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美图最美中国十大名亭,陶醉人心!

[复制链接] 0
回复
956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5 0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r- Z8 e( y/ A4 t6 o) ^中国古建,亭台楼阁,廊桥水榭,妙趣横生,韵味深远。亭是中式古典园林的幽雅小品,它空灵、通透,极具诗词画意的空间之美,是供人休憩、纳凉、赏景的好去处。7 H. y' |) L6 k, b2 l
古往今来,山以人名,亭以文名。作为水光山色中的点睛之笔,古亭更是以楚楚动人,风韵独秀的特点,广受历代文人雅士喜爱,并在此留下了段段佳话。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十大独具诗情画意古亭景观,现在的它们已经成为了当下热门的旅行景点,也是成了记录古代文人情怀的特色符号!
4 s2 H& g  F7 d6 U兰亭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
5 Z6 ~8 f1 {4 f. W  e' o* [8 y
4 c+ n. A2 w  r3 N3 D6 g7 j兰亭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圣地。现存兰亭为清代重建,景色宜人。目前,台湾、日本也慕名各建一座兰亭。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四十多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并做流觞曲水之雅事。趁着酒兴,王羲之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天下第一行书”。  d3 }6 n, e1 f, j  g  {

  n8 W- N% Q0 w7 q- l: d  W兰亭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浅溪淙淙,幽静雅致。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建筑精巧古朴,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杰作。8 _" `- `5 A8 I! F- e' Q8 T
2 ]& N8 }/ s" ]1 w/ @/ Z6 q: y
▼ 鹅池亭为一三角亭,内有一石碑,上刻“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一碑二字,父子合璧,乡人传为美谈。
9 O; S' r  h1 }: J* ?' T% P6 w7 D4 k, Z& P& N* R9 b

9 z; M% t& b" Z3 J2 q
0 C. s9 J& [, `; H0 P/ m▼ 小兰亭为一四角碑亭,内有康熙帝御笔“兰亭”二大字的石碑。3 @% t2 _4 |' F" I1 p9 `( G
+ `+ {3 C+ a" }

: {9 |$ w/ Z# o$ l6 A▼ 流觞亭就是王羲之与友人吟咏作诗,完成《兰亭集序》的地方。
; t: o/ S" j$ e, x6 G: V. [* |放鹤亭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 y; p, O1 k( R) n1 \! ^# |
% t5 u# h) o4 K' R! L放鹤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之颠,云龙山的成名是因一位叫做张天骥的隐士在此修行,自称云龙山人;放鹤亭的出名因为文学大家苏轼与张山人过从密切,在云龙山饮酒赋诗,往往大醉而归,山人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飞仙鹤,亭因此得名。  |2 N3 w; ?& j9 i( Y- ?3 `

: U' y9 A( w: r& @' Q! b( G7 Q元丰元年秋,苏轼写了《放鹤亭记》,除描绘了云龙山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色外,还称赞了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超凡出群的隐士形象。因此文脍炙人口,被选入《古文观止》,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此闻名于世。鹤,乃古代贤士也,放鹤乃喻招贤士也。
/ D! N- b! T! f1 _1 q6 [" F1 [  }▼ 亭旁池水# X+ s& g8 e5 |  L

! e4 T3 F% Z' i& ?0 r6 `% o' @' H苏子一篇《放鹤亭记》,写尽了千年以前云龙山的秀丽景色,更记下了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创造出一个令人向往,富有诗意的人生意境,被文人墨客代代相传,经久不息。
: P3 k0 d* b$ f▼ 《放鹤亭记》立碑- W! q$ B1 z; x* R1 f/ \
) D+ U/ f) o; p6 O, r5 ?! c5 r' r- h
湖心亭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v1 z% M6 @- E
/ F) u# f) ?( A% Q
湖心亭位于西湖中央。初名振鹭亭,又称清喜阁。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万历后才称湖心亭。此亭于1953年重建,一层二檐四面厅形制,金黄琉璃瓦屋顶。昔人诗云:“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说的就是湖心亭的景致。) ~2 z( V& }' U% `
▼ 夕阳下的湖心亭
* F1 Q  ]) Q- f. U( t3 o5 o0 j0 P0 K
“湖心平眺”在清代的时候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环岛皆水,环水皆山,置身湖心亭,确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W9 x# u: M' k( ?3 \4 p% `) f
▼ 风月石: b" T: ]& ?* B+ y/ i; ]: H
1 p# f. s. M2 R; ?7 h5 a
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湖心亭,被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二字,寓意“风月无边”。这两个字取自繁体字“风月”二字的中间部分,把外框去掉,变成“虫二”。- B3 e) v' {2 M+ Z0 `" \% u5 Z

/ a# c4 M/ @; t0 Z5 \0 N明代文人张岱作《湖心亭看雪》:“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更是展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的高雅生活方式。) H+ X+ E( A; t" g! x1 W. E
▼ 亭中赏雪/ b6 t) l7 [2 G+ O5 A* R" F

! J1 i5 f8 \% c▼ 西湖夜色
* V- K, ?9 h% |% a, m
4 ~8 U+ Y8 F5 G5 B3 K5 S8 ~▼ 夏日风情2 J; T1 q) b- u- C' c; X. H; y

6 J) C9 b. S! Q* q: w爱晚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v# O$ _" N; e1 O5 |3 ~; z! D8 D1 ?" O0 L" ?: @- t  \! D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7 ^4 ]0 n0 E5 S0 ]
▼ 爱晚亭观雪* D6 E( l+ p" o
6 y  V- J4 }& y0 b
▼ 雪景+ y% H2 j) M! B# b% C* X
$ a8 H5 o% a! A( m& l" k/ [
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为丹漆园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所书手迹而制。
+ M0 I. L3 v% D▼ 毛泽东手迹:“爱晚亭”
8 ?0 x9 e# G" U0 V0 t& l9 {' Q( ?$ c. {7 ~
爱晚亭在我国亭台建筑中,影响甚大,堪称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
1 B7 }/ c6 c4 U- S▼ 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6 p* c4 ?& O* S0 ^" ?. M# J2 }* }$ u" V% k" R0 _4 T
▼ 密林中的古色小亭1 C$ I, k% L  O# V) s) w5 T8 i5 P  N
' x3 |/ y6 R1 K: m
▼ 秋色一角
" S3 g% a: L8 B+ O5 Y) L, F* C  h5 G3 Z# v  D- F' Z
▼ 小亭飞檐
, R- E$ H6 A; q- {) o6 g) B0 Z# h: z" b. m  W, j! r
▼ 夜色中灯火阑珊的爱晚亭: z! i6 }' A. S! e* b# w3 p0 v

# O  \' J+ \$ X3 ]0 d醉翁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z5 l# q3 T, H! m2 Y4 i* R' r6 ]0 ?  _, E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户喻晓。  h4 x" ]4 `% c! ~
8 ?; S7 e* |+ z, b# U6 I
0 \* D7 Y# {1 \/ {
景区内亭、台、轩风格各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人称“醉翁九景”;其中欧阳修手植梅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欧阳修手书《醉翁亭记》碑堪称稀世至宝;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4 c9 E2 f% |, `8 Y

( K6 [: B1 G/ h0 T/ v
# E7 V, b4 C  l; h7 K3 G5 ]" i* t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宁静,周围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水潺流,环境十分优美,极富诗情画意。
2 ]) b  l8 |- l, [4 F. K
9 v4 N  l  A& ?, |* @) D  x" c/ _
% \0 t. P5 o) R1 m离亭不远,有泉水从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右,称“让泉”。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泉”。+ F3 \9 l0 A% D$ d3 K+ h* g
▼ 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
, M! _: x2 Z+ T9 u& l4 h5 p4 h( Y- K; o$ ]5 I, M# ^! w- E6 i/ G, y# i
历下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5 L7 n, J# C5 u8 Y6 C1 h7 N" E/ I8 P1 O
5 _/ z# V5 [/ i
历下亭为济南名亭之一,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故名历下亭,亦称古历亭。李杜宴饮赋诗历下亭使这海右古亭从此声名远扬,而“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联,千百年来更成了济南的骄傲。" J) F' R8 V9 G& r6 T

8 ^( U7 z  ~' k  S  M! N/ w7 t9 j历下亭位于湖中岛的中央,古朴典雅,八柱矗立,红柱青瓦,斗拱承托,八角重檐,檐角飞翘,攒尖宝顶,亭脊饰有吻兽,蔚为大观。3 X1 ^6 \9 i" S  H$ u1 x
▼ 大门楹联集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何绍基手书( s- g3 g" p1 }2 W

4 H2 @) M8 J# i: {" b2 M" l亭身空透,亭下四周有木制坐栏,亭内有石雕莲花桌凳,以供游人休憩。亭上二层檐下,悬有乾隆皇帝书历下亭红底金字匾额。  T3 t, A5 O/ U
▼ 乾隆皇帝书历下亭红底金字匾额: M( J8 }( E: m, k/ _

0 A1 K. N4 t* V  \; }3 l▼ 乾隆御碑
- o2 M' o- ]- ?+ C6 z+ M4 s2 X( M: N- \
整个岛上绿柳环合,花木扶疏,亭台轩廊错落有致,修竹芳卉点缀其间。春天,修竹婆娑,翠柳笼烟;秋日,湖水荡漾,荷花溢香,凉风徐吹,令人心爽,被称作“历下秋风”,为古时历城八景之一。- m7 [" q/ B; L& u0 u

/ r% c2 F! b0 w0 J/ c  Z2 e陶然亭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 U9 p+ n% e# z7 F
" b. c) M2 O0 Z3 Q, s' ~* N. u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是清代名亭,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4 h2 K: Q4 Y- @! n' b; E1 f
0 @2 d. P$ w0 p! `
陶然亭建成后,江藻常邀请一些文人墨客、同僚好友到陶然亭上饮宴、赋诗,这里变成了文人墨客“红尘中清净世界也”。故陶然亭是文人雅集的地方,因此留下的诗文很多,秋瑾、龚自珍等都曾在陶然亭上留下的诗文。
4 B& ?/ S$ t' ~0 g" x  [$ z' X) b! J$ H' k" u, T0 {- o# B
亭上有三大匾,一是建亭人江藻亲笔提写,取齐白石《西江月·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还有一块是郭沫若题“陶然亭公园”门额中字,
. Z6 c7 |" _  I* W▼ 这是郭沫若题写的“陶然亭”门额6 y* P8 D( M# l+ c/ c

4 |" i# P* }4 v: V) x0 t) R▼ “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门联
: G! y1 X9 L- r: f& G
& ]* T# G5 a* d( r
9 U- M8 d/ U! }* ^* V  h6 M▼ 建亭人江藻亲笔提写“陶然”二字,取齐白石《西江月·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
/ X" e. K# V+ _) ?' \
. i- ?; X0 _( d2 O; N▼ “楚蒲袁俊书”,铿锵有力。
. x& J4 g8 ~5 |& E, B7 {9 Z/ N, o" w  f0 O8 w  X
▼ 彩绘,保持着原样
3 ?" M8 H  n4 g
. G+ p% @. ?) r" q7 ?
1 p3 a( A  W# G沉香亭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Z* e% n* ~4 d4 D, s: w& w, b6 i* Z3 F
- K3 l1 Z" `- H" w沉香亭,位于唐长安城兴庆宫内龙池东北方。1958年在原址复建,为古代长安兴庆宫里的一组园林式建筑,是供唐明皇和杨贵妃夏天纳凉避暑的地方。传说中它全部是用一种名贵木材沉香木建成的,故称“沉香亭”。
1 _1 J- E- p+ p, C% }
) W4 f' F9 f6 [( X, J/ }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畔赏牡丹,兴致甚酣,便急召诗仙李白进宫为贵妃作诗。李白尽管醉意朦胧,但一挥而就,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诗三首: ; e. d" |& w2 b0 A+ U# X! g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a1 {5 D1 Q  B) E" h1 R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C! ]' R9 h9 h" |/ b  A) |$ u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7 _* _; X: g* A) d' x/ y/ w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a' n  U! p+ ?0 Y& b1 F8 q8 ^6 z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6 l8 V% r& G( R3 ^8 g' z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1 v+ H1 {+ s0 |0 k5 L

# C/ H( F3 d0 |如今的沉香亭是1958年在唐兴庆宫遗址上重新兴建的。我国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书法家赵朴初先生分别为该亭题写了匾额,两位书法大家的题字为沉香亭增色不少。
  E' A8 G$ s( _4 w- i* p▼ 赵扑初题字牌匾“沉香亭”,悬挂于亭子的正东面。; ^4 F7 u7 K% X

% d+ A. g0 G3 L% t. ?▼ 郭沫若题字牌匾“沉香亭”,挂于亭子的正西面
$ D1 {9 Q1 Y* R, Z. n' F
. A2 r2 t, b4 Q5 U; M  A重建后的沉香亭的建筑范式也成为西安恢复、仿建唐代建筑的样板。如今的西安高楼林立,可不少建筑仍仿照此亭的风格。5 X* m8 @, E- N. o  T# f; B, A
; b1 `6 a" Z( A. Z* N" l% E
- g- l! n. O! w2 f
& x2 ?8 f, i6 t/ r/ a2 e

0 L/ I8 E( {2 f6 ~0 l7 B; d十王亭大政居当央,十亭两冀张- G! {8 F1 l& H! o5 C7 s

1 D7 O1 p1 A9 W/ b9 @* B宁沈阳故宫内有座八角形的大政殿,殿前面广场两边各建有5座方亭,共10座方亭,东西排列,叫做“十王亭”,又称“八旗亭”,建于1625—1636年,为清室当年十个王爷所用。这种出自八旗制度的布局、融合汉、满、蒙三族的建筑风格,是沈阳故宫的特色。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7 p2 v" F) o8 D7 d! c- X
+ t0 J& S9 U9 m& L
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八旗亭在排列的顺序上是取汉族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两黄在北,两蓝在南,两红在西,两白在东。3 K% @3 |, g# X4 @, _

1 G1 H3 I( T# x( R3 D" H  y" g4 {6 Y1 C. X% t, D, _
0 y) V* u9 ]3 [1 Q: r( f% I; I
景真八角亭一树一菩提
4 {+ o8 ]6 K1 I8 O% d, x8 @
( j( ]5 U  c8 |0 E8 Q! p景真八角亭是西双版纳现存最古老的一个佛亭,造型独特,八个角大小一致。木雕精明,装饰精致。小小的庭院总给人觉得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不壶改变的样子。
  @% T2 r8 _) i, `4 l2 n7 _! ?
: o/ u5 y7 Y- ~4 ]' Q* h5 K佛塔旁边的一颗古老菩提,高大得令人惊叹。夏季忽明忽暗的阳光,加上清香的鸡蛋花,给人一种深远清幽的古寺气息。$ e! U( v: h9 k$ U- u
5 |  R* o: n+ }" c3 _6 w

0 Q5 ]6 D7 r" c
) j+ U, U0 g: g! O/ i5 R" V/ c- V  v. ]9 Y. j

& C, F7 C/ p: n八个亭角上都塑有金鸡、凤凰和色彩鲜艳的异卉奇葩雕刻。亭最顶端是莲花华盖及一杆风玲,微风传过,一片悦耳之音。
5 d3 _* A3 Y2 W. g3 P( ~" o* x& W( ]3 o
$ g2 \3 @+ M1 Q/ x
一隅翩然若飞的古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建文化,无论是曲水流觞、盛世雅集的兰亭,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醉翁亭,或是“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亭,皆将亭之文化意蕴彰显而出,演绎着中国古建艺术的深邃与旷远!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4189-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