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E8 J: H8 h5 y' r9 q5 w
, [. s2 v1 o- k; N1 T$ v( U
颂银转头看让玉,“瞧见没有,这就是咱们旗主子。”0 X% r# I7 E$ z8 u V1 g
9 P9 o' X# x. j- @0 n* S 让玉揪着心口说:“一个王爷就这么厉害,回头进了内务府可怎么办?”
- y" r3 K6 W$ ?$ f( P) }* D) D
. S2 J3 a0 {3 M v 怎么办?熬着吧!颂银也想过撂挑子,可她不干就得落到让玉肩上。让玉的脾气不那么揪细,办事顾前不顾后,恐怕不能称阿玛的意。桐卿呢,年纪不大,胆子小得像芝麻,一有风吹草动就蹲地不起,进了大内只有掉脑袋的份儿。恁大的一家子,表面上和和气气,其实私底下也各自使劲儿。她知道家传的职务不能落进别人手里,这事开了先例,往后就收势不住了,所以无论如何得绷住。
9 R" X8 @6 ?6 }/ O' x) M9 v: ~9 H# W, ~: ]+ v& p6 o$ Z G
让玉纠结了半天又开解她,“我瞧着,人家不过是给个下马威,将来未必不重用你。那位王爷和皇上是一个妈生的,听说当初皇位该当他继,被紫禁城里那位抢先一步罢了。”
5 Z& H2 m# c' O7 H1 C5 K4 p, J B8 f4 {& n: U8 T
颂银忙来捂她的嘴,“姑奶奶,还嫌事儿不够大吗?快别裹乱了!”, J5 i6 H( r3 l- F0 ^0 X0 n
* \4 |% [# g( T" f: H8 c
妄议朝政是死罪,尤其还是这样揭不得短的事儿。本来一位王爷,不能叫她这么害怕,可知道他是豫亲王后,不怕也不成了。豫亲王听上去是个寻常封号,其实认真来说应该是皇太弟。皇上即位十年无所出,子嗣上不兴旺,乾坤不能没有准心。太后又偏疼豫王,可能还有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吧,总之太后的意思是传弟。但因为本朝没有册封太弟的习惯,况且皇帝心里也有些不情愿,因此储君之位算是内定,具体得看后宫主儿们的表现。要是谁能生出位阿哥来,那太弟的位置是不稳的,将来皇子长大,和这位皇叔之间必起争端。通常皇帝更偏向自己的儿子,所以太弟地位岌岌可危。不过不知是怎么回事,皇帝越急越生不出儿子,膝下只有两位公主。如果皇帝命里无子,那么刚才那位王爷就是下任皇帝,得罪了他,可不叫人害怕吗。, A: f* q6 N+ w6 L5 M* X
* y1 G. R4 |/ Q$ q$ l
姐妹两个哆嗦了一阵儿,你瞧我我瞧你,一脸茫然。
6 g$ n; X, K6 {; g. G7 M
8 [4 _8 ?% ~6 ] “还是告诉阿玛吧,事儿可大可小。”让玉说,“阿玛管着内务府,和豫亲王肯定相熟,讨阿玛个主意,再不济让他心里有数,往后出了岔子,好知道打哪儿发作。”
# g: x3 w' C+ B4 P0 g
0 j' t& k1 G* W 颂银想了想,也有道理,让她在前面看着,自己上后边找阿玛去。& Q5 V# L K: i5 x
5 [; D1 [7 f( S: ]) g# ? 述明那里还要忙送三后的婚礼,这个忌讳那个忌讳,弄得一个头两个大。见颂银来了,愁眉苦脸道:“你去问问阴阳生,回头牌位送过去,影亭怎么妆点?是用白还是用红?还有陪嫁,你得操点儿心,让人糊四季衣裳和箱子,回头要烧化的。”, m& l# M1 K4 m+ x. X0 n. I$ n
1 M+ J" R% m4 y$ e8 q* H 颂银接了丫头送的参茶递给他,“阿玛别急,这些事儿我一个人全能办好,就是刚才出了点纰漏,得和阿玛回禀。”6 g. |8 l1 ~4 W( U
1 P! m6 T0 V' _0 P 述明嗯了声,“什么事?”
' e4 Q# A3 X! w2 ?) J g
, K1 Z- F+ Z; }: ^ 颂银把经过说了,末了眼巴巴看着述明,“我怕进了内务府,豫亲王要找我的茬。您看这可怎么好?要不再晚两年吧,等他淡忘了,我再跟您当值。”
! j( I* s( @4 ~1 o( x( G8 [5 k1 C& M: i9 u# Y6 m% {5 [; P
述明听了一笑,“我当多大的事儿,不定人家是逗你玩儿呢!放心吧,咱们跟他牵搭多了去了,他寻你的晦气,给自己找不自在?”2 t m3 \4 @/ X% k7 R
) [- R2 G7 _! ^ 颂银听他这么说,才把心放回肚子里。也是的,内务府掌管着宫禁事务,再了不得的人,也离不开吃喝拉撒。谁和帝后嫔妃们走得最近?自然是内务府。秤砣虽小压千斤,豫亲王又不是傻子,不好好拉拢,还真让佟家誓死效忠皇帝么?
) d0 F' w3 T$ J' G- e W L# R- W5 B3 [9 [% ]# N, A
她抬头看阿玛,“万岁爷信不信任阿玛?咱们是镶黄旗的人,这会儿在豫亲王手上呢!”
P5 I6 ^ @* w. \4 Q8 m; w8 L+ }; a( L ~6 `
述明摸了摸下巴,“佟家的内务总管就跟那铁帽子王似的,是世袭。当初皇上御极之前哥儿俩争旗,皇上赢了,得了正黄旗,镶黄旗可不落到豫亲王手里了嘛。这也算棋差一招吧,让别人的包衣给自己当家……不过你阿玛可不笨,刀切豆腐两面光,内外都要做得漂亮,要不皇上能留我?你呀,太年轻,路还长着呢,且走且学吧!”
4 ^7 ~( T, b0 u+ e+ E( G7 ^6 z0 g, o0 U$ q. j" a! Y
颂银长出一口气,有这么个阿玛在前头开道,她应该是没什么可忧心的了。不过女孩家好奇心重,压着声问:“皇上为什么没有儿子?”
! K/ {; A0 t% o! F" q
' {2 A5 ^2 o1 l+ p 佟述明看了她一眼,“你阿玛不也没儿子吗。”
1 ~5 P: X) n1 U- V5 F! v4 p. @, | `" |# D& h2 g9 n5 G& o- E: H b# D
“那不一样,阿玛只有额涅一位太太,皇上的后宫里装满了人,那么多嫔妃居然一个儿子都没有,不奇怪吗?要是皇上不能生也就算了,这不是有两位公主嘛!”
+ ^* u1 D! X& z0 _- q0 F, ?7 u7 b0 e- K
述明皱起了眉,“你整天就琢磨这个?小孩儿家家的!现有主儿怀着身子呢,兴许能生个阿哥也不一定。”说罢抬手,“外头张罗去吧,别打听这个。等将来进了内务府,鸡零狗碎一大堆,有你操不完的心。”
6 U, B x% C2 Y2 A7 y
9 L4 C, x+ M! P5 B |0 [ 她被阿玛赶了出来,刚到外面就有长随来问口报条①怎么写,她扶着脑袋说:“这个都要问我?你们管事的哪儿去了?”恼归恼,事情总要落实的,便一字一句地交代,“写上本家金墨姑娘,恸于十一月三十因病辞世,谨择于初一日大殓,初二日接三。记着落款用门房的名头,别弄错了。”/ H) U; {" ~, Q+ ~/ C1 G( w
9 s/ U" { [- U8 [ 长随领命去了,她定神想了想,又到前面看灵堂里的布置,尚且都过得去。这时候丫头奉了老太太的命来,说看看姐儿事办得怎么样了,要是得闲,上抱厦里歇会子。5 Y3 R! y, Y$ {& y
. `7 H/ c6 c! @ 她左右打量一圈,众人各司其责,该办的暂时都办完了,似乎可以休息一会儿了,便和外头的人交代一声,回了老太太跟前。" D/ Q8 N$ U" `2 h
6 K/ W- T/ K, ?. q! ]$ g) _ 她额涅哭了很久,到这时还不得停,进门见她戴着抹额歪在榻上,想来头疼病又发作了。颂银脚下顿了顿,转身问请大夫没有,老太太说:“叫大夫不中用,她止不住这哭,华佗来了也摇头。”又安慰大太太,“成了,不是你的,留也留不住。金墨是个好孩子,兴许我们佟家福薄,作养不住,她瞧准了好人家又投胎去了,你就是哭瞎了眼她也不知道。亏得底下还有三个呢,这三个丫头哪个不可人意儿?行了别哭了,今儿大殓,到送三还有好几天工夫,你天天儿的哭,命还要不要了?”
/ I' t5 w' G& u+ T5 w/ |- h! i5 d& b- T/ V, E
大太太被老太太压了半辈子,向来恭勤听话,这回的事不由老太太做主了,觉得自己哭得有道理,压根儿不兜搭她。
" {# S# C1 S' E1 Y/ {; v/ r# l) P$ u4 |$ _ D+ Y
颂银只得劝,“您这么的,叫阿玛怎么好?您瞧瞧他去,一宿老了十岁,您不疼我们,瞧着阿玛吧!”+ u: Y4 Q& ]* V, W/ S P; E
1 ?: r% p. ]" V2 { 大太太和述明是伉俪情深,二十年没红过一回脸,听颂银这么说,又是伤心又是惦记男人,倒止住了眼泪。颂银见状回身喊丫头,“绞热手巾来,给太太擦脸。”又伺候额涅抹了猪油膏子,这才到老太太身边来。
, x% I4 w. K: v
X0 e. j4 Z; o5 \ 老太太让人预备了糖蒸乳酪和枣泥糕,往她面前推了推,“忙得顾不上吃吧?别饿着了。前边都完事了?”, p. ~0 o7 L6 _" j9 `( ]
: m8 ]" z( s! A" l" W0 s 她掖着手绢吃了两块,又接清水漱完口方回老太太的话,说:“差不多了,灵堂布置得挺好,丧报条也贴上了,等后儿宾客吊唁再忙上一阵儿,余下的就只送三了。”, K9 T |& [7 w" w# H. D" b
+ N& {5 P) ?+ m2 @' D$ f
老太太点头,“容家的礼单我看了,心里倒还称意儿。就是听说豫亲王代换的庚帖,怕乱了章程。原该出去请安的,又说王爷叫免了……没事儿吧?”
, b9 P! ~- ~: p: s& ^ h
1 a1 E2 y' K7 D1 B/ r$ w7 M 颂银忙说没事儿,“王爷和容家兄弟有交情,这回是替容二爷出面。横竖一切都好好的,老太太别担心。”, B8 u0 q$ n, i3 r. |
1 P! v, R% A, U5 g
老太太长长舒了口气,“不知道容家那小子怎么样,容绪是瞧不见了,容实还可以细考量。依着你,容家办事过得去?”
: h V- ?0 t4 G3 }3 f4 W
# ]( k( S+ ~+ K! ]( V6 R 颂银说是,“聘礼之外送了纸活儿,金山银山的,还有给岳父岳母的孝敬。账本上另随二百两的赙仪②,是照正经亲戚走动的意思。”
: z: Y0 Y6 G: N* \! t! u/ n* o$ @% \3 `
老太太说好,“倒不是因他们出手大方,咱们也不稀图那点子东西,争的就是个礼儿。既这么,这家子可往来,你阿玛瞧人果真准。”
5 q. x$ S3 U; {3 I Q n: \- b& ]& Q( k) G9 b6 ^1 X
颂银知道阿玛的算盘,不过大人的主意小孩儿不能参与,她只要做好自己的份内,旁的都不必她过问。
: p. L. b- Q# v6 e' N5 C4 H. w- p8 u9 l+ \
接下来两天也顺顺当当的,客来客往有管事的招呼,当然那些亲戚本家也不乏特意见颂银一面的。大伙儿都知道,金墨没了,颂银要替上,但凡和内务府有来往的,事先都要打好基础,以往不怎么受待见的二姑娘,一时成了香饽饽。6 a l" E8 a5 ]
# y( f& S$ r( [% h3 m 豫亲王那头也有随礼的,差了王府总管登门。还有皇上的赙仪,司礼监的掌印亲自来,代万岁爷安抚大人,请佟大人和老太君节哀。' I* r* G. V+ W/ O! P& I8 K
( f+ I7 U" P- }1 Q0 ~
内务府辖下有七司三院,司礼监是其中之一,统管着大内所有太监,和内务府的关系最为紧密。既然颂银以后要在紫禁城行走,这些土地爷面前不得不通告。述明让人叫颂银来,引荐给了大太监,“这是二丫头颂银,日后还请谭掌印多多提携。”
$ d: |5 M' j9 a2 _# v% n* Q3 d0 c/ r0 h+ T* n
颂银给谭太监纳了个福,偷着瞄了他一眼。谭太监大概五十上下,养得白白胖胖的,寻常脸耷拉惯了,鼻子往下到嘴角这块有深深的两道纹路。太监的服色很鲜洁,冬天着绛红,因为是登门吊唁,在金线葵花曳撒外套了件青袍充数。青袍不够长,隐约能看见曳撒的袍角,他听了述明的话作诚惶诚恐状,拱手说:“佟大人您太客气了,咱们原就是一家子,二姑娘将来接了您的大印,司礼监还要靠二姑娘照应呢。您请放心,谭瑞待二姑娘和待您是一样,底下猴崽子们哪儿做得欠妥,二姑娘只管告诉我,我来收拾他们。”
0 L9 b0 Y) `2 b2 H! Y; S# n3 n2 @* u" b* |
话要说得囫囵,谁也不摆谁的谱。述明谢过了谭太监送他出门,回身告诉颂银,“阎王好斗,小鬼难缠。他手下那些人遍布紫禁城,从东北三所到乾清宫,哪儿都有他们的影子。别瞧太监上不了台面,他们要是作起梗来,比那些军机大章京都难对付。和这些人打好交道,你的差事就办得顺当。还有一点记住了,不能苛扣他们,手指头漏点儿缝,他们受用了,心甘情愿听你差遣。一个人不管多大的能耐,只有一双眼睛一双手,不能事事躬亲,就用得上这号人。这程子司礼监有做大的势头,你心里要有个数,松紧得宜,既让他们蹿不上房顶,也不能压得太厉害。”
6 ~) V6 F$ A3 u- K% c1 w
9 \' n! q2 W# f: @; Z 其实光听真有点瘆人,皇上的家不那么好当,一环环一道道,不知要废多少心机。颂银才十四,还需大大的磨砺才能坐上那把交椅,万一各衙门的人不服,空头架子支撑不住就会倒,一个内府大总管,烦心事不比皇上少。
3 _4 z. e0 @3 t9 [, u. [
+ T: T4 |. p! u; z+ d0 P1 h 她记在心里了,仍旧回前院照应。关于接三,民间有个说法,死者死后三天要到望乡台遥望家乡,这时候必须风光操办,一来赎清生前罪业,二来布施四方野鬼。因为里头门道繁杂,一整套运转起来费心得紧。所幸都扛住了,就像学武的人攻克难关似的,一关接着一关,到最后顺利结束,已近午夜时分了。5 P2 @; ? i4 F/ R
9 ~/ y4 g6 ^" Q/ m) O" S
颂银站在檐下低头盘算,接下来还有送三,和尚道士要设座,吹三通、打三通、念三通,等子时容家来迎了牌位,金墨的事大致就算完了。, P* C2 \' P2 [1 P( n: q3 f
- E8 u" o i4 ^1 P+ N- E1 `+ a9 E 肩背酸痛得厉害,她抬手捏了捏。灵堂里传来几位姑奶奶嘹亮的哭声,伴着漫天的飞雪,这个夜显得异常的冷。
' d. k, y. ?- n3 H8 ^; D$ h8 n ]6 o7 ]/ R) r
作者有话要说:
5 f7 B% E, g0 |9 U: B5 S3 ~, q6 R9 `- Q) d, y
①口报条:报丧送的白纸条。+ q: o, ~) u4 }( F+ Y7 u# d
R, j) U t: @- f2 }! j ②赙仪:向办丧事的人家送的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