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f4 Z* `2 ~/ k4 Q( o# W, l3 O去年年末的血拼季,你是否注意到进口酒、汽车、手机、电视、音箱、电脑、摄影器材等产品的价格首次全线低于美国?Well,如果当时你没囤货,那么这一场景将一去不复返了。
; M: u6 z* O# p5 A& V" S去年底今年初加元大幅贬值的时候,食品价格涨上了天,但也有细心网友发现,和美国相比,电子类、汽车类等产品加拿大反而占有价格优势。比如,一辆本田 Accord,最基本的运动款在加拿大标价30,864.25加元,但在美国官网上的价格是25,975美元,即36,285.05加元,差价大约 在$5,700;一套Bose音响组合System IV,在加拿大标价$649.99加元,在美国标价$599.95美元,相当于$838.41加元;在加拿大Best Buy里出售的平板电视、摄影器材等等,也普遍比美国分店里的售价便宜。+ _+ K5 I- f7 [6 B. ^9 X
是不是幻觉啊?其实,这只不过是因为加币跌得太快而在商品价格上出现的滞后反应——这些商 品是按半年前甚至一年前的汇率进货的,反映的是当时的加币和美元汇率比,你以为价格便宜了30%,其实根本就是因为加币跌了那么多!因此而形成的“加拿大 价格优势”根本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存货出清、新款引进,价格就会重新调整成大家都熟悉的“加拿大价格”……" j. v5 q/ Q& {. y) c0 n
7 p, K+ y9 Y$ Q& Z6 ?& I8 |这不,首当其冲的摄影器材就宣布将从4月1日起全面涨价,留给摄影爱好者抢购的时间也就这最后几天了。百老汇摄影器材总裁卢铭权表示,受汇率影响,几乎 各品牌、各型号的相机及镜头等都会于4月1日开始涨价,升幅预计16%至17%左右,“摄影器材要涨价的消息传出有半年,不少发烧友都赶在加价前趁低购买 心仪的相机及镜头,尤其是贵价货品销量大增。以万元以上的镜头为例,以往店内每月仅可以卖出三四个,现在每月可以卖出20个左右”。生意这么好,老板其实 并不开心,因为之后的涨幅实在太大,眼看着会冷清好几个月,他举例说,有位顾客在预订了一个售价6700元的镜头,同款在4月1日之后将卖8400元,差 价高达1700元(25.4%)!
: R3 p" ]7 V" `! `& g! T
! s; o0 C8 a6 W5 ~4 q5 p6 Z M& P
不出意料的是,接下来你会慢慢发现,电子产品、影音产品、汽车的价格都会悄悄地涨上去,把目前稍稍有所回落的食品价格抵消掉。这不,刚刚发布的 iPhone SE的加拿大价格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无协议16GB版新款iPhone SE的标价是579加元,而在美仅售399美元,足足高出45%;64GB版在加售价为709加元,美国仅售499美元,高出42%,即使扣除加美汇率 差,仍然比美国贵了10%上下,更别算税后价啦。对于这个情况,加拿大消费者协会的负责人Bruce Cran早就有过预言:“这时加拿大政府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这个国家缺少保护消费者的法律体系。”; @- ^% m& o' @, F0 c. A
1 O' {# e" m! C
怪谁呢?千言万语,只能怪加拿大什么都得靠进口。& `- t! B( n2 a% s' |6 D* C
& R3 v) J& a8 t$ L* H7 `难道一点好消息也没有吗?比如说,国际油价跌了这么久,机票价格是不是得跌一点呢?毕竟汽车加油费咱们也就不指望了,身在BC就得忍受全加拿大最高的燃 油税。恩,美国航空公司的机票的确在跌跌跌,可加航的票价变化并不大,谁让它是垄断的老大哥呢,躺着赚钱多舒服干嘛要降价?当然,加航的发言人是这么解释 的:大部分航空公司的成本是以美元计算的,石油价格下降带来的飞机燃油费用的下降,差不多都被加元汇率的下降给抵消了……
" T4 z6 r! w" `$ U! I
9 ~' Z$ A7 Y: V/ P3 V
好吧,听上去似乎也有道理。1 H% Y, T/ S9 R4 U
只是,我们关心的不过是,现在在加拿大哪里还找得到便宜货?3 G" t# F4 V# n/ K- R+ k( E
* c# c2 L$ q! i: |" i1 S
来源:温哥华港湾7 E$ B4 m! Y, v5 V* V% D- Y
2 ` I, p- M: ^, X+ I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6811-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