艺术家功底、作品原创性、教育背景、办展经历等因素后,“只有5%的申请作品能够最终入选参加艺术节,”彭乐天称。% g- _5 D5 b# e& P, c
最后,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艺术品售卖,这些小交易平台都起到了一定教育市场的作用。由于价格比较“亲民”,很多潜在收藏者都是抱着“好奇”的态度走进展厅、拍场或者点开页面浏览作品。2013年的“艺起”艺术节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举办,彭乐天介绍,一些买家甚至并不是专程去看展览,而是在附近商圈购物,在发现自己喜欢的作品又消费得起时便出手购买,而这些人在以后很可能成为艺术品消费者。
4 n+ i% Q% H& A' Y# \* V
虽然中低端价位的新兴艺术家作品起价不高,但同样具有升值前景,兼具艺术性与投资性的作品值得入手。吴洋介绍,她不以投资为第一目标,但会持续关注已购作品艺术家的创作,“基本每个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都有一倍以上的上涨,有的上涨了三倍。”吴洋从三年前开始关注一位1982年出生的画家董鹤,陆续收藏了十几幅他的画作,今年逛“艺术北京”展览的时候,她惊喜地发现已经有超过三家画廊开始代理董鹤的作品,价格也上涨了很多。艺术品投资顾问王从卉在5月初于“艺起”艺术节上举办的投资讲座中介绍,艺术品投资和其他投资方式一样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升值作品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比如作品是否是当下比较热门的形式,艺术家被什么样的画廊代理、参加过什么展览,是否处于艺术界比较核心的圈子等。藏家徐宁仪举例到,比如现在热门的“80后”画家郝量就师承当代水墨名家徐累,“老师的地位已经有了,学生自然容易出来一些。”* ~) b) v2 D8 q/ x  _
提到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最热门的门类,“当代水墨”成为了投资顾问和藏家一致的答案,一批“70后”、“80后”的当代水墨艺术家不断涌现。比如前文提到的郝量,根据雅昌艺术的数据统计,2011年至今他共有九幅作品上拍且全部成交。去年10月,郝量2011年创作的《寒林独立》在香港苏富比以256万港元成交,位列其个人拍卖榜首,高于最高估价六倍。此外,他今年在保利香港以195.5万港元拍出的《幽暗》,曾经在2011年11月在天成国际以17.7万港元成交,不足三年的时间,涨幅超十倍。而在一级市场上,他的作品均价在4万至5万元一平尺,较为正常,因此同类型的艺术家值得年轻藏家关注。
" B" L- d9 q# P* {
面对巨大却并不仍成熟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彭乐天称自己并不担心,因为在他看来,高端市场已经相对饱和稳定,甚至可能放缓,而自己从事的中低端艺术收藏领域才刚刚开始增长。“当人们谈起艺术市场,他们可能说的是最顶尖的5%,但我们谈的是一个更有潜力的市场。”彭乐天说,根据艺术市场数据研究公司Artprice的统计,在中国以外特别是西方市场上,一大部分出售的艺术品价格都低于5000美元,而在中国,低价位艺术品的成交量仍然不大,“所以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是,去买那些买的起的作品、新兴作品的人会越来越多。” 彭乐天说。$ J4 x2 ~3 \# K. B
吴洋说,十几年前自己刚开始关注艺术收藏的时候,完全是“孤军奋战”,但现在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对收藏发生了兴趣,也有人一开始出于直观的需求,比如装修新房或者布置店铺而走上购买艺术品的道路。而彭乐天说,虽然近五年来艺起的买家已经从起初的外国人和中国富人逐渐向二三十岁的年轻中产阶级过渡,但针对艺术收藏者有关收藏技巧和艺术背景的“教育市场”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 K/ p- q. l1 j0 K2 t8 B
“你需要解释给他们,5000块可以买一个iPhone,一双鞋子,一套西服,”彭乐天说,“但是也可以买一件会终生存在的、能带来回忆与情感回应的作品。”
( d7 X- H( z6 |3 m3 l

! ?  M+ _  ]0 h




欢迎光临 北美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