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番外(一)
! Z' O4 h, u7 c5 Y+ v' X" i+ N
- P Y0 a6 @ E& R) W3 j 端午前的一个早晨,天蒙蒙亮,十五岁的福慧郡主坐在镜前梳妆,丫头画桐手捧着一盘子新摘下的花儿进来,站在福慧身后,然后笑盈盈:“郡主戴上花儿,花儿也觉得失色。”# g! V. l0 D) x5 S- [- y2 i
# g$ S; {, n3 c+ X6 O+ y# i “小油嘴儿,先放在那里,一会随我去送给母亲。”福慧郡主在镜中抿嘴笑一笑,对着画桐手上的鲜花盘子看看,园子里各色的花卉都摘了不少。9 Y, P8 n# e0 ^8 {+ L, ~5 Y
" K \! R# i( H2 M6 l 镜子里还显示出福慧郡主的绣房,半间是绮罗绣幔,高几上或是花插或是玉瓶;从绣幔看过去的半边房间,又是一种气象。0 c5 f* o+ {+ |- b5 @
' k6 j! U+ ^( r \ 这房间是三间打开,只以绣幔为遮挡,另外半边是摆放着一排排书的金丝楠木书架,墙上挂着一柄崭新的长枪,这是南平王的家传,福慧郡主房中也有一柄。
$ Y, S3 x2 u* y9 ~
# i) w$ b6 T7 H; v* y# m' Q9 } “等我去了,又是父亲先在那里,”福慧郡主是一身的武装,袖口也是方便舞刀弄枪的束袖口。往外面走的时候,还在笑盈盈:“怎么三嫂今儿晚了?”
6 h% K! f* i# H7 k7 m) r1 `& Y2 Z! E# J
三嫂康宁是福慧郡主的一个好玩伴,她不陪着习武,却是陪着早上起来玩。往外面走的福慧郡主让人去问问:“今儿她晚了。”1 K& [4 m' |9 F
) q4 ~9 F' ]+ {" m( o 出院门的时候,遇到走来的三个人,一个是小于福慧郡主几岁的晴姐儿,是康宁郡主的长女,她对着小姑姑行过礼,笑眯眯告知母亲在作什么:“早上僖哥儿闹,母亲不得出来,我一个人陪着小姑姑去。”) @3 I) a! @/ ^- h3 t/ C3 u9 Q9 r
/ Z. I! K1 L1 b0 {, k8 x 福慧郡主掩口笑一下,三嫂膝下三个孩子,前面晴姐儿和为哥儿都是母亲帮着带大,僖哥儿没有出生,父亲就说过以后自己带。9 j; M' l0 M% P. J
, A; S: ~- Q. k 大哥膝下是四个孩子,二哥膝下是三个孩子,父亲开始觉得嘈嘈,早就说过这话:“以后自己管吧,过来看看祖父母就行。”
8 [) @3 p# a7 [' a
. C3 x" ?8 B$ t7 P/ N 掩口而行的福慧郡主再想想四哥四嫂,一直没有动静,四哥从不着急,就是父亲问他,四哥也有话回:“家里这么多孩子呢,胖妞儿不生,我们就过继一个。”然后依然是不担心。
. G+ c2 r* Q) j: Y4 Y4 o ~& x, {* D. h0 ]# M
“小姑姑,”晴姐儿在身边喊了一声,欲语又止。福慧关切地问一声:“你怎么了?”晴姐儿红着脸好一会儿,又走上几步才悄声道:“我有话对小姑姑说。”2 L& [( m$ `$ L# e/ O
$ v, Z! e7 j. R, `2 a5 K4 }; ^
身边的丫头们看到她们这样亲密地靠在一起说话,就自觉地往后面退了几步,晴姐儿才低声地说出来:“早上我给父母亲请安,偷听到他们说话,母亲说,”晴姐儿原本声音就低,这一会儿声音就更低了,几乎细若蚊喃地说出来一句:“母亲要我留在家里,父亲要给我订亲事。”; [+ j \( m, E A1 O
7 h0 j+ K( @/ L; d# I; N. j
清晨只有几声鸟鸣,几丝白雾在花林间,算是幽静之极,福慧郡主这才勉强地听到这一句,这就再笑一笑,低声问道:“你要我做什么,你是要留在家里,还是要出嫁?”/ i* s( u* u: p9 [2 p' w U
8 `, L( R1 d8 s/ N( H/ s 晴姐儿只是面红耳赤,白玉一样的面颊上红晕反而盖过胭脂,低声问道:“我只是想问问,在家里好吗?”% g8 `1 G0 U' n
. x% o0 O% k& k$ l' N8 N 原来是问这个,福慧郡主虽然诧异却没有表露出来,她要先弄明白晴姐儿的意思才行:“你是拿不定主意才来问我?”
0 l- T5 |/ w# {
! d2 W7 Y" V' Z& I7 c 为着说话,两个人脚步都放慢了,晴姐儿是犹豫着:“母亲背后对我说,留在她身边,象小姑姑一样留在祖父母身边,可是父亲却说我年纪大了,要我订亲事呢。”. K2 u5 `! H& i1 e
5 Y1 W( H. m7 A& T# X/ H5 Y2 ` 在家好也,出嫁也好,晴姐儿都不觉得父母亲是不疼自己,可是……晴姐儿对着小姑姑低声道:“不是只能选一个,选错了又不能回头,小姑姑教我,是怎么才好?”
' T3 z- x: e( l1 L$ D% M- b+ {7 G$ F- o2 r2 \
福慧郡主觉得自己一个早上,就没少用袖子来掩口。家里就这么几个女眷,大嫂是日日忙,二嫂常在京中,两年往返一次,今年是刚回来过节,四嫂多在军中。平时所伴,就是母亲,三嫂和晴姐儿,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1 b |, `& D8 g8 [. R. q) f% Z2 W3 p% D+ v1 N& _- w, g( d
而晴姐儿对着小姑姑藏在袖子后面的面庞,从她露出来的一对眼眸就可以看出来笑意,袖子后面的唇角一定是往上在弯。晴姐儿拉着那掩面的袖子不依地道:“帮我拿个主意,我看着小姑姑在家里,祖父母多疼爱您,一天都离不了,再看看父母亲平时吵闹,多是母亲和父亲在嘈嘈,也觉得好……我怎么办才好?”
& u/ U% z* _* V+ |
$ L+ _' J. n; @. p5 E) } 袖子再拿下来的时候,一边儿还扯在晴姐儿手里,福慧郡主已经是一脸的正色,只有眼睛里那笑意泄露她其实还想掩口笑一回。: R: ~" D* n. u r) k
: Q% {" e' D3 Z, T 想想父亲最爱说的一句:“女生外相,我们福慧从不这样,只在家里陪着父母亲。”福慧郡主忍住笑,这话听到耳熟能详,是父亲从小对福慧郡主的教导之一。/ c3 v8 T) ^& f
* y& @, O7 O# A8 J% S, Y 不过父母亲也另有打算。福慧郡主想好了主意对晴姐儿道:“你就出嫁,也不受欺负,留在家里,都是自己家里人,当然也好。”# H8 N3 A( z/ u" d9 {, w/ d }3 U
. t) M u* u/ y. T: [4 ?6 q
晴姐儿轻轻跺了跺脚道:“您这是什么主意,跟没有说一样。”福慧郡主笑容满面,用哄小孩子的口吻道:“这主意呀,是你父母亲来拿,你想的可没有用。”! P; \) d& t. x8 k
' p$ E% \( ?, f! B, w2 d
“可是,父亲和母亲不是拿不定主意。”晴姐儿眨眨眼睛,钻了一个空子。福慧郡主拉着侄女儿在白雾中往前走,面上笑盈盈,心里也是笑盈盈。+ \" T/ o- |- D
) o5 j; ~& [3 ^4 J# L 父亲和母亲给福慧在外面置了房子,在京里也有房子,父亲说:“父母亲百年之后,你还是出去住吧,没有父母亲在,你就不必在家里。”% ^# I4 y2 I% E6 c v- B
0 e. ^, y7 M# }4 H0 \ 哥哥嫂嫂好不好,至少到目前没有不好过,福慧郡主微微笑,看一看身边颦眉还有想心事的晴姐儿,小小的年纪,就为这个发愁,这是传自于三嫂的顽劣才是,玩心太重。这亲事的事情可不好玩。
! }. D8 A( H3 A4 r' b0 ? Q8 M- j/ c' S! M8 t
一对姑侄行过演武场,前面就离父母亲住的院子不远。演武场上这个钟点儿已经有了几位小将军在,远远看到福慧郡主行来,都是躬身施礼。福慧郡主想起来母亲的话,母亲说,找一个对你好的人,可是这人以后还好不好?
7 j) P- n% ], Y; \" |4 W7 F, A6 }: y4 w) {: k
父亲说,找一个人不错,你喜欢的人。父母亲不同的话,代表着他们不同的心思。正眼儿也没有看那几位小将军的福慧郡主,其实都明白早来的几位是谁,到吃过早饭从容再来的几位是谁,还有隔上几天才来一回的人又是谁,他们是坚持来了这些年。+ W/ K' O/ W. H& U* N8 V4 ?
6 o: ~3 {( S+ g& R% ^+ d; _
晴姐儿听着小姑姑轻叹一口气,对着自己说了一句:“只要自己喜欢,父母亲喜欢就好。”姐姐出嫁在京里,依然是四时不断地往来寄送东西问候家人,福慧留在父母亲身边,是时时的陪伴。$ ~& R7 `5 c9 d
" P& s5 D H: v7 b9 e 没有听明白的晴姐儿陪着小姑姑进了院门,有几分羡慕地道:“明年我就可以自己有一个院子了吧,小姑姑陪着祖父母住上几天,再在自己院子里住上几天,我晚上和你做伴去。”; ]4 O, c+ J" ^; G1 V/ p* r
+ T' C( M. I U- j! N2 I0 U4 {
“晚上我就搬回来,一个人住着无趣。”福慧郡主对晴姐儿道:“我自己挑的那地方,离着有些远,以为听松涛有趣,听的我要落泪,不好,还是在这里好。”
1 n& k9 {9 O0 B: d1 B# Q
' M& p* z( I7 q" { 院子里传来拳风声,然后是贤哥儿和防哥儿等几个哥儿嬉皮笑脸的声音:“小姑姑又晚了。”又晚在我们后面了。福慧郡主不慌不忙:“我住远了,今儿晚上我还回来住,明儿看谁早。”这才走过来对着廊下坐着的父亲行礼:“父亲早,父亲昨儿晚上睡的好吗?”: q5 r1 }, ?4 P7 u
8 i% A3 f& x- w4 c
廊下坐着的朱宣在看孙子们练武,六十多岁的他看上去还似五十多岁时一样,日日早起从不间断。朱宣一看到渐长成人的福慧就要满面笑容:“我早了,你倒是没晚,自己住一晚上,这就不习惯了。”0 [( Q! c! z& ?4 O6 t
5 u4 B! R2 q& A7 B
“可不是,”福慧郡主在父亲身边坐下来,拉着他衣袖扯一扯嘟起嘴:“今儿晚上回来住,晚上加上母亲,我们三个人抹牌吧,父亲的彩头儿先备好在。”
: J' x3 ~7 S. Q. `/ e8 f1 D& j) q3 }1 g6 [; }2 e, `3 V! `" U
朱宣听得就要乐:“你们两个人是没有输够,先把你输的东西备好等我来拿。”这才拍拍女儿的手:“去看你母亲吧,你那一盘子花不会是给我的吧。”- @ B/ T' B3 w( V4 M7 ~7 `
2 u8 W* g: b8 n# q. p “怎么不是,”福慧伶俐地回答一句,站起来亲身从花盘子里取出一朵大的,给父亲簪在衣上,再端详端详,笑逐颜开地道:“真好看,”这才往房里去见母亲。
8 P1 ~8 m$ Q9 l! I% t
$ d1 |5 o+ @ v$ U! M% _. y" H7 M 房中坐着的妙姐儿隔着竹帘对房外父女看的一清二楚,看到福慧进来,故意抱怨道:“我又落在后面,难怪你父亲要早起,坐那个房门前,先拦下来一个才是。”
; F" {; n0 O; \+ ~
7 c1 I$ U! ?; o4 `( X 福慧扎一朵花儿,先给父亲还是先给母亲。这个问题从小福慧郡主就听到不少次。父母亲时常坐在一起拿着福慧开开心。小的时候福慧郡主挺为难,先给谁呢,再大大就会回答:“父亲一半母亲一半,你们从不分离,凑在一起还是一朵花儿。”
9 t: _' a3 a) d' f3 k9 `) M
$ i$ [% T+ a# Z5 {$ E 现在人更大了,福慧郡主从盘子里选出花来给母亲簪在头上,然后伏在她肩头笑:“先给父亲,母亲也高兴,我给母亲,父亲看着也说好。”
3 m0 N# \# c1 m; r( A; C" Q$ e
1 U% c4 A) N' n6 a1 A) X" a “你这个孩子,学会了一个甜嘴儿。”妙姐儿看着女儿的笑脸,再看一看长孙女晴姐儿,这才想起来,福慧今年要订亲事,晴姐儿也要订亲事才是。
( _( C- L% I- V r9 p9 R, s [% w9 v' d% O4 _. P% e! O9 k
先把福慧打发走:“陪你父亲去练武吧。”这里妙姐儿才让晴姐儿坐在身边,有一句没有一句地和她说话。安乐侯请母亲为晴姐儿择配,康宁却背地里求着公公婆婆,也要让晴姐儿如福慧郡主一样留在家里。( a% m% Q1 U# W0 }8 |* W; L* x
/ P/ U ~ G2 d/ Z" e( k- t$ q “晴姐儿和祖母最好是不是?”这是妙姐儿哄孩子话时候的伎俩,对着自己的孩子们每个人都用过一次:“有话不能对父亲说的时候,就来对母亲说。”当然对着母亲说过,最后酌情经过修改措词还是要往父亲那里去。
6 n( Q( [! |. n! T- Q9 e6 j. r' D9 k7 ]% P. e5 ]7 b( `' b( c
此时又用一次的妙姐儿想听听晴姐儿是什么心思,祖母祖母,就是和孙子们玩乐的,为他们犯过错时遮拦一下,说个不大不小的情儿,听听孙子们的童稚幼语以为乐趣。
" V' w; p; K: i7 E# w8 \
% V" p. p i" E7 c/ l8 ~ 晴姐儿忽闪着大眼睛,和小姑姑都说了,也正想对着祖母说一说:“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听母亲的,还是听父亲的。”家里的女孩子少,个个都是宝贝,前面有例子,后面的就惯的也是自己想事情。9 Z. x8 q+ f8 Y4 W7 p
6 }9 N6 N; z/ U
“你要是从父母,就由他们来拿主意,”妙姐儿对长孙女儿道:“你要自己拿主意,你得先有个主意才行。”. g- I4 O' |: N* w/ T
+ ~3 B; `$ W. Y2 H, q5 h, [
晴姐儿垂下眼敛:“我不是小呢,我不知道,不然小姑姑是怎么做,我也跟着她一样就是。”妙姐儿失笑,家里孩子个个疼,可是跟福慧一样的孩子,还会再有吗?9 v- l) e, B, @4 v6 J
# e" v) `2 s- }$ B2 c z" ^( l 丫头们进来:“老王爷和郡主在书房时吃饭呢,老王爷说,姑奶奶应该是今儿到,请老王妃用过早饭备些姑奶奶爱吃的点心才是。”9 ~. P- \: S- `) i
! w3 ^0 G8 j4 t2 c, k; @7 t; q+ A1 [
端慧郡主今年是难得的可以回来过端午节,朱宣疼爱**,也心念长女。妙姐儿听过这交待就道:“昨儿我就知道了。”等丫头们出去,再对着晴姐儿说一句:“看看祖父,他忘了事情还是我忘了事情。”7 [. D2 k' Y6 G
9 E" `: H, q# X! s 晴姐儿再眨眨眼睛,对祖母道:“我陪祖母吃饭,再告诉祖母一句话,我就要象祖父和祖母这样过日子就成。”
2 {3 o7 i, \& e3 G; ?2 ~
# Y( s$ j3 w& L9 R) Z, { 妙姐儿让人传早饭来,看着才只有十岁的晴姐儿,心里埋怨三儿子和康宁,这么小的孩子,这是跟谁学的,就开始想这件事情,不过也难怪她想着,大约也听到风声,要给她订亲事。这年纪订亲,不算是订的早。
4 G- ^7 c$ C% |: w" y8 {3 ~! `, U. g/ _& w5 E
书房里一对父女相对吃饭,也在说亲事。朱宣接过女儿为自己盛的一碗细粥,举起筷子来就要开口说话:“你姐姐从京里来,一准儿是回来说父母亲不好,你的亲事今年是不能再拖了,福慧,家里来的这几个人都是不错,你到底挑中哪一个?”
' d& l) V4 e& a! | l1 z# S( n F' ~
端慧郡主来以前就频频有信而来,认为父母亲拖延妹妹的亲事,明年就十六岁,留在身边也要成亲才是。朱宣先告诉福慧:“你姐姐来了,你自己揽着,可别往我身上推,也别往你母亲身上推,是你自己在这里看来看去没看好。”& f+ [: c/ Q6 Y
$ }6 Q& m/ a9 }) f( I
“我又没有挑花眼,”福慧郡主单独和父亲在一起,就是振振有词:“只是他们的优点怎么一个人一个样儿呢。”朱宣就要笑:“那当然是不一样。”
* K# x8 ?- N6 p. l L
+ a% @2 z$ B; |4 T0 C1 O- F 福慧郡主再对着父亲说一遍:“小郑将军会玩会说笑话,小田将军又弓箭精良,小吕将军有些嘴笨,却是人实在,对着我他就说不出话来,我听着他见了大哥和父亲,话就多的很。”朱宣点头表示说的很对:“你说他嘴笨,我就没有看出来。”' H% `9 V4 j9 O
( J3 Q3 _/ J( L* N “看看我难挑的很不是,”福慧郡主对着父亲噘嘴:“父亲帮我挑一个吧,不然请母亲挑。以前还拿主意,现在让我自己拿主意,我可拿不好。”
$ B0 Y0 v- Y, U+ m& \3 O2 b$ V: i. I- a8 |, x4 p6 K
朱宣笑的筷子上挟的一块点心差一点儿掉下来,对着如花似玉的女儿道:“你到了自己拿主意的时候,我和你母亲还指望着你帮我们拿个主意呢,等我和你母亲西去……”2 C+ o8 T! s1 w) T! P
" D2 Y& r7 Y! ^, d
“那我也一起去了,”福慧娇滴滴地把父亲的话打断,觉得他说话一到这一点儿上就不中听:“福慧不爱听。”" Z; V* ~: X0 B
' U* Z* h# I3 ~1 U
吃过饭,小厮们收拾家伙走,朱宣和女儿站在外面看梧桐树荫,这才缓缓道:“其实挑哪一个都行,生的都不错,功夫也可以,嘴皮子我听着一个一个滑溜,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事事拿主意就行。”
6 G1 f+ o! n: |) H5 _
5 w, g9 G/ l. G, w. i, D 最后剩下来的这几个小将军,是朱宣和儿子们左看过来右看过去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朱宣对着女儿微笑,以后事事自己拿主意。又不指着别人花钱,父亲还在,不管是谁娶你都不敢欺负你。等我和妙姐儿不在了,几个哥哥是靠得住的,不过也还是出门另过吧。. ?9 Q. P7 ^& n) h
% t: _, |# x( o4 g( E, r 朱宣为小女儿一直是这样打算,打算借着这个节,对着儿子们说一说。长兄或许如父,长嫂未必如母。我在一天,媳妇们是好的,等我不在了,以后好不好还不知道。以后贤哥儿成了亲,防哥儿成了亲,哥儿们都成了亲,朱宣想一想,我们家就这么厉害,一点儿不好的地方都没有。到那一天,福慧还是出去另过,爱去哪里去哪里,还好有端慧,可以疼爱她。+ L1 r8 @* q8 r3 a, O
; M8 Y+ v) k" k
对着梧桐树荫想心事的还有福慧郡主,父亲经常说这一句,自己要学着拿主意。福慧郡主想想自己的亲事,真的哪一个都不错。
' V3 z1 Z1 }( D: \
7 r" k& x% j0 h- R' w 小郑将军送来一件珠花儿,小田将军就要送一件珠挂……福慧郡主眼面前可以看的,父母亲是日日相伴,冬日寒风,多在房中相伴着看书说话,偶然性起才踏雪去;夏日天长,多是往外面茶馆里听书去看街上热闹,要找一个象父亲的人,这是福慧郡主的想法。; P- c8 V: x, j0 Y, Y
4 l; W8 h; U& m( T
对着父亲仰起脸来,福慧郡主对父亲道:“哪一个象父亲,就找哪一个。”朱宣哈哈大笑起来,笑毕才道:“好好,你看看哪一个象我。”
+ C+ b6 @( J/ Z0 }1 E: x5 s: n, N4 y7 S6 ?2 I& j4 ^. A1 k- ^
“个个都不象,”福慧嘟起嘴,就是家里也没有一个人象的。长兄朱睿算是英武,要是与大嫂雪慧还是隔着一层。大哥见人越来越有威严,只有在房中承孝对着幼弟胖倌儿和幼妹福慧,才会笑容可掬。
5 [2 F D: S( L* v' m+ Y, `5 ~/ \4 F* P/ k
他和大嫂更是让人看不懂,大嫂见到大哥就是乖巧之极,大哥有时候是和气的有时候就不和气,福慧不愿意过那样的日子,有时候心里也感激父母亲留自己在家中,在自己父母亲面前和在公婆面前,那是两回事情。1 ^6 q7 H- k9 `
; G( g+ c6 _" K, a+ x* V
二哥朱毅对二嫂,福慧郡主觉得更不用说,二嫂生了三个孩子,前年他们一起回来,好生生的只为着一件小事情,二哥半夜里一把拉起来二嫂让她跪到地上去,一直到惊动母亲前去,才把这事情平息下来。福慧郡主再摇头,二嫂和家里人仿佛都隔了一层,看到二哥就觉得依赖之极,和二哥呆久了,就要被二哥骂。
4 i' X# `% [& d4 x5 E! K
) J* [3 a$ H! C3 m 眼睛里看的是父亲,福慧郡主顺理成章地往父亲身上想,找一个象父亲那样的人。朱宣在廊下抚须,看着女儿还在想着,这就一笑道:“等你姐姐来给你拿主意,你自己也是拿不好,父亲么,不愿意你出嫁,可是你大了,你还是要嫁人才行。”
1 F, T/ }% R3 u3 D% w! P# M; @) J" N4 e9 C2 j: b
一声长叹引的朱宣又要笑,福慧郡主装模作样的道:“只有等姐姐来了。”朱宣笑过,也叹一口气:“你姐姐回来,要有一篇话才是。”1 ]% ]- R ~+ i# d
* _3 c( D0 \; }7 N; w* e5 I 父女两个人站在廊下说闲话,再让人打听端慧郡主的船几时到码头上。打听的人刚出去,院门外走进来康宁郡主,福慧郡主的第三个嫂子。康宁郡主把僖哥儿哄好,这就过来。
* e* Y& _% ?* w- X% U9 N! q6 t4 F6 n' S0 G4 L. B
在廊下对着朱宣行过礼,康宁郡主就问出来:“端慧要回来,父亲再带我们去找猎好吗?我刚学的烤兔子,不多烤几次就忘了。”5 a0 C7 s+ h. I) @$ B. @ J% l
" N7 |- j/ l5 H
家里媳妇们唯一敢对着公婆这样说话的人,只有康宁郡主。这个提议让朱宣兴致勃勃,一口答应下来:“等端慧到进家,再订下日子来。”
" E3 a ]& v, I& P! t @2 L' b' F! i G2 I* P
这是第三个嫂子,福慧郡主笑眯眯。三哥对上三嫂就是哄小孩子:“康宁,你又淘气了,看看晴姐儿,都比你老成的多。”
3 B6 ~# m5 S6 j6 }5 q4 a6 I: O" D* L4 G4 n1 i8 w2 H; B1 l3 g L, X
朱宣游兴一起,多是带着福慧和康宁郡主出去打猎玩上几天再回来。从他上了六十岁,妙姐儿再不让他去军中,朱宣闷极就是这个法子出去散心。问妙姐儿,她还不肯去,膝下一堆孙子,妙姐儿深刻明白自己这一阶段的责任就是祖母,伴孙子比伴外面野地要好。
2 z* W# g6 [$ V9 d/ e. _' q8 M% r: [! ~
康宁郡主很喜欢这样出行,从来说比在京里有趣,看过不少民情,这才算是长大一些,朱宣带着她们出去,为着让福慧见识,也为着让康宁了解外面的疾苦。康宁郡主以前从不知道,一个铜板也是有用的。- C0 u6 Y F2 ?" w& X7 A% K3 z$ W) [7 i
$ _2 O2 t% N [' m5 \8 t, U* U 听到有人来回话:“姑奶奶进府了,”朱宣才带着福慧和康宁一起往房中去,在路上遇到胖倌儿和胖妞儿,福慧郡主再看看自己的四嫂,她成亲这几年,对着家里人,还是拘谨的很。
* E/ f' @7 y! Z) M$ m: \0 z
7 l7 y& K3 ]( D2 @1 J4 D 三嫂有三哥哄着,四嫂有四哥护着,家里哪一个人对着四哥说四嫂说不生孩子,四哥就要对着他急。父亲是从来不说这个,胖倌儿一成亲就把话说出来:“别天天对着我说孩子,哪一个哥哥对着我说这话,就过继一个给我。”
+ |# }4 f9 p# j0 f/ [" t0 V3 Z6 o# A( {) M/ t
不想成亲这些年,到现在也没有动静,四嫂看到家里人就更慌张。胖妞儿在家里遇到人就垂下眼睛不敢说话。奉着公公和小姑子康宁先进去,胖妞儿和跟着胖倌儿进来。
* G3 Z& g. J# ^3 Y2 z' r5 ~
3 `! d# S7 W5 U3 ~7 U1 r 妙姐儿看到他们进来,再看看胖妞儿,现在更不应该是胖妞儿才对,想到这里妙姐儿叹一口气,胖倌儿这孩子,怕人说胖冬天不让她加衣服,也不许她多吃,经常把胖妞儿饿的眼泪汪汪的,总算是减下来了。可是这孩子就没有,减肥会不会减出事情来,妙姐儿和朱宣交换一个眼神,孙子是有不少,为着每个儿子都有孩子,还是为胖倌儿要想一想才是。
" S' Y4 X0 F& S9 ~% f+ b; T. }9 }+ P( j. ~/ l
“给你的药都按时吃呢?”妙姐儿对着小儿子媳妇道,胖妞儿更是拘谨,站起来回婆婆道:“按时吃呢。”1 g3 p1 j% V5 w) w
* J8 q% S3 l+ ` \
婆婆从来是和气:“你多吃些东西才是,别听胖倌儿,他有时候是个傻孩子。”胖倌儿在和康宁说一个街上新看来的古董,听到母亲说话,赶快接上来:“康宁胖了,母亲喜欢她吧。”- r b q( r- R3 f" n9 o% \# C; W
0 f) @; i5 Y* G" p% N, S
康宁郡主瞪了胖倌儿一眼:“不仅是我胖了。”生下来三个孩子的自己和二嫂顾冰晶,再就是大嫂雪慧,都胖了。+ f$ x( v, a5 s
# y- t4 F. \% d/ E, E2 [/ h 胖倌儿一句话引出来的一根竹杆儿,打倒了一片人。胖妞儿低头忍笑,四个妯娌里面,只有没有孩子的自己算苗条。
/ M/ z) F* _. V* _& O, _
# a. p/ S, n5 ~" q “多骑骑马,多动动就能好些。”经历过的妙姐儿不以为然,然后起了疑心,命胖倌儿过来往里间去。
3 y' W. i/ R) z; H X1 _2 c& A7 E4 @4 c: I$ W. n) b$ B5 X/ k
外面的人没有觉得什么,康宁拉着胖妞儿还在说话:“父亲说带我们去打猎,你也去吧。难得你在家里呆着,军中也打猎?那是当然,”康宁郡主悻悻然:“可是和父亲在一起打猎,你经过几次。”2 x5 S" d* u3 o; G' ^8 m& I
1 p' S$ U1 A% f( |( I
房中传来一声胖倌儿的笑声,然后是妙姐儿略提高声音骂了一句:“逆子,”胖倌儿抱着头从房里出来,走到父亲身边去笑:“母亲要捶我呢。”
! b7 B# j9 C) ? |1 u$ m4 A; Q( S+ O9 G* g6 M) Z9 U) ?1 X; Q, c' X
妙姐儿满面怒容走出来,坐下来继续骂胖倌儿:“你就是个逆子,表哥还不给他一顿。”胖倌儿对着母亲陪笑脸:“儿子知道错了。”6 N8 S$ \9 O D6 ~* g$ F9 E5 ]
2 p$ O% i" Z, A0 L
房里正在乱,外面丫头们回话:“姑奶奶进门了。”妙姐儿含着薄怒坐下来准备见女儿,不时地瞪一眼竹帘外胖倌儿的身影。+ D+ i4 j- Y2 v
+ j. [/ V- X3 c" T; x5 h
端慧郡主是两个年长的兄嫂一起到码头上接过来,两个孩子比晴姐儿还要大一岁,都是英俊少年,先进来看外祖母和外祖父。朱宣和妙姐儿一人揽住一个,拿红包给他们,妙姐儿气色这才好些。8 s9 o0 c: K: V5 h2 }# E3 v" w
7 b# v7 b7 q+ A& Z$ H+ r
还是看出来的端慧郡主想着母亲有什么气可生?自己回来她肯定高兴才是,母亲在信中频频对自己说福慧的亲事有多难订,让自己回来帮着拿个主意;再想想家里人,没有人会惹母亲生气,父亲还在不是吗?要惹母亲生气,只有胖倌儿。
/ _1 S4 U' d# i0 y6 S3 @7 z0 T1 E# `+ N; n. ^+ X) e
“母亲看到我,还是有气色,难道是怪我一个人回来,”端慧郡主和母亲开开玩笑:“您女婿明天到呢,我没有把他藏起来。”
; ], p* g" Y9 n# f d3 C
0 t/ o8 f3 g4 `) p& z 妙姐儿这才一笑,再手指着胖倌儿道:“你问问他就全知道。”兄嫂一起糊涂,朱睿问了一句:“胖倌儿又做了什么。”被父亲拦下来,朱宣也是怒色瞪了胖倌儿一眼,转过脸来对着端慧又笑容满面:“路上累不累,给你安排住在原来的院子里,福慧却要你和她一起住在我们隔壁,算一算也能住的下。”
4 |$ a I- _" L c
/ \3 j) L8 L2 d! t3 e# X9 \4 g 端慧郡主归家,家里人是皆大欢喜。只有胖妞儿是一片狐疑,公公婆婆都责备胖倌儿,胖妞儿在家宴上比原先还要沉默的多。9 v; n. P7 X- p6 C* l( B# r5 s
; u! W: r6 A( g. }5 F; q
一直到金乌西沉,这场从中午就开始的家宴才散去,胖妞儿看也不看身边的胖倌儿,只是往房里走去。
& O/ q8 p' C; Z) r
8 u3 i0 G+ t; x: h. H- h “等等我,”胖倌儿觉得自己今天没人疼,除了姐姐以外,不过姐姐今天更疼小妹妹。胖倌儿没地急宠去,就对着胖妞儿喊:“我走不动了。” f; u+ F4 w( e) X
4 V( c0 u( k0 r" A" |& }
胖妞儿回过身来,看着坐在假山石上的胖倌儿,果然是走不动的样子。月亮看着下面的这一对人,胖妞儿走回来一蹲身子,把胖倌儿扛在肩头上往房中去。
# z* i l0 C7 W2 k4 `3 z% q* r" J8 d7 J$ U3 | e( x
软软搭着妻子肩头的胖倌儿嘻嘻笑着,房中的丫头们看着也是笑,小梅陪嫁过来,更是笑的身子软。
8 K& T$ Y* y3 S4 Q9 u \/ l9 L' J" W9 _ V; b m5 ]$ Y5 @' A! f0 u% Z' A
胖妞儿来到床前,把胖倌儿往床上一摔,身手灵活的胖倌儿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在床上坐着催水:“我洗洗就可以睡了,明儿还要陪父和姐姐出门呢。”2 ]2 V' K7 v4 C R
% V* y% m% L& T! D4 p5 E# Y
坐在床前梅花束脚凳子上的胖妞儿对丫头们道:“先不打水,等我把话说完。”小梅送上来一个汤碗:“那喝了这个吧,”这是老王妃赏下来,养身子要孩子的药。8 p! G- Y3 q) f; m5 P
; ~7 E% o3 e" }; P 胖妞儿接过碗来,让小梅出去。再拿着碗走到胖倌儿面前:“今天你替我喝了吧。”对着送到嘴边儿上的碗,胖倌儿嘿嘿笑:“你也别喝了,明天再喝也一样。”
* e5 |/ q' V' t# V& z! z" r7 d3 H: |! f) C# n8 M' r& d( A+ H
“你今天把话说明白了,不然你别想睡觉,”胖妞儿疑心大起:“婆婆为什么骂你,公公为什么晚上要罚你酒,让你一个人一整壶。”
' c# p: e: _0 _' o1 j" R9 n+ f4 z+ o- ^1 V
胖倌儿竭力地找理由:“那是,母亲让我陪姐姐打猎,我不肯去,我喝了酒不也是一样要去。”胖妞儿“哼”一声:“不对,我知道不对,为什么我没有孩子?要是我不生,我就给你纳妾,一次给你纳两个,生下来放到母亲那里去养。”
4 {3 H8 V3 W; A& e# @/ U
& s- j, `' Z, y: x. m “我们家不许纳妾,”胖倌儿顺嘴就出来一句:“难道你不知道太后有遗旨,原来你不是为着这一条嫁给我,你是真心喜欢我?”胖倌儿瞪大眼睛装惊奇,胖妞儿没有“扑哧”一笑,却坐下来就哭:“我不生,当然给你纳妾。”
+ q: Q! H9 A8 J# ]* M$ a/ ^* E; G6 ?" |! F9 R9 W. L
胖倌儿再扯一条出来:“再说母亲说过不带孙子,你得自己带,晚生孩子好,你在军中可以多陪我两年。”
% y! U+ p- }; t7 \5 D0 E+ k2 @4 y+ h9 T1 o5 W
“你怎么知道我晚生,你怎么知道我晚了一定生?”胖妞儿恨恨地道:“朱恒,你今天不把话说明白了,我拉着你去见父母亲。”胖倌儿咧一咧嘴:“当然生,不是从来叫你别着急。没有赶上母亲带孩子是不是,那也不用急。”
$ b( L1 v$ o2 F9 ~; Q/ o' N5 x- E; @9 C5 J: Q+ z, Y
胖妞儿再用鼻子“哼”一声:“母亲说过给我带,她对着我单独说过,以后只给我们和小妹妹带,我要生孩子,我要孩子。”胖妞儿放声大哭起来。) [9 T! W; h' W q$ W
& |% }# N5 U6 b* U
小梅在外面探头看看,小王爷还是满面笑容,想来是自己家姑娘在闹脾气,小梅又轻手轻脚地走开。4 K7 [# l- Y% I( u E
o, Y( u; `" r) p- F2 U; I; w
“你给我吃的什么?”胖妞儿拧住胖倌儿衣襟,咬着牙气呼呼问他,母亲今天骂逆子,胖妞儿也有感觉,想想胖倌儿从来不着急,总是说:“晚些生,在军中可以陪我。”+ Y6 i$ t/ n0 X
3 H) C V4 r3 D1 A3 n: ? 胖倌儿还能笑得出来:“我给你出气呢,你最怕别人说你胖,这一会儿你是家里除了母亲和福慧、姐姐以外最苗条的人,看看你得感激我不是,康宁天天闹着去打猎,就是因为她胖了不少。”3 M- O( q; j1 i4 C- h7 l
0 y1 X5 [: `1 ^# I, | 得到答案的胖妞儿擦着眼泪:“我要孩子,胖就胖吧,我都成亲了,让人说你有个胖媳妇去。这名声儿是你的。”
3 T. S, O( M8 Q' W8 P' {8 R. H+ T7 l0 k1 Z6 s' ]: K$ U2 u, I
“胖倌儿要娶媳妇本来就是要胖的,非胖的还不要呢。”胖倌儿再开一句心,才道:“我还以为你会感激我,二嫂回京去,见到亲戚们一定会说,你最不胖。”
6 l0 H" a2 y8 a" s- q! j" V7 n. M. J1 H, P u- R
胖妞儿觉得自己应该跳起来:“家里没有人说我,说我的是我的亲戚们。”胖倌儿很有得色地道:“是啊,所以你要熬到大嫂二嫂比你胖了,有人胖在你前面,这就不显得你是个胖妞儿。”
; g6 t$ c! Z$ M4 a' H7 k2 {* L
这样哭笑不得的言论,胖妞儿只想给胖倌儿一下:“我要孩子,看看哥哥们的孩子那么大了,我也要生至少三个孩子。”1 t) L! q2 n) _6 Z# s, O
" r, E1 L9 h8 F0 A7 G" F
“吓!这么多,”二十岁出头的胖倌儿做一个鬼脸儿:“累到母亲,父亲又要说,以后自己带。”找到了原因,胖妞儿擦干了泪水:“你不想要孩子?你不是很喜欢侄子们。”
2 F' A, S7 E6 C: |: ^
; ~% I' F: }: _' N5 p- T) Z; _ 胖倌儿看着这傻妞:“怎么会不喜欢,你生少了我还不肯呢。傻妞你不明白,刚成亲就生孩子,正赶上大嫂二嫂都生,看看我就猜到,父亲要心疼母亲。咱们明年以后再生,最小的僖哥儿也大了,母亲闲着呢,生几个给她,她和父亲都喜欢,你赶着生,你自己能带好吗。真是个傻妞。”$ b% E9 O- m: K" x
4 q- _: \' Z( s* w' f/ J1 e$ _ 瞪大了眼睛的胖妞儿张口结舌,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一拳头就过去了:“你这是什么算盘,打的这样精?”9 b7 f+ b* Y, H9 ~* C% R
( t1 _' n% f$ S0 ]
胖倌儿面有得色:“那当然,现在大哥二哥三哥都为我急,他们又不肯过继孩子给我,对我说生一个就给不少。”胖妞儿瞪着这位朱恒将军,是几时胖倌儿变的精刮刮。8 U# Z& f% S0 Q/ p0 r0 ~7 `5 P
) u' T) e& K# a# K
面有得色的胖倌儿坐下来,觉得自己一箭几雕:“以前你总在乎胖,不能听这个字,现在好了,以后你可以放开的听放开的说。你再有了身子,家里人都拿你当个宝,父亲母亲高兴,哥哥们也高兴,我呢,也觉得可以当父亲了。以前我自己还玩不够呢。”
6 B* L P4 _* {5 M/ t7 l' L
) b) S4 f: W9 {! ^3 _% z+ N 话都说开了,胖倌儿觉得这就可以结束:“你不用太感激我,放在心里就行了。”胖妞儿总算是忍无可忍地跳了起来:“我还感激你,你有没有想过我的身子,有没有想过我没有孩子,这几年在军中都是抬不起来头。你……”
3 H' r, E$ a1 L- \& v$ K" G7 n% }& `5 m, q$ T1 Q) w
房里一通稀里哗啦响,小梅和丫头们再一起探头进来,胖妞儿正在追着胖倌儿打,一面追一面在后面呜咽:“以前你让我减肥,不给人东西吃,再就大冷天的不让人多穿衣服,冻得我脸发青,你还带着我去骑马说是暖和暖和,我就更饿,你……”胖妞儿想一想自己得到这个亲事,也是付出太多太多。
2 ~) O* r( _0 o. `8 J
* H( s& X) G; ~; H2 n) I 胖倌儿抱头在前面跑,一面不忘了学话:“胖倌儿,我饿,我我我,我只吃一口行吗?”这学的是胖妞儿以前减肥时说的话,胖妞儿更是大怒:“你这个坏人,朱恒你是个坏人。”
5 I- M) w% ]. X- E- c
) j, z, q. H6 @8 T j7 p 最后追累了的胖妞儿坐在榻上继续哭,身边站着胖倌儿低声在相劝:“好宝贝儿,别哭了,你有哭的能耐,不如一气生个十个八个,天天去祖父那里哄钱花。”
# V: C* @* I; B. B; e9 E; ^5 W( r( W2 A3 H& J) }2 X2 a
泪眼婆娑的胖妞儿又回想起以前,自己饿的受不了的时候,胖倌儿也是这样哄着,那时候是怎么熬下来的。胖妞儿抬起泪眼来,猜一猜胖倌儿的心思:“你是看到侄子们去哄钱用,你又争上了?”) Q/ L, _6 \: ~* d
; q) e6 y/ j! T0 z1 S
胖倌儿哈哈大笑中,胖妞儿对着房里的摆设看一看,自己还在抽泣中:“我时常劝你少计较吧,你是叔叔,父母亲最疼你,你眼睛里就不能看到一点儿你不舒服的事情。”除了对小妹妹福慧不争,对上别人胖倌儿这争究的心情和以前一样。& `5 M$ v3 k6 V' ?+ k- Q
: P N. q, h6 T; O4 b
月光探进房中来,这一对夫妻已经睡下,胖倌儿想一想胖妞儿刚才的话,和侄子们有什么可争的,小叔叔还往外面掏呢,不过我儿子和哥哥们争,这总是应该的。享受过最小最有理最占便宜的胖倌儿,要让自己的儿子也变成最小最有理最占便宜的那一个。& G) p/ g5 y, U- b7 j# R2 p- v
# b! B: W& m. W; s 端慧郡主一回来,福慧郡主的亲事这就迎刃而解。朱宣和妙姐儿带着两个女儿坐在榻上,这一会儿不是在抹牌,手中传送的是几位小将军的履历和家世。
x6 M8 m- c5 \, u# W* {# e: Z
“小田将军不行,”端慧郡主先否的就是他,对父母亲道:“这是田家的长子,长子入赘都是不安心的人。”以后未必会对福慧好。# e# l( P+ [2 B# Q& A: M( `/ l
: R& Y/ b% j7 Q( ]5 F1 j 朱宣和妙姐儿相视而笑,人老了看着孩子们都决断,比自己决断还要开心。端慧郡主再拿起来小吕将军的履历来看,眉尖挑了一下:“看到福慧就嘴笨,不会是装的吧?” E/ I! z& `) k/ R
) Y3 t' K! g& y, j! f. j
她没有注意到父母亲手握在一起又微笑一下,端慧出挑好多,而且也警惕心很强。福慧回姐姐的话,是慢声细语:“我不知道的呀,”1 ?) k# k4 ?* [1 h& `
3 Y% u1 U* J8 v; |# ]* _0 e2 E “就是你不知道,我才来帮你挑。”端慧郡主说话就是明快许多,笑容爽朗地道:“明儿我见见他,他家里人常来请安吗?我去问问大嫂,都是什么样的人。”" V; b& h. l q% ?% D
8 p& s# D# I3 j/ u }
一通评论下来,端慧郡主又剔掉几个,最后才问福慧:“你心里总有一个最喜欢的吧,就是觉得他说话中听的那一个。”
6 h2 r. Y( m3 W' P& {1 d' c6 q
+ C; J( M9 f3 J2 O1 O/ d7 q 福慧郡主缩到母亲怀里去,用母亲的袖子挡着面庞,还是慢声细语:“个个说话都是中听的。”端慧郡主笑盈盈:“那可不一样,总有一个他一说话你不在他面前,也想伸着耳朵听的那一个人,要是没有,我为你选一个,你以后可别怪我。”% }, h9 B! f/ ^& E5 n/ n
; y2 x) p: S5 @
“有是有的,谁知道他这个人好不好?”福慧郡主在母亲的袖子后面对着姐姐做一个鬼脸儿,正好被端慧看到。对着父亲笑的端慧道:“福慧心中有人了,父亲倒没有问出来。”
+ J0 q7 N. ^* R
2 }# I1 ~5 X6 Z" `5 Z 朱宣道:“一问她,就都是好。我知道她心中有数,你又说要来,正好借着你回来,好好问问她,你们是姐妹,说话总比对父亲强。”* W: r$ }. r+ P+ G! v6 z
% Q& M! N% a0 e* \7 {7 W# g: W! X
这一句话说的两个女儿笑靥如花的对着父亲:“怎么会。”朱宣再看看妙姐儿道:“你母亲也是这样说,她写信把你弄了来,端慧呐,母亲不写信,你今年未必回来看我吧?”
, L7 d4 @( T! a- m/ p( e( V0 {. l- V: G
端慧郡主坚决抗住这句话:“怎么会,不信明天您问文昊,我从过了年就开始收拾回来的东西,收拾这几个月,一收拾好就来了。” W: k' ? s3 ?9 O5 H5 F
$ Z& D. N3 B( d+ S4 w
在心里嘀咕的端慧郡主在想,这是借着福慧的亲事在说我呢。端慧郡主露出一张笑脸儿来:“看看福慧多好,可以不用嫁出去,长伴父母亲,真让人看着眼红。”
8 e" D( m$ W9 Z( E. c( m: q2 ~, I5 o9 V( `( @
对着姐姐这样的表演,福慧郡主用一句话就揭了底:“姐姐这话,明天我学给姐夫听听去。”一家子人都笑起来,端慧郡主想绷一绷面孔,还是掌不住一笑,交待福慧道:“你可不许乱说话。”0 R, B y$ B/ I0 i. r" B
3 `2 Q6 ?+ O/ y6 e' D) d! c
“等我看过你给我带的什么,我再想想要不要说。”福慧郡主往母亲怀里缩一缩,然后突然想起来,赶快让开来笑嘻嘻:“姐姐请,姐姐回来,我应该让些才是。” Q$ u& d8 J; g0 g1 I! I
9 R5 C! E! J2 G4 j 母女三个人坐在榻上,朱宣自己拿了一副牌在抹,听着对面嘻嘻哈哈,哈哈嘻嘻,不时看一眼,女生外相,这句不错的话应该是哪一个父亲所言,看看就回来也是不要父亲的。2 i8 j4 s2 r6 o/ q' ~
/ W' F- [7 X, F) U% o, F
当晚姐妹两个人同榻而眠,头并着头睡在一起,福慧郡主问姐姐:“姐夫说话,姐姐总是伸着耳朵听吗?”0 P; |4 u6 A+ v) W* j; v9 P
! a) w3 A" J$ v! q$ |
“那是当然,我说话他也想听呢。”端慧郡主露出笑容来,想一想文昊明天过来。伸出手来为妹妹拢一拢头发:“明天你姐夫来了,也让他帮你相看相看。”5 G' Y; b1 Z) q/ a
* ^2 `5 Y& K4 Y; d: b, s8 B
福慧郡主不以为然:“姐夫相看过,应该还是和哥哥们一样。大哥说,福慧,你喜欢哪一个,有哥哥在,他不敢怎么样。”
8 b; O% ?# f$ ]- n
' ?1 {0 a0 N- W& Q 听着这话的端慧郡主只是笑,这话极象大哥说出来的,然后是二哥的话,福慧再学给姐姐听:“二哥说,娶我的人不敢不学好。”福慧对着姐姐白眼睛:“姐姐听听这话,还有人敢娶我吗?”( m- U& I0 b% F( \8 f3 R
1 B4 x1 a( r( h& R. x 端慧郡主笑着道:“三哥是怎么说的?”朱闵对着妹妹道:“不疼你不让着你,那就让他回家去。”
, u. e: k& i; z5 t$ n7 Q
$ _3 S4 ^6 [. [9 Q; p! _ 三个哥哥这样说话,福慧郡主问姐姐:“我选不好,就是一想到娶了我的人呀,就多了三个岳父似的哥哥。”
& K# l: K0 N4 l+ p
7 [' |& E0 W# V2 v. D8 @ 最后是胖倌儿,相对于三个兄长来说,胖倌儿这一次是一本正经:“家世好,人要好,功夫好,学业好,”最后对妹妹道:“象你哥哥我就行了。”
& X r5 Y: i- _# F; A5 f" z- B4 B c2 g6 G
听过全套以后,端慧郡主不觉得不象话,反而也有了主意:“象你姐夫那样的人也行,你姐夫呀,最可靠最老实……。”" ^$ O6 k; u' e! x3 |2 D
* e$ o% M+ w: V 福慧郡主翻了个身子,把背对着姐姐,这还是福慧的亲事吗?是福慧自己的亲事,福慧郡主到这时候,发现哥哥姐姐全不中用。这事情还是要福慧自己拿主意才行。
9 ]; {1 I7 B, F( }6 k7 J/ X
) W7 K8 R( C: P# O: u0 Z5 \ 身后姐姐只哄了几句话,就没有声音。福慧再回过头来的时候,发现姐姐已睡着。对着窗外的星空叹一口气,福慧郡主想想自己,她决定好好想想自己。* V( |; J8 B) J/ \* J) Y
# J" W! e6 ^3 @" p$ h
我是父亲的女儿,父亲威名远播,哥哥也威名远播,人人看到我都要对我笑,对着不笑的人都在背后,只能感觉到却是看不到。9 X% t. z# I. ?1 Z2 [- }6 A4 B
$ L, r+ B* h3 E
这一切只是因为父亲疼我,母亲疼我,哥哥们姐姐也疼我。福慧郡主自己眼睛里看到,做别人家媳妇诸般苦处。同着两个嫂嫂相比,自己幼年时一起玩到大的闺友们,出嫁后不生气的都在少数。2 h) \$ q& B8 K, J+ N( F
( q6 S0 b3 [/ q! q
不受公婆气的要受丈夫气,不受丈夫气的要受妯娌气姨娘气。福慧郡主想想自己的日子,在父母亲有生之年,受气的人应该是那一个人才是。6 j6 @& H) R0 [) }. A1 a r- d
# W: u5 f4 J: S; v+ f/ ?% c3 G# Y
有人愿意到我家里来受气,而且是真心的吗?福慧郡主问自己,觉得这问题最难解。这些人趋之若鹜,为的是我的家世,有谁是为着福慧而来?
5 t5 ?$ V+ K: R% F# W. e6 C9 p( m2 _
福慧郡主拿不定主意就在这里。这个问题问过父亲,父亲只是开导:“有父亲在一天,父亲护你一天。”和哥哥们说话一样。朱宣也没办法再弄一个事实出来给女儿看,该考验的都用过,女儿还是不放心。
5 o+ \; j& t* f3 |8 i8 f5 i
' U0 q: J- M% E, x6 u 看着身边姐姐睡的正香,福慧郡主有几分羡慕,姐姐羡慕自己,是觉得自己长伴父母亲身边;可是福慧也羡慕姐姐,京里来的人都说姐姐在京中很威风,姐姐的威风是她自己挣来的;福慧也威风,跟着父亲出去从来威风,不过这是父亲的。
0 F1 A6 \ W" F+ ^/ n0 M5 n8 A9 \6 P6 v7 H
月牙儿笑眯眯看着备受宠爱的福慧郡主,提起来亲事就为难,因为疼她关心她的人太多了,所以福慧郡主在亲事上拿不好主意。要成亲的人不是父母亲哥哥们和姐姐,任何时候都会对福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