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先浓烈地活一把,再去与生活和解

[复制链接] 1
回复
257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4-9 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m0 \1 m4 [& E) h9 l

: O7 n' A4 p7 p" o: w. l1.0 F  N4 i6 L9 M9 u! d; J6 C/ h- i
看过一些作家和导演的采访,回顾自身轨迹时,他们当中很多人说:那时候太年轻,现在会更接地气一些。潜台词是:现在做的东西大众更喜欢,也更有商业价值,于人于己都皆大欢喜。
# z: p1 L. a! o) |  j* W
' X$ W0 K6 }0 F' n7 S很多人抨击这一点,觉得他们堕落了,背叛艺术了。但我相信,并不是他们一夜间江郎才尽,也不是为了点钱去媚俗,而是一个不可抗阻的东西在起作用:时间。他们确实走到了人生【自愿去稀释】的阶段了,发自内心认同了:这么做是对的,这么做让我舒服。* f& S5 N8 h8 G2 J' ^7 Q! r
& Z, {* {0 R, M! [) `0 G: |
这个理,放到每个人的成长中也是如此。
% W. p8 [, z& K1 D9 n! ^+ i5 ?( w
作家陈染有篇文叫《我们能否与生活和解》——
  q  z9 a6 o2 ]3 d# g$ [- @9 H4 C9 t2 ~$ }" D7 @
“二十多岁时候,我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把自己改变成一个快乐之人。为什么不能与大家一样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我为什要把道路看成“绳索”、把人际的谜网当成自己永远法翻越的墙垣?!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试图说服自己,那是不“成熟”使然。我甚至对自己说过,快乐是一能力,快乐是一种勇气,只有自信而勇敢的人,才够使自己和周围的人快乐;一个永远哀哀泣泣、愁眉不展、怨天尤人甚至愤世嫉俗的人,多是懦夫或生活的败者。* J  h5 U' b, @! H2 r

7 _! D0 E3 d1 H( u. }" E' L……
; k$ M* m" a& p4 m7 ]6 Q
' c# `" q; z/ e3 n* e, B9 l3 H% E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在不断地“成长”中的确“与生活和解” 了许多,可是,我自己清楚,这种“和解”的深处,包含了多少无奈、多少妥协、多少自我的分裂与丧失。我感觉到自己生命中那些有重量的东西正在一点点丢失。所以,我无法说清这种“和解”是否快乐。”
# O) Z# n- t5 q% l8 f% K9 K' K
' z/ [1 u9 W7 {8 \) u, X6 K0 {
是啊,年轻时活得浓烈,又忍不住怀疑:是不是不够成熟才会如此轻易愤怒、热衷表达?激情稀释之后,又会怀念那一段浓烈时光——既然现在什么都通了,那还有什么创作激情呢?0 Z" J, S/ l9 l- C8 w8 I
/ v, F8 T5 m: T
  r0 E) q, \. p/ G
1 r# b# [" L# Z- v/ z8 S" b
2." s% q4 c0 |/ ^
一个人渐渐走向“接地气”的过程,确实是成熟了。
. t7 r4 U- ?9 L8 x- p/ n! ~( N( N6 C& q
2 C3 z  Y( V! I( t所以对艺术家,我一直很难抱有苛责的目光——希望他们的作品永远停在最锐利阶段,这是可笑的。4 V6 W* O7 O- b
* b( u+ }! S  P; ^9 r- s5 w
与生活和解,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它是不可逆的。一个人真开通了,内心郁塞之处的力量势必就弱了,与世界之间的那堵墙便拆了,“不平则鸣”这回事也不复存在。
1 j% t9 U/ z- o4 U: w7 [& C/ _
前两天翻新世相张伟的一篇文章,他说以前写作必须维持浓烈的风格,后来逐渐克服自己,将风格稀释,让更多人接受,也有了后来红红火火的新世相。
. Q3 b2 o, h9 X! b6 f  P) d# N; k
虽然更喜欢他的早期文章,但这种心情是懂的。
/ k4 X' L  A" Y
* {' e( B7 f  |  `$ a: X( ]6 i但凡一个有自省能力的人,都很难不活在矛盾与分裂之中。
  ]2 W& s9 K. R2 d' `! F/ n0 |) e
我也如此。每篇文章写完总会自问:别人能看明白吗?我本性喜欢艰涩的文字,又爱读抽象理论,不太喜欢描写现象,更愿意直戳本质。但大众读者其实热衷于故事、喜欢生动的描写。+ U' Q3 a3 q; R% w- u$ G' {( L

, L& S, w4 A  [3 W  g9 m所以即使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仍会在“他人”和“自己”之间纠结,既希望保护自我风格,又想被更多人接受。8 I+ x. x6 v- V8 }3 S6 j( j% H3 t

5 Z# H" f/ r. G. k" K即便事实如此,但我依旧相信:  t: m! t4 P0 |/ T# J0 U! z' K3 @

$ I& x% w- V7 N# E7 N7 R! k【接地气】没错,但前提是你得先【自我】过。1 Z& i  W( |" Y% n
" t) N4 l* v4 F
人生若没有肆意飞翔过,一味接地气是没意义的,那只是一种天生的平庸。
) C* Y/ Q2 |8 r5 y& k1 L  ?3 v1 T. Y$ a8 Z5 d8 F2 N
一个人从浓烈步入稀释,这里面有种遗憾的韵味,风骨依然是在的;但如果一开始就奔着做一个投其所好的大众情人而去,反而容易随波逐流,不会长久。
; h1 Y: a3 f7 z( ?& m1 R! m; E3 G" B- \: q
对人生,我总抱着这个理念。
- K2 s  q" `+ }8 X' p1 N# f& T+ d
4 M* `( y  S: D! I& `) _
3 ~  E" }) z6 |* a/ _& N
& x4 [6 v% t* h3.
( X0 ~' b1 V; o& v$ x4 W8 R有些人老了,脸庞却留下了年轻时的英气,让人不仅猜想:他(她)应该是真正浸入过那个时代的人。但有些人老了就是老了,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 H3 Z/ r0 _+ Z: f, |" Q. Z
! k" w. ~0 X' f. C; F$ X! W  q
有些人身份是一个商人,但当他告诉你年轻时也曾是疯狂少年,你心里“哦!“一声:”难怪啊!“。因为我们都能理解这样一个矛盾的事实:一个人的身份可以多样,但其成就仍与性情相关,世俗功业需要灵性,灵性也需要世俗物质,才华终归是才华。
) Q) S6 E3 J8 U8 t6 q
. E0 d( [% V8 ?# a9 u8 t/ |: v, r( W/ c7 X1 s0 P( l
' \- ?9 a, V! _) Z5 Z
  P2 A& Q' _, Q3 ^% s2 r8 F

& E8 e* A; Q# q" O
6 ~5 i- j, _1 a8 S' N8 X! T' f4 G2 z# M& h8 S% _, h

9 Q% S5 `$ j2 m8 g* I* {+ l' u/ J8 }6 i' k1 q+ z9 b+ i

" B' T4 i4 q3 H& ]实际上,人生是一条抛物线,从无知的平静(幼年),到激烈的浓度(青中年),再到豁达的平静(中老年)。首尾都是平静而稀薄的,中间经过一个最浓烈的巅峰浓度。谁也无法逃过这个规律,即便是当初名噪一时的垮掉一代,那些诗人们也并未嚎叫到老,击散他们的不是政治和文化,而是时间。' L, X/ |8 G# ?: j+ N' _
2 n4 p8 |; e7 Y) T- S) V% n
区别在于,若未曾浓烈活过,之后连稀释的资本都没有,你的人生就是一根平平的线,既无过程,也无美感。& B6 n* Z/ G% Y$ x# U' M

  p; _5 J5 O2 x活着时,人没法宏观预测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顶点,什么时候江郎才尽,什么时候会慢慢软化,是否还会有下一个峰值。我们能做的,就是趁着内心还有不甘的时候卯足劲去淋漓尽致一把,该执着执着,该表达表达,爱一个东西就要不眠不休地钻,有力气的时候就要将个人风格最大化。
; ~0 U, x, F! D) }: T, P0 z
6 D' G7 x0 R- C因为高浓度的时刻是有限的。/ s. K0 ^# V; m4 Y# [

, O2 R  _4 g. h2 o人若不改变世界,就会被世界改变。但只有当人骨子硬时,才凿得动世界,老了就是软了,而且还自以为这种“软”是一种智慧(虽然现在我还是“硬”的,但能预感多年后对“软”的倒戈。)
: ^3 I1 E7 b" d% u6 j
; v1 \- d) u: S" l$ {! W# Z3 f在某个垂直领域钻得透透过,对某种生活方式深深坚持过,在时代飓风里凝结过小小的自我风格,就不算白活。即便后来你变了,走向稀薄,与生活达成和解,也依然能在稀释的空间里创造价值,取得成就,获得另一个层次的知音和满足,
5 W! U6 W( H: w
) B/ ?( [/ h& J0 \5 U5 a因为高浓度的时刻,最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才华和悟性(当人激烈执着于对象时,一定会使出全部内在力量,这正是自我成长的最佳时刻)。才华和悟性这个东西是会一辈子跟着你的,人有了它就像船有了舵,怎么掉头都不会开得太慢,怎么转型都不会做得太差。
/ p# Y' J) h. }1 t
) r6 c- u0 N4 a9 j* L最怕的是,年纪轻轻却过渡迎合、左右摇摆,还自以为早熟懂事,这才是莫大的悲哀与浪费。- d2 I& i5 V5 `  ]7 n! R
7 @5 ~/ r# B% z8 y

  Z, X/ r. [9 S& T: Z: I: J1 Q* j( D) a
暖心自动贩卖机9 A" G/ d* Z" X7 B3 W+ a
碎片生活 温暖出品

3 i1 D7 k& j$ S/ h
(nuanxinzidongfanmai),或请微博搜“颜卤煮”。
4 I& b5 D. p) j) S: {
1 b+ t  Z7 F4 h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6576-1-1.html 谢谢
沙发
发表于 2017-4-11 02:18 | 只看该作者
真创意~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