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j6 I. S$ @- x$ A
# z7 ~& w/ ^+ U: X- W0 ?+ Q' j2 z! z“越是洗尽铅华,) W1 ^$ w0 p2 H, v/ X4 r
越能窥得世间百态。” …
+ r8 ^) c4 l% H: w( `' }5 Y/ [9 P画坛“大姐大”
! Q* Q9 U1 F8 s/ ~对于美术生来说,
% b% T8 \" A& i; t 这幅登上全国高校, 美术教材的封面素描《大卫》, 一定不会陌生。
{5 X! y1 H1 H7 T, r4 u! I 1 C h: k- e1 g, }& L
! h# Y# _- ~1 @这幅被公认为, “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卫像”, 至今无人超越, 而这幅画背后的作者, 是眼前这位优雅从容的女子。
& `% j% I A, e4 \6 c8 a
% l- [, V% s( Y, G* K* K
; J5 _' B+ {3 y( @4 [. ~喻红是谁? 陈丹青曾评价她为, 当代画坛的“大姐大”。 也是当代女性艺术家中, 绕不开的“英雌”。
- E$ F8 J9 ~. U f% G9 {. o喻红自画像3 K# G7 t7 ^* X3 S( t3 ~; H4 w
! U, d( e1 |/ b: K, n: ?" A" {《大卫》是喻红仅仅大一时, 就完成的素描作品, 美术功底无人质疑。 2 j" d$ M& Z9 W( O6 \; f( R4 c
喻红与她的《大卫》
! D: O1 ?( b* R- G! I! G在中国当代画坛的女性艺术家中,
$ m& K* F2 d( v$ I8 D 论绘画技术和写实功底, 要说喻红第二, 就没人敢说第一。 1 ]& U" R' j4 z) H2 S
* R$ C) y5 r$ u7 D《水墙》,2014年,布面油画 ; N5 P* N/ {9 ?) c
5 v) J3 v2 G {+ l1966年生于北京的喻红, 受同样热爱绘画的母亲影响, 自幼便经常涂涂画画。 ) R" O8 E( j& j) A! k) F
《家谱》,2011年,布面油画 ' P+ r$ l) [7 B! C
喻红的母亲也发现了, 她在绘画上的天赋, 待喻红长至8、9岁时, 就在每周末送她到少年宫, 学习半天的绘画。 2 ?- U- F* Q) O' A% |, U/ @3 d
! N0 Y# _& ]% Y- k" T& Z
《日常生活——我在水里》,2011年
& j: q: R. G- I% p. _ & m- h+ y% i1 F, O
之后在14岁进入美院附中, 18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直到大学一年级, 一路平淡的喻红因为《大卫》, 揭开自己灿烂人生的序幕。 / P* E8 ?2 Z4 O7 o3 `" z
大学时期的喻红
7 M" w$ v8 a i但当时的喻红, 只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 “每个美院的学生都要画大卫, 这是基本的要求。 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就是最基本的对于, 石膏像的观察和体会。” . ~' Z& [3 S, z2 X/ ^7 S4 z( x$ F6 g
" u! b1 e- Z! p' Q, x/ f& { [& c' h$ d0 U“其实在那个时代, 人的想法大都很简单, 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诱惑, 老老实实在那儿画就行了。”
6 ?7 z9 R8 R4 t3 e: I( M《紫色肖像》,2011年- G2 I. |" H6 g* g/ Q
; c! }+ @) e& l- c7 D* d对社会生活的表达, 和内心世界的关注, 一向是喻红创作中的重要命题。 ) i; w+ |; Q7 L( l: d( v- h: d1 r
《金色惊喜》,2011年* ~; i& y; j1 h+ ?6 {
# \) k. ]- C+ ~2 [+ r" w$ f5 L u
喻红喜欢沉浸在她的, 由细节构成的小世界里, 加上她那种纯正的, 苏联现实主义手法, 每一个画面都隐约着, 一丝沉浸于心事的叙事气氛。
* Z! n5 K# ~/ y5 C7 O《红绿相间的肖像》,2011年 : }6 R- @0 E+ y! \
《云层》
( y" E1 M" Q" c! J; q喻红早期喜欢塞尚、凡高 毕加索,后来偏爱各类画册, 从不同的素材中汲取艺术元素, 来丰盛作品的创作语言。, X, x5 o' z1 {$ I- k9 ]
) K% @: v3 L& f$ z
《走钢丝》,2011年 " W5 X9 e: V% g
《青春高度》,2011年- o; X( A+ I/ x+ D5 c
$ A' \' k. w6 u8 k+ x% a' w* X她不喜欢太严肃的东西, 太严肃的东西, 不适合走进她的绘画范畴, 她的作品具有女性视角下的, 浓郁的生活重量和时光纹理。 F" p" C; o8 B8 m: I& k3 @
《日常生活——我在床上》,2011年2 @4 f/ G q! W; z5 f
) E- Z8 n: n+ Q! D
《此时此刻》,2011年 * |% g; ^" m, f0 n' G
自86年第一次参加全国美展, 30年间个展、群展不停, 喻红的作品通常会激发起, 一种对艺术、对社会的职责。
/ @& Y5 w, R& n6 G5 B8 h/ j! F& e《天择》,2011年 + ?+ Q& ~+ j( L1 f6 |: V1 d
4 N) J D+ B9 {4 k: l
《天井》,2011年
9 g; g& E( O( W7 P2 ^ ?《天幕》,2011年
1 a' ^$ O8 \3 M0 L) C
/ u' k+ `7 ^# L而喻红《目击成长》系列作品, 则带动了不少人的共鸣。 从45幅作品中选取任意一幅看, 伴随着飘渺的怀旧感, 叙事记忆的绘画, 比记录事实的照片, 更有情绪上的真实感。 ! g2 \1 e% F! `- p+ r7 p
《目击成长》系列(局部) 2 p6 c& F% ~. h' ]8 x( \
《目击成长》取材她和小女儿作为两代人的成长背景,但又都是从幼年成长起来的,在完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将来也会面临不同的命运和问题。这个系列也是讨论成长的问题。 & Y6 y- m9 v% D
《目击成长》系列(局部) 4 ], A! T# G8 {" S+ T
《目击成长》系列(局部) . F( N9 M0 f* R, B3 Q
88年进入央美油画系, 毕业至今任教央美。 喻红不算是那种热心的画家, 更不是那种追求形式、 制造效果的艺术家。
( A( }0 v1 w/ j* E6 P( ?《佳期如梦》,2011年
; M6 b" c) p" Y0 z, H/ q" Q( W) |! f+ {0 r* g
她一直是认为自己, 首先是美院的老师, 其次才是一位艺术家, 有课的时候会以教学优先, 上午上课,下午继续, 在工作室画画。 $ G3 \% |8 o) \9 B5 b7 S
( I$ T6 t" m9 N1 L$ z- ^7 ~/ ^《不能自已的律动》
1 L4 o H" h5 E! p3 o- W. d
) U. C: _0 c+ q& h+ ~
5 y2 K1 R5 _( n3 t许多人问喻红, 为什么不做一名职艺术家, “我不喜欢做全职艺术家, 做全职艺术家会越起越晚, 最后就变成晚上起来, 白天睡觉了。” ' {' p h' q- t% G, z' b& Z- v
. c3 C/ o7 E$ Y! G《艳阳天》,2011年
! P) P8 J/ @7 y( k7 L$ F5 T
( w* R+ N7 k0 K- S: L o1 [% b0 \“如果你把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自由地愿意画就画,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很容易。但你要想每天都能创造一点新东西,那非常难。”
5 m% L8 b r& T* d5 h+ J
8 B. [/ J$ l/ ]0 b- d' [《舞者》,2011年 7 j h8 Z/ s# y& j v
! B T3 K; _0 w+ y0 z+ e- C: W《游园惊梦》(局部),2015年
# t5 u7 o1 Q$ Q$ r7 V3 W& h“学艺术,首先还是要喜欢。这个行业其实很苦,如果不喜欢,你就坚持不下去,自然会转向做别的,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为止。 & C k* N& Z, ~9 R! L. U* v
想当艺术家怎么都能当,不想当有一万条理由。” 《日常生活——我在脱衣》,2011年
) L4 X5 `. l. w/ n( j5 L& l
1 }3 F1 K* b( N. N. X《情人们》,2011年 * A3 ]3 e( S: I1 w6 M: i
一次偶然的聚会, 喻红与现任丈夫再次相遇, 同为著名画家的刘小东, 单恋喻红4年, 且不被女方父母看好, 但最后,姻缘还是使他们, 走到了一起。 & V7 T: a3 z3 O, o/ z' E
: e7 z3 p8 o8 {+ P喻红和刘小东 5 m: _+ u1 h+ d) m. x6 L1 L4 y- w0 x0 ]
喻红和刘小东油画
' b6 @( Y- x5 t夫妻俩后来主演, 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 第一部作品《冬春的日子》, 该片在1999年被BBC评选为, 自电影诞生以来100部佳片之一。 , k2 J* h8 Z; h6 s
: u% {- L2 n, }) j/ [: b; T) z
《冬春的日子》剧照 2 u' I- M; N1 x. q7 b# ]
30岁之前的喻红想法很简单, 一切以有利于画画为基本出发点。 成为母亲后,喻红将生活的重心, 放在照顾女儿与家庭上, 尽管很少作画, 却有了更多的时间沉淀自己。
+ V( Y& q% |. c" b0 M
! M; d h/ ^5 `; E- `
* {$ d% z: o, \8 r$ i3 @% U“每个人出生的时候, 都是同样健康的儿童, 但社会和时代, 把他们塑造成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命运。”
; ? n" v: T* S0 \+ a
$ O, v7 P! ]2 @; t9 f! m《父与子》,2011年 2 `) P' g1 T$ |! g( `- z
在对女儿日渐成长的关注中,她也开始审视并思考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 ~( b8 u7 J: d, {3 t
人的命运一旦纳入到社会运行的齿轮中,最终会成长为怎样的生命,即使作为给予生命的母亲也无法掌控。
, Q" _9 d) _' C$ q+ y《繁衍》,2011年
6 `9 ]! Q$ [' u9 @1 G4 \/ U6 `4 k中国改革开放多年发生众多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其实也发生了变化,近期喻红的作品《她》系列,把对女性处境的关注更加凸显出来。 p3 L9 w. x, Q% N. q
《她——乐手荣翊如》,2011年 , A: A- V: \: v. Q7 y) W
《她——藏女》,2011年 + }, q4 K7 `# M* b* G
以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境遇和知识背景的女性作为她的表现对象,以肖像的方式管窥她们真实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感受她们的生活方式和痕迹。
" I* ~1 O, j& M1 g其中包括亲人朋友、美女作家、西藏女孩、舞蹈老师、女音乐人、售楼小姐等等。
8 Z$ J0 |7 G" J! [《她——乐手》,2011年 t5 H( t' \1 w( A
《她——舞蹈老师》,2011年
7 z) e/ w \1 Z9 s+ w9 @% ]这个系列的作品现在一共有11幅,画得慢而精细。 空间的写实,刻画的深入,思路的明确,呈现了喻红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特有的的内心意象、责任感和认知态度。 & K# l1 X$ V" [6 f& x5 l; ^: p4 y) }
《她——80后作家》,2011年
+ a9 u0 x: r4 g8 `: D5 T# n2 T《她——售楼小姐》,2011年
7 S1 u" y7 }: `7 o, m在喻红二十几岁时,也曾对未来的方向迷茫过。
! h$ d1 d, f9 a9 @% ?6 U. b: H但纵观这些年,喻红就像家人给她取名时所寄望的那样,越来越红。但她本人的生活,却比少女时代更加简单。 , j& E; |6 O& I& Y# e: R
`4 K, ]: m, Z# }! z0 j9 V5 y1 V 2 F( A' I, H J7 }4 I- B& a
而越是洗尽铅华, 越能窥得世间百态。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0057-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