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我在北京,把女儿送回了河北| 南方人物周刊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9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4-7 2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现在张琪最大的愿望是想有一天条件成熟了,可以把孩子接到北京。结束来回奔跑的双城生活。


河北沧州到北京南站,198.21公里,一路上有几个村庄,有几片树林,有几道小河,有几条高速公路。张琪了如指掌。最频繁的时候,她一周要往返四趟。她通常坐周五最晚的一班高铁从北京回沧州,周一坐最早的一班回北京,紧接着赶往五道口的单位。她在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上班,两岁半的女儿在老家沧州由父母看管。

每周五晚上张琪的出行路线

每次离开沧州,张琪的思绪就像陀螺般开始转动,不停地寻思女儿在做什么,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有没有磕着碰着?她觉得自己就像追踪狂,想要知道随时随地知道女儿的一切。张琪偷偷哭过,不止一次,因为思念女儿,也因为内心的一份愧疚。她何尝不知道,对于幼小的女儿来说,妈妈的陪伴是最重要的。从怀孕开始她就研究各类育儿流派,知道“陪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她享受孩子出生后的亲子时光,也想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和“陪伴”。朋友们聚在一起也会分享彼此的亲子心得。

锋利的现实敲打着她,百爪挠心地撕开她的心门。


回不去的家乡

张琪2004年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看到了沧州以外的大千世界。那时,她觉得北京好大啊!北京理工大学门口的中关村南大街是她见过最宽敞的大马路,车流不息,大气磅礴。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在北京立足,这里才是承载她梦想的地方。

2008年,经济危机那一年,张琪大学毕业了。那一年,谷歌推出了第一个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电话产品,开源手机操作系统“机器人”,这在当时是一件多么新潮的事,尤其是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张琪看到了互联网的机会,也如愿进入了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那年春节回到沧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她成了焦点人物。北京,给了她梦想的起点。她庆幸自己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留在北京。

当时张琪还在望京附近工作

这个决定第一次产生动摇,在她32岁的时候。

工作了几年结婚置业,从租房到买下一套大一居,张琪对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整体而言是满意的,没有大富大贵,别人眼中的中产,自己知道充其量也是个“准中产”,但能双手打拼自己的一片天,张琪看到踏实。2014年女儿的出生更是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惊喜和欢乐。经历了初为人母的忐忑、紧张、慌乱之后,张琪慢慢摸索出了女儿的规律,也掌握了带孩子的一些要领,无论是陪玩逗乐,还是喂奶、换尿布,都能轻松搞定。

产假结束时,张琪遇到了第一个难题:自己要上班了,女儿怎么办?张琪和丈夫都要坐班,即使不加班,赶回家也是晚上七八点了。丈夫说要不请一个育儿嫂吧,虽然育儿嫂价格也不菲。张琪想起刚看到微博上发的一则视频,保姆按住宝宝鼻子强行灌米糊,犹豫了,她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一个陌生人。同事说,你在家按个摄像头可以随时“监控”,张琪不愿这么干,有种“侵犯”他人的感觉。而且,她坚信,亲人的陪伴质量和效果比任何有经验的育儿嫂都要强。随着宝宝越长越大,张琪清晰地认识到陪伴的质量比喂养更重要。

张琪上传到亲宝宝App老公和孩子的照片

没办法,张琪只能请自己的母亲从沧州赶来帮忙照看女儿。产假后刚上班,她度过了很长时间的适应期。早上出门女儿还没醒,白天上班时不时地想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女儿的情况。母亲照料外孙女自然也是尽心尽力的。她还学着年轻人的新潮玩法,买个本成长纪念册送给张琪,让她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无奈,张琪一直没有定下心来打印女儿的照片,手工做些装饰,再写上几句话。她很想告诉母亲,现在肯定有亲子APP可以记录孩子的日常生活,但她不想扫了母亲的兴。直到有一天,母亲兴冲冲地告诉她,隔壁奶奶装了一个“亲宝宝”,可以随时把孩子的照片和视频上传上去,全家人都可以在这个软件里看到孩子的生活点滴,就这样张琪也加入了刷屏族。上下班路上她都会打开APP看看孩子的照片。在工作累的时候,只要看到孩子的照片,便会安心起来。

张琪认真考虑过辞职。她跟妈妈们交流过,发现上班族带孩子的苦衷大家都有。辞职之后最现实的问题是,家里的收入少了一份,压力大了不少,而且她还有更长远的考虑。女儿慢慢长大,很快需要一个自己独立的房间,双方父母来帮忙的话也需要一个独立房间。换房成了她的刚需。她对比了几个区域的房价,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离城中心越来越远。丈夫开玩笑地说,都要远到河北去了。

在家中眺望雾霾中的北京

张琪想过干脆回河北算了,只是没告诉丈夫这个想法。今年春节,他们带着女儿回老家过年,发现这个生养他们的小城镇已经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他们开始不适应那里的同龄人谈论的话题,开始对他们口中的靠人情走关系不知所措。虽然“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年年有人喊,但张琪知道,她和丈夫都回不去了。北京不一定需要她,但她需要北京,这个给她梦想和未来的地方。


双城亲子生活

生活好歹回归了片刻平静。女儿天真烂漫地长大,双方家长轮流到北京来帮忙带孩子。为了减轻老人的负担,张琪专门请了个钟点工打扫卫生。

张琪对未来有了更大更长远的规划。首先是换房提上日程。她看中的一套房可以做成三居,书房也改成卧室。虽然已经在六环以外,房价也逼近5万了。这几年攒的钱凑吧凑吧有了首付,还是有奔头的。

张琪没料想到的是,3月17日,“史上最严”的北京房地产限购政策出台了,“认房又认贷”,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这意味着,一套400万的房子首付一夜之间增加了160多万。这彻底打破了张琪在短时间内换房的设想。

中介带着看房

张琪下定决心重新规划现在的生活,是在钟点工阿姨告诉了她一个秘密的那天晚上。女儿会走会跑以后,精力旺盛,喜欢爬高,到处跑。那天女儿爬到窗台上一不小心跌了下来,虽然没有碰伤,也很快停止了哭闹,但照顾女儿的母亲因此一整天都神情恍惚,她生怕有一点闪失。无意间她跟钟点工阿姨倾诉说,精神压力太大了,怕带不好女儿女婿不满意。想起母亲专程到北京来帮忙带孩子以后,张琪发现她没有以前活跃了,有一次全家一起出去吃饭,她还专门看了隔壁桌好久,不停地说,那个人好像沧州人,我好像见过他。张琪自觉疏忽了母亲的感受,她在格子大的空间里,没有了自己的朋友和社交,生生地成了“活在电视里的那些人”。

张琪正式开始了和女儿的双城异地生活。踏上高铁回沧州的那一刻,她会习惯性地打开“亲宝宝”APP,回顾这一周女儿的成长点滴。她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想让女儿感受到,自己从来没有缺席任何一个时刻。

张琪上下班路上除了看朋友圈,就是打开亲宝宝看孩子的动态

回到沧州,张琪带女儿去上早教课。因为通过“亲宝宝”了解了女儿平时上课的表现,张琪表现得更加自如和自信,和女儿之间互动没有疏忽感。那天吃午饭的时候,女儿突然对她说,“妈妈我好爱你”。张琪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内疚。她还没办法跟女儿解释,这个世界,有些美好是有妥协的代价的,只是我们要一直在一起,陪伴彼此。她拍下了这一刻的女儿,上传到“亲宝宝”APP。她想,等有一天,女儿知道“爱”是什么意思时,要告诉女儿,她第一次说“妈妈我好爱你”时,阳光正好,春风和煦,一切都是她想象中的模样。

现在张琪最大的愿望是想有一天条件成熟了,可以把孩子接到北京。结束来回奔跑的双城生活。

“我想每天能见到孩子,回家的时候,上楼梯的力气就有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琪为化名)
文 小野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650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