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1 Z- I/ m3 Z5 j: w* K. e来源:益美传媒(ID:YeeMedia) ( |! H2 R' ^9 V8 ]0 Z2 D0 {
她身上有很多闪闪的标签/ m; D* ` \, s+ K
人大博士,清华博士后 中国第一个公费去美国务农的人 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2017年全球40岁以下 影响食物系统的20个领袖 但最了不起的应该是 “分享收获农场掌柜” 她把当农民做成一项伟大的事业 让越来越多人愿意亲近土地
2 {8 f. W% v& Q1 P2017年3月 微博女王姚晨晒了一张 自家娃的吃瓜萌照 土豆啃着一看就是刚摘下来的黄瓜 在田间地头玩得乐不思蜀
/ D8 s1 t; x4 n" Z4 z让姚晨特别感谢的“地主婆” 就是今天的主人公石嫣 “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 J. H$ t- S e5 U
% y3 U8 G p7 K7 e
她去银行办事 业务单上职业一项填了:农民 柜员说:“没有这个选项,要不写‘职员’吧。” 虽然是人大博士,清华博士后 但她的日常,真的就是 在帝都六环外的顺义农场里 干农活管理农场 同时卖自己种的有机蔬菜水果 一周进城一次
) R: H$ c$ n2 }$ N
她说,在城里连自然食品都吃不到 还谈什么富有? ) x+ X* z" c1 g* o7 K" S
NO.1 石嫣其实是个妥妥的城市姑娘,直到大学误打误撞选择了农业相关专业,并且一路以优异的成绩,保送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博连读,师从中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 r8 X: }, H# U8 a5 c5 G; q
读博期间,一个偶然的电话,她得到了一个公费留美的机会。别人留美都是去常春藤名校,去繁华的都市纽约曼哈顿,她去的地方却是美国明尼苏达州,距离省会还要三个小时的农场。通过跟农场主一起生活工作,了解美国的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模式。
) j- o& X( B, s/ X g
这个模式简单一点说就是农场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直销、互信友好的关系,让生产者有稳定的市场保障专心生产,让消费者吃到更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以预付生产定金作为农场主生产的“投资”。这种模式让中小型的生产者的生计得到更好的保障,消费者也因此用消费支持了那些生态生产、保护环境的农户。
& c3 g" Z2 U; C: ^, k. ` x 2 W4 W |+ s& d# e
在半年“洋插队”生活里,石嫣从连饭都不会自己做的小姑娘,变成了需要每天早八晚五体力劳动的农民。过了两个月,她才第一次收获自己种的菜,用已经裂口的手,做出了一顿好吃到哭的中国菜。 : S3 o4 J( P3 Q7 n% L+ E* ?
5 J: j0 P9 i. ~: ]0 Z& I
农场每周需要固定配送蔬菜,给附近小镇的33个会员。虽然需求量不大,但大部分的农活靠手工。后来农场主问石嫣,你最喜欢的农活是什么,她竟然脱口而出,“除草”。
3 J5 m" m- Z/ _说实话,这可不是什么美差,甚至一点也不符合恬淡田园生活的想象。为了坚持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人必须自己跪在地上,顶着烈日大风,一点一点去除杂草,一干就是大半天。 也因为除草简单重复像禅定一样,她可以自己静静的想问题,人生的价值,我想过什么生活,中国农村跟这里有什么不同……坚持过了最初的一个月,她发现了乡土生活更多的价值,“居于田而识美,耕于田而为善,思于田而求真。” |/ R' W% m3 u8 n
这半年经历像一颗种子一样,在她心里扎了根:她开始想回国后我该做什么了,怎么能让中国的农民采用生态耕作方式,同时也能有稳定的市场。
) k" Y* Z9 J9 O
石嫣还把这段“洋插队”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我在美国当农民》。 + n- u; \; h6 H! j
石嫣曾到中国很多乡村地区调研,大部分村子里只剩下“386199”部队,简单点说,都是留守的妇女、孩子和老人。为了高产,让蔬果看上去光鲜好看,能够一年四季不断供应城市的餐桌,他们未经指导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 A, J' c3 F0 w
当写各种学术报告谈到“高大上”的问题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那些连自己生计和尊严都难以保障的农民,如何再去承担生产更好食物同时保护土地的责任? - d. N6 u5 C5 A3 F7 U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三聚氰胺、瘦肉精、一滴香、抗生素,这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化学品,变成了每个人可能多少都吃了点的体内“元素”,连这么基本的生存补给,都无法保障基本的健康,这样的现状该如何改变? " E' O' \0 J5 `# z$ p2 P
石嫣相信,消费者也可以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正反推动者,如果大家都一味追求光鲜和欲望饮食,那最终受害者也是“病从口入”的我们自己。
% p* u h) G |2 Q. F城乡之间应该建立一个桥梁,重建人与土地的连接。 . _" `# f/ S( T/ B1 p
NO.2 2008年,石嫣回国后,再也坐不住了。正好导师温铁军,在北京西郊的凤凰岭脚下申请了一块试验田。没多想,石嫣2009年2月就申请去了基地,和另外几个一起做乡村建设的小伙伴们,开始打造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的农场——小毛驴市民农园。 ; H" U- V3 @- T+ K ]
招募愿意迈出第一步的市民成为会员,提前缴纳一年的订金,农园则负责为会员生产并配送有机蔬菜和肉类,也可以由会员在农园自己租一块菜地,带领全家一起种植有机蔬菜。 / ~3 I% r5 P7 ]
第一年,没什么设施和经验,应季的蔬菜品种很少,连续一个月收到绿叶菜之后,他们配送到会员家的菜箱子被扔了出来,消费者抱怨说“脸都快吃绿了”。
4 U. k" E( D# a* ~3 a1 _/ u
; d9 [1 F& w$ |, f5 k6 Z跌跌撞撞间,石嫣们的热情一点也没减。每到给各家配送的日子,凌晨四点就起来收菜,有人说他们干的就是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但背后真正要付出的,比定个闹钟按时起来“偷菜”,多得多! / D4 h$ g( ?/ b8 e& Q; S
2 J8 m. v0 Z7 o$ \* |
仅仅三年多,小毛驴就成了“北京市民的都市菜园”,供应800多个家庭吃上了安全新鲜的蔬菜,最紧俏的时候还有200多个家庭,在排队等会员位置中,一时间媒体报道带来的光环关注加身。 3 r% a( a0 V2 H
但石嫣还没有感到太多革命成功的喜悦,仅仅满足一部分人对放心菜的需求就够了吗?那些大片农村土地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盲目喷洒重化学药品的农民,谁能承担污染土壤、水源这些生命之源的恶果?谁又能承担高残留农产品不断进入每个人口中的恶果呢? 石嫣常跟人说一颗大白菜的故事,小时候,每年冬天,妈妈都会买很多大白菜堆在院子里屯着,一颗大白菜的市场价格最多也就两三块钱,而现在,在她的有机农场里,一颗大白菜的售价是30块钱,贵吗?贵! 6 C9 [- v0 h2 J: q8 A
但要如果告诉你两三块钱的大白菜,为什么能这么便宜:在种菜过程中为了快速杀虫会喷洒农药,为了高产量会施大量化肥,为了能长途运输到各地而不腐烂变质,会喷一些化学药剂,你还敢吃这样的便宜菜吗? 3 i* Y' y( N, i6 V: b2 h; i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农民也无法以种植为生,只能选择进城务工。如果有一天再也没有愿意为我们生产好食物的人,我们继续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循环,又能持续多久? ( V8 w4 L" ~/ m
NO.3 2 Z8 G# ?1 a2 X3 Y& u5 S
为了让一颗白菜也能用有机的方式生产,2012年,石嫣创办了“分享收获农场”,寻找更多愿意改变,放弃“有污染””有毒”种植的农民。 ; ^9 D, i5 `/ S N0 Z4 d+ a% Y
与“小毛驴”雇佣农民的方式不同,“分享收获”项目最初采用的是和当地农户直接合作的方式,与农户协商制订生产计划和生产规范,在农户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在保证生态种植方式和基本运营成本的前提下,把更多利益留给农民和消费者。
+ A, @+ ], P3 n她说其实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农民并不懂怎么种好地,他们坚信不用化学品解决不了虫害,到最后会颗粒无收。她想做的,就是说服他们,和分享收获合作种生态菜,帮助他们找到愿意支持购买的消费者。 ) T$ U. [6 [+ f# y
第一户答应和他们合作的朗叔夫妇,一下子签了五年的合同,但没想到,第一年就出现了问题。
. ]7 p8 \ B# w团队就住在村子里,在每天早晨下地查看的过程中,石嫣和同事发现,茄子地里叶片看上去不大对,原来朗叔虽是村子里有名的种菜能手,但遇上了红蜘蛛,大概心里没底,还是撒了药。 + |& e1 O; d2 X1 K, Y
分享收获的小伙伴们争论出两种处理办法,要么把现在挂了果的茄子全部摘掉,再长出来的再卖,要么连秧苗都拔光,今年农场就不配送茄子了。
; V- D1 x, P7 `% T) l2 n$ D* v7 u5 H$ |+ F
最后大家坚决一致地,拔掉了近半亩地的茄子,一根苗也没留下。从此以后。农场再没出过问题。 h8 U8 u3 f2 [/ v$ j* W) g. }; m) u
2012年的冬天,顺义区农业部门的一位领导偶然看到他们的采访,心里嘀咕真会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干农业吗,他没有联系直接开车到了通州村里,看到团队几个小伙正在挖地窖储存白菜。这之后,他帮石嫣介绍了顺义区的一个面积不大的设施农场,农场里有20多个大棚,可以直接投入生产。
$ k; c Z, e' G* c
现在可以全年每周专业化供应超过二十个品种的蔬菜,全年品种超过70个。农场自己也像种子发芽一样,健康地生长。
2 v# ~4 w: E/ Q0 O* K6 J% h9 w0 K C
当然也不是事事一帆风顺,和会员沟通,是石嫣日常的工作之一: " w3 C' B! N F+ d
有时候菜的品相差一些,就会有投诉说这样品相的菜不值这个价格,品相很好的蔬菜也会有人怀疑,这是不是真的有机。 4 `# B0 a$ t! a$ i- v B; Y( g! F. O
有些会员家里的老年人往往不接受相对高的蔬菜价格,还有的人吃惯了化肥催长的蔬菜和饭店嫩肉粉软化的肉类,再吃农场提供的食物会觉得部分菜口感老、猪肉肥、鸡肉纤维多。
( a# f7 v! M1 S5 x9 j5 D! T) d; d( Z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源于大部分人对食物来源了解太少了,而且缺乏信任。有时候她也会自嘲,如果当初选择了当大学老师,恐怕不会承受这么多的质疑。
" y- {3 |3 C D' V/ t6 V9 \% J
* O0 w, @3 \9 |) j5 y# ]石嫣也操心粮食。
- N1 `( g! Q* o$ F
她找到了一户五常杜家镇的农户,专门种植有机稻,这里是有名的东北五常米产地之一。分享收获同时在当地找到大学生等志愿者,定期监督记录生产的过程。
& z1 V& L0 X& O7 C/ ~7 x: B) v4 b* A9 S+ C
在这个基地,除草只能靠人工方式,加上放鸭子入田吃草,遭虫害的时候,田里的青蛙会有解决的办法,没了除草剂的“毁灭式”打击,抽了穗的稻秧之间还会开很多紫色的野花。 # F8 N1 V1 a: T5 v. V3 [
/ c; V T- r. e9 w h
2 N' q+ v2 K* s% e, { E
每年收获的季节,从东北运来的五常大米,都还要通过专业191项农残检测和认证,再送到分享收获会员家里,跟了他们几年的会员,也越来越了解帮大家种出好米的杜家人,愿意相信他们对品质的承诺和保障。
3 y% c- ^! B& l! g8 O3 A( uNO.4 土里、菜叶上的农药没了,生态就回来了。
2 b# ~2 z; J/ d
石嫣会特别拍照记录,各种菜叶上爬行的小昆虫,帮忙吃害虫的蟾蜍,还有农场里自己养的鸡啊猪啊羊啊,一窝一窝的兔子和同样能吃杂草的鹅。 ! V7 g! ?$ y9 A' Q0 K
/ g' D$ q: ?: q
很多人对有机的概念有不少误区,其实有机的菜不一定是品相更好看的菜,拒绝了那些能让菜变“好看”的药剂,石嫣种出来的菜,有的品相很好,有的却形状大小不怎么规则,个别的还会留有虫洞,一些够不上“外貌协会”标准的菜,石嫣他们往往留下自己吃,或者喂农场里的动物,一点儿也不浪费。 % r1 ]5 W0 d6 e0 E
$ r+ l% V! w8 ~
有机菜的味道也常被人“神话”,其实真正依靠基本的阳光、空气、土壤和水,吸收农场里动物肥、植物肥的养分,还需要顽强挺过虫害,这样生长出来的西红柿,薄皮沙瓤带籽,才是真正久违的西红柿味道呢! ; f1 }" e5 X& s2 A
分享收获自然成熟的西红柿,是孩子们的最爱。 4 x' M" `- n6 y" t( W
NO.5 十年农夫,石嫣经常被问到几个问题,你能赚多少钱?要买房子怎么办?孩子要读书上学怎么办? " b0 V( ?: v# o& M1 s
其实,石嫣的另一半也是温铁军的学生,也是博士来种菜的“傻瓜”,两人的婚礼就是在村里农场举行的,她坐上一辆二八自行车,捧着西兰花就把自己嫁了,到现在也没有一套城里的房子,吃住都在郊区农场。 + ]; g0 x8 a! |4 s
K: C0 S: H5 J7 I* k% J% G
这对博士农民夫妇说,你想要的,土地都能给你,种下一个苗,能收获许多果实。 “一月种下小苗,三月第一个西红柿红了。一粒西红柿的种子不足0.02克,3个月后,带来5000克的果实,收益率25万倍。”
- } _0 I: O9 J% z1 G
他们说,再多工资也换不来,每天能够步行10分钟到家,和家人吃午饭吃晚饭一起相处的时间。 ) ] c9 w, }; N' D- x
“做农民其中一件很幸福的事就是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很长时间,一起生活还一起工作。虽然吵架也难免,但和好也迅速。这辈子很短,我想跟你多呆很久。”
, p! I" I) Y3 j0 ^( N; K" U% E2 d- T% k6 j( e5 z
2017年4月,分享收获五周年的时候,石嫣他们算了几个数,这5年来农场减少使用的化肥用量,达到150000斤,相当于农场拖拉机67辆重,减少使用的农药纯液量有3400升,这就是在为土地解毒。
, t3 ]: @5 O4 ~- D n4 q; A7 h- A5 C7 T) Q% h
如今,分享收获农场的会员超过了700个家庭,他们为近2000户家庭送过菜,有70%的会员一直从始至终都跟随他们,有的家庭大宝二宝,都是吃农场的菜长大。他们记得从小吃的黄瓜有自然的味道,也记得帮自己家种米的杜大叔,每次都要去田里自己拔草。这就是让吃的人、种的人建立信任,与土地紧密相连。 & b8 j/ Y A$ Z5 Q( m: H0 B
农场也为这些久居城市的人,打开了一扇亲近土地的大门。去年,石嫣找到了一处果园。邀请清华的团队给老房子做了改造,变成了有机种植+民宿的体验地。 周末带着孩子来的家长,往往连自己都跟着上了一堂生态课,农场的每处细节,都体现着循环的理念,食堂里洗碗用的是麦麸,第一遍抹掉盘子上的油之后,还可以再次拿去喂动物。
- p, G3 n; X5 G% r# |$ u / u" d( `8 A; ~$ S, d
NO.6 除了分享收获农场“生意”本身,石嫣也在做更多的社会推动。
+ f' x9 Q" @, `$ v: x% y
他们出版了一些生态农业的指导手册,持续在国内传播生态农业理念。从2009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八届全国生态农业大会,利用这个平台,充分宣传CSA理念,带动更多的人和家庭成为“新农人”群体中的一员。
7 p* y7 \/ s/ K j. C; m她希望推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并且能够不断进行复制,让更多的农人通过从事农业项目,可以有尊严地获取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吃到更加健康的食物。
G8 ^" G! @- `4 p* o4 Z' q
在石嫣的影响下,现在,全国大概有1000家左右这样的单位,包括小农户,新农人群体,合作社。这些群体在深圳、上海、成都等地,都能和本地的消费者群体建立连接。有时候,一个人可能连接100-2000个消费者家庭,其规模和方式都不尽相同,几十万个家庭都在参与这场饮食变革。 " u+ v- N& V- [6 N! x% f
]( y, [( U" ?* v从去年开始,她还发起了“大地之子”项目,以学校为主体,目标是在全国一千所学校开辟出校园菜地,让孩子们能够在学校里与土地相接触,并接受食物的教育,了解食物是怎样生长出来的,让他们从小就可以建立和农业的关系。 1 z/ D- @; F+ F7 o7 g6 S7 ?. g
呼家楼小学的楼顶菜园去年开启 顺义东风小学校园菜地
7 I- R- e; M0 h% Q9 ]
3 l( I3 H }2 D- q回顾十年当农民卖菜的生活,未来也将继续以土地为生的石嫣讲了这样一段话:
- a$ C1 s z+ w( {" d, l
' Z% p3 Z$ }( S* ^“在乡土,自己生产并见证了从土到土的循环,也就更知道珍惜——食用品相不好的菜品,剩余物回田,衣服穿二手,饮食以蔬食为主。乡土生活通过物理接触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远人与消费的距离。
6 `8 C, @# x1 O
) d7 r! n& ]$ D! q/ N( j) F0 f他们借助最少的外部资源,最大程度成本内部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照料动植物、照料建筑、照料水利、照料设计……
" s8 T6 N9 |( |/ w$ a- q勤劳、勇敢、坚强、节俭。” + e& e) n3 Q2 w1 `- J2 j
真心希望这样的农民,可以再多一点。 # }# L! Z/ p: o% {* D8 l
, Y. O' c! k. r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9177-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