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钱和家庭哪个重要? 看完沉默了!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0-11 0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a1 Z# L* U7 h8 H

) }& L1 V& Y: a+ d我们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观念、最讲究亲情的种族之一,并且深深地为之自豪,但在老外的眼中,却未必如此。
我澳洲的朋友谈起了中国人和澳洲人对家庭的重视。没想到,那几位澳洲朋友说:“你别生气,其实,我们觉得你们中国人并不爱家,并不像你们自己说的这么注重家庭。你们更爱金钱!” # W8 k" e4 g$ m" Y
- G% N. i4 Y- t( H0 s' }3 C
我愕然,于是,我记下了这些真诚的对话:
8 r" h# a6 @! f! Y2 V  h
- |+ _* ?/ f0 O4 c; i
无论在澳洲还是在中国当地,你们中国人的确很勤奋,中国人在海外也能比当地人积蓄更多的钱财,但我不认为这是你们中国人有经商的天赋,而是你们比我们更节俭,更能省,是通过降低生活标准来完成的金钱积累。你们平时很少上酒吧,周末也很少度假,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衣服都是从中国买了带过去,因为上海这边更便宜,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学生带了很多碗过去。
1 b- s4 H1 ?+ Y3 R$ {3 a* L; N& T! E0 i. O8 ]
你们会没日没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给老人照管,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你们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圣诞节你们甚至都不休息。
# \( n5 A6 X- N1 `1 O- O  H2 r3 w
所以,你们华人的孩子尽管学业上很优秀,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另类,觉得和当地人比起来,父母更关心的是家庭的金钱收入、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习分数,而不是他们的快乐。”
( i% E+ g2 W) W+ v; [1 E5 a" X
是的,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们中国人说这是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多挣些钱,但每一代都说自己赚钱是为了下一代,那么究竟哪一代会真正地使用这笔钱呢? 2 p- g- T# ~8 B8 a

" V6 ?0 I2 ]+ S. r1 M6 l7 {
生命是那么短暂,你们借口为了家庭的未来,而在现在就牺牲了家庭,我不知道这个帐是怎么算过来的,怎么还能体现你们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观念。
2 G/ p# P3 c( P" t: ^

/ l( E  g# n5 Q# w& K6 @6 Z
你们为了工作,可以忍受长时间的夫妻分离,要在我们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个月以上,基本上就该考虑办离婚了。所以我们被派到海外来,就一定是全家一起来,我的妻子、孩子都搬到上海来。他们要是不愿意来,我就不可能接受这项工作,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呀。我在中国甚至听说过你们的上一辈人,甚至有夫妻几十年都分在两个地方的,到了退休的时候才能生活在一起。这太残酷了。难道你们就不会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吗?工作也还可以再找呀!
我的中国公司里有很优秀的人才,但因为不是上海本地人,家庭就在另外城市,每个月甚至每两个月才能相聚一次,为什么其中的一方就不能放弃工作呢?我知道有很多在城市里工作的农民,他们甚至只能一年回家一次,都说是为了家庭在挣钱,可这样的钱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N" d9 h! z$ e# r1 b

5 A9 O" U0 p3 Q0 {, {
在澳洲,你们中国人基本都比当地人有钱,但没有人羡慕你们的生活,我认为你们就是金钱的机器,但你们为自己的赚钱爱好涂上了一层家庭的色彩。

1 V7 i$ U4 I# b
看看我们的周围,多少的人,为了一个房子,牺牲了自己的今天,加班加点地工作,“等买上房子,或还完贷款,就可以轻松了!"
: l( Y  L8 D' M- l3 a9 }2 A2 m* c& R6 ^5 x- i; q- n
等着吧,---房子完了,还有孩子呢!
又有多少孕妇,“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生下来更麻烦,还不如在肚子里,想去哪里,去哪里!有多少小孩子家长,“等孩子上小学了就轻松了,熬吧。” ) V3 S/ h6 L) |) z1 W

9 G8 u- G  T0 {/ O) P. ^# s* c6 A# b---
上学更轻松不了,各种辅导班,还不如幼儿园省事!
多少的家长,在为了一个小升初,牺牲了孩子的童年,周末奔波在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的路上,“等考上初中,就解脱了!”---小学完了,发现初中也有辅导班,而且更多,孩子更没有时间玩了!只好等大学再玩了。 # c7 Z, o; A0 ^  k% Z
4 m- }) E" h5 M4 J! g! f
等孩子上了大学就完成任务了。”---大学上完了,找工作一样要操心!
/ }( p7 \9 m- C, U$ R; R
8 `( H  L2 o2 N; C1 }- w7 h
等孩子工作了,我就没有负担了。”---工作找好了,又开始操心孩子的婚事、房子!“等孩子结婚了,我就不用操心了!”---结婚了,有房了,孩子的下一代又来了!

; J/ l/ g! I/ H4 |5 Y7 A

# F. v" @4 i% h$ B1 F% Y
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视线永远在未来,为了未来,今天积累能量、积累证书,积累票子。结果就是抱怨,我们的视线永远没有活在当下,发现一辈子,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过的。其实中国人一辈子就是这么过的。
最懂得享受的是美国人;
最有信仰的是欧洲人;
从出生到死亡都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是中国人。

3 M4 y7 y2 e2 x$ r0 f, f+ ]- P
大多数美国人的一生
0—10岁
参加野地考察等各种集体活动
1 i7 }1 j. {3 h8 M* N
10—20岁
谈恋爱和追梦
20—30岁
找份平凡稳定的工作
( Q* T, T) e1 E+ _
30—40岁
终于发现自己的追求,享受有房有车有孩子的生
40—50岁
常常在工作压力中度长假
50—60岁
享受教会生活,旅游
60—70岁
开始写回忆录,旅游8 \" J- M! S8 }# o' Y, Y
70—80岁
安度晚年

1 F/ h$ n/ M2 j3 E死后
一般进公墓
-------------------------------------------
大多数欧洲人的一生
0—10岁
参加学校乐队,学习古典音乐等
10—20岁
组自己的乐队,进行各种尝试
7 H7 C5 O6 O2 y" y9 v" |
20—30岁
严重受哥特死亡文化影响
30—40岁
乐队开始正式走黑色金属路线
. M) O/ ?& w* {" H' U
40—50岁
回忆童真,开始过回“彩色”的生活
50—60岁
安定下来,寻找温情,过小生活
60—70岁
去教堂总结自己的一生
70—80岁
与子女一起安度晚年
死后
安心躺在一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上
-------------------------------------------
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0—10岁
被迫学习各项课外技能,不断考级,多数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
10—20岁
死啃如山的书籍,应付如海的考试
20—30岁
到处投简历,着急自己找不到工作
30—40岁
成为房奴、车奴
40—50岁
为孩子的未来操心,省吃俭用,努力存钱
% M7 y+ w0 b' a* ?
50—60岁
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却发现马上要退休,又开始担忧退休后怎么办
60—70岁
花费大部分精力养生,却发现还要养孙子
70—80岁
终于安定下来度晚年
临死前
发现原来一块墓地都贵得要死
⊙编辑:国学文化(ID:guoxue33)
7 w, N- {. J7 |4 y3 Q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3260-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