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听他/她说] 他们夫妻70年,告诉你理想的婚姻状态是这样…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1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2-22 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P: Q$ z" K9 q* u+ o6 ~; ~
& \+ \. l8 \/ p8 w3 b
# o  u  {. G% `
范主说:愿你们都幸福~
(文| 慕容素衣,授权商务范发布)
: g. W: B$ o, b& s
*前言:好的爱情,经得起烟火,守得住深情。在有情之外,还有趣,更是加分项。周有光和张允和就是这样一对有情有趣的伉俪,他们相识相伴78年,夫妻70年,这样一对世纪佳人的故事诠释了,理想的婚姻状态是怎样的。- f  {6 j% E0 g
7 I2 O% \: s' R0 ?

( l! E7 Q' K2 M0 l) `
理想的婚姻状态是什么样的?
9 r% \. p5 b1 u% t* `3 L$ g# E

% }$ q% N" ^7 J1 t. J有句流传很广的话说出了大家对理想伴侣的期待:一辈子太长,得找个有趣的人白头偕老。/ A7 a7 b0 _- }' ]9 n. _

3 }7 K7 {7 E' @; j+ a- K- v3 D, r9 I
这话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实现却很难。
: h( |4 Y8 i9 F他们相识相伴78年,夫妻70年
) Y! L8 a2 R: U7 e6 _" }( x% Q  k" _) V
首先,得有两个有趣的人;其次,这两个有趣的人得恰好看对了眼;再次,他们最好还要活得足够长,才能达到“找个有趣的人白头偕老”的境界。
5 ~, T7 F# J! W, j
: a, l: \% ]8 ^# l& p+ B# T5 F) w: E1 s
在民国众多伉俪中,能抵达这一境界的夫妻并不多。很多世人推崇的神仙眷属,大多只能做到“有情”,要想达到“有趣”,还得多一点幽默感,多一份俏皮劲儿。
' l' T. E4 z! y1 i3 B8 c" [# P* A) K* C3 X; x0 {
$ M  R  N- X4 {. E' p+ k
携手走过百年风雨的周有光和张允和,就是这么一对堪称凤毛麟角的夫妻。他们俩年龄加起来超过两百岁时,仍能举“杯”齐眉,两“老”无猜。8 i9 K: ?# o; v4 g# n) T
: x- _5 Y9 V1 D
☞1.

0 C  B3 X! b8 W5 [4 U

- m. e5 \" [0 d% f1998年12月21日,国际教育基金会举行百对恩爱夫妻会,年近百岁的周有光、张允和是最年长的一对。" M. Q! @3 I3 z. |

* p% E7 j( _1 [$ A; I; e2 x. ]) |  q; n5 f
3 o* x6 }) Q) N3 y# n+ K9 V
岁月没有消磨掉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和对彼此的爱意,他们越活越有味,越爱越深沉,一个是新潮老头,一个是白发才女,真正做到了“有趣到老”。
) t: s; K, P! |9 L# ~
4 g! M, N2 n3 y; J, }# _3 x* D' i' Q3 _: X5 f1 B, Z
张允和是谁?鼎鼎大名的合肥四姐妹之一,她在张家排行第二,被称为“最后的闺秀”,张家人则亲昵地称之为“小二毛”。
6 `8 {( u& d" q2 a: }% `& |
/ @' r( U3 S1 L3 G* e* P) r
! r: v! D0 q% Q! I, O/ X8 O张家四姐妹中,就数她最活泼、最爽朗,从小就深得父亲张武龄的钟爱,每次出门,都喜欢捎带着她,“小二毛,来!”父亲出谜语,制对联,她总是第一个抢着作答,人送外号“快嘴李翠莲”。
2 j4 U* S: r( S- d/ i
% V/ ]) e% ^% |" x* F, ]) w1 E- v2 A2 x& H- J6 e; F! ~
小小年纪,她就一肚子的主意,父母让她当四妹充和的老师,她就耍起了“小老师”的威风,给四妹改了个名字叫“王觉悟”,意思是要妹妹做个懂民主、懂科学的新人。
( b9 s+ ]& p7 J7 P
6 Z2 q) P' t. `$ z  [1 i! Q- o: R6 F/ \  k' q! N2 I! c3 S4 b
孰料妹妹反问她:“你既是明白道理的人,为何要改我的姓?我姓张,不姓王。”她被妹妹问住了,气得拿剪刀去拆书包上绣的“王觉悟”三个字,“觉”的繁体字足足有二十个笔画,拆得她满头大汗。这起小闹剧,日后反成了姐妹间的温馨回忆。
2 S% b- q3 y5 N  s& m2 ?: d5 F* u1 V; a. W

$ p8 R0 q. ~7 ?7 D( X* S张家姐妹从小就跟着父母听昆曲,耳濡目染,慢慢都学着在家演戏。
) u1 z+ j7 K1 I7 z0 [& P% b4 D% J) W/ `/ N7 R" c& V$ }3 s
: {9 s5 ]0 z  }% ~, K+ K$ P
姐妹们爱演《三娘教子》《探亲相骂》《小上坟》《小放牛》之类的戏,大姐元和、三妹兆和演主角,我们二毛允和呢,则是永远的配角,为主角们插科打诨、开锣喝道。7 @9 ?5 j5 x4 G* l' S; c7 n
' W; m, e9 T% y3 [; n2 q6 f/ z/ L
/ f3 i  L0 W& J% r; P7 H7 S! b
她还专爱演丑角,鼻子上点一块白豆腐,勾上几笔黑线条,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琴童、小书童,非常符合她活泼灵动的性子。5 i+ C5 X6 x1 Y0 }5 l6 J6 c

7 o1 j3 J; a3 ?5 e# \( Y' R: f( s& S+ Z. C/ i- I! s6 [
很多人演配角都会为自己抱不平,允和则高兴地回忆说:“我认为配角很重要,现在不是有配角奖吗?我的童年如有配角奖,我可以受之无愧。”后来,她在学校里、曲社里都爱演配角、凑热闹。! q* l! \3 }9 H6 q9 |/ i
: ]! w0 |, y  @5 G$ L$ d
. c) Z6 b3 n+ u8 c9 I9 B
在三妹兆和和沈从文的婚姻中,允和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配角”了。
! |0 t) y$ u' R5 _: [7 z, a' ?
* q: _; T( ^9 M& z
沈从文苦苦追求张兆和而不得,索性追到了她九如巷的家里来,兆和不想见他,是允和劝她说,他是老师,你是学生,做老师的到学生家里来,总要接待一下吧,你就对他说,我家里有很多弟弟妹妹,欢迎来玩。兆和听了她的劝告,沈从文才有机会进了张家的门。  U$ |' r. j+ y# @" B
0 U1 ]: p7 c7 d$ g$ B

: m- z! @+ l! R& u0 D5 x后来又是允和代沈从文向父母提亲,开明的张家父母一口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允和非常开心,连忙跑到电报局去给未来的三妹夫发了一封电报,上面只有一个“允”字,既是应允的意思,又包含了她的名字,一语双关,可见张二姐的机智。沈从文对这位二姐非常感激,到晚年时还戏谑地称她为“媒婆”。
) Z% _( p, o' H5 k. D4 U, D
9 b6 q+ L9 h2 a1 Y! y: ~2 R7 O. [6 U1 [" x
☞2.

0 ~' w( k2 z8 A尽管允和在曲会上演了一辈子的配角,但对周有光来说,她却是始终不变的女主角。& u, {5 g: l$ e9 _
% w3 x) h3 W8 a0 \# s' ], G
- R# Z  A7 l1 x# E& y8 j
周有光先学经济,后攻语言,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7 {# a! r& |( ]( \' A( V

% I* v2 J$ \0 O' P. J6 D* f9 v
' y9 O6 e5 N9 z( F6 `作为一个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四朝元老”,周有光给人最大的感觉是处变不惊。他一百一十岁时,别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说是“不要生气”,因为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 q% |; E& o" |; ?& r  t. U0 {% d3 ^0 [4 y9 L$ X

" X9 d5 {5 |1 [, C8 d( H- X其实除了淡然处世外,活得生机盎然可能也是周有光的长寿秘诀。' }5 U  {5 J8 n/ j9 e; J
- h0 C! h) d6 n; I  w  h: l

4 w* h& m8 P- J  m$ f' m; y7 N他年轻时就喜游历、谈锋健,爱好十分广泛。小时跟着老师学拉小提琴,很有音乐天赋。老师让他每天练四个小时,他却说,学琴只是为了好玩,并不是为了成为演奏名家,于是照旧按自己习惯的时间练。
3 w( f9 e+ N3 D
% O7 c  ]% J, K8 u; T, d8 e
7 o6 V! }$ p9 I  k$ p3 e十年动乱时,他被下放到宁夏,和教育学家林汉达一起看守高粱地,仍然能够谈笑风生,好像是在对着一万株高粱演讲。5 X3 P) _& p- p% N3 h
# X. L& X: v# n0 E6 n2 C6 ~  |% j

5 U1 x9 n+ S# C$ \9 K+ u( O八十五岁那年,他离开办公室,回到家里的小书房,看报、写文章,那间书房仅仅只有九平方米,他却安之若素,还饶有兴致地撰写了一篇《新陋室铭》:
7 S' S) J( n7 @/ t 0 \7 n4 X( v) [; h& ]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
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
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的快乐自寻。
房间阴境,更显窗子明亮,
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
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
* k: T) E& P  O6 R1 j6 \
九十多岁时,他头顶上的头发都掉光了,他却笑着说是还没有长出来,依然像年轻时一样,随身带着几块洁白的大手帕,时不时拿出来擦擦脸。
  H% k8 B8 O9 ]7 d
7 K. y: s, j( P; R8 M
☞3.
5 y2 b( ^. f3 G( J- I

. Z# W1 t% i4 p9 w; ^4 R8 A说起来,周有光和张允和的结缘,还要归功于几块大手帕呢。
, y( S4 @! D, x& l7 h0 g) }$ M5 ^% ?
, t6 z" d0 o: h& P$ e2 _6 V
& U# x6 J# e9 J/ k( Q+ D晚年周有光回忆起他和张允和的恋爱,用“流水式”的恋爱来形容这段关系。两个人的相识相恋,没有经过大风大浪,而是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 d6 r% J6 K7 J* B

# U7 L$ h' N; m! a' z3 M0 P0 t$ j7 ?; V
张允和和周有光的妹妹是同学,两人由此相识。两家都是望族,但周家已经没落,一度连周有光念大学时的学费都交不起,所以允和常笑称自己戏曲看多了,有“落难公子后花园”的情结,不仅没有嫌弃周家家道中落,反而认定了周有光是个“落难公子”,想去搭救他一把。- H# C# S' s- o- ^% y* x
2 h, r, }) }: v) g; h6 w& e4 ?

: G3 K! v$ }5 B; m  g- D张家有十个兄弟姐妹,周家的年轻人也很多,两家人常常聚在一起玩。在九如巷的小型曲会上,张家姐妹唱戏,年轻的周有光会给她们拍曲,没想到,这一拍,竟然就持续了一辈子。
4 M$ C& L! z5 r  J2 S; g9 Y* Y
! y2 m# L  z  H# n: g2 _
$ _2 m& G4 H5 A! M/ z9 d( H可能是因为性情相近,周有光和张允和做了很多年的好朋友,直到有一天,在上海教书的他给还在杭州读书的她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很普通,没有一句有关情爱的话。
6 T1 m  y4 ]+ h0 P9 @6 n, K: T( D$ t7 m

7 e' e  w: V: z' n( K允和收到信后,还是很紧张,和比她年龄大的同学商量后,才敢回信。暑假两人再见面时,已经没有以前相处时的自然,可能爱情的萌芽都始于这种不自然吧。
8 |7 l) W% a3 k2 H
/ E% z6 K% r5 U# ~" c
/ {  b' M! w7 |; J8 r+ N6 L# Z4 f很多年以后,允和回忆起和周有光挑明心迹的那一幕,清晰得宛如昨日。7 w, s3 v: k! z9 F4 N
$ x: Y1 u# `/ B0 F0 R
5 B6 C- ^( H9 u8 G
那是1928年的一个星期天,他们一起从吴淞中国公学的大铁门走出来,一直走到了吴淞江边的防浪石堤上,两人没有手挽手,而是保持着一尺左右的距离。
, m! s$ ]2 w4 m- h! ^在温柔的防浪石堤上,他掏出一块洁白的大手帕,细心地垫在石头上,让她坐了下来。可能是太紧张,她的手直出汗,他又取出一块小手帕,塞在两只手之间。她心想:手帕真多!1 O6 z- R! @1 q4 ~

+ K& \) U6 Z% k' S& @
) a9 C! x) W& }, p隔着一块手帕,他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
( K, K8 ?) Q. c8 q1 K5 I* Z8 u3 ~' y4 p' N

) {# G. R7 [" r! D* `' i1 @回想起这一刻,暮年的她动情地写道:一切都化为乌有,只有两颗心在颤动着。
( ^8 L& q! Z" k- ^% E% s" r5 h4 e( _- s# O
4 Y" b% I, u9 i2 B+ f
从那以后,她和他无论欢乐幸福,还是风雨突变,都没有松开过彼此的手。' H8 s' C$ @3 y" S
  n8 k; }1 T. R. X0 p& t+ [% ?- f
☞4.

" A$ D3 B# m$ t" U2 {& M3 I
! B6 j5 o7 b8 d: t
他们恋爱期间,发生了两段很有意思的小插曲。, ^8 p% [/ D. A
' q2 J$ j4 b7 m6 Y3 i

# s: U. i/ I; _  }" i一个周末,周有光和张允和相约在灵隐寺见面,那时候的寺庙,常常成为书生小姐谈恋爱的地方,《西厢记》的故事就发生在寺庙。
1 b& w; M, @  i% p; q0 W
) ?$ g" s; x4 s9 {2 Y5 W' U) t9 Z0 l  X: o% o- _9 X: a* O
两人肩并着肩一起上山,始终不敢手挽着手。一个老和尚一直尾随在他们身后,他们走他也走,他们停他也停。这对情侣心想,这个和尚也太不识相了,于是索性坐在树下休息。岂料老和尚也坐了下来,还问周有光:“这个外国人来了几年了?”/ x$ r/ {4 [+ i

. B" Y6 D8 \0 x) z! _' w
9 H2 h0 P: F& d- ^8 R5 v8 `原来允和鼻子很高,轮廓分明,所以被老和尚误认为是个外国人,这才好奇地一路跟着来瞧瞧。
( N, ^- \7 \6 w; K/ @' S; T2 M% U2 J

  L1 d) U" ]8 C周有光不动声色,笑着回答:“来了三年了。”
- w8 S+ `; r9 v2 K$ d) B; _- ^( b
8 [7 O7 g2 p6 J$ K0 X4 E" @# b& v3 r4 l0 \6 b; Q  e  _: |
老和尚说:“难怪中国话讲得这么好。”7 Q9 @) m: P  Q, y/ z! p7 R6 m2 }
; p; `. R) P; l3 L& }

$ {0 ?' c( o1 {) Q4 [
☞5.
) C# ?$ _# U! \# t# Y

+ {/ J6 W1 M1 @热恋中的人难免要安排各种娱乐节目,有一次,喜欢西洋音乐的周有光特意请还在念书的张允和去听音乐会,地点是在法租界的法国花园,一个人一把躺椅,躺着听,很贵,得两个银圆一张票。+ _; A% E+ H+ ~, i! d0 O+ w

3 g3 Z4 o# {% f/ h( w: P$ |
* `5 }$ F. Y8 {; w3 Z当天演奏的是贝多芬的交响乐,没想到,在雄浑激越的音乐声中,张允和听着听着居然睡着了,这位张二小姐,打小喜欢的就是昆曲之类的中国古典音乐,对西洋音乐实在是欣赏不了。
0 t: o5 W3 q$ L2 n/ H
# _  e1 D: i; u. A2 f$ ~
$ K. i+ a- j* k5 Z0 \周围的人难免投来诧异的眼光,周有光心里也有点打鼓,但还是淡定地听完了音乐会,其间任允和在躺椅上酣睡,并没有叫醒她。
3 M. ]: K/ Q8 b' [# o; B
8 H5 P7 y/ ~$ E% ^) @6 m0 R
+ w2 W; l, K6 ?" k8 Z2 s' n换成其他人,也许会埋怨爱侣不懂欣赏,周有光却完全不以为忤,反把这当成了一件趣事,可见再合拍的情侣,也需要有一颗懂得包容的心,关系方能长久。
9 x8 n) \0 k" u; @
0 i* {) k, l" Z
☞6.
; ^, }; h+ ]) [$ g+ e9 t7 c
相识十年、恋爱五年后,两个人准备结婚,定下日期后,允和的姑奶奶出面阻止,认为喜期定在月末不吉利,是阴历的尽头日子。于是改为4月30日摆酒,结果发现是阳历的尽头日子,再改已来不及了,只好如期举行。允和相信,旧的走到了尽头就会是新的开始。$ z' n6 D2 R/ I
( p' b$ I4 A% Q+ H* u$ }% G
) ^; ^& J3 G( v
婚礼很简单又很新潮,四妹充和唱昆曲《佳期》,后来成为张家大姐夫的顾传玠吹笛伴奏,还有一位白俄小姑娘弹奏钢琴,称得上是中西合璧。, k8 Y6 h& s. t/ I' w0 t
, ^) J# g/ U3 X; G1 |$ K

# K9 z3 w  s5 Q6 _- d7 c
( W, `" O* T( `2 c; S# y( m允和是张家四姐妹中第一个结婚的,起初张家人并不看好这段姻缘。照顾允和的保姆拿着这一对新人的八字去算命,算命先生称,这对夫妻都活不过三十五岁,连三妹兆和都说:“二姐嫁给痨病鬼,哭的日子在后头呢。”! ?9 q' h' a4 y* v, ]* K

3 v. x/ I( }4 T7 }3 K( T0 R
* a" V2 `* K( b. z% g尽管如此,开明的张家还是没有阻拦他们的结合,还给了新婚夫妇两千银圆的嫁妆。他们用这笔钱出国留学,并乘坐当时最豪华的游轮“伊丽莎白皇后号”遍游美、英、法、意大利、埃及等地。
7 f- y2 y9 {' j' D9 Y4 T8 w& P. n6 \, {& a9 K5 G! c9 z8 w

* t6 |4 j/ S! N结婚前,周有光有些忧虑地给允和写信说:“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允和回了一封很长的信,表明了一个意思:“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 f$ U# _9 ]6 Q% U

1 H. r* K4 Y- D# w6 b7 m& I7 Z( c* Z( R: \2 s8 }8 t. l
他们果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幸福,两人共同生活了近七十年,允和活了九十三岁,创造了白首不相离的奇迹。
6 i2 @4 c" J' C: ^$ Z
1 ]4 y1 K: m: T6 ^! E
  A% q) w& P! |, G1 e
! k) {( P* @) x) c4 ^4 J七十年的婚姻岁月,就像婚前一样,仍然是流水式的相守相依,其间不乏风风雨雨,抗战时他们经历了丧女之痛,“文革”时又受到打击,他们却用天性中的乐观和热情,将每一天都过得生机盎然。$ J" W6 m9 \. v0 C% b/ f4 ~3 S
% B4 l5 h9 S4 G2 S& v- E' |
☞7.

: U9 a5 S+ y: Q这对恩爱终生的夫妻身上的共同点很多,其中最大的特点莫过于乐观和活力。) B1 H3 h3 T! r
晚年的周有光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张允和的乐观人生》,在他眼里,这位夫人既是人们所说的“最后的闺秀”,又是充满朝气的现代新女性。" F2 A6 M+ ~( }0 a
' @; C: |, D/ A4 t
) ?, Z  Y" h. V0 q! ^) {& p
她学生时代的作文,把凄凉的落后时节,写成欢悦的丰收佳节;她参加大学生国语比赛,自定题目“现在”,劝说青年们抓住现在,不要迷恋过去;她编辑报纸副刊,提出“女人不是花”,反对把女职员说成“花瓶”。
' `6 N1 m  j* P1 o! p7 G3 n' r
1 b$ g8 }) B3 f9 p; A3 T, B$ V+ u
* U4 i8 ]0 F7 ?/ u1 s在干孙女曾蔷的眼里,这位张奶奶的性格恰如宋词,既婉约,又豪放,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也有坚贞不屈的一面。
) I% F" m" p7 ?) Y" l% l
9 n) G8 P+ e7 h  c( I# f' m6 }; M; l' I6 {# M
“文革”期间,红卫兵来抄他们的家,可在张允和看来,这些红卫兵只不过是天真的孩子,这个时候化身为十分严厉的导演。她自己呢,平时在戏台上扮惯了小丑,在这非常时刻,也就当是在演戏陪孩子们玩儿吧。
3 P; \: L$ B$ n# [0 Y" U
2 o1 p1 s$ h4 Z( b+ g
2 S0 l- x* n: V+ v  ]回顾这场风波,她一点怨气也没有,说:“我的孙子在我面前耍猴,我生不生气呢?当然不。”& |- [" x% I) ^. G3 A4 i. G
- v4 K# x  q# t' c8 {. a+ E
' o5 c, c4 d' E' Z! w. r
都说人生如戏,人啊,有时候确实需要一种游戏的精神,这样才能出乎其外,不至于陷入痛苦无法自拔。
9 K2 \" y' d6 T3 c7 K
* J# v& O( [+ R0 Z8 _* R5 L3 i# r8 k  J7 r% @2 t8 i- R- c: u
有骨气的知识分子,在“文革”中多半在劫难逃。当时有人戏出上联:“伊凡彼得斯大林”,周有光随口对出下联:“秦皇汉武毛泽东”。一下子捅了马蜂窝,被打成了反革命,下放到宁夏平罗。; A$ C& P% S" {; k' h0 ^

3 m4 {) r" T7 p; P- R! d6 q! `: T4 f. ^% b/ ~: U
在平罗,他染上了青光眼病,病情危急,张允和则带着孙女在北京借贷过日,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每月给周有光寄药,共寄了四年零四个月。
5 ~1 s, f/ B0 V; M# A( D6 Y 9 \  u$ s0 r  x
☞8.
, y. k: r* E8 L) R' g! ^

5 N7 }0 H; }1 }. ]8 V回忆起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周有光记住的居然都是些趣事。
/ I  D3 H( o( ^
" i8 r5 H* N( J8 G9 I7 N% c
' W; F. w9 P4 x4 f5 N/ T5 t且看他笔下的“大雁粪雨”:“只听到一位大雁领导同志一声怪叫,大家集体大便,有如骤雨,倾盆而下,准确地落在集会的五七战士的头上。”尽管有大草帽顶着,他身上仍沾了不少粪便,可在他看来,大雁粪便准确地落到人群头上要一万年才遇到一次,所以笑称自己运气太好了,遇到了幸福的及时雨。& U6 p( _* W2 I: n  q9 C

" d/ ?% ?! G" \  Q5 K7 g+ I1 x' f3 s6 q" K! d0 Z  _' f
他被发配到宁夏农场,和林汉达先生一起看守高粱地,这里荒芜,两个老头儿躺在高粱地里,仰望长空,畅谈起了语文的大众化,林汉达问他“未亡人”“遗孀”“寡妇”哪一种说法好,周有光开玩笑地回答说:“大人物的寡妇叫遗孀,小人物的遗孀叫寡妇。”2 c5 F- z* u9 _) T2 u4 S: g
3 v6 p; K3 [6 y5 m
  q9 B: L" |/ e. T) f4 R4 ^: c
就是凭着这种他们夫妇所说的“阿Q精神”,他们总算熬过了劫难。8 N" t  E; G' h/ B" E% Q8 f

* N: r0 W! `% t9 q* R: K  S1 C  P
☞9.
5 Y% H9 Z& d2 c. }3 i( T
  q/ L3 a1 `% t0 W3 S
回到北京的周有光,推出了一系列语言学的著作,工作到八十五岁才退休,仍然笔耕不辍。有记者问他:你一生百岁,有点什么经验可以留给后人?他回答说:如果说有,那就是坚持终身自我教育,百岁自学。& `, @6 a; _9 @. \
9 U# t$ z4 n+ t1 i" B( f- J
* F& x4 D. C% q6 P; t
一台夏普打字机,是周有光的宝贝,早在1988年,他就学会了打字。; S1 c2 U; f  [8 {( r; y* H
# C. y. v) D* @  q/ o

5 t( r9 p% L9 C/ @8 Z; t" l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劲头感染了张允和,八十六岁那年,为了重新编印张家的家庭刊物《水》,这位张二小姐决定学习打字。她的老师,自然就是被沈从文称为“周百科”的周有光。" ?4 W! y* J8 E$ ?6 W
4 s. e: @. @& H( P, c- I( S

7 r9 g3 E1 d1 S5 {  Q& j4 F张允和是合肥人,普通话不标准,“半精(京)半肥(合肥)”,老是拼错字,这时候,只需要一句“帮帮忙”,周有光就会应声过来,帮她校正。3 ?& s$ p- x! R) i' M; `
8 S6 l; B8 J, R; o1 l
# R& r9 {0 S( J( l- j# m
可以说,允和打出的每一个字,都浸透了丈夫的爱意和耐心,所以她最先会打的就是“亲爱的”三个字。正是用这台打字机,张允和创作了《最后的闺秀》等作品,八十八岁时出版了处女作。
1 N( J7 i& i1 {( I5 W
3 I$ {6 q8 a7 Q5 q$ V$ H1 X
" U) R: a) S; t5 z: l& H. i. P! v! s" y如果说打字方面是“妇敲夫审”,那么唱起昆曲来,则是“妇唱夫随”了。张允和晚年与俞平伯等人一起成立了昆曲研习社,周有光常常陪同她去参加曲社活动。允和七十岁生日时,周有光送了她一套《汤显祖全集》,老太太心里甜滋滋的:“他真是懂我的心思。”6 p2 L) a8 M- I$ V
! X% H: h* q- r% r7 |
' g+ b5 ^+ R5 _% H* I1 q5 l; g
夫妻俩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张允和是“诗化的人”,富于传统文化韵味,周有光则是“科学的人”,条理明晰,滔滔善辩。性格不同,并不相互抵触,而是相互补充,以音乐为例,他跟着她去听昆曲,她则跟着她一起听西洋音乐。
7 U4 A: \9 Z6 D1 L
2 x7 h" [% O! |% A+ v2 w
! y7 L. {" x! ?* h- x! t+ e; q他们的婚姻生活是雅致和雅趣的结合,夫妻俩经常不定期地请一些“亲爱的”来参加“一壶酒、一碟菜”的“蝴蝶会”,还在酒席上行“新水令”。他们在朋友的帮助下,用五线谱等记下了评弹的词和曲,使无论哪国的音乐家拿起乐谱就可以演唱。
- P( y" L  K: q/ P4 L) N" B+ `: Y' E) x# M$ b

7 |$ N8 a, n4 \4 w+ I* J“快乐极了”“得意得不得了”成了晚年张允和的口头语。他们每天上午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喝茶,有的时候也喝咖啡,吃一点小点心。喝茶的时候,他们两个“举杯齐眉”,既是为了好玩,更是双方互相敬重的一种表达。后辈们都笑他们“两老无猜”。- X1 R% M3 I) B3 f& ~( V5 l: y
& g# t( r/ {! s7 l, o$ g
" R( d* C" f9 q- ^
常有老年人说:“我老了,活一天少一天了。”而周有光夫妇的想法截然不同,周老先生曾说:“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他的理论是,人过八十,年龄应重新算起,九十二岁时,还自称“十二岁爷爷”。1 k+ L3 x) [, l+ q

! S- i' f) ^% o# n4 Q5 O" {, O% a" j; @3 R
允和长得很美,年轻时的照片曾登上过杂志封面,出版人范用说她的脸符合黄金比例。她一生都穿中式衣裳,晚年时用黑丝线混着银发丝编成辫子盘在头顶,仍然是个时髦而优雅的老太太。
2 C  u7 X& d. n7 p+ Q0 t
8 ]% H& N5 ^1 f" U' Y# {$ D5 q
$ Y% K9 F# i3 k& W; n见过二老摄于1992年的一帧照片,他们站在花丛中,相依相偎,共读一本书。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宝黛共读《西厢记》的画面。
- ?% ~1 x! ]7 A! ?9 l8 d6 Q: `6 [, i* S, \  n

# D" m, R( p0 r  O) v. w" b" E% i/ `7 K# D( G, ^0 l8 E; d
俞平伯夫人许莹环生日时,允和曾写了一首诗祝贺,诗中说“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f) \  r+ e0 @2 g" _! ~! V7 x
5 e, s/ U2 h8 H; n$ O) m

" X* s8 r$ |' |9 @; A3 ?% n) J9 B1 @多情人不老,说得多好啊,只有对生活饱含热情的人,才能永葆活力,将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这样的人即使老了,一颗心却永远年轻。. H: [4 ~% F: }5 L* O$ a/ h7 ~
  w4 A+ t4 x/ E* r
, _9 B8 j- d& A# \' G5 w7 j. m; R, W3 t
允和去世后,周有光满心空荡荡的,不愿再回卧室睡觉,每日在书房里的沙发床上入睡,沙发床对面的五斗橱上,摆了一排放大后的允和的照片。照片中,她对着他微笑,美丽一如当初。
" e. q& `$ F( L) [2 A0 d: M$ \- U4 l9 h  j6 a
! y# R( V* B/ u: }8 M" ^- d- k
ps:两个人在一起,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范主之前写过一篇《相爱76年的韩国夫妇,用一生诠释了最好的爱情。》,讲相爱76年的韩国夫妇。在商务范公号的对话框里,回复韩国夫妇”就可以查看啦。7 E) o9 d/ E% ~6 j7 F: R6 M
本文经授权商务范发布|来源:微信公众号:慕容素衣;公众号ID:mrsy66;作者慕容素衣俏皮风趣,故事风格犀利而不毒辣,新书《在最美的时光里,遇见最好的爱情》现已上市
2 m# s- f" G+ h. i% V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邮箱 bfaner@vip.163.com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380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