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鉴赏品味] 毛主席的书法是如何练成的?

[复制链接] 0
回复
25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4 0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j& |( u9 f& q5 i" O3 o作为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其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的诸多身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成就,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景仰和爱戴。其“汪洋恣肆、气度恢弘,充溢着非凡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胆略和豪情”的“毛体”狂草书法赋予了中国书法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将其代表作品置于书史之任何时期,都堪称独标一帜,不同凡俗。
+ w, K* M* d5 m7 q* _
, x8 G# F/ }2 \0 a* U$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身边的一位同志向他谈到“速记”问题,进而涉及到“草字”、“草书”。毛泽东说,草字是草字,草书是草书,一字之差大不一样。书法不就是单字了,里面有规律有章法。; z& A! n% Y( s
. Z$ m5 g6 k# k; n4 R6 |
学习书法怎样入门呢?
0 Q/ K0 E, I# x毛泽东说:“第一要多看帖,第二要多练习,写多了就熟了。”
# l. _( y  b* a! |看帖时要注意什么呢?
# R: \1 Q% r8 n毛泽东:“要反复看,反复记,等到帖的内容能背下来时就更熟了。”
, ~+ l1 s- D* w0 S/ b6 L看帖时要记些什么?
0 y. R8 g7 [) P. E8 \7 h毛泽东说:“记字的结构、造型、行气、章法。为什么这么复杂?毛泽东说,你要熟悉一个人,不是要记住他的高矮肥瘦吗?你还要记住他的五官特点呀!”4 P7 X0 P$ J) g  z& M; U
这么说记字跟记人一样?
9 O, V5 }7 H$ E* k$ p毛泽东回答:“是啊,人有相貌、筋骨、精神,字也有相貌、筋骨、神韵。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点画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之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是充满了辩证法呀!”
1 o! w. H) w9 c6 ^, t( `* n) k) ?5 s. X  |# v6 e
如何理解书法的神韵?
& z0 j* X" \: r4 N1 s: @毛泽东说:“比如王羲之的书法,我就喜欢他的行气流畅,看了使人心理舒服。我对草书开始感兴趣,就是看了此人的帖产生的。他的草书有《十七帖》。记住了王羲之行笔,你再看郑板桥的帖,就又感到遒劲有力,这种美不仅是秀丽,把一串字连起来看有震撼之感,就像要奔赴沙场的一名勇猛武将,好一派威武之势啊!郑板桥的每一个字,都有分量,掉在地上能砸出铿锵的声音,这就叫掷地有声。”' g; z( |6 w8 L8 j( T
临帖是不是要照原帖写?  [! D$ V( P( O6 v9 U. ~; j% `
毛泽东说:“当然,最初要照原帖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
) c! V' ^8 [# X9 E" w. \字的精神怎样理解?4 n. ]! B& s; h! X: e( i2 l3 S1 a
毛泽东说:“字就像人,有精神有个性,有的雄伟豪放,有的潇洒秀丽,你要写的字不要让人家看了感到松散、柔弱。当然写字也不要刻板。”; m- X. k' |. i* s4 I& I, ]; S6 R+ X+ n
学草书从哪儿下手?
  z) L' O' l$ Y5 j2 Y毛泽东说:“不要好高骛远,欲速则不达,建议先学楷书,练基本功,以后再学行书、草书。”) S8 `2 u0 O- o5 q+ x# N) B' ~) o
看什么帖好呢?" X9 z3 h: s! _% Q0 j3 v- p
毛泽东说:“先看《千字文》,多看多记,还能学到一些东西。《千字文》里面讲到的有天文、地理、矿藏、植物、历史、修养,能背下来就差不多了。不看个十遍八编就能背下,不要急,一步步慢慢来。当然,还可学《标准草书》,就是于右任编的本子。
# k, W* n2 Y+ {4 \% o. |' u
' [* b- ^3 u- T& d' n/ l我们来看看毛泽东年轻时候的字迹:$ J2 S# _& p4 a6 w  g
0 E4 }2 \$ N- [+ [4 h
你原以为,毛主席年轻时的书法就很潇洒奔放。现在,你可能小失望了。
9 p8 q; _* J* L; n0 _! g$ Q5 [6 d  W
我们继续看:
! E+ w; o6 \$ Q! r$ {
2 R$ p4 X/ M6 d% q慢慢的,毛主席的书法逐步成长。
+ H7 {8 R" J2 l- u, I5 W6 }$ L0 j) n/ ~% j5 c( S. W, {
直到青年时候,毛主席的书法味道愈加浓厚。0 B8 i' X8 s9 I
9 E& q- F% L8 k
1、过渡期(1920年代)
% W2 m- k5 h- ?( A1920年代是毛主席由学生向社会工作者过渡时期,书写已由原来的学习变成了工作的需要,一笔不苟已不现实,故以行书为主,笔画连带多了起来。但是,由于离校尚不久,书生习学的气质还在,学校期间打下的基本功还在,故能结体规范,中锋行笔,转笔圆润,布局井然,一气贯通全篇。
; o9 V! d3 }  R9 p0 I7 b& B6 b毛泽东的书法是信笔成书、不拘俗套的。书法艺术的本质,是表现个性,故而透过一个人书法的结体、运笔、书写习惯,我们大致可以窥见其性情特征。一般来说,喜欢狂草的人,通常性情奔放、浪漫;而喜欢写正楷的人,则严谨刻板。顿挫分明的字体,可以看出一个人为人刚健有力;而汪洋恣肆的书法,则折射了一个人豪放不羁的情怀。% C3 t4 ~+ T+ ^/ [+ i" R
3 ?, j+ ~& ~& w3 l
致林伯渠、彭素民信(1923)' t! }9 r4 t1 j6 k0 y

$ q! _4 Y3 u1 Q/ g* r+ m致平教委员会因病辞职函(1924)
( L) b4 H6 I0 B/ I2 Y! Y2 p5 ?2、西歪期(1930年代)3 u. A  M( C+ p& Z: p/ w
进入1930年代后,毛主席的书法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字形发生倾斜,呈上左(西)下右的斜倚状;二是笔力开始退化。西歪的发生大致是一个渐变过程,开始是一幅之内部分字西歪,以后一幅之中歪斜的字越来越多,至最后全幅西歪。1936年致许德珩夫妇的信,大致处于这种变化的中期:前两行半总体正中略东斜,剩余部分却明显西斜,前后不一。自此直到30年代末期,毛主席的字都是西歪,且越歪越厉害。5 D/ H' ^  g' o% y9 b
前面所提及的1936年致许德珩夫妇的信,字体部分东倒,部分西歪,在很大程度上是书写者本人控笔能力不够的表现。这种笔力退化,在后面的几幅手迹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在1939年为延安《新中华报》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更一览无遗,其中“争”的竖钩甚至不堪入目。值得注意的是,这还是一幅题词,按说书写时是尽心尽力了的。' K5 R5 d3 y. S9 x
# _2 m$ a; j& c; I) z7 n
致范长江信(1937)8 E& k9 ]4 ?  y  H6 E8 V3 ]

/ V  f4 M2 K% [& p致柳夷信(1938)
& L2 T+ s. E1 i" y' }* h3 s
8 A# y& A9 _8 a* o8 ^+ i, L为艾生题词(1938)
" a1 @; d& j0 {2 a% v9 j# b4 {2 l4 i# t
致何干之(1939)  r9 n: L: k" _3 z$ ~$ w- t8 N
3、东倒期(1940年代)6 @2 k: u. E3 _
如果说毛主席字体在1930年代发生西歪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那么进入1940年代一片东倒,上右下左地斜倚,就是一个突然全盘转向。在运笔上,还出现了建国后时有见到的那种部分笔画粗重的情况。在离开学校20多年后,毛主席原有的书法底子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从1942年给蒋介石的信中可以清楚看出。5 R5 Y) v, Z! u# v& I* U

4 ?0 R5 V; w# Q2 T7 N" [. G# P为叶志强题词(1940)
7 X! X, P( g& K8 ~+ }* L8 b5 f8 E. O+ _3 k- ]  V7 _# u& E9 {1 {, |, M
致萧军信(1941)
! _: z7 r9 d1 {7 w1 d( f" Q) X& Q$ H3 n. q3 ~
致蒋委员长信(1942)
. i8 X5 q6 F! ~5 \6 X' N/ v这是台湾国史馆2010年解密的毛主席1942年写给蒋介石的亲笔信。这封信对毛主席很重要,所以他写这封信时态度恭敬,用语十分谦卑,连臣子见皇帝的“宠召”、“晋谒”、“德意”都用上了,几乎是匍匐在地:
$ b5 D/ i' _8 w带着恭敬的态度,毛主席东一改平日书写潦草,而选择行楷,尽量做到工整。惜功力不济,再怎么认真,也难以掩其短拙,例如,第一行的“介”、“席”和第五行的“布”三字的竖画,均写成了偏锋,笔画右边一排锯齿疙瘩,半天拉不到底。
2 s7 l9 C; C; F5 ~/ o  \8 m( J, H
4 o+ N2 U- B8 _; N8 w* D( W! C  w; B为严炳武题词(1943年)- X8 X6 }" X8 F7 [3 i8 g# ~
( K/ C% i" R" n" C  y6 G
为王燮权题词(1943)
2 ]0 n  n/ w6 @& K1 r# O. ~% Q" B% H- f4 G/ S* b
致周扬信(1944)' |' f0 P7 S9 K+ ^1 p6 P

; {. I7 `. Q" _致丁玲、欧阳山信(1944)* \: ^5 d, X9 ~9 d

# ]! f7 I# e" L; t# N致萧三信(1945)
- M1 s" P8 A: [4 O6 J, X8 ^/ d& c. k- _- _) i3 v, Y3 x) i5 p+ p
致任弼时信(1946)  {5 `, R* T6 c0 Q1 x

, f7 U6 K' J- u致彭真信(1948)$ C7 ^0 N' x- S/ A% u( P+ b: M- o
* n4 a6 N: y4 p. E4 n" Q
致柳亚子信(1949)
& g& r8 Y6 P- |6 y+ d% D) l4、东倒西歪期(1950年代)9 D: f! [( e! L2 ]) E7 A
进入1950年代后,毛主席的书法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字的结体越来越随意,出现了一些较清秀的字,偏锋多了起来,凝重呆滞的笔画有时较多,50年代前半期依然延续了40年代的东倒,但在5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西歪。
5 ~$ E$ @1 _8 w: h1 t; d2 D0 ]- S, A  x2 P9 z  Y1 U  u
转发武汉市报告批语(1951)  Q8 ?9 w2 g3 c' t: P% R8 M

; S' s( |5 K+ B  w  {出差守则(约1953-1954)% i. T% P; Q/ p* t3 P: }! C' Z
" R% P4 z' g0 B" C9 f$ @6 N
关于宪法初稿讨论和修改给刘少奇等的电报(1954)6 [& I" d: n! c% N/ r5 G7 j- d

% I" Y: Q+ W7 ^6 G0 E. ^5 T/ w' S# C给地方党委的通知(1956), L" X1 l: x, H2 X

% D% h+ s" N" p, l: }2 u. ^农业发展纲要修正案指示(1957)
* @. S7 t+ `+ d1 \. l4 `1 o9 @* J2 @! ~# d1 m6 ^' C
致陈玉英信(1958)
0 b& p. ^$ s. O$ C* W5、不定方向期(1960年代)
3 }8 i1 v) o5 c& \5 Z一般认为,1960年代是毛主席书法高峰期,因为他此时积累了几十年的书法实践技术与经验,正好得心应手,而70年代又垂垂老矣。事实上从公开的手迹来看,毛主席60年代的书法不仅无显著的提高,反而是不协调情况增多,多数书法一幅之内各字站立的方向飘忽不定(如1965年“西藏自治”四字各有各姿),笔画要么漂浮(如1961年致周世钊的信),要么更加滞涩(如1965年学习白求恩等的题词)。
) B$ J: m0 E3 @1 q: ~
1 q  X' F7 x" a致周世钊信(1961)1 Z* M2 e# I" {  X
9 K: ?. ?+ o% t7 C/ [
致张人惕张人价信(1962)
2 |( [- W6 R- H+ y3 H  L2 O, P7 a, q, _8 P& ]
根治海河题词(1963)+ @9 U" y6 U$ X/ q) [
& @) S" }3 I1 U+ ^
中学生题词(1964)
7 N) [: B0 }3 ^3 l" P* V$ I
" E' `# L! R4 p学习白求恩等的题词(1965)
0 ?2 Y  l) T/ k7 r
$ o3 o7 ?0 L, w, A4 q2 j8 F* E/ f为中国妇女题词(1966)
5 G. D" o" |" G
2 g3 u) J7 n' z& f) @毛泽东的书法不可学,是因为毛泽东是天纵之才,其书法洋溢着无与伦比的才气、豪气、灵气、霸气、神气,令人叹为观止,敬之仰之,绝非常人可以驾驭。! h6 B. k" [4 F) @

; t/ b4 C3 @, m7 D  O欣赏毛泽东书法,我们既能感受到他的龙蛇飞舞、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书法艺术之美,又能感受到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睥睨天地、独领风骚的伟人风范。0 [/ l/ R9 h$ d# Z& v( [( |6 s
% F) S& g, `! G% n' Z4 D& L# A8 ]
就书法艺术而言,最能代表一个人艺术成就,并能最好表达艺术家个性的,莫如草书。毛泽东就选择了最能体现其浪漫豪放情怀的草书,即使其行书也带有草意。
1 G. q% s2 }6 f9 E; ]6 \' o% t% x" B- Y" h3 x2 m6 l
毛泽东的书法不物成规,有着极其鲜明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他师古人而不拘成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推陈出新,独领风骚,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毛字”、“毛体”。
4 Q+ |3 C8 c/ g! h. }3 e3 N$ `毛泽东的诗词:9 t0 Z$ Q/ v! j7 I- k
2 v3 N# M: D( s
# X4 J) P- V7 M1 {2 t+ ]  u: ?
沁园春·雪(1936年2月)% x( ?9 o, G$ w8 {7 r7 o4 j1 [: T

; l- r. @6 u: J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 T( o9 v" x' C9 z& Q8 W0 Z3 G4 V. Y2 M: R  E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3 j6 K* A7 u9 q  U: y
5 g: z) W% ~8 e, N1 k
贺新郎·赠杨开慧) [/ i. ]( o# R0 a

' x8 R$ p7 Y  Y菩萨蛮·黄鹤楼
5 L6 M- V% U6 r: c  z/ `$ {: O! Y2 \! ?1 t3 L7 J. I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 |* {( v3 G' M$ X. ~9 v. y
0 k) M: x# R0 ~4 e8 J% D/ `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
0 w2 X2 G: S' j1 U6 g9 _* D8 t, \# h& ~4 U. S
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
! O. J: }6 ]% @- n# l- ?6 E7 Z1 X$ L) C* r  n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 j  B1 i5 y! B: G; T/ I4 g( C2 G$ h6 J: p  g! `+ A- y& U
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6 L- m9 [  E- t9 A2 p  q

" X1 t' v0 Z' w  {3 {; }+ l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 R- N) i+ `( ]; H8 L& T
5 k* N/ w0 o+ M) g. s" F, Z, J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0 O' r( [: u& R- c

- k& b* Q0 G. M  [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6 k9 X4 U8 c- v; e

! g: [+ ^) c( |) B9 R8 _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B1 A% ]5 L1 ]* x+ k

$ s3 w* d+ l( p2 J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h; q% q$ b5 B; v+ B. V' I" v( q, L

3 Y6 o5 n6 X2 D7 t7 f; n* i% {7 Y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 V* q, w  U# V% R7 F+ n
$ J# C4 p0 G3 H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n% k( m. H8 _9 z: M
0 {% h. i; [0 R/ G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
  S6 J% |! O/ `/ m- Q4 b. g* v( N7 p- M( A
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 S# n' _1 V, f9 }  K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壹号收藏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3907-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