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你是哪里人?你的长相和言行都在出卖你

[复制链接] 0
回复
408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5-27 2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M  O( v7 E7 c- N# \# ^

, t7 p7 }* H+ y- m5 L# R3 {, D( M$ Q) @" @0 O: x

* T+ }+ y$ E! f在高度国际化的世界里,比国籍更有辨识度的是一个人的“城籍”。
- C4 y) b* A) Z0 ^. G% o
: l- M2 f8 j# L/ ~文/曹园9 [# J" P% d9 T; e6 [  ^
' e' o% b' ]. l* {

1 A5 _0 ^8 D" m6 j许多人被问到“你是哪里人”时,总是一言难尽。. z: h* u$ t  O! V, {  j

3 D' z4 Y. n0 t: ]. }* b6 R6 f* b在地球村,国籍是一种极度抽象的身份认知,“如果只有城籍而没有国籍”的香港群展策展人林志恒认为,在今天,一种个人身份觉醒的观察方式是:从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故事,寻找身份认同。你热爱哪座城市,你就拥有哪座城市的“城籍”,你就是哪座城市的市民。% t1 R6 r) X, L) A. r

  P& }2 Y5 h3 b4 g" _& O在中国,要辨“城籍”,先辨南北。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将国人大致按南北划分: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吃大葱,爱开玩笑。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
- U0 T3 a$ H- l9 Y; |" ]6 M5 k2 f: q" Q3 A6 o" W: L1 p  G

$ j. Y- b8 \8 I5 x4 E% M% H3 K
# T8 ?$ v/ H7 s% J在不少广东人看来,广东以北都是北方。9 v. S' U2 Y' I" s' l3 w
! o& J" _0 }. f- z
一、辨长相穿着9 E& g/ I  o4 D% W

& L9 g- y( o1 v' C6 p# o; q判断一个人的南北属性须费周章,东西部居民倒可粗略地从外形特征上区别。新疆姑娘从高耸的鼻梁、卷曲的睫毛和深邃的眼眸给你透露出一丝线索,而藏区姑娘往往被脸蛋上的一抹高原红深深“出卖”。/ T2 S7 z* w' U( M* O" a

7 A! }5 v  N; G0 i* w/ S& H/ m
7 d+ v" \1 U% r- R服饰的差异也是观察点。东北女性喜欢穿貂,民间流传的段子里总是提到东北妹子的人生三件大事——砍价、认哥和买貂。到底有多着迷?黑龙江友人给了个直观感受:送东北女人一颗2万元的钻戒,不如送她一身1万元的貂。: T7 z/ d) u' M6 ~- n8 C; d

0 q& i3 ^' l; |8 T, _8 k广州人的衣着没有全城爆款。他们穿得五花八门,怎么舒服怎么搭,穿西装不打领带,穿皮鞋不穿袜子。相反,如果在广州穿得过于正经反倒有些怪异,一整套“老西”加身的可能是保险推销员或地产经纪。
8 u6 M9 \9 |" J9 [5 ~0 G7 {
0 X  d. ^5 X; k9 E

! E. A) R/ e6 n! Q: }6 _
1 q4 l7 s  `3 n/ {& b& b/ X! \% U/ |& A0 G' c9 b
广州人夏天喜欢穿短裤和人字拖,很随意,很休闲。
) k& h& Q. p# @; D3 I
2 ?. p- P2 [) K- S% a9 q介绍姓名最暴露一个人的“城籍”。每个香港人都有一个很认真的英文名,往往和中文名的粤语发音相似。我们熟悉的Eason Chan(陈奕迅)、Joey Yung(容祖儿)、Charmaine Sheh(佘诗曼)、Amy Kwok(郭蔼明)以及Maggie Cheung(张可颐),似乎均循此律。
2 \5 p6 e3 X/ k* U) ~/ `
. ?5 L6 i3 ?& V. s* [2 U有意思的是,省港澳的人们在取名时对有些字相当有执念。如果你有叫“嘉欣”、“嘉怡”、“家良”和“家辉”的朋友,很可能就是粤语片区的“地胆”,这些名字用广东话念出来朗朗上口,优雅动听。
- A+ R3 \* D3 T" F; l3 z
! h5 U# g4 Y+ T  i
! E' a9 N, D. n, [
5 ~( h+ O4 C- c9 ]% _( b! H; W6 L6 N- r- P
香港有张家辉、梁家辉、刘家辉三个同名的影星。
/ P9 P& G( O7 R; y6 L- h
( m- D4 H+ w! D  X9 @% N( P2 T5 A0 I二、识语言文字
2 V8 P. k7 s1 {2 E! c+ r7 ^
, e! S7 U6 Y) ?3 l0 M/ W4 r“京油子,卫嘴子”,京津两地人对说话这门艺术有着天生的拿捏水平。北京人一般称呼别人为“您”,对亲密朋友或不待见的人会戏称“丫”。倒腾商品的小贩叫“倒爷”,骑平板车拉客的叫“板儿爷”,就像称呼“王爷”一样顺溜。
$ c' f- g% G) M0 V% v( a  T1 s, Z( m5 ~  ^. ?

0 \) L: }( _; u6 p* W- s- `天津人口中没有大妈,全是“姐姐”,且都发第二声,叫得干脆爽朗。纯靠嘴过活的天津人喜欢往相声茶馆里一坐,张嘴就来:“我姓逗,叫逗你玩儿。”# ~; a$ r& c! n5 R

. g% W4 g9 A+ {/ ?' M; z“上海人在其非人情化的紧张生活中,语言以简洁快速为特点。”杨东平在《城市季风》里写道,第二人称“您”无论亲疏尊卑,在上海一律简化为“侬”,如“侬几岁了”,交朋友叫做“轧朋友”,不负责叫做“拆烂污”,看重外貌叫做“吃卖相”,假冒伪劣叫做“开大兴”,世俗气十足。
- S0 \0 ?* c  ]$ ]2 z% |, g; ]

% `) x, @; c. `1 w" i2 g* p! n5 P/ U$ s% e
京人一般称呼别人为“您”。
" @4 X( S  N% W3 B, J1 k1 w7 C. [' g. C
广州人除了嘴上的白话交流,在网络聊天等非正式场合里,年轻人总是将“嘅”、“咁”、“唔”、“啱”、“哋”一套口字旁生僻字甩出来,再加上“多士”、“卡士”、“菲士”、“波士”、“甫士”、“贴士”之类,“真系蒙查查啦”(真是搞不清楚)!
3 e. I, j2 m# A6 V
( o' w7 |3 d6 Q5 O) v6 j长沙式的唠嗑叫做“策”,喜欢“策”的人几乎都是老长沙,他们封能说会道的汪涵为“策神”。除了那句“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的童谣,他们身边有“娭毑”(老奶奶)和“细伢子”(小孩),也有“满哥”(小伙)和“妹坨”(姑娘)。形容聪明的人“灵泛”,傻气的人“哈里哈气”,啰嗦的人“七里八里”。如果事情失败了,他们会懊恼地叫一句:“筐瓢!”: t! o8 _6 ]4 n, Z  \* J
! d  e( N" [! r. h

2 W8 I( W8 s( d% {0 T( p) X  x6 ?. L  M5 i. {

! E1 E* Z# u8 c" {
% }' p& O, Y- d湖南卫视的汪涵虽不是长沙本地人,但长沙人已把他视为长沙的代表,而且还把他封为“策神”。# r: }; d- S0 w, `! c0 \+ z* ?

7 r. M" _8 t8 a# K* v: `三、邀品茶饮酒5 s* C& {) V* e1 {9 W5 w! p. W

$ ^/ A$ t* m( s% m" K9 E# _2 b不少地方都有饮茶习俗。重庆人习饮浓烈的沱茶;宜兴人爱品“宜红”,又叫阳羡红茶。老扬州早上“皮包水”——去茶楼喝茶开启新的一天,晚上则是“水包皮”——去澡堂泡个澡彻底放松。老广更是早茶、下午茶和晚茶都不落下,全天全身心投入到叹茶的乐趣中。
8 `3 U1 O' D( W9 U
7 j) @7 Q; i2 A( y易中天印象中的成都人喝盖碗茶:茶博士手提长嘴大铜壶,穿梭于茶客之间,不断地添滚水。茶客们则把这些滚烫的茶水连同各种街谈巷议一齐吞下去,时光也就如流水般打发。广州人和扬州人吃早茶要配那么多点心,唯有成都人在茶馆里安安心心地喝茶,忠贞不二。
9 N& d6 g* K) o# P; J7 O9 t
0 H# _4 l! E3 W厦门人喝茶和广州人一样,茶杯比白酒杯还小,倒茶的频率多到麻木。他们宁愿用小杯细细品,也不愿端起茶缸牛饮。广州人爱出门喝茶,厦门街上却少见茶馆,人们更爱在家里泡茶。
) J; g$ i7 ?" \6 I" n4 s% k& u% F; ]# D9 f6 Y0 r# a% b* v

9 x& p+ ^! o2 ^! V$ B. {6 a7 ]

; A/ D& F- P3 k6 F2 `成都人爱上茶馆,坐竹椅上一喝一整天。- C: u$ R8 }5 K1 i; t  K
& T2 \; m7 j7 T1 U0 z
除去对茶叶的迷恋,另一些地方的人对酒欲罢不能。一桌齐齐哈尔人相中本地雪花啤酒,江湖人称“夺命大雪花”,每人轮流说上一番话然后自饮,大家也就跟着喝,他们不会互相倒酒,因为人手一个酒瓶,公平直接。如果有人中途去了厕所,回来罚酒自然是躲不过的。2 a% L( ]* F9 k! R9 v

1 C1 Q* [  I4 v1 b% a南方人也不甘示弱。武汉人把喝酒看作是衡量友情深浅的标尺,所谓“感情浅,尝一点;感情深,打吊针;感情铁,胃出血”,但他们的酒量总是比口号弱了些。: k* s" d4 O9 |5 U
: g  N9 O* n( a
蜀人历来以酒乡自居。林文询在《成都人》里描写过,宴请外地宾朋时,成都人口沫四溅、眼珠放光地说:“来,喝酒,喝酒,晓不晓得,云烟川酒!开玩笑,来了我们成都,咋能不喝酒?”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二麻二麻,才是成都人的人生至境。7 u6 o+ F1 R, B/ i

& u) x( C" N9 H' `- a
* Z* Z4 P8 \; ]8 e2 y, Q; S
3 U/ H' P8 H; e* h8 t$ Q7 L# \. z武汉人在酒桌上喊得响,但酒量总是比口号弱。
4 g3 d3 E0 f. e" ~0 M3 M# m; y8 R$ A9 @  S; s: Z2 T
四、验生活习惯8 k3 p4 k9 u8 j* h' }4 C

- V+ r9 Z$ L0 R3 _& U* M1 u# k& o; g) Z& C
北京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神态安详、满不起眼的遛鸟老头,没准是大清王朝的“贝勒爷”。易中天在《读城记》里描绘的北京市民都是“大市民”:派头大,口气大,架子也大。- ~" C% C$ M! |. Q$ |5 @. c" e

. G; m8 z- Q$ Q" c; j% M; o) W/ ^9 L# e7 z
但在广州人看来,北京人磨不开面儿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没什么所谓”。
) p9 w* ]- Z) t" D- {
6 T9 v. ]$ h  j7 s$ u4 \杨东平说,对自己家乡的尊崇和偏爱,恐怕是人类最基本、最久远的情愫之一。北京和上海市民对自己城市所怀的自豪和倨傲,似乎别处难以比拟。老舍在散文《想北京》中就说:“我不能爱上海和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京。”( \: Q) |2 t( A% _, C

9 q" L/ p  E7 N& c2 D天津人似乎接应了老北京的调侃。他们出门买早饭,自己带着个用来盛豆腐脑的小铁锅。他们也习惯自备鸡蛋去买煎饼果子,这种行为在北京的煎饼果子摊铺将会被赤裸裸地鄙视。; L! y3 A- Y9 z) y6 W9 L

( R8 Q( k2 B7 {
* ~/ o3 e' z; u. o
' K* z+ A6 x/ P- U1 O天津人习惯自备鸡蛋去买煎饼果子。
6 U/ o5 f9 V7 z9 |' W/ Z
- {! E4 n2 z' E( q/ F成都人崇尚实在的居家日子。林文询在《成都人》里写道:“成都人少有显得紧紧张张、忙忙碌碌,而是从从容容、悠悠闲闲。”7 x7 E! F. s, p' X% X

9 F. r6 i! a3 g0 x8 f9 r! K
% n$ e& ~- i$ ]% j3 J) C. V5 q* j) b但成都人也沾染了北方人的豪气,多数人无法接受AA制,他们会用成都话嗤之以鼻地说:“啥子现代?啥子文明?笑话,朋友来了,饭都舍不得请吃一顿,那成啥子话?龟儿老子再穷,卖了裤儿也要请人家尝一下我们成都的风味嘛!”
- e9 J/ [* f. u! m/ H4 r0 P' i
* P, L$ Z5 ?/ A
- k" j* X: t, T* l, y! Y, L" u易中天眼中的武汉人则不太注意吃相,尤其是吃热干面:“悉悉嗦嗦、吧嗒吧嗒、三下五去二,眨眼功夫就下了肚,他们不会细嚼慢咽,却也永远都吃不腻。”所以,爱不爱吃热干面,是区分正宗武汉人和非正宗武汉人的试金石。$ \: D$ f" y# m; l
3 h% i7 |& J2 n7 b8 Z
8 T1 O7 Q' F! ?! |' d* R4 E0 i

4 {0 k! ^7 [$ a热干面,武汉人最爱的过早(早餐)。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12742-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