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大海螺 于 2015-11-20 16:06 编辑
* `2 e j3 v" A# d6 v* Z1 B( Y0 ~/ L+ c$ @9 T# b. Q9 b) }
在UBC读书时,经常在校园里看到一个中国人的名字–David Lam(林思齐)。小伙伴们一致认为,迄今为止,他是加拿大最牛的中国http://www.lahoo.ca/life/im/。我的每个教授提起他时都是满脸敬重的神态。想让老外由衷敬佩可不是什么高官爵位,名车豪宅所能带来,你懂的。
. J( I+ r Z' R6 [: J4 p) ?5 s8 s" e" S
林思齐44岁才跟妻子和孩子移民加拿大,白手起家,重新开始。最初全家租住在温哥华只有一个睡房的套房。带来的六万加元很快便花了一半,再加上初来的时候找不到工作,生活一度陷于拮据。但是在短短的十多年里,他凭着超人的才华与毅力,为人处事的信义与善良,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地产王国,业务扩展至整个北美西部,累积总收入逾一亿加元,成为卑诗省首富之一。# @* D6 [: e" f f9 W
5 J: p8 w+ S7 d" D6 l h" R
1 k/ K% d( g+ r/ m8 N8 ], |3 W* }
, i7 i7 y6 q7 s! M9 A8 f. d' z7 M0 T+ G8 O! I
在60岁事业正旺时,他却选择全身而退,成立林思齐博士夫妇基金会(Dr. and Mrs. David Lam Foundation),专注于慈善公益事业。数年之间,他向卑诗省大学、西门菲莎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和维真神学院等多间学府分别捐赠超过百万元。出资为温哥华筹建中山公园、为温哥华世界博览会出资兴建加拿大馆、在1988年为西门菲莎大学成立国际交流中心(后改称林思齐中心)。从1983年起,他每年捐赠超过100万元的善款给各项慈善事业。
% v% U& j7 f& V7 ~9 r$ i, @) y, k0 f/ R5 k6 D1 L+ T: W: Y1 A
在1986年的温哥华世博期间,林思齐率先为加国引入龙舟竞渡。1989年,他与黄光远成立加拿大国际龙舟节(Canadian International Dragon Boat Festival),自此,每年6月举办龙舟竞渡成为温哥华的一项传统。2007年出资修复史丹利公园,又在2009年出资为2010年温哥华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兴建速滑馆。
* B: P% D u9 B- M* W1 I$ P$ P
@5 G( S- b7 e5 C1 ^3 g' IBC省以他命名的地方:
% ~' @% h- U8 B( n" u, W% p, k; C6 l0 ~1 N( x1 S. z& v
林思齐博士夫妇基金会(Dr. and Mrs. David Lam Foundation)! G" G4 ^5 a+ O, e% k1 c
8 B3 c5 f3 G5 L7 T4 o! C9 e6 X4 [林思齐公园(David Lam Park):位于耶鲁镇
- `! N S$ E: \2 {" |% T) k' ]/ U. c
- L% Y4 a8 b. T5 y) I
/ m( H9 k2 y9 r( _+ d e
% T+ C( K( B- G( n" g林思齐中心(David Lam Centre):位于西门菲莎大学- s9 U6 I1 j2 [' p
8 ]7 U6 d( o! L. o3 j/ ^1 T% ?林思齐管理研究中心(David Lam Chair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位于卑诗省大学,旧称林思齐管理研究图书馆
$ `9 Z; y* G/ r9 ~) f5 R
. z+ Y1 g, Z+ q0 z; tDavid Lam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re
( m R m( M; \3 X
7 H7 m5 ^7 X2 V. p7 d) `
9 V, ~# I, L! Q0 g' b% M$ v: v
. e$ x- l, n0 v$ k9 ?林思齐亚洲花园(David C. Lam Asian Garden):位于卑诗省大学植物园内
4 c% x& j! e( t. `, Z( x" @4 X- U2 i& m
9 Z1 Z( U. Y; N! p6 H, I6 X3 c7 } e4 i/ W& O
林思齐多元文化教育教席(David Lam Chair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及林陈坤仪特殊教育教席(Dorothy Lam Chair in Special Education):由卑诗省大学设立
1 E1 x9 ?! W8 D& Y9 N1 d! @
4 |( d v' _$ O3 O! q" @: B2 ~9 |林思齐演讲厅(David Lam Auditorium):位于维多利亚大学
* ]7 a) a1 Z; O0 P# m$ i2 U
% O; V8 s8 @# C' q林思齐伉俪学生综合宿舍(David and Dorothy Lam Family Student Housing Complex):位于维多利亚大学,由英联邦运动会前选手村改建,宿舍旁边设有林思齐回旋处(Lam Circle)
) Q m5 s1 T- I8 o& ~$ t- K0 x( h6 N: \* x2 ~( K" k- r0 z
林思齐校园(David Lam Campus):位于高贵林,属于道格拉斯学院0 s; h" R+ {2 y; @
6 m. a# X* H- `2 n" b4 w$ U
) c% l1 j$ O9 O- }- y4 |/ k
- H$ u' Z. J n0 j
$ q6 x( V. }& m; S林思齐1923年出生于香港,为嘉华银行创办人林子丰的次子,1947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1948年在美国取得费城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他又到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攻读经济学博士,1950年返回香港,从事教育、工商、金融事业,曾任嘉华银行总经理。
& L# O3 C/ g# V7 ^- R" Z
; e% M A2 d, Z4 h4 E: R% c( ], c来温哥华后的林思齐立志投身房地产市场,他除了阅读大量关于房地产方面的书籍外,又报读卑诗省大学夜校的房地产估值课程。另一方面,他与友人在1968年创立新利华地产发展公司(Sunneyvale Development Ltd.),正式进军加国地产市场。透过家族关系,他成功游说包括霍英东、李兆基和冯景禧在内的多位香港商人,由他们出资投资加国地产,再成立20多家地产公司,让他们各自出任公司主席,自己则出任总经理,亲自打理业务。+ C3 d1 E! w; F( ?- q5 d$ s7 w3 |
: z( W8 a- f5 [/ N" v
1972年,林思齐正式取得加拿大公民身份,并在翌年创立加拿大国际房地产公司(Canadian International Properties Ltd.)。当时正值国际石油危机,美国房地产市道低迷,林思齐打算以400万美元购入三藩市市中心的保险交易大厦(Insurance Exchange Building),可是,正要购入大厦前夕,一名犹太商人捷足先登,出价425万美元买入大厦。九个月后,犹太富商再放售大厦,这次林思齐向富商提出以年息七厘、七年借期的形式借入540万美元,然后再以同等价钱购入大厦。林思齐的建议获得富商接纳,最终令大厦落入他的手上。未几,石油危机化解,房地产市道急速反弹,林思齐再以2,250万美元把保险交易大厦售予英国地产发展商,前后的帐面收入高达1,710万美元。
; o- g. p+ p" |4 n! e- u" ~& U
: T& L+ }( L4 N( {# t7 K* @由于在商界上的突出表现,以及对加拿大社会的重要贡献,林思齐在1988年获加拿大总理提名出任卑诗省省督,成为加拿大全国历来首位华人省督。至1995年卸任,在任6年期间,有三任省长在他的监督下领导省政府,使卑诗省政通人和、绩效卓着,深受加拿大联邦政府的盛赞和卑诗省人民的爱戴和敬佩。# N/ ~4 r: d' s7 n3 Q
6 m1 p2 T) u+ Z& {! a9 v6 ?! n- x% U" ~
# l% g( M$ `; x+ w2 F
林思齐在任内热心履行省督职务,出席的公开活动多不胜数,招待各方宾客多达80,000人,发表演说次数亦不下千次。此外,他还致力于推动种族融和,并探访卑诗省内的每一个社区,加深各族裔相互的了解。
7 g1 n( y+ s0 @9 y. o' }5 y
' F! j0 ~. P" I. `! j K林思齐其他的任内事迹还包括在1988年应卑诗省省长温德心(Bill Vander Zalm)建议,创立卑诗省勋章,并兼任勋章总管(Chancellor),该勋章是卑诗省政府所能颁授的最高级民事荣誉,勋章只设一等,专门授予对卑诗省有杰出贡献的人士。( p+ E& U2 K/ |$ ^. J) o2 g
: [/ X5 \" {8 u: n7 y# g% n在七年省督生涯中,林思齐先后经历温德心、庄思顿(Rita Johnston)和哈葛(Michael Harcourt)三任省长。省督有权劝退省長,1990年,温德心因出售持有的奇幻花园(Fantasy Gardens)游乐场予台湾富商,卷入轰动一时的利益冲突丑闻。事件一度令卑诗省政府陷入宪制危机,林思齐谘询法律意见后,决定在背后出面劝退温德心,最终促使温德心在1991年4月下野。
! f) @9 R$ v) x* s. n- c9 V5 ]% M
( U2 R4 e5 G0 d8 V i% q# J朋友们都说林思齐是一个心灵单纯的人,他的成功正是因为他的单纯与真诚。; e4 U: @/ _ \- v
. v5 t, Y; E( h# [梁燕成博士曾这样說他,“他心中无诡诈,只有善意。内心美丽,喜欢诗歌鲜花,喜欢看海、看山、喜欢绿色的草地。他喜欢去关怀贫穷人,所以他的心是真美善的。当你对人类失去信心,特別面对战爭、自私、破坏环境、商场政治的尔虞我诈,但当你看到林思齐,会恢复对人类的信心——还有人活出美善。他是人类的一个典范,他心很爱加拿大,也很爱中国,也爱人间受苦的人,这是他的生命特色。”
3 Z8 ~. M7 y) i; I) j$ b
! J4 ]/ i$ u1 c: k“林先生开一辆很普通的车来接我,起初我不知他是何许人,可能是个成功的经纪吧。他带我去唐人街吃粥,唐人街很多人跟他打招呼,后来才知道他是温哥华最成功的一位商人。当时我还看不出他这么厉害,之后他接到了來自总理办公室的电话任命他做省督,当時我也在场。他任省督之后,成为了最成功的一个。他的演讲激发人心,他很清心、单纯,所以吸引很多西人尊重中国人。当时政府还想请他做全国总督的,但他想退休之后多陪太太,所以沒有答应。”
3 Z; G- `7 B4 @. w9 n: D/ P
& W: y4 k, y0 n1 o1 @% k6 C4 I: \林思齐把担任省督时的薪俸悉数捐作慈善用途。而他也很好地运用当省督的机会,打通族裔社群与主流社会之间的隔阂。他的演说往往能打动人心,成为了拉近族裔差距的桥梁。
5 l3 a. k ^! K1 j6 X/ _$ x7 d$ v# h+ u
最广为人知的林思齐名言,就是他奉劝新移民既然选择加拿大,就应该不要再缅怀过去,要在新天地落地生根,融入加国社会。同时,他也有「ABC」金句:「接受」(Acceptance)、「归属」(Belonging)和「贡献」(Contribution),更希望藉此鼓舞新移民努力奋斗。7 [/ c8 _4 z' z t+ y7 t# R
3 F' W# t0 N. w( R3 [. K
在1994年8月,卑诗省省会维多利亚主办英联邦运动会,林思齐期间负责招待到访出席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皇夫菲腊亲王和爱德华王子,并获英女皇授予CVO勋衔。林思齐在1995年8月21日卸任省督一职,为表扬其任内贡献,他在同年再获联邦政府授予加拿大官佐勋章,另外又获勋卑诗省勋章。; ~4 W9 {- B5 F" g
4 G7 u) @& i" L
在他退任省督之后,一份加国的英文报纸的社论写到:「每逢你瞧不起中国人的时候,请您记得林思齐,可叫三声“林思齐”。可见他的生命和形象对加拿大的影响很大。# o# [" O1 I( @5 e8 y" c
1 z% J, j4 s5 I+ { B3 T
2010年11月22日零时20分,林思齐因病在温哥华家中病逝,终年87岁,死时三名女儿皆陪伴在侧。他去世后,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卑诗省省督史蒂芬波因特(Steven Point)、省长戈登丠贝尔(Gordon Campbell)和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皆发声明致悼,而省内多处学府也下半旗致哀。林思齐的丧礼在11月27日于列治文举行,骨灰与亡妻一样撒落到温哥华的英吉列湾。
r7 F( Q) W) ?: ?+ P: l5 q. d. c& V, X# c
林思齐在2006年初确诊患了前列腺癌后,他以豁达态度面对患癌,不忌讳谈自己的癌病,更不忌讳谈死亡:”一个人要知道如何死,才能学到如何活。很多人不知死,就会怕,但也不懂得如何活,所以做人很心急,汽车一部大过一部,又要出名、又要有权力,房子要豪华,这样的追求完全没用。”) R7 a7 Q2 R3 Y9 A6 t$ q# D/ J B: L
" ^8 j# W. J2 R/ j6 ]) P! t0 z4 e他又说:”当我想念一个故去的朋友时,我不是想他的钱有多少、官做多大,而是,想他跟我的关系有没有『爱』的成分,如果有,这才是永恆的关系。”
* N; c6 C8 _ {: }. W0 N( a( ^# O+ v0 B" e( [; E# m5 N8 B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我们享受着温哥华的美好人文和地理环境时,请不要忘记中国移民的前辈林思齐。David Lam!
7 U& S7 R( }0 G6 z3 h3 p$ g. `( g) [* }; w
(中国新闻网)
/ a& J7 J- I0 V5 ]" G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839-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