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e6 d; Z5 J2 ]- m6 a
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_( Z& o& M5 `
——吴昌硕, P/ D8 I/ h9 Q
吴昌硕(1844.8.1—1927.11.29),
[8 e) s/ ]. L5 u# h初名俊,又名俊卿,! Y4 N: ]$ s4 k8 r/ X8 }4 U4 h% s
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0 x* I6 l# Q' ^' @/ r
多别号,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等。
. n; T! Y- \6 W, E3 G& O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 w/ Z' N6 x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5 I9 C Y# x+ _0 F9 w- J1 O3 t/ {; r- G3 q- ]# x, F& Y
花卉六条屏
+ C( `# W. d8 z2 f- e& Q他是“后海派”代表,
( n0 r. E4 w# {; {! F* {4 C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 _5 }7 [) m% P4 t+ Q9 t与任伯年、蒲华、虚谷
2 ]* ]$ M4 \1 q" h3 q4 n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7 Z- U& o3 |5 K8 Z$ S- z
其集“诗、书、画、印”为一身,
2 C: f6 h6 z, h4 @ L融金石书画为一炉," I8 W: {5 @. G0 D7 \ V/ l3 ~
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
4 k# y) l7 a b X5 _8 y“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5 S# r) h& V: C* s2 j" _" {
' ~# ?. a: P0 L5 e1 x0 @篆书十一言对联,浙江省博物馆藏, r" q5 ?# {( J5 @
少年时天赋初露- w/ j: M' \# d) O# a
$ h3 i+ b E1 J& k壹月安东令(白文), 染于苍(朱文)两面印 青田石1 {: q7 y" E. |" W: H4 r& e0 r* y5 r
1844年,吴昌硕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道。
9 F+ E) _1 V2 Z
: \; p5 g" {3 r' y# Y5 I6 d o苦铁近况,白文印 浙江省博物馆藏) {, {' ?/ ^7 x5 ~
不幸的是,在他16岁时,因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6 l4 d& C& b l1 Y4 W
西泠印社出任首任社长
, H* N% r0 K* O" P0 Z/ K6 U. T; C9 ]
篆书“西泠印社”,西泠印社藏; a6 {' {: M1 h2 y9 h
1914年,西泠印社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吴昌硕被公推出任首任社长。当时他已是名满天下的大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无人不服。他为印社撰联云:“印讵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这正是他一贯的冲淡谦虚襟怀的具体表现。
7 ?# v. A2 s7 G$ l# E7 l1 D# L0 {! o4 {! m1 B' x- v
石鼓文四条屏: s% T$ m X+ z/ t! v" s0 c
众多名家均受其影响
+ P2 O, s% T2 ? b- k, @8 ^( q. A7 y: K. v; _1 S0 X
墨荷图轴
U3 d9 t9 C: b1 w4 V作为海派绘画的创立者,他的艺术对于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6 a- k0 {4 t& x. B
8 m* A" n% [% N; S" e6 T* n2 a
双桃图轴4 f( K- c9 n; Q% A. G. ^- y
20世纪以来,许多杰出的画家如:齐白石、王震、赵子云、陈师、陈半丁、陈师曾、朱屺瞻、刘海粟、钱瘦铁、潘天寿、吴茀之、王个簃、诸乐三等都受到吴昌硕艺术的影响与启示。
2 G% D6 n9 o( O3 D4 L* M% O5 K
9 J2 J+ j9 X2 S山茶花图轴0 P: k7 o( E/ R @- o. H( o
他们是研究吴昌硕艺术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者,在对吴昌硕艺术的学习、传承与研究中,也对近中国现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具有了相当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其中,王个簃是吴昌硕门生中的佼佼者。他穷极毕生精力,全面继承吴昌硕艺术,在诗、书、画、印领域造诣卓著。5 ?: r' ^5 I+ ^- j5 I; ^3 Y
2 V, C' T* t& x; V/ v' M- E2 D吴昌硕 《葫芦》" n( j: [+ {7 g8 A8 c
诗、书、画、印造诣颇高3 |5 a( @) f5 Z- g
- ?! Q4 [* m" u
明拓泰山刻石二十九字本册页(吴昌硕旧藏)
" ~; B1 e8 h$ T; {吴昌硕与传统文人画家不同,兼“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能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将四绝融会贯通,特别是他以金石入印,入书,入画,以最传统的艺术因素和审美理想塑造了崭新的艺术风格和风气。7 |. ?: a( Q2 U+ B( {
诗文,奇崛古朴又意味深长" U0 t; s5 |0 e6 X
3 @0 _$ I6 Y( Q: H7 D( ]: b6 Q6 v
诗文手稿 浙江省博物馆藏
a& J8 J7 k `6 U# }( f$ o3 @吴昌硕善作诗文,数十年未曾间断过。他的诗文,用典较多,不甚通俗。但有些绝句纯用白描手法,活泼自然,接近口语。有些绝句则含有讽刺意味,抒发生活实感。所作题画诗寄托深远,颇有浪漫主义气息;评论前人书画,尤多独到见地。早年所作五古,有一部分含有讽刺意味,揭露了当时黑暗社会某些不平现象。
3 n5 l4 F, ^* C! M
5 ` j; {; ?% B% s% ^谭复堂填词图轴(赠谭巘),浙江省博物馆藏3 t" r5 _7 [) U) C0 F- Y
浙江省博物馆藏《谭复堂填词图轴》作品,其右上方有吴昌硕题诗:“复堂词料太凄迷,满眼靡芜日影低。茅屋设门空掩水,柳根穿壁势拿溪。倚声才大推红友,问字车繁碾白堤。最好西湖听按拍,橹声摇破碧玻璃。”谭复堂,即谭巘(1832—1901),号复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以词名显一时,有“风骚盟主”之推誉。
) q0 W) N5 y0 `6 m8 @+ g$ r! p' T( L. O+ u
诗文手稿 浙江省博物馆藏
( |) \- j8 b! c, J他的散文作品写得不多,大都是序跋、考证和题画小品之类,写的都很质朴平易。题画小品中尤多精心之作,表达生活实感,鞭挞丑恶现象,意味深长。著有《元盖寓庐诗集》《缶庐诗》三卷等。
. K9 l6 h7 i& K6 }% U. [9 D7 U* A* D( F* B: F. `0 ^' Q: k4 G
诗文手稿 浙江省博物馆藏2 S6 K( s1 ~; I8 o
书法,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 K9 e0 M0 R* {
' u0 `8 S4 ~6 ]" V4 j/ V# R, e0 }( H篆书“雪庐”0 o0 o5 F% U4 P9 q2 G- A
吴昌硕的楷书,始学颜鲁公,隶习汉代石刻,篆学石鼓文。行书学黄庭坚、王铎。他的书法作品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变长,取纵势,用笔雄浑、饱满,具有篆书痕迹,将篆、隶溶为一体,形成独特面貌。* Z3 y/ h8 j, J" x
2 w, o t( [) `: a) D- O; i
临石鼓文
" T6 H) M9 B% q其隶书遍临《汉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碑。中年以后,则博览众多金石原件及拓本,选择石鼓文为主要临摹对象。数十年间,反复钻研,故所作石鼓文凝练遒劲,风格独特。60岁后所书尤精,圆熟精悍。喜将石鼓文字集语书写对联。晚年以篆隶笔法作草书,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 F, W% y0 L v$ W
" \3 ~, ]+ y1 H" k. x. A
《西泠印社记》,浙江省博物馆藏; x+ i3 B0 M7 Z. ?5 ]% N0 S! [
《西泠印社记》是吴昌硕71岁时为纪念西泠印社成立而书写的碑文,辞章与书法俱佳,是彰显吴昌硕人书俱老时期小篆艺术风范的杰作。
0 m4 R. l3 Q& |" D, F( R9 D3 D8 ~$ c- x; M/ e9 V
篆书《诗·秦风·小戎》三首
' {. s: U9 b( U6 j7 q' K9 H# K3 d. k- Q6 t$ I7 l% x, O4 I
吴昌硕书法
2 v8 y8 g& G3 \- J! R" T# Q: w) A' ] I8 ]8 L. l2 T5 H+ O# h
吴昌硕书法
8 K1 m: @" _" ], P7 q/ m3 @% k4 l4 l1 `
吴昌硕书法5 ?, j8 Z0 x% u
. j# `! [4 C+ O, k2 i) a
吴昌硕书法
! i c# m- }) N5 {0 v绘画,富有金石味
+ {% |* `/ ^' [/ s4 D
3 I1 {; |" g5 }9 ?. }吴昌硕 自画像图轴(80岁)
& ?4 C( A2 V( D: E- {- S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也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表现形式。
+ }6 x9 }* Z: x; D' S, Q# g4 B
( L: K8 h. P! \4 f' C* y他酷爱梅花,以写大篆和草书笔法为之,墨梅、红梅兼有,画红梅水分及色彩调和恰到好处,红紫相间,笔墨酣畅。
8 F5 G+ f- f9 j/ @( I
& j7 t$ H$ J* u8 c水墨兰石图轴7 u& ]7 C, x+ y) O- U' W' U2 k
又喜作兰花,喜以或浓或淡的墨色和用篆书笔法画成,刚劲有力。画竹竿以淡墨轻抹,叶以浓墨点出,疏密相间,富有变化,或伴以松、梅、石等,成为“双清”或“三友”。
2 Z% q& t: [# x8 P' i; l* r% \4 T
菊花也是他经常入画的题材,伴以岩石,或插以高而瘦的古瓶,与菊花情状相映成趣。多作黄色,或作墨菊和红菊。墨菊以焦墨画出,菊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9 W4 Z! M% K: ~% O* K$ Y& I
# q& ?$ _4 c8 ?9 |字画八条屏(局部)( \( v0 i) { C0 A( ?
晚年较多画牡丹,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生气蓬勃。荷花、水仙、松柏也是经常入画的题材。+ u( q' T$ E2 w2 Y" v
& y$ c- U! {. `5 F葫芦图轴
! O- n- t& e2 e S菜蔬果品如竹笋、青菜、葫芦、南瓜、桃子、枇杷、石榴等也都入画,极富生活气息。其果蔬风格,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对于近世花鸟画影响深远。; c* p1 v9 B& z4 z' F; {/ n
Q/ @7 P W/ F; [1 ?
超山宋梅图轴(赠周庆云)" j$ ?1 }( y4 V3 g- M! L: z
曾有上海著名的房地产商哈同向他索画,被讽刺了一把:+ ~' k, @! ^5 _ Z/ b3 O- G1 K
民国初年,一天,上海著名的房地产商哈同过生日,想请吴昌硕代画一张三尺立幅的画。不料,吴昌硕早就听说哈同最早是靠贩鸦片起家的,况且,他平素最憎恶这帮横行十里洋场的人。于是吴昌硕决定不画。, _+ L( P4 z$ B4 G, v6 M; ?, T9 X
当时,哈同是英、法两租界工部局的董事,他深知像吴昌硕这样的人是值得拉拢的,于是,一方面诱以重金,另一方面又托当时在上海画界声望略逊于吴昌硕的吴杏芬、沙辅卿等人向吴说情。碍于同道情面,于是便磨墨提笔,画了一幅柏树图。画完尚未题款时,哈同就已经亲自来取画了。但当他看到柏树叶子画得比自然界的柏树大时,就问:“柏树叶子如此之大,这里是否有什么含义?”
1 E( a, u5 \' C$ H吴昌硕说:“正看这是一幅怪柏,但不妨倒过来看看。”哈同依言倒过来看后说:“是一幅葡萄。”此时吴昌硕正色慨然说:“我就是这个意思。”哈同不解地问:“为何要倒画呢?”这时,吴昌硕忍不住笑了,说:“我是按照你们办事的逻辑画的,你们喜欢颠倒,把黑说成白,把好说成坏,当然我给你的画也只好颠倒挂了。”一听此话,哈同哈哈大笑,忙说说得好,但心里却是十分恼怒的。
& n" B! U0 c6 `+ [" E/ o8 Y% R& o8 j# \2 ]1 U
鼎盛图轴
& U- ]; `; D i9 i0 ?0 w- Z# v# A: o
吴昌硕 花卉
$ E8 g4 Q1 D9 y4 }* X: S+ i4 a C4 E: P+ P; s( _3 t
吴昌硕 花卉
& P+ b, }' w3 K ?3 W; q x" d2 J" d' H7 C0 }* p/ }3 T
吴昌硕 《梅石图》
0 \5 y4 O0 Y6 y, W I7 H, U [) L9 H2 B3 q0 {* C. J
吴昌硕 葫芦
# f& C6 u: F/ q. ?" H* b5 ^7 n6 x" [; n" b% s/ j6 b7 M
吴昌硕 天竹水仙轴
2 s* Z9 Q" N. A* `* k, i" w篆刻,自创残缺刀法
0 O4 L* q1 E* l% f% i( o6 M8 I
苍石父、吴俊长寿,白文两面印$ M' e6 E. a' m+ B
吴昌硕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影响,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刀融于笔,篆刻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
8 E& A) v, d% L) {( q1 d4 c7 E$ Y; H3 K/ x! W) R. G$ v
五湖印丐,白文印
6 N2 V+ J- }) r& C( S9 B: B" s在继承前人冲刀法和切刀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吴昌硕吸取诸家之长,在大量的篆刻创作实践中,将冲刀和切刀两种刀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冲切结合的刀法。这种刀法灵活多变,或冲中带切,或切中带冲,甚至切中带削……& a) L2 J) t3 b0 X
z9 N- C7 K# `七十老翁,朱文印
6 c+ @3 E8 Z4 r7 {) t2 B这种刀法把冲刀的猛利、爽快与切刀的含蓄、浑朴融为一体,凸显了他的篆刻刀法中雄浑朴茂中寓秀逸的个性化特点。1 k4 i# e k( z, R8 c* G5 {, `
5 K% N/ v' O/ N: S- \3 P7 f9 L5 m缶翁,白文印 浙江省博物馆藏, o4 c& M9 l. C3 P. r; e
残缺刀法是吴昌硕篆刻创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秦汉古印大多因年深日久,水土的浸蚀,自然的风化,印面及文字线条失去了原先的平整和光洁,变得残缺不全。正是这些残缺给人以古朴、含蓄、浑厚、苍拙等特殊的审美效果,这是自然的造化使然。. K( f* c" p1 T
" O( S1 A9 j0 u. }* j9 y) t( | n5 S
俊卿之印,朱文印 浙江省博物馆藏
0 q9 u+ e2 m0 {& p5 c而吴昌硕善于巧夺天工,在传统的冲、切刀法的基础上,以敲、击、凿、磨或用砂石、鞋底、钉头等,创造性地将篆刻艺术中刀石效果产生的金石味,上升到残缺美的审美新境界。
1 y' ]5 {8 c$ _# }7 J: V9 K x, i. @0 g0 S
1921年,印社建缶龛,藏日本朝仓文夫所铸吴昌硕半身铜像。图为吴昌硕在缶龛旁留影
% v& D: _$ @2 v/ x关于吴昌硕,这里还有一个日本雕塑家送铜像的故事:) J1 g! ~" r$ v
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酷爱吴昌硕的书画金石,民国九年(1920年)慕名来华,与吴昌硕结成忘年之交。回国后,朝仓文夫运用洗炼的手法,塑造了一尊吴昌硕的半身铜质胸像,并亲自将塑像送到杭州。1 C2 L, Q5 M* b. x5 ~7 y
吴昌硕观后,赞叹不已,并在铜像之后题字道:“非昌黎诗,咏木居士;非裴岑碑,呼石人子;铸吾以金,而吾非范蠡,敢问彼都之贤士大夫,用心何以。辛酉八月昌硕戏题年七十八。”字里行间流露出这位艺术大师的宽广胸怀。
5 @) G N5 }" x* l" X/ [
+ Y7 R# j9 N% h. m8 n7 K: W, K大聋,朱文印 浙江省博物馆藏1 A/ G, b- V7 r
吴昌硕在日本被称为“印圣”,与“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草圣”张芝齐名。8 f; f: `( r7 s9 w1 G
; a; x! u: X1 z$ ~
吴昌硕 老夫无味已多时; z3 W+ k" S! |7 H% z/ s) E6 j9 ]
/ I( u! i" U/ W) t8 O# H; Z
吴昌硕 破荷亭
6 H1 d' r5 m' x) k% |# A, `6 }6 j4 _% i' Z5 L% s* B
吴昌硕篆刻作品
7 G) f7 o- }8 D1 \晚年越发勤奋谦虚
# t) Q4 n7 `) v0 K, p- b! v( T2 j吴昌硕晚年,艺术上已经进入极高的境界。海内外求他书画刻印的人很多,就是片纸只字,都极为珍贵。1 A. I8 X4 H9 z& `& ~2 }
但是吴昌硕却丝毫没有骄人之态,而且越发勤奋谦虚。当时有丁辅之、吴石潜等人发起组织西泠印社于杭州西湖孤山,研究印学,推吴昌硕为社长。他撰一联:“印岂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从中可见其谦虚。
9 w0 `5 z8 f' m. i8 x
5 K, u* t5 A$ T# {) ^: j9 V- R n吴昌硕 兰花
) e0 t4 @5 H$ S3 e1 F吴昌硕晚年除了因卧病万不得已偶尔搁笔以外,每天写字作画,从不间断。直到逝世前三天,他还画了一幅兰花,照样气势宏阔,毫无衰颓之气。冯君木曾在这幅画上作了这样的题记:“缶庐(吴昌硕)先生以丁卯十一月六日卒。是帧其三日前所画,翌日即中风不能语,盖最后绝笔也。苍劲郁律,意气横溢,将非庄周所谓神全者耶?”
; N+ c; w9 }- a! s3 x T. M" r- a! `/ r: z$ m
吴昌硕 花卉$ _- S$ R9 d3 i" u
吴昌硕身材不高,面颊丰盈,细目,疏髯。年过七十而鬓发不白,看去不过四五十岁的样子。这是他勤于劳作的结果。他每天早起,梳洗过后,就面对书桌,默坐静思约一刻钟,把当天的工作程序安排好,然后再进早餐,有时兴致来了,不及进餐即开始工作。他在作画之前,先要构思。有时端坐,有时闲步,往往要过很长时间。及至酝酿到一定程度,整幅画面的形象在心中涌现,灵感随即勃发,于是凝神静气举笔泼墨,一气呵成,看去似乎毫不费力。等到大体告成之后,对局部的收拾,却又十分沉着仔细,惨淡经营,煞费苦心。常见他凝视沉思,笔头颤动,跃跃欲试,但很久不着一笔。
* G+ a6 y' {0 ?- I3 D" W
: ?8 e; P/ w7 T7 v) p吴昌硕 《梅花图》 上海博物馆藏
$ |( ^5 p' G! u8 n他曾说过:“奔放处要不离法度,神微处要照顾到气魄。”一幅画作好之后,就张挂在墙壁上反复观赏,并请友人品评。大家提出意见,他就虚心听取,经过考虑之后,再着手修改,直到满意才肯题款、钤印。万一画得不大满意,他就断然弃置,毫不顾惜。
. w9 G" C8 A. X后记
% z7 ?# A# e/ t! {4 \作为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吴昌硕是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上的关键人物,他承前启后,不仅不愧为“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还让绘画体现野逸与高古之气,最终把中国画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对现代中国绘画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4146-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