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M4 s$ s+ S5 e6 L9 M" C0 u- E
, ]* s8 z" [9 ?3 f* G
01
# G; m5 S' p) i, Y, U* ?1951年年底, 一场简单朴素的婚礼。 成了整个北京文艺界的盛事。 婚礼的主持人是郭沫若, 男方主婚人是阳翰笙, 女方主婚人是欧阳予倩。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大名旦,外加相声大师侯宝林、孙宝才, 曲艺界名角悉数到场。 - U& g* R/ l7 _0 O+ c
7 T5 e) }! s) C- Y5 Q
周恩来总理本是打算来的, "按理说,我该到场祝贺, 但我这一来,现场就得戒严, 你们这婚礼也就办不成了。" 这些话,是对新娘新凤霞说的。 而新郎,是一个叫吴祖光的剧作家。 因为无法到场给新人道喜, 事后周恩来特别宴请两人, 到西花厅做客。 当天做陪的,亦是文坛泰斗, 一个曹禺,一个老舍。 & Y E& }5 n& ^: ]' ]3 q
* a# q( f( M- y& h# J# I& K稍微对新凤霞, 有所了解的便知道, 她是新中国的"评剧王后"。 原名杨淑敏,生父母不详, 从小被卖到天津,养父卖糖葫芦, 养母是家庭妇女,大字不识一个。 她5岁学戏,12岁登台, 小小年纪就撑起了整个家的重担。 上世纪50年代,主演《刘巧儿》《花为媒》, 电影一经问世,立刻红遍大江南北, 她成为了举国皆知的电影演员。 虽然出身寒微,但她貌若天仙, 一副好嗓子引得全国上下百听不厌。 就连周总理都说:* }, ^2 B2 \+ g
"可以三天不喝茶, 不能不看新凤霞。"
9 A( s* x) f( M- B$ a2 P
7 O6 C% t, I6 }* k0 y5 @至于吴祖光, 家族背景就更大了。 他是江南六百年来最大文化世家, 宜兴吴家的后人。 明朝正德年间吴家的楠木厅, 至今还坐落在宜兴市中心。 宜兴有名的紫砂壶,即是吴家先祖首创。 他们家族酷爱收藏,一副《富春山居图》, 从万历到康熙年间,就挂在他家客厅里。 太爷爷吴殿英是武昌起义第一推手, 爸爸吴瀛是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 吴祖光17岁从孔德学校毕业, 进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学习, 19岁就被称为"戏剧神童", 20岁就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当校长秘书。 后来因为遭到国民党的通缉, 万不得已去到了香港。
7 o* T4 [4 `: m8 q02
4 ?5 |1 S% k# q7 z" w早在天津时, 新凤霞就出演了, 改编自吴祖光作品的评剧, 《风雪夜归人》。 对吴祖光的才华仰慕已久。 1951年的一次文化会议上, 两人不期而遇。吴祖光在台上发言, 一身白西装,英俊潇洒,谈吐文雅, 新凤霞在台下细细打量: "原来我敬仰的作者这么年轻, 我还以为他是个老头子呢!" 会议结束后,老舍特意将吴祖光, 拉到新凤霞的休息室给两人牵线。 此前,老舍常去听新凤霞的戏, 听说她想找个有文化的丈夫, 常常将身边的文化人介绍给她, 但她一直没表态。直到看见吴祖光, 新凤霞的心砰砰作响了。
& V8 O2 Q" l6 T: g新凤霞剧照 ( ~9 I% P) ?8 N. I1 V# u9 Q0 w
看到新凤霞时, 刚才在台上幽默风趣, 妙语连珠的吴祖光居然晕了。 对方长得实在太漂亮,又很讲礼貌, 吴祖光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此后,他偶尔去看新凤霞的戏, 但从不主动找她说话, 吴祖光觉得,对方那么漂亮, 名气大到全国,追求的人排着长队呢, 怎么可能轮到自己头上? 尽管老舍跟他说了无数次, 吴祖光还是迟迟没有表态。 这时,北京创办文艺杂志《新观察》, 主编郁风请吴祖光采访新凤霞。 吴祖光这才请新凤霞到泰丰楼吃饭。 采访中,吴祖光听了她凄凉的身世, 心中更多了几分怜爱。 + |) T7 h0 d, z8 J
2 b4 [7 k/ m- I2 f. R采访结束, 两人再没有见面。 老舍去后台见新凤霞时, 新凤霞时常对他说:3 n) Z7 ?5 l6 J. E4 G
"有时间让吴先生也来。" 可吴祖光当时碍于她的名气, 始终保持着应有的礼节。 新凤霞这下有点坐不住了, 正好,全国青联开会指定她发言, 但她大字不识几个,想来想去, 鼓起勇气去街上给吴祖光打了电话。 《刘巧儿》里的巧儿自己寻找婆家, 她也要自己追求幸福: "吴先生,我想请你帮个忙, 来帮我写一篇发言稿, 您看可以吗?" 7 ~) w5 H+ E D9 }0 S5 x/ o$ @
$ a2 \5 C; b5 O8 c& Q# r再次见到新凤霞, 吴祖光依旧表现得很拘束。 他还不知道,当他答应新凤霞后, 新凤霞失眠了一整夜, 只盼着天亮他能早点来。 吴祖光连夜将发言稿写好, 端端正正地递到新凤霞手中。 "吴先生,我不认字, 你能不能念给我听?" 吴祖光就一个字一个字, 耐心地教她这篇发言稿, 直到她背得八九不离十。 就在吴祖光赞赏她聪明时, 新凤霞突然说:"我很喜欢刘巧儿, 喜欢她追求自由婚姻,我想告诉你, 我喜欢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娶我?" 突如其来的告白,让吴祖光吓了一跳。 他站起来,攥紧拳头,"我得考虑考虑。" 新凤霞有点失落:"实在不行就告诉我。" 新凤霞以为对方并不喜欢自己, 没想到吴祖光起身往外走时, 回头凝望她说: "我得对你的一生负责。"
! N- D! z# J; M9 K/ J# {$ Z03
$ ^/ @9 K) f+ ~: u. i8 Z第二天,新凤霞唱戏, 提前叫吴祖光来看, 寻遍了台下,却没见他的身影。 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抬眼一看, 自己的床上多了一个新蚊帐, 新凤霞就问二姨怎么回事, 二姨笑眯眯地凑上来:
3 k8 I, H1 L& F"还能怎么回事,今天吴先生, 在这里忙活了两个多小时, 又是钉钉子,又是挂蚊帐。" 原来前天夜里,吴祖光发现院里花朵, 招来很多蚊子,新凤霞一直在拍打, 他人虽然腼腆,心却非常细, 记住了,就特意上街买了蚊帐。 就是这顶漂亮的蚊帐, 开启了"霞光之恋"。
5 \4 E% ?! k* D
; b `3 l$ A5 o: x新凤霞和吴祖光恋爱了, 有关他们的话题传开来, 很快出现了反对的意见。 有人拉着新凤霞说: "他是从香港来的,花天酒地, 玩弄女人,道德败坏, 你嫁给他,这辈子就毁了!" 持有这种意见的,多是一些老干部, 有些是新凤霞的直属领导。 当初这些人,也给新凤霞介绍过对象, 甚至把自己的亲戚和儿子介绍给她。 但每次新凤霞见了,就叫对方哥哥或叔叔, 一个称呼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些诋毁吴祖光的话传到耳朵里, 她是一句也不信的。
% J( Z+ ~3 b3 N: V
! v3 y- J c( }6 ]& P5 t. Y: p结婚这件事, 新凤霞比吴祖光主动多了。 一天下午,她把吴祖光叫来, "我们结婚吧!越快越好! 现在反对我们的人那么多, 我偏要办出个样子给他们看!" 说罢,新凤霞自己去大栅栏挑了白婚纱, 吴祖光看她这么兴冲冲的, 笑着说:"你呀,快别让我, 跟你一起出洋相了, 我让郁风给你设计一件旗袍, 把该请的人都请来,热闹热闹!" 就这样,1951年年末, 吴祖光与新凤霞结为伉俪, 到场者皆是中国文化界名流, 一时成为惊动文艺圈的盛事。
2 n9 n- A( L B( M04
; y- c s8 r& m2 a3 I, z, I1 K; ~/ k电影《刘巧儿》中, 巧儿唱到:"我们学文化, 他帮助我,我帮助他。" 不但成为了经典的唱词, 也成了夫妻两人真实的写照。 吴祖光知道妻子没读过书, 吃过不少文化上的亏, 特别想学知识,就专为妻子开辟了书房。 为她置了雕花小书桌和红木书架, 又买回来各种古今中外的名著、小说, 只要有时间,就教妻子读书、写字, 两人常常是学习到深夜。 新凤霞聪明伶俐,在丈夫的悉心指导下, 进步飞快,很快就学会了常用字, 不久后,甚至开始在报上刊文。 妻子满心欢悦的样子, 是吴祖光最大的安慰。 ) a7 e) d6 v- E( W
新凤霞与周恩来总理 8 U, j9 i: ]4 P0 ^
1957年,风向逆变, 这一对才子佳人的生活, 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变故。 5月份,吴祖光响应号召, 准备对文艺界的不良风气提意见。 参加会议之前,一直温顺的妻子, 坚决不同意他出门: "你别乱说话了,现在不是时候。" 可吴祖光还是去了,在会议上, 他发表"反对外行领导内行"的讲话, 见诸报端后不久,被定为右。 就这样,吴祖光被发配到北大荒三年。 上头很快下来人,指着报上的离婚案, 对新凤霞说:"你应该划清界限。" 向来对政治充满恐惧的新凤霞, 这时却说:"王宝钏等薛平贵十八载, 我可以等祖光二十八载, 他是个好人,我愿意等他。" 对方拍了桌子:"你还想不想唱戏了?" 新凤霞忍住眼泪道: "评剧是我的生命,祖光是我的灵魂, 若是不能两全,我宁要祖光。" 新凤霞因此也被"划右"。 % o9 q+ C K8 W7 b; h4 x; w
- Z) u, p) u3 M Z* A" g5 S
当时新凤霞三十来岁, 艺术生命正是巅峰期, 无数人争着要看她的戏。 所以这时就出现了荒诞的一幕。 舞台上,新凤霞闪光熠熠, 一句唱腔一个身段,引起台下无数喝彩, 场场满座的她以一己之力养活全团。 可还没等闭幕,她就被推到后台劳动, 倒痰盂、扫厕所,甚至在后台贴着标语, 让她不要翘尾巴,警示大家与她拉开距离。 在这种痛苦和委屈中, 老舍劝她多给吴祖光写信。 她就含着泪给丈夫说生活里的琐事, 不会写的字,就用符号表示, 为了让丈夫宽心,还把孩子们的手啊、脚啊, 画在信纸上,想给丈夫某种慰藉和力量。 三年间,书信成了两人生命的支撑, 吴祖光还偷偷写了好多诗文, 表达自己压抑的情感。
3 I M" R) F, x1 c9 P2 P* N" I" i; {- x1 Z. W( [; X
吴祖光永远忘不了, 从北大荒返回家中那一天。 新凤霞得知丈夫要回来, 早早地带着三个孩子上街买红纸, 将家里布置得焕然一新, 剪满"欢迎"二字的窗花贴满窗户, 整个房间就像是过年一样喜庆。 此后,吴祖光回去做编剧、导演, 新凤霞继续自己的演艺事业。 原以为今后的日子, 会像回来那一天时一样欢喜, 但命运并没有眷顾, 这对经历坎坷的夫妻。 运动的洪流再次席卷而来, 吴祖光被打倒,新凤霞遭受牵连。 当初给他们牵线的媒人老舍, 选择了投湖自尽。 5 O+ t; e7 r2 I: b* n* m
05
4 ?: `# j5 m# B. L7 o7 B8 k! f6 R看到周围人的命运, 新凤霞很是担心丈夫, 可当时她也自身难保。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她遭到了非人的待遇, 被赶下舞台,成为人人欺辱的对象。 一次她在后台做杂役, 突然高血压发作,便靠着墙角休息, 路过的人呵斥道:"让你干活, 你跑到这里偷懒?" 新凤霞说我头晕,高血压犯了。 对方说:"我高血压犯了还坚持工作呢!" 他们居住的四合院被强占,只能搬进平房, 新凤霞白天在郊区劳动,负荷极重, 给原本身体不好的她造成巨大创伤。 1975年,由于脑溢血发作, 导致新凤霞左半身瘫痪, 彻底告别了舞台。 9 T0 X$ b: _+ T5 u" f
# F7 z6 S5 B: u! e: @) q5 H, W
新凤霞一生要强, 如今别说是演戏, 连动一动都十分困难。 为此不知流下多少眼泪。 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 吴祖光知道自己的精神不能塌了, 悲伤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他必须找到办法让妻子振作起来。 早年还住在栖凤楼时, 他曾在家宴请宾客,有一次, 齐白石老人来访。众人刚刚坐下, 只见齐老盯着新凤霞一直看, 坐在旁边的助手就推了老人一把:
) s- C% N/ S2 R) D2 S3 m+ N"不要老盯着人家看,不礼貌…" 齐老却气嘟嘟地说:"她好看嘛,我就要看!" 新凤霞不但不生气,笑道:
0 u* T# Q" r c1 ?/ x, m l+ f"齐老您看吧,我是唱戏的, 本来就是给人看的。" 坐在旁边的郁风便说:
) d' W6 A# j$ A8 V6 [ m"既然齐老喜欢凤霞, 就收她做干女儿吧。" & Y) N* e$ y2 ~% _- N
新凤霞与齐白石
, ], L8 Z6 N8 i, ~
6 E% c1 i" D/ } r在那之后, 新凤霞常去拜访齐老, 在他的教导下学习画画, 打下了深厚的绘画功底。 妻子瘫痪之后,吴祖光鼓励她画画。 新凤霞画了一幅又一幅, 画的满意的,就让丈夫来题字。 此外,吴祖光还鼓励她写作, "写文章吧,想写什么写什么, 写到哪儿算哪儿。" 新凤霞听了丈夫的话,不断地写, 思路越来越清晰,灵感越来越多, 有时一天能写一万字。 ) Y- H9 U% {" w: E# q
2 X9 u+ ~' [4 E# |5 n) Y
因为认字不多, 遇到不会写的字, 她就画一个符号,等丈夫给自己填。 在吴祖光的陪伴和鼓励下, 新凤霞残疾后的二三十年间, 写出四百万字的作品,画下几千幅花鸟。 到了晚年,儿子称她为画家、作家, 没想到新凤霞摆摆手说:
+ y; ?! `0 X- x3 T' I6 n8 v. \# z"我哪是什么画家、作家, 你当我有那么喜欢画画写作吗? 我不写字,不画画,就会又哭又闹, 这样会让你爸爸担心,你爸爸年纪大了, 我不能给他那么大的压力, 我是为了让你爸爸高兴!" 而正是由于这样的心思, 那些文字、画作无一不是饱含深情, 充满了灵性和爱的趣意。 0 g( u1 O b6 }
06 5 g, _+ S% @' ~ t( m
几十年里, 夫妻两人风雨同舟, 无时无刻不在为对方着想。 50年代,吴祖光在石景山体验生活, 妻子突然病倒住院, 他就每天骑着自行车, 来回四个小时的路程去看望妻子。 新凤霞落下残疾后,为了方便, 他特意给妻子买了一个摇铃, 并告诉儿女们,只要听见母亲摇铃, 不管手上忙什么,立即给我停下。 改革开放后,每次出远门, 吴祖光都要给妻子带礼物回来,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带妻子去看看世界。 晚年的吴祖光,仍旧一腔正气, 在跟朋友交谈时怒斥一些不良现象, 声音稍高一点,妻子就会阻止, 为这个,老两口没少争执。 后来郁风对吴祖光老人说: "她是在担心你啊!是受了多少苦, 才形成了这么大的戒备!" + T1 e n7 f0 l2 l' O+ l6 n1 O
: ]! u2 R; O6 W$ f4 J3 g
1998年4月9日, 71岁的新凤霞突发脑溢血去世。 妻子的离世,让吴老深受打击。 他一个人住在妻子的书房里, 对着妻子的书桌和看过的小说发呆, 一坐就是整整一天。 直到后来写怀念妻子的文章, 吴老也是哭哭停停,历时半月。 在文章中吴老深情地写道:
1 g2 I7 c& o' o( R T& ~" b"她一生的成就,无人可以取代, 她受到的冤枉和委屈,无人可代, 她的光辉业绩和坚贞勇敢,无人可及, 想到凤霞对我的一片深情, 令我惭愧无地,无从报答…"
^, I6 U9 ?# b( S/ e5 l( j* ?
S4 d0 {' L* q+ j6 s# G& I, d5 i老人晚年的一段录音, 听了更是叫人无限感动, 吴老用沙哑而哀伤的声音说: "她最后的日子, 一直在说一些往事, 她平常不大说这样的话, 平时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我的名字, 但从得病到送往医院抢救之前, 在我还能听见她声音的时候, 她一次也没叫我的名字, 就这么匆匆离开我了, 所以我不能不难过, 从此我们永远地分开了…" % }# L" ~( y$ u9 V( r! e
; I. E9 o- x6 C% j2 n s/ R7 p2003年4月9日, 吴祖光溘然长逝, 而5年前的这一天, 正是新凤霞离开的日子。 这对恋人像是约定好了似的,
3 R' c, _' g2 @' T$ C9 [ 在同月同日离开这个世界, 远离那些荒诞和风雨, 在另一个世界执子之手。 穿过那悠悠的岁月, 光阴的镜头仿佛会落在那个夜晚, 她问他:"你愿意娶我吗?" 他激动地从座椅上站起来, 走到门口,凝望她的眼眸说: "我得对你的一生负责。"
1 }) N( N& E+ G
9 p; ^; a" g8 y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 从风光无限到备受折磨, 从万人追捧到年老落寞, 在这相濡以沫的几十年里, 他们对彼此的真情, 矢志不渝,坚若磐石。 也只有这样的爱情, 才能让我们不虚此生, 因为当我们爱一个人就像爱生命,9 F1 f$ K. R, k# s, a S2 I
我们才有无限的力量,
* b5 d6 @ D1 e 去冲破生命里漆黑的长夜。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3664-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