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鉴赏品味] 潘惊石与那一群会呼吸的小动物

[复制链接] 0
回复
463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8 1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寿山石雕闻名于世,它不仅有着温润的石质,更重要的是有着五彩斑斓的俏色(石雕艺人称巧色)。潘惊石的俏色玉石雕作品就是从寿山石开始的。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但不固步自封,而是不断探索创新,总结了自己的一套经验。
, s- n$ ^' s6 C; L
! V/ e/ n5 M: n) m随色赋形# u2 K: m$ a, R( P# E' c8 }

! z- n2 x+ s5 j! j: @% a七彩玛瑙雕刻而成的蜥蜴
1 c7 w8 y6 w/ K; L( x
9 O9 p" G; |2 \/ N' E3 f3 _; \3 X! D& G2 C. ~
蓝色环颈蜥" B6 N1 [% v9 j
, n! _2 w; z' R' q
看到这块原石的第一眼,潘惊石就有随色赋形的冲动,蓝色的俏色里暗藏红色,他想把它雕成一只眼睛红色的环颈蜥。材料的取舍也是个技术性的难题,取舍决定构图,他把多余的都切掉,只保留了俏色的重要的部分,剩下30多公分的一小块。: s! n- g9 n  F$ d4 T  m' `
雕刻过程中,他产生了新的想法,决定为这只蓝色的蜥蜴配上雅石作为背景。经常参加国外文化交流活动,他发现其他国家也有人在雕俏色作品,如日本,想要加以区别,就要让自己的作品有明显的中国印记,而雅石文化是中国文人特殊的审美嗜好,“尝试了一下,结果特别搭”。
: Z: ?7 [+ I5 a潘惊石雕刻作品的时候不大讲究石头的种类,只要有俏色可以利用即可,“不管什么石头,都只是作为一个载体。”! e, L% t% t+ ?! B" F% D4 X
0 D' a& Q, f' D( X
蟾蜍# H- O: W8 u/ C

" x! f4 q/ C2 k# m4 b+ L" x+ U+ `4 n. i( f8 T8 @) ^2 A
% ~( A( l0 X9 r
壁虎
. ]+ J& N/ t6 t0 X. F. w5 o& [/ ]8 L6 z5 }4 J- o
蜈蚣
# s6 v6 j  o5 j% y8 e9 ~" j, q
: ]$ g2 P0 U2 h: |1 }蝎子
& }, }# a+ g- l' `五毒,在中国传统中有很深的渊源,这五种毒物是汉族民间盛传的一些害虫,汉族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古代端午节每家每户都挂五毒符辟邪,之后逐渐演变成在门前挂艾叶和菖蒲。" L  E: j6 k2 v
, i6 A. w3 Y) L
色的回归
. c, ^: @3 ?& i8 o( R4 a# c  C寿山石有相石的传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构思,“一相抵九功、七分相石三分功”,都是前辈老艺人的经验之谈,意在提醒后辈雕刻前构思好、确定好题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潘惊石创作俏色作品的理念是“色的回归”,“在相石构思过程中,相出俏色部分最为神似的事物,并结合这个思路进行创作。”% f) s+ i; X: i2 L" H4 Z3 _8 |

# D0 P1 z. l1 w1 ^% G, I* S仙游石创作的箭蛙& |) Q2 J) f2 n
相石的时候,潘惊石发现石头上的花纹俏色神似南美热带雨林的箭蛙,由此产生灵感,更难得的是,他连眼睛也能提前相好。
: D' f, L$ a# k8 r
% O1 K/ t# @4 R: W这是一块广西的鸡血玉,是潘惊石在逛市场的时候发现的,石头上的红色不纯,而且只有一点点,所以一开始他并没有很中意,但是因为价格便宜,还是把它带回家了。
' y: C9 Q# y5 m- k7 q如何才能把一块生硬的石头雕成一件灵动的作品,这是潘惊石在创作这件作品的时想要攻破的难题,最终,他把它雕成了沉木的样子,上面两只对望的草莓剑毒蛙。4 |- j. E5 J6 O
8 Z* I$ s) X" N2 h# j; K1 b
6 O: m( p+ E1 o4 @3 g& T3 ^  Z
石头红色不纯的部分,原本是被诟病的对象,经过利用后,成了箭毒蛙身上的花斑,与现实中的箭毒蛙别无两样,劣势在这里顺利转换成了优势。
2 {# v3 d5 U3 ?+ m% f5 b* q在雕刻这条路上,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材料上,潘惊石始终在求新求变,不断探索。近两年他开始萌生做翡翠雕刻的想法,但由于翡翠和寿山石在硬度上有很大的区别,寿山石硬度比较软,翡翠非常硬,所以雕刻工具和手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别,这些材质比较硬的作品,就是他在试图走向翡翠雕刻期间所做的尝试。# |1 z  E; c% ?2 j( o
( Q/ \' Q$ C7 g# {# `5 x
0 U7 M4 u) A( E3 o
用阿富汗青金石雕刻的钴蓝箭毒蛙. {5 e8 i5 b, l+ e

5 I3 s" |6 q/ Z$ e* b) }3 u借色入境
& G8 Q$ Z4 a& c- h: z( s白石老人有诗云: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渐天然,借色入境也是俏色玉石雕的手法之一,借色意在天然,借石头某色或局部纹理象征事物以达到境从心造,趣中见妙之笔。
! {$ ~0 k  `5 ?0 C4 u5 s# A潘惊石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不但要栩栩如生,还要有意境。
; O& \4 D  V  [+ L- E: e  ^% ~$ Y7 L; u
/ b! A2 J/ J6 v5 D% Q5 A" v
《盲龟浮木》
; k! m! _9 Z- ^% c. n' H/ F; ~/ D. w9 A8 j% ~6 p: d5 q2 }
《盲龟浮木》作品的原石
6 L# G' R# a4 L这是潘惊石尝试创作的第一件佛教题材作品,也因此与释印恒师父结缘,他开始想把这块石头中间的黑色雕成一个佛造像,但不确定,便向印恒师父请教,印恒师父给他讲了一个《盲龟浮木》的故事。
& b$ E8 R2 s+ b% \* N! e3 k这个主题来源于佛教的一则比喻:“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意思是说人要有佛缘,想脱离苦海是很难的。难度不亚于一只盲眼的乌龟,想在波涛中找到一块有空洞浮木,钻进去获得新天地。
% f6 S! g+ |5 G2 m: j+ r- b/ g2 x# ^& o1 G' S7 l
《石破天惊》
7 d7 \+ \( Y( m" l6 ?3 B7 i磨刀不误砍柴工,潘惊石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相石,对一个题材仔细斟酌,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会轻易下手。所以,他的好些石头都是存了好几年的,经常搬出来琢磨,没有好的构思又放回去,这件芙蓉石就是其中一件。
4 \1 C1 i- s0 ]% U9 y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的时候,他受到了朋友的邀请,需要创作一件作品参展,才又搬出这块石头,这一次,他想起了李贺的那首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突然有了灵感,他没有依照惯例把两边岩石切掉,恰恰是利用了他们来表现石破天惊。后来,这件作品在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7 V$ O/ M% Y8 u8 q3 b+ D7 {9 q) i& c1 b8 N
《轮回·争鸣》' V9 t0 l7 e8 E+ t$ t
从小,潘惊石就喜欢山山水水,经常跟昆虫和小动物一块玩,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主持印恒师父说:“他家就像个小动物园”,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根据自己养的宠物进行雕刻的。“因为自己喜欢,养了这些东西,才去雕他们”。9 I7 e4 [3 O0 ?+ M$ h
" K% b; B" k$ P, H
这只眼镜蛇王就是根据他养的眼镜蛇雕刻而成的,“有一天用筷子去逗他,唰的一下,他张开皮褶的一瞬间,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我觉得这个造型就是蛇王的造型”。
/ b4 M! f+ B8 w& p1 t6 u% m( h- |& `5 e$ E3 c
' G. x9 q" y: y4 T; I1 v  ~
雕刻这件作品的时候,潘就让他自己养的玉米蛇绕在自己腿上,边看边雕。
0 G1 ~. D# v! p4 p0 z8 D& c" _, i: O
这是他根据自己养的皇蛇雕的,此外,他还雕了很多的昆虫作品。
: `; }7 w. T" A+ ?: Z/ f; ]1 P7 P& G- z
泉州华安玉雕刻的锹甲,黑色石头磨光后有了金属的质感。" ]+ a  p7 R) L# |

: i1 m. E/ l4 U7 b; F" f$ P
- g8 e! Y* d2 C1 O/ f) G/ v& s
. N) }' P" w1 O1 O% M% O
9 l% W" b, M% ?  g这只屎壳郎,是潘惊石最喜欢的昆虫作品之一,为了雕刻好这件作品,他亲自到野外找屎壳郎,直接用手在牛粪里寻找幼虫,没水洗手,只好将牛粪擦在草地上,直接抓面包吃,有了这次的经历,他对屎壳郎也特别有感情。
# s: y% u" n$ Q/ M& X& a2 V名家玉雕:fyfcysg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553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