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富八代” 的百岁贝聿铭,让世界人见识了华人的才华可以有多高 ...

[复制链接] 0
回复
332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4-27 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80年,纽约。
在为欢迎清华大学代表团访美举办的科学技术报告会上,贝聿铭就北京城市规划和中国建筑民族化主题演讲。当时的建筑系学生希望他讲讲玻璃幕墙,说说最新的摩天大楼的设计形式。
贝聿铭却说:“不要忘了中国的过去”

30年后,获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皇家金奖的那晚,92岁高龄的贝聿铭又提出:“建筑设计要变化,要往前走,但在向前走的过程当中,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化特色何在”。



(图片来自CCG)
他说:“你也许会忘记你种下了某种东西——一种经历、一种观念、与某人的关系或一种哲学、一项传统。然后,突然间它就开花了,而且是由截然不同的环境促成的。这样的开花现象能穿破墙壁,甚至突破整个时代。”
而一直被对照的“东方”与“西方”,似乎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对立又和解:“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
因此,人们称他为“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从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穿梭。

(图片来自摄影家邓伟《中国人》专题摄影展)
贝聿铭,这位美籍华人建筑师,在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著名的地标性建筑。
而他的建筑梦,却是从中国萌芽。


1917到1935年 建筑梦生根
“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

1917年,贝聿铭出生于广东。
大时代中为了寻找避风港,也为了占领桥头堡,他的父亲,银行家贝祖诒,带着全家从广东到香港,但他说,“在香港,我们是外人”。

10岁那年,贝聿铭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到上海。
中学的每年暑假,贝聿铭都会去苏州的祖父家,贝家是当地望族。

(图片来自网络)
“儿时记忆中的苏州,人们以诚相待,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苏州的时光影响了他对生活和待人接物的看法,这时,他体会到关于“家庭”的真正含义,也“逐渐感受到并珍惜生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而穿梭在狮子林、西花桥巷,假山中的山洞、池塘、石桥、瀑布,这些传统中国文化的印迹,更让他意识到,建筑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建筑师要使他所设计的建筑与那里的流水相一致,并成为既对流水充分考虑又受人欢迎的表现形式。”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受过多年西方教育的贝聿铭,仍旧自认为:“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有人说,苏州是他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
而上海,是贝聿铭建筑梦开始的地方。
在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贝聿铭接触到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生活方式,“我从上海,略微看到了我在苏州未曾见过的未来或是未来的开始”。
(图片来自青芒果网)
这里绕不开,当时有“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
当时,每天中午放学,贝聿铭就会乘电车到“大光明”,碰上新片上映就躲进电影院看电影,没有新片就坐在梧桐树下。他着迷于它的24层楼高和二百多个房间的庞大体量,甚至回到家还像模像样地画了一份建筑图纸。
贝聿铭日后坦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度,我被它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
1935年,打算系统学习建筑,日后用丰富的知识来建设祖国的贝聿铭,登上了远赴美国的柯立芝总统号邮船。




1935到1978年 创作高峰期




“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既坚持传统,又不放弃设计上的进步观念”
美国求学,他的起点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久,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后来去哈佛大学建筑系读硕士。
这期间,他结识了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两位现代建筑的鼻祖,自那时起,就确立了“找到建筑的内涵并把它表达出来”的设计思想。

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上海艺术博物馆,成为他的毕业设计作品,也被认为是哈佛史上最重要的毕业设计之一:一座精致的木质模型,两层,点缀几个凉亭,溪水淙淙流过茶园。
(图片来自蜂鸟网)
导师为它写的推荐语是:“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既坚持传统———他认为仍然存在的那些特征,又不放弃设计上的进步观念”,这似乎也契合了贝聿铭日后在设计理念上的文化交融。

哈佛毕业后,国内战乱,贝聿铭不得不推迟回国的时间。
当时,正值美国现代主义建筑最盛行的时期,师从现代主义建筑奠基人之一的格罗皮乌斯,贝聿铭用杰作奠定自己在业界的地位,几何形体建筑也成为最鲜明的贝氏符号。
(图片来自在库言库)
其中,肯尼迪图书馆,让他在美国主流建筑圈站稳脚跟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后,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来纪念他的决定,相比参与竞争的颇负盛名的建筑师,贝聿铭还是无名小辈。

关于这次竞争,当地媒体称:初选入围的几位建筑师,在会见肯尼迪夫人时,多少都阐释了他们想要怎么设计。轮到贝聿铭,他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
有人猜测,或许正是贝聿铭流露出的场地、环境应是建筑先决条件的设计理念,打动了肯尼迪夫人。

(图片来自在库言库)
她大胆选择47岁的贝聿铭担纲设计,和肯尼迪同年的贝聿铭,看上去是一位贵族,更是一位有改革精神的年轻绅士,正如其亡夫给予世人的印象。最终,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倚海矗立。

这是一座黑白分明的现代化建筑,一些空间低于地面,使建筑中最动情的因素留于地表——这个项目在哗然舆论中成功。
它的高曝光率,为贝聿铭带来生命中最重要的设计项目之一——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图片来自南报网)
1978年,几乎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国家美术馆东馆建成。
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并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贝聿铭以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有力驳斥了现代主义运动已经衰落的论调,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它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而接下来,承建卢浮宫改建项目,则为贝聿铭赢得世界性的声誉。
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看到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后,毅然决定由贝聿铭担此重任。
高傲的个性令法国人不十分钟意美国设计师。贝聿铭过往的作品,他的中国文化背景,让法国人深信,这位建筑师会带来一件匹配得上卢浮宫的充满文化的建筑。

可是,当贝聿铭提出,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一座玻璃金字塔,并将其作为卢浮宫正式入口的标志的时候,这个方案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

(图片来自网络)
贝聿铭回忆:“在我们公开展示金字塔设计之后的1984到1985年之间,争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也在巴黎街头遭到不少白眼。”

他强调自己来自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使法国人相信自己不会小看历史文化传统。玻璃透明的质地,保证现有建筑群的外观不被严重破坏,历史之于现代能完美融合。
他最终说服了法国人,1989年建成的玻璃金字塔,也以上佳的方式将卢浮宫带入20世纪。

而他自己则认为:“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它们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密不可分。”

(图片来自途牛网)
在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贝聿铭在世界各地都有设计伊始,甚至建筑落成之后一段时间里都饱受争议的作品。
后来,时间证明它们的经典性,也映照了贝聿铭前瞻性的设计眼光。
而业界的认可来得更早:1983年,他就被加冕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

(图片来自普利兹克网站)
这个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奖项,评价他为:“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在国际建筑界积累成就的同时,他与中国又渐渐联系起来。
可是,再返中国大陆,距离当年他远渡重洋,相隔39年。

1974年,贝聿铭以美国建筑师学会成员的身份到访北京,作文化交流 。

四年后,贝聿铭再被邀请到访北京,却拒绝了在故宫附近设计一幢“现代化建筑样板”的高层旅馆的邀请,并影响了故宫周边的高度限制政策出台

据政知圈报道,贝聿铭回忆,“我说不行,不敢做。做了以后,将来人要骂我”。


他介绍,“那次之后,清华大学的吴良镛先生就提议建筑高度应像一条线,从故宫向外慢慢增高,因为里面都是文物,进了故宫看见高楼都围住你,故宫就破坏了。大家都同意。”
香山饭店
(图片来自凤凰网)

至此,已经两次被邀请在紫禁城周围留下美国式现代化印记的他,最终只选择在北京郊外的香山设计了一座低层的旅游宾馆,被命名为香山饭店,它已成为中国近年来众多庭院式酒店的原型。


1979年至今 寻根与跨越




“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设计苏州博物馆给我一次机会去了解我的老家”
中美建交后,贝聿铭作为中美关系的桥梁性人物的角色更加明显。
“破冰之旅”时,访美的邓小平夫妇,出席在肯尼迪中心举办的文艺晚会。贝聿铭正是这场晚会的报幕员之一;美方特意安排邓小平在刚建好的国家美术馆东馆发表演讲,该馆的建筑师也是贝聿铭。

此后,贝聿铭游走在中美之间,东方和西方之间,成为寻根者,也成了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跨越者。
在心心念念的祖国,他也留下了不少经典建筑。
如,台中的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香港的中银大厦、中国银行总行大厦、苏州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澳门的澳门科学馆,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还自发设计了汶川地震玻璃纪念碑。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国驻美大使馆
(图片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这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他迎来了晚年“最大的挑战”——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

(图片来自中国景观网)
古城苏州,贝氏家族已经在此绵亘生息600多年。
尽管,贝聿铭在苏州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3个月,但他认定自己是苏州人。
他说:“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设计苏州博物馆给我一次机会去了解我的老家”。

2002年,再次回到家乡,接手苏州博物馆设计工作时,他已经87岁了。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作为一名一辈子不做“只挂名不设计”的设计师,他在四年当中五赴苏州。仔细观摩苏州博物馆的藏品,思考为这些珍玩量身订制属于它们的房子。同时也将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

最终,他为世人打造出一座恬淡的苏州博物馆,灰白色、带有姑苏轻软气质,它朴素却很美,有世外桃源的空灵,又有人间烟火的温度。

(图片来自中国景观网)
业界一直流传着他主持修建苏州博物馆时的轶事:追求完美的他事必躬亲。
从每一张设计草图,到院落中每棵树的选栽,他都亲自定夺,甚至池塘中每株荷花的定位,他都要与工人们仔细商讨——作为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从设计直至建筑落成,他甚至参与了每个过程。

落成后的苏州博物馆已然成为苏州地标建筑之一。
(图片来自中国景观网)
  
不做挂名的设计,亲力亲为跟进设计的每个细节,直至亲眼看到建筑落成,对如今日渐高龄的贝聿铭来说,逐渐变为一个奢侈的心愿。

而对他来说,设计苏州博物馆是他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旅程。他将自己晚年这一力作,视作“最亲爱的小女儿”。

(图片来自豆瓣)
桃花坞年画、西花桥巷让他魂牵梦萦,鸡头米令他念念不忘。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791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