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作品争鸣] 影像 · 上遗失的中国摄影史:从“中弹士兵”说起

[复制链接] 0
回复
162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7-16 1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影像】让影像留住历史,告诉未来。' ]# S- z" \8 G' f- K
! Y0 i% R" ^/ y0 t8 ]6 }
参加1867法国世博会的中国茶女的蛋白名片照。
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主办的“摄影译文研讨会”于2016年6月25日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召开,翻译界和摄影界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中国特稿社图片主编曾璜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从海外学成归国的摄影人应邀与会,介绍了“遗失在国外文献中的中国摄影史料”,“我报道”现分三次选编发表。
先看看下方士兵中弹瞬间的照片。这是三年前,樊建川(四川建川博物馆创始人)在微博上发布的一张照片,询问拍摄于什么地方?什么部队?什么时候?一个半小时后答案出来了:“1939年,在中国,参军仅半年的新兵朱文海(音)在追剿窜至国民党后方阵地的日军侦察兵时,被子弹击穿腹部,仰面倒下。” 摄影师是欧洲来华的记者沃特•博萨特(Walter Bosshard)。这是一张不亚于卡帕《士兵之死》的照片,却因种种原因没能成为摄影史上的名作,甚至在国内也鲜为人知。
# L" t" Z: g$ I0 g. V$ N
$ u; Y7 Q; w/ F, a  `! {  C国军士兵中弹瞬间
& W! f0 R# F9 a/ F9 g回到“遗失在西方文献中的中国摄影史料”,由于1949年中国经历了重大的政治变化,导致1949年之前的中国摄影史料大量缺失,需要懂得中外语言的摄影人将其找寻回来。
' C% R4 g: t0 K" S清朝的摄影史料4 m! J( d8 K2 c+ w
清朝的摄影史比较好办,因为1911年之前没有什么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从1842年到1911年,中国的摄影主要由民间摄影和外国来华摄影家的拍摄活动所组成。5 z& K2 v+ N5 R3 m
1842年到1879年,英国著名的东方摄影史学家泰勒•伯耐特(Terry Bennett)做了很多工作,出版了三部巨著,中国摄影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中文版。虽说史料不一定全,但有了基本的线索。如果我们现在找到新的内容,可补充进去。
7 O$ z/ e: k: q1 M' ?* @
$ T) I5 c$ n* b7 n9 O, s- F! ?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伯耐特的《中国摄影史》
! l" n$ H6 m" z. z: Y1894年到1911年这一段,甲午战争后,日本进来了,开始对中国进行了系统影像采集,留下了很多文献。现在,日本留有大量的出版物和文献,应该可以找到,甚至可以找到具体哪些摄影家来过,拍摄过什么,出版过什么。现在最大困惑是1880年到1894年这一段,东西比较多,这是为什么呢?
7 s/ f4 E$ ]8 r; X; m因为1880年前后,摄影术有了质的发展,从湿版到干版。照片干版出现后,底片也工业化生产了,摄影家可以带着相机底片外出拍摄了。摄影家多了,辨认摄影史料的工作复杂了,研究难度也大了:有哪些摄影家、他们为什么来中国等等问题。这段历史现在基本上还没有什么人来研究,是非常大的空白。+ G" a/ u4 f/ n2 ?
民国的摄影史料' u( [+ K& ?: ]) A& i: o) m9 H4 J
对民国的摄影史,应谈重构。为什么谈重构?因为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景康、吴印咸、徐肖冰们去了延安,还有沙飞、石少华来到了解放区。这些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专业摄影人出现后,有了共产党的红色摄影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大陆摄影史中一直少有国民党和外国摄影家的内容。1937年到1949年期间,中国的摄影史框架应该包括已有的共产党的红色摄影、民间摄影,以及还是禁区的国民党的摄影和现在陆陆续续找回来的外国摄影,共四个部分。' t9 a4 @' b* ?4 S
民国期间,有哪些外国摄影师来华拍摄?什么时间?拍摄了什么?出版有哪些画册?他们在中国摄影史的贡献和成就是什么?我们现在需要超越国界、超越文化、超越语言、超越政治意识形态的禁锢,才可能构建出一部比较完整完善的民国中国摄影史。) J5 ~' o6 v  M8 Z0 J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清朝重拾的案例。在早期外国来华摄影家中,有一位叫做罗西耶(Perre Joseph Rossier)的瑞士人,应该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位摄影家,但是他在欧洲非常知名。1858年到1859年,他受欧洲的摄影公司派遣,来到中国拍摄。随后,他出版了欧洲第一套公开发行的有关中国的商业照片。这个人在中国摄影史上被“遗失”了,最近伯耐特刚刚出版的《中国摄影史》中才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罗西耶。
0 j0 z! Z5 {: Z
3 j9 u8 r: q& y% `罗西耶摄,广东大家庭合影,蛋白立体照片,1858-1859年/ k. v+ P! B* u, {1 Z% j9 @7 t" r

* c! a3 p! f$ }/ ?罗西耶摄,广州将军,蛋白立体照片,1859年
) y# U% i7 y8 a7 i3 i/ k. l: A0 A% n3 T
罗西耶摄,北京街景,蛋白立体照片,手工上色,1859年
; _8 \& U3 P2 s: q" l, s9 I再举一个民国的例子。英国的塞西尔•比顿(Cecil Beaton),是世界摄影史上很著名很重要的摄影家,是本次研讨会提供的摄影家名单中的第11位。他还是英国皇家的御用摄影师,并因摄影授了爵位,最近刚刚在巴黎和纽约举办了回顾展。不过,在中国摄影史里没有他的名字。最近收藏市场出现的史料表明,二战期间,比顿受英国新闻部派遣到远东拍摄,先后出了三本有关中国的书,其中《中国相册》(China Album)刊登了107张照片,记录了西南地区中国人民抗日的景象,其中不乏经典名作,在西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 c4 `. c9 J4 P9 b% k: j- H2 }& f1 X* a, `: m2 g
比顿的《中国》摄影集,1944年3 D. y; I. {8 Z2 M
因为比顿拍摄的对象都是国统区和国军,因此解放后被大陆的摄影史“遗失“了。现在可以谈了,他将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于中国摄影史?% R2 n) K! Y2 l. S6 K
再比如阿瑟•罗斯坦(Arthur Rothstein),美国人,纪实摄影的鼻祖。近几年中国纪实摄影兴起后,才将他上世纪50年代写的《纪实摄影》一书翻译成中文。大多数人不了解,他在1946年曾被国际人道主义机构派遣来华,拍摄记录湖南衡阳的饥荒。2015年出现在中国收藏市场上的一批原版照片补白了这段摄影史。
; O( q$ S% C$ ^0 f7 v! Z$ k
5 i# |" F, M1 g" ?0 w7 F罗斯菲尔德也是早期中国摄影史上遗失的摄影大家,这是他拍摄的《女乐手》,蛋白照片,约1870年
% v1 L/ e! F3 {5 E3 Q; G9 K4 @4 l6 s) F7 ?' Q  D+ H4 E
美国PZ公司出品的中国最早的彩色照片,约1880年
% c! D7 [9 L7 Q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在过去十年,我们已经找到以下这么多“遗失”的民国来华摄影家,他们都可以在中国摄影史上拥有一席之地。5 X- G# o, [" ?1 z% y9 g' h
西德尼•甘博(Sydney Gamble)
% f; H7 @3 D& m) q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 Geil)
5 a. }1 S, u. b* ~; A青木文教6 Q# n) l. k' k) V" n$ c) ~, Z0 M
詹布鲁恩(Zembrun)
' T; h! P2 ]. ^' q+ J8 z喜仁龙6 Y6 r) I' x3 X8 m7 d
岛崎役治
4 j2 U5 [6 P+ j/ p9 c唐纳德•曼尼(Donald Mennie); L4 i( E- o2 Z' [( H) `" p. ?
怀特兄弟 (White Brothers)
1 h7 k" M9 b8 X' b8 J+ R9 L亚瑟•德•卡瓦略(谈卡法卢,Arthur Alfred de Carvalho)
( Z" f$ ?0 k* K% }. l" F恩斯特•柏斯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
! q0 @- F8 V; J2 l5 O汉茨•冯•佩克哈默(Perckhammer)
0 @. f. P" H, O/ T! T. }斯尔格•沃特加索夫(Serge Vargassoff, 1906–1965)% m4 \! `' \) D7 }
海岚•里昂(Hyland Lyon,1908-1973)
  N" F8 }2 A( T$ I0 |卡尔•迈当斯(Carl Mydans)
; o3 `! q3 n5 R+ r3 m7 x福尔曼% B" q" @' i+ A6 D
海伦娜•哈佩诺特(Helene Hoppenot)
! h: k" X0 K- \% E' I) {爱伦•凯特琳(ELLEN CATLEEN)
4 S  C4 W- m0 V9 `美国164通讯队的摄影师
+ m. K1 f9 w2 H* O6 Q- I: |……0 J- S5 [0 W% Y; j0 W
这还只是被挖掘出的一小部分,而且其中仅有很少的摄影家被研究了。今天在坐的有一位年轻的摄影史研究员钟光懿,她已经研究了其中的四、五位了,在《摄影世界》杂志上连载。
# F; f7 ]" a4 a. ^' m【影像】栏目主持人:曾璜5 [4 O7 Q2 ?4 S0 s2 H
& Z1 y4 z8 _' i, d

0 s& Q3 z+ w# A* _. L, p: b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8 w$ @, K" F4 d" ]  Q, x" v/ n5 M. ]& T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058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