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青花胭脂红彩” 清代康、雍、乾时期,景德镇御厂在督陶官的带领下发奋图强,制瓷技术日新月异。在这种环境下,西洋引进的“胭脂红”也酝酿了一次技术革新,这就是“青花胭脂红彩”的制作应用。 顾名思义,“青花胭脂红彩”(图1)是在烧制好的“高温釉下青花”器物表面加绘低温釉上彩“胭脂红”,然后置于低温窑炉中再次烧成,使上下纹饰结合、搭配,构成一种新颖彩瓷。由于胭脂红发色红中偏紫,于是又有人将这类彩瓷称为“青花加紫”。
' L- z2 j4 ~- n' g4 V: s% f
% c$ b* Q e, _) ~6 X
图1:乾隆青花胭脂红双凤纹扁瓶 高:49.3cm 东京松冈美术馆藏。. Q, Q- C+ ^0 a" u! U7 G
探讨“青花胭脂红彩”离不开“胭脂红”。毫无疑问,前者属于后者的一个分支,是“胭脂红”制作发展到一定基础上细化而来的。与“青花胭脂红”类似的制品还有“胭脂红彩”单色釉(图2),因为没有使用釉下青花,所以制作相对简单,仅在烧制好的白釉瓷表面增绘“胭脂红”图案,再入低温窑烧制而已。 图2:乾隆胭脂红八吉祥纹三足炉 高:36.5cm 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二.“青花胭脂红彩”的制作时间 北京故宫有一件雍正青花胭脂红器物(图3),因为器底落篆字款,表明该类彩瓷在雍正后期已经开始烧制。根据现有传世资料看,雍正青花胭脂红彩器物流传相当有限,主要为乾隆制品(图4、5、6),因此笔者推断:该类官窑彩瓷在康熙时期应该没有创制,最早应起于雍正后期,乾隆朝达到制作鼎盛阶段。 雍正中期,恰逢内务府员外郎唐英进驻景德镇御厂,“用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致使他深谙瓷器制作。随后数年,他统领御厂瓷工,积极推动官窑瓷革新,研制出许多新型瓷釉品种,“青花胭脂红彩”应是他的督陶革新成果之一。 图3-1:雍正青花胭脂红缠枝莲纹螭耳尊 高:35.5cm 口径:13.5cm 足径:19.8cm 北京故宫藏。 图3-2:雍正青花胭脂红缠枝莲纹螭耳尊底部图。 图4-1:乾隆青花胭脂红福寿纹龙耳瓶 高:53.3cm 口径:14.3cm 足径:18.4cm 上海博物馆藏。 图4-2:乾隆青花胭脂红福寿纹龙耳瓶底部图。 图5:乾隆青花胭脂红折枝花纹梅瓶 高:33.7cm 口径:7cm 足径:13.1cm 北京故宫藏。 图6:乾隆青花胭脂红九龙纹梅瓶 高:31.5cm 口径:8.3cm 足径:10cm 北京故宫藏。 三.“青花胭脂红彩”的分类 做为一种新兴彩瓷——“青花胭脂红”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简单而已,我们可以根据制作细节把它们分为若干种类。 1.“釉下刻花”类 “釉下刻花”经常见于其它瓷器制作中,是匠工在素胎上用锐器刻画出各种曲线、纹饰,然后或上釉烧制,或烧制后上釉。总之,“釉下刻花”既可以做为器物的主要装饰方式,例如应用在单色釉中,也可以为后面继续加工做铺垫,让绘画者根据已有刻花图案上釉、上彩,达到完美制作效果,如素三彩。估计正是景德镇御厂在以往制作过不少“釉下刻花”瓷,所以,他们在烧制青花胭脂红彩中也被应用。有了釉下刻花,匠工们绘制釉上胭脂红彩就有了基本轮廓,图案布局不易出现偏差,方便了后期上彩。 2.“釉下无花”类 除了“釉下刻花”制品外,御厂还制作过更多没有“釉下刻花”的青花胭脂红制品。为了便于分类,笔者将其归纳为“釉下无花”类(图7、8)。 因为缺少“釉下刻花”这道轮廓基准,因此,“无花”类器物制作在绘制胭脂红彩时对匠工要求更高,需要他们熟练掌握加彩部分的图案比例、位置,务必胸有成竹,否则,画面容易失常。也正是根据这一特点比较,笔者感觉这类器物很可能属于御厂成功掌握刻花类制品烧制后,对青花表面的胭脂红彩绘制达到足够造诣、建立自信后,才会省去了刻花这道麻烦程序,产生“釉下无花”产品。 图7-1:乾隆胭脂红龙凤纹瓶 高:46.3、46.7cm 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图7-2:乾隆胭脂红龙凤纹瓶的凤纹。 图7-3:乾隆胭脂红龙凤纹瓶底部图。 图7-4:乾隆胭脂红龙凤纹瓶的凤纹局部特写,可以看出胭脂红下没有刻纹图案。 图8:乾隆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凤耳扁瓶 高:29cm 口径:5.1cm 足径:10.2*7.4cm 北京故宫藏。 3.其它类 除了上文介绍的两种主要情况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胭脂红彩制作工艺。它是在青花釉里红器物表面加绘胭脂红彩,可以称其为“红上加紫”。出现这种器物的首要原因是青花釉里红烧制难度太大,釉里红发色容易烧失,严重者会导致大部分釉里红发色缺损,无法构成整体图案。 以往时期,没有掌握釉上胭脂红彩制作工艺,所以通常情况下,御厂会将此类制品淘汰。但是,掌握胭脂红彩烧制后,考虑到有些青花釉里红器物制作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淘汰掉显得相当可惜。于是,就在釉里红图案表面加绘同样纹饰的胭脂红彩,弥补原有缺陷。这样,原本的青花釉里红转身变成青花胭脂红彩。由于修补手法非常巧妙,所以若非仔细观察,并不容易发现原有的釉里红痕迹,这也算是御厂利用淘汰次品的重新利用典型事例。 四.总结 由于“胭脂红”的制作产生较晚,直到康熙年间才被传到景德镇御厂。所以“青花胭脂红彩”也就显得越发年轻。从其制作发展看,“青花胭脂红”应是受到以往“青花釉里红”、“青花矾红”影响才产生的。 三者比较而言,“青花胭脂红彩”比“青花釉里红”制作更加简单、稳定,比“青花釉里红”与“青花矾红”更显娇艳。对于看惯了后二者的赏瓷人来说,前者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是倍显皇家高贵气势。可能正是这些优点,才得以在彩瓷百花齐放的雍、乾盛世中脱颖而出、迅速发展。
) D1 ]( _' T8 r/ e* n: M----摘自萱草园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878-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